阅读教学切莫“得意忘言”

时间:2022-05-14 04:06:32

阅读教学切莫“得意忘言”

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品赏、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

一、关注语言形式

语文课首先要上成语言文字课,若关注思想内容,也须由文字引发,由文字贯穿,最终归结于文字。一位年轻教师教学《画风》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1)他们是怎样画风的?默读课文,画出句子。(2)引导交流:谁,画了什么?画出了风。(3)请学生到黑板上画画文中的景色。(4)请学生给所画的景物配上文中的话,同时指导朗读。(5)风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风又无处不在,那么风还在哪儿呢?你也来当当小画家,把你眼中的风画出来。(6)语言交流:你是怎样画风的?

表面上看,课堂热热闹闹,有讨论,有画画,有朗读,有拓展,但是,课堂教学一直浮在内容理解这个层面上,缺少了“语文味”。学生最终的收获仅仅是如何画风,语言文字的习得却少而又少。我在教学这个片段时是这样设计的:

1.他们是怎样画风的?默读课文,画出句子。

2.引导交流:谁,画了什么?画出了风。

3.利用文本,把语言诗化。

师:风真的来了,你们看——(看动画,映示句子)仔细听听,风儿还在说话呢!听,风在说些什么呢?风中有话,风中还有诗呢!(映示句式:风在哪里?飘扬的旗子告诉你,风在这里)看着图画,用上这样的句式,你还能接着往下说吗?

生:风在哪里?弯弯的小树告诉你,风在这里。

生:风在哪里?斜斜的雨丝告诉你,风在这里。

生:风在哪里?转动的风车告诉你,风在这里。

师:同学们真能干,将课文编成了一首小诗(改变成诗的格式),我们给这首诗取个题目,就叫做——《风》。美美地读,听听风是否藏在你的朗读里。(配上音乐)

4.联系生活、拓展体会。风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风又无处不在,那么风还在哪儿呢?你也来当当小诗人,把你眼中的风写出来!可以用上这样的句式:风在哪里/()告诉你/风在这里。

比较这两个教学片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后者的着眼点在语言文字的形式。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掌握了语言的形式,也就掌握了凝固在语言之中、被语言所承载的种种信息。同样是让学生理解“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在这个设计中,我有意识地将文本诗化,这样的设计,让言语实践和品味文字水融,在实践中感悟语言的韵味。当学生读得津津有味时,我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有的学生说风在飘动的白云里,有的说风在翻滚的海浪里,有的说风在扬起的裙摆里,有的说风在舞动的柳条里……此时,学生成了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他们从文本走向生活,从生活回归语言文字,这样的课,是“得意又得言”的。

二、着眼语言品赏

引领学生揣摩课文的表达方式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如果没有语言表达的研究和语言品赏,语文课就不再有语文昧。

1.品赏语言的情趣。语言的情趣是弥漫在语言中的特别的情调和趣味,或幽默,或睿智,或深远,或淡泊。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趣化的语言,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细细品赏。比如,《祖父的园子》一课写道:“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天上去,也没人管……”园子里植物是如此的自由自在,甚至是任性的了。那分明是“我”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细细品赏,这样的生活,是现在的孩子向往的;这样的文字,是学生们喜欢的。这样的生活氛围配上这样的语言格调,呈现给读者的就是情趣。对语言情趣的品赏是与作者心灵对话的过程。

2.品赏语言的美感。语言是具有美感的,或者回环反复,或者抑扬顿挫,读来优美、悦耳、上口。如《开天地》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这段话用四个相同的句式,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描写,语言具有一种整齐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不仅可以引领学生读出句子的韵味,还可以让学生感受想象的奇特,并让他们运用这样的句式,展开想象,创造性地说一说:他的(

),变成了(

)。

3.品赏语言的形象。“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好的语言总能让人身临其境,或绘声,或绘色,或绘影,品赏语言的形象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山雨》一文有多处绘声绘色的描写,将“岩石、树叶、绿草”联想成“琴键”,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想象成“轻捷柔软的手指”,将此时的雨声联想成“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雨在山中”“山在雨中”“山、雨同奏”的动态美景图。在教学时,我们不仅要带领学生读出语言的色彩、声音、形象、韵味,还要引领他们体悟作者的情趣,与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在这样的品赏中,一方面,语言触动学生的联想,引感的共鸣;另一方面,学生对语言进行个性的直觉感受和判断,和作者一起完成了语言神韵和情致的创造。

4.品赏语言的神韵。语言的神韵,是由汉语本身的丰富神采所决定的。学生自我阅读,往往专注于情节的发展变化,而忽略了语言较深的内涵,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将学习的视角转向课文的语言,抓住关键的好词佳句,含英咀华。一些经典课例中,教师正是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文本语言的神韵,使课堂熠熠生辉。如:《荷花》中的“冒”字,冒出了生机;《草船借箭》的“笑”字,笑出了智慧;《鸬鹚》中的“抹”字,抹出了和谐;《猫》中的“蹭”字,蹭出了情趣……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可以说,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精神,抓住了工具性,也抓住了人文性。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凭借教材呈现的语言,从课文题目、标点符号、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典型段落、修辞方法、线索脉络、表达方式、艺术空白等引领学生品赏语言。

三、重视语言运用

崔峦先生反复强调:“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我们将用否定这样的课,来表明改变费时多、收效微的阅读教学的决心,来引导全国阅读教学越过这道顽固的‘魔障’。教学实践证明,不堵死‘内容分析’的路,就迈不开改革创新的步。”

的确,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工具的掌握主要不在理解,而重在表达运用。“运用表达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也是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指标。阅读教学应该从传统的“不理解——理解——加深理解”的模式中突围出来,要切实加强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理解语言,积累新的语言词汇、句式和表达方式,然后通过言语活动,发展语言,提高表达运用的能力。时下,我们对诵读积累和口语表达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口语表达的重心是回答教师的提问,或者是文本内容的归纳与理解,很少有语言的模仿、运用。书面表达较多地趋向于对文本的理解和文本蕴含的人文情怀的挖掘,忽视了语言形式。

以神话故事为主题的单元,旨在让学生体会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汪丽君老师在执教《女娲补天》一文时,发现课文中有一处描写极其简单:“于是,她又找啊找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纯青石)。”汪老师敏锐地抓住了文本的空白点,让学生展开想象,把女娲寻找纯青石的艰难与执著表达出来。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深入感受想象的神奇,而后,教师安排了这样的小练笔:

于是,她又找啊找啊,____,______,___________,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纯青石)。

这样的练习,既关注文本情节,是对文本内容的必要的理解与补充,又关注语言形式,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象,还自然地关注了文本的人文内涵。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深切地感受到了女娲为了人类的幸福不辞劳苦、不畏艰辛的精神。

只要我们有心,这样的设计可以应用于每一篇文章的学习之中。从结构来说,我们可以仿句式,提高遣词造句之能力;仿构段,体会构思之精巧;仿篇章,领悟布局谋篇之诀窍;仿立意,明确习作之匠心。从教学时机和练习形式来说,可以续写结尾,放飞思绪;扩展情节,升华体验;运用插图,丰富内涵。

(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廷佐小学)

上一篇:阅读,找准孩子的起跑线 下一篇:高职高专学生学风建设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