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探讨

时间:2022-05-13 04:19:59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探讨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发生原因,提出降低院内感染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患儿40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发生院内感染与否分为两组。对比感染患儿与非感染患儿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ICU住院天数、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结果感染患儿与非感染患儿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患儿年龄小、基础疾病合并率高、ICU住院天数多,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多且时间长,机械通气比例高,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需要医生从多方面给予控制,了解患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并重点保护。

【关键词】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危险因素;预防控制

儿童院内感染主要决定于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即危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儿童ICU是医院感染高发区,患儿由于病情严重、自身抵抗力较低、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以及频繁的侵入性操作,到会导致患儿获得性感染的几率增大,因而其是构成众多院内感染的最危险因素[1]。由此,做好预防院内感染的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患儿4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223例,女性患儿177例,患儿原发病主要包括: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重度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将400例患儿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为依据,分为两组,98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为观察组,302例未发生感染为对照组,感染患儿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相关的诊断标准[2](我国卫生部颁发),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原发病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4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以及对比感染患儿与非感染患儿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ICU住院天数、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感染患儿与非感染患儿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患儿年龄小、基础疾病合并率高、ICU住院天数多,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多且时间长,机械通气比例高,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本研究中400例患儿中发生感染98例,院内感染率为24.50%,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27例,占27.55%)、消化道感染(23例,占23.47%)均高于其他部位的感染(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院内感染因素危险程度中住院时间越长越易感染,明显高于其他因素(P<0.05)其次为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详见表2。

3讨论

3.1院内感染因素分析

3.1.1患儿自身原因患儿由于年龄较小,免疫系统仍未发育成熟,免疫功能不全,临床用药部分对成人的影响叫小,但是对小儿尤其是新生儿则有很强的致病力,可导致局部感染甚至全身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3]。

3.1.2环境因素ICU病房具有特殊的环境,空气流通较差,门窗紧闭导致空气湿度大,室内病菌较多,在进行治疗时可发生交叉感染同时可发生氧气湿化瓶的污染等,都会造成外源性获得性感染,医务人员也是医院ICU患儿院内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是多种耐药菌或者感染均的携带者。

3.1.3药物因素ICU患儿由于病情的需要或者手术实施,经常会使用镇静止痛药物或者,这些药物都会影响患儿的清醒程度,抑制呼吸道粘膜上纤毛的运动以及反射,导致不能及时排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还会对吞咽反射造成抑制,导致口烟分泌物误吸进而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在治疗期间抗菌药物长期的使用,可对原籍药的敏感性造成抑制,诱导耐药菌的大量异常繁殖转变为优势菌,扰乱人体正常的微生态平衡,成为内源性感染的主要来源[4]。

3.1.4侵入性操作不管哪一种侵入性操作都是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医院感染的一种特有的传播途径,不仅能将自身的细菌带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导致内源性感染,还能将外部环境中的细菌带入患儿体内导致外源性感染,最常见的侵入性操作如:机械通气、人工气道、血管内置管、留置尿管等。

3.2感染预防及控制首先要建立和健全医院的管理体系以及规章制度,加强对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的相关培训,确立医务人员以病人为中心,技术上精益求精,选择最理想的治疗方案有效的降低感染的发生,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阻断其传染关联,尽可能的降低感染[5]。同时加强对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和控制,从根源上进行预防。

综上所述,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需要医生从多方面给予控制,了解患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并重点保护。

参考文献

[1]李思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1,05(2):199-202.

[2]陈秀丽.预防新生儿院内感染分析和护理对策[J].当代医学,2010,16(30):121-122.

[3]杨惠英.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9):124-126.

[4]曲文峰.儿童获得性感染风险与控制[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10):69-70.

[5]祭迎迎,董业丛.NICU院内感染控制与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8):116-117.

上一篇:外阴白班霜治疗妇产科外阴鳞状上皮增生140例分... 下一篇:浅析中耳炎的病因、治疗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