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新闻打假必须下重拳

时间:2022-05-14 01:39:45

再论新闻打假必须下重拳

没有严肃而复杂的庭审程序、没有庄严的法槌的敲击声,曾经沸沸扬扬的“金融大盗”国洪起案历经四年的刑事诉讼程序,日前终于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静悄悄地落下了帷幕。经江苏省高院终审判决:国洪起犯合同诈骗罪和虚报注册资金罪,按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这起案件从判决书的案情表述来看非常简单,但从公安机关刑拘国洪起,到检察机关二退侦结移送的卷;从一再延期一审开庭时间,到二审迟迟不能终审判决,似乎又在告诉人们,此案并非像人们想像的那么简单,它的背后似乎有着十分复杂的运作程序,需要冗长的操作时间来完成运作,以至于法律规定的诉讼时间一再被延长。当然局外人是难以窥视这背后的程序,仅从表像上看,此案一定是非常复杂而以至于法院迟迟难以下判,最后竟将一审判决的刑期砍了个三分之二以上完成终审。

几乎是在国洪起被拘捕的同时,众多媒体不约而同地掀起了一场声势颇为壮观的对国洪起的口诛笔伐运动。各媒体反复重复着这样一个故事:国洪起从银行、证券市场盗走了80亿元资金,是金融大盗;国洪起有一张巨大的保护网,控制四十余家企业洗钱,是一股白领黑势力;中央政法委2004年在全国督办25件大案,国洪起就占了二件;国洪起已被最高人民检查院、公安部及广东、山东、江苏、河北等省公安厅立案侦察;如国不出事一定是中国的首富云云。

江苏省高院的终审判决让几乎所有报道过国洪起案的媒体颇感意外和失望。

人们不知道该相信这份沉甸甸的高级法院的终审判决书呢?还是相信那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这份盖有国徽的判决书明白无误地澄清了如下事实;什么“金融大盗”,国洪起没有从银行、金融机构诈骗过一分钱!什么“白领黑势力”,国洪起没有向任何国家公务员甚至企事业负责人行贿过一分钱,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位官员为国洪起和国案说过一句话,哪怕是一句合适的“官话”!什么国洪起诈骗集团操纵40几个企业洗钱,国洪起案仅涉及至今还一直在司法和法学理论界存在着罪与非罪的极大争议的合同“诈骗”罪和“虚报注册资金”罪。

本报早在其他媒体舆论一边倒地报道“金融大盗”故事时,就独家采访并披露过中央政法委没有督办过所谓的二件国洪起大案、更不存在所谓的25件督办的大案;最高人民检查院等也没有立过所谓国洪起诈骗案。国洪起案就是一件极普通且极具争议的经济案件。

本报唯一独家准确地报道国洪起案,不是本报有什么内幕消息,而是本报一贯遵循着新闻报道必须的客观、公正性;本报一贯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绝不随大流一边倒,更不会受任何利益集团和个人的利益诱使或操纵。

国洪起案的严重虚假报道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它不仅严重干扰了公安机关对案件的侦查活动,给人民法院的审判造成了巨大的不正常的舆论压力;还由于这些虚假报道,给有关各地政府对相关投资项目的决策造成了误判;一些媒体还肆无忌惮将国洪起的亲属和公司的员工甚至国洪起的朋友、熟人公开点名为所谓的国洪起“犯罪集团成员”,严重侵犯了这些公民的人权,损害了这些公民的名誉。当然,在国洪起案真像大白时,这些编造假新闻的媒体也将受到读者的谴责和唾弃。

为纠正相关媒体毫无根据的虚假编造,新华社在国洪起案一审判决后,编发了无锡市中级法院对国洪起案的判决内容及判决结果的新闻稿,央视也在新闻联播中作了报道。令人遗憾的是,还有少数媒体熟视无睹,依旧在重复着自编的故事。可见这些媒体的新闻造假已走火入魔,可见新闻打假任重道远、新闻打假必须下重拳!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靠造假新闻吸引读者是不能持久的,事实真像终有大白于天下的一天。

国洪起案的二审判决不仅对国洪起作出了程序上的终审判决,也对沸沸扬扬的所谓“金融大盗”假新闻作出了终审判决!

上一篇:“金融大盗”国洪起二审大减刑 下一篇:企业海外上市应提防集体诉讼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