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中咀嚼出语文的味汁

时间:2022-05-14 08:08:55

在比较中咀嚼出语文的味汁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堂要落实这些目标,最重要的是要体现语文特点、语文规律,换言之就是:语文课必须要有语文味。

所谓“语文味儿”,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了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上出语文味》程少堂)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他学科主要侧重于“表现什么”,关注点在于“说了什么”,以言语内容的方式呈现,至于言语的形式,言语的意图不予关注;语文学科则不仅关注“表现了什么”,更看重“怎么表现”,“为什么这么表现”。而恰恰是这些环节可以集中体现语文课的“语文味”,更接近语文的本源。

读者从语言的角度,对语言的特点、风格进行辨析、欣赏、品评、玩味,对语言的意图进行探讨,这个过程就是语言的品味,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文本语言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田呢?比较,作为“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语)是语言品味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通常写法作参照,发掘非凡表现力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看似不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事理却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的语言,这些语言不受习见的语法规范的限制和束缚,给人以新颖、强烈的审美刺激,我们把这类语言称为“陌生化语言”。“陌生化”就是打破常规的语法语序,使语言感觉化、情绪化,不呆滞套板,充满活力。它能够创造一种新的作品风格,引起人们对作品意蕴的充分兴趣,从而使人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主旨和意境。下面是笔者在《相信未来》的教学中,对一个特殊语序的句子进行品味的教学镜头。

师:刚才我们探讨了诗歌第三节中“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两种不同的朗读方式,同学们更倾向于第二种读法“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从修辞来看,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如果按照我们通常习惯的表达方式这两句话分别该怎么说?

生:我要用像那涌向天边的排浪一般的手指

我要用像那托住太阳的大海一般的手掌。

师:你的语法知识掌握得很扎实,反应很快。这是常规的表达方式,可是,作者为什么没有这样写呢?

生1:这样太普通了,诗歌语言讲求新颖。

生2:文中的句式通过倒置的方式,突出喻体,给人气象壮阔的感觉。

生3:给人一种开阔明朗的感觉,表现诗人的满腔豪情。

师:虽然使用了比喻,诗人却回避了通常的写法,采用了陌生化的手段,产生了高度凝练、表达新奇的效果,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相信未来坚定不移的信念。让我们把对上面的种种理解化作朗读传达出来!

(生齐读)

我以平常习惯的表达方式作为参照,引导学生比较探究语言的运用方式,让学生感悟语言的排列组合规律,并通过进一步的朗读让学生体味作者选用陌生化句式的匠心,发现这个句子不同寻常的意义。这样的比较给学生设置了强烈的认知上的冲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学习和探索的兴味。学生活学活用,在一次《月下校园》的片段作文中,写出了“月光将黑夜点燃”这样陌生化的语言,打破了通常描写的思维定势,让我们获得非一般的感受。

二.漏去句子去品味,无穷意蕴尽可观

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如果拿“无可削”和“不得减”作标准来观照语言材料,当能品味到语言的真味。童志斌老师在教学曹禺先生的剧作《雷雨》时有这样一个片断。

片断:洋火

朴 (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 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朴 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 是的。

朴 (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

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师:请大家看投影上的文字,在课文中找出它所在的位置。同学们,比较一下看,投影与原文有什么不一样?

生:原文是“鲁 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师:很好,大家都很快地发现了问题,投影上的“是的”后面遗漏了一句话。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段对话的具体情境是周朴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三十年前你在无锡吗?”答案很明确:“是的”,按理说,回答只需两个字就很清楚了,可鲁侍萍为什么还要加上这样一句话呢?这样说话,未免太嗦了吧?你们觉得呢?

生1:不嗦,鲁想要暗示周自己的真实身份。

生2:意在唤起周对往事的回忆。

生3:不自觉地回到从前。

师小结:①有意识:鲁主动地以无锡引起了两人的对话,当然希望这场有关往事的谈话能持续下去,所以,有意识地提出三十年前具体的生活细节,以勾起周的回忆,引发新的话题。②无意识:说话过程中鲁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三十年前的生活当中。

这个设计方法只有一个字:删。屏幕上故意漏掉了一个句子“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从删减入手,让学生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反复品味语言,体会鲁四萍三十年后见到周朴园时复杂的情感。

三.不同译文细斟酌,乃知妙趣横生来

对外国文学作品采用译文对照,也是帮助学生揣摩语言表达优劣、提高语言运用水平的绝好方式。笔者在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时设计过这样一个问题:

师:小说曾经有过三个题目,分别是《最后的常春藤叶》、《绝处逢生的琼珊》、《最后一片叶子》,我想请同学们谈谈哪种翻译方式给你的感觉最好?

生:《绝处逢生的琼珊》预示小说的结局,缺乏悬念。

生:小说围绕“叶子”展开故事,叶子是其中一个主要角色。

生:“常春”二字给人以生命的气息,给人希望。

生:“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老贝尔曼的人生杰作,迸发着老贝尔曼爱心的光芒,是下层人民人性之美的象征。

师:题目取得好,往往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后的常春藤叶》这个题目既给人以悬念,又给人以全文的线索,还点明小说的主题。

又如在教学《鸟啼》时我让学生比较“形容午后鸽子的叫声”一处,课本所取的译文是“鸽子开始不间断地缓慢而笨拙地发出咕咕的叫声”,另有译文是“慢慢地,呆板地,一声不停歇地咕咕咕低语”,这里,“笨拙”和“呆板”哪个词更妙?学生揣摩后体会到“笨拙”含着一份可爱天真,更形象地写出了鸽子的努力过程,比“呆板”更具表现力。

语文课堂要落实新课程目标,必须要有“语文味”,品味语言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而比较为品味课文语言找到了一个重要的抓手。运用比较法品味语言,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文本中固有的“比较点”,还要能静心设计、创造出新的“比较点”,由此将语文学习中的语言品味真正落到实处,从而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语文学习的巨大魅力,享受更加广阔而自由的精神空间。

参考文献:

[1]郑飞琴.《让语文课多些语文味》中国校外教育 2008年第6期

[2]郑桂华.《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3期

[3]程少堂.《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

沈建英,教师,现居浙江杭州。

上一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讨 下一篇:方言在影视创作中的价值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