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评价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时间:2022-05-13 07:44:54

语文教学评价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阶段,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深层的思维能力,迅速、流畅、独特的解决问题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因为“创新”的成功,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快,希望尽快地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祝贺。而老师的及时激励强化和巩固了学生的这种满足和愉快,促使学生去争取新的“创新”的成功,从而鼓舞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是学生间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我通常运用因人而异的评价激励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激励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一、对待缺乏自信、基础较差的学生,评价应重在激励其参与帮助其提高

当他们的回答(尽管是低层次的)令人满意时,教师可以在言语上给予肯定的同时,或辅之以赞许的目光、欣喜的微笑;或当众给予表扬,让学生因此而获得一种愉快的体验。这样,他们就会信心倍增,并预期再次获得成功的快乐。如在指导朗读时,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以此标准去评价。一次在教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挑自己最喜爱的句子读一读。平时很少举手的一个男孩动情地朗读了这句话“夜空里,没有一丝云彩,如银如水的月光倾洒在海面上,没有一点阴影。”语音刚落,一位学生马上指出“老师,他读得不好,把如银如水的如rú读成lú了”。我听了,首先肯定这个男孩读得入情入味,听得同学既认真又能做出正确评价,随后我让这位同学范读,又让全班齐读,注意“如”的读音,让读错的学生再读一遍,这次他不仅读得正确而且更有感情。通过这样的反馈、矫正、训练、示范这几个环节,最终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快乐,也对正确评价他人朗读有了一个明确的标准。

二、对待有一定潜质,基础较好的学生,评价应重在激励他们的创新思维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长期处于满足状态,会失去进取心和探索欲,教师在评价中对这些学生的褒奖就要与他实际付出的一致,使他感到无愧于接受这些表扬,并激励其创新。

三、对待缺乏理性思考,盲目冲动的学生,评价应重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课堂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类型的学生,教师的问题刚提出,他还没理出头绪,手已经举起来了,结果可想而知。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评价时不能只是简单地说:“某某同学虽然没有答对,但积极举手的态度我们要给予表扬。”而应和颜悦色地要求他认真听,仔细想后再大胆地说,或请答对的同学谈谈自己答对的原因,从而帮助他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师有针对性、有目的地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激励,评价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手段。它能产生较好的推动力,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意愿,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课堂教学有时间性,在四十分钟里,学生回答问题与朗读课文等活动随时都在发生。如果学生回答的问题都需要教师进行语言评价,在现实的课堂里是不切实际的。况且,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的评价应是多元的,课堂教学的评价的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因此,教师评价语言如何在不同学段的学生学习、参与评价的过程中起“点睛”的作用,我们就有必要把握好评价语言的“适度”。

1.评价要“适时”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信息的传递到信息的反馈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的评价要看准时机,结论太迟会浪费不必要的时间,过早会不利于学生的深入思考。一般情况下,要求反馈迅速,评价及时。

请看某位特级老师当堂评点学生习作的片断:

生:爸爸到北京出差已经几个月了,我很想念他,每天扳着指关数,

师:“指头”?应该是“手指头”。

生:一天、两天、三天……有一天,妈妈突然对我说:“明天你爸爸要回来啦!“我听说爸爸要回来了,高兴的劲儿也不提了,

师:“也不提了”?应该用“别提了”或“甭提了”。

生:整天脚上像安了弹簧似的,

师:比喻恰当。

生:跳个不停。第二天,我和妈妈一起来到火车站,

师:不用“和”,应用“跟”或“随”。

生:我看见火车没有来

师:这里有些跳跃了,到了火车站,又怎样呢?这里要修改一下。

生:我学着电影里公安人员的样,把耳朵巾在轨道上,听见……

师:允许吗?如果你真有这样的事,以后要注意,如果没有这样的事,那你是画蛇添足啦!

这位教师根据学生口述,发现问题后,提出修改意见是多么及时和准确,无疑这对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形成认真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和风气是极有好处的。

2.评价要“适龄”

由于年龄的差异、知识水平的差异,学生对教师评价语言的理解能力也是具有差异的。因此,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语言评价还须在语言表达篇幅上引起注意。一般情况下,低年级以简短为主,随着年级的增强,语言可以增加幅度。因此,小学低年级常用“你读得真有感情!”“你学得真认真!”等等,这些简单的表扬,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的。同时,教师的评价语言更有帮助学生维持学习兴趣的功能,但学习兴趣持久性带有明显的年龄印记,相对而言,低年级学生需要教师激励性评价语言的总人数要明显多于高年级学生。

3.评价要“适度”

教师评价语言必须关注到学生年龄段的差异。我们说,“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因此,每一位学生对教师评价语言的需求与领悟能力是有差异的,因此,不同的年段更要区别对待。前不久,网上看到有人对六年级三十位学生进行了“语文课堂上,当你遇到下列情景时,你最希望教师说什么?”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你不清楚教师的问题时,你希望老师说: 。”三位成绩优秀的同学分别是这样答的:“我希望老师说:听问题时能更专心一点!”“我希望老师说:你没听清楚,我再说一遍!”“我希望老师说:对我的问题你有什么不明白,说给老师听听!”仔细分析这三种答案,明显地体现着学生的个体的差异,第一位同学要求老师能提醒自己认真听;第二位同学要求教师再给他一次听的机会;第三位同学希望老师给他听的方法引领。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都会体会到,对评价的同一内容,表达同一种意思,评价语言的表达方式对不同的学生、不同学龄段的学生产生的效果不尽相同。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评价的侧重点应不同,对低年级学生或许更应侧重于情感的诱导,而对高年级学生或许更应注意方法与价值观的引领。

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在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魅力,尊重学生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

上一篇:汉语语篇次序衔接规律探析 下一篇:想象质疑 感受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