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技术相关会议透析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状况

时间:2022-05-12 05:18:50

从教育技术相关会议透析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状况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被引进教育领域,促使教育技术的内涵不断扩大,所含媒体技术与智能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教育技术在面临媒体技术极大丰富以及大量理论不断引入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领域的情况下,要怎样寻求自身的发展道路?本文通过对教育技术界较有代表性的三个会议GCCCE、CBE和ETIF在2001年至2006年间研讨内容的分析,力图透析近几年教育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GCCCE、CBE和ETIF三个会议2001~2006年间所涉及的研讨专题内容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以此为基础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特点。

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

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lobal Chinese Conference onComputers in Education,简称GCCCE)是国际计算机教育促进协会(AACE)所属亚太分会(APC)主持召开的系列国际会议之一。大会研讨内容主要集中在现代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技给华语教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大会通过交流计算机教育应用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经验以及关注信息科技发展的新方向,以期为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借鉴。GCCCE自1997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0届。

根据各届会议议题的内容,本文对GCCCE2001年至2006年间举办的6届学术会议研讨专题进行了分析归类,得出表1所示的统计分类表。

依据各届会议议题的内容,本文把6届GCCCE会议的研讨专题划分为16大类,26个子项。从以上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其中新技术的教育应用(支撑技术)和教育技术在实践领域的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直是GCCCE关注的焦点,其相关专题分别出现了15次和13次,占全部议题总次数的20%和17%,这也表明人们对教育技术的一种认识观,即教育技术强调的是技术在教育实践领域当中的应用。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发展,会议中不断都有新的研究主题出现,例如从2004年起大会开始关注对教师教育、教育技术相关标准的研究等等,这表明教育技术领域自身的发展和成熟,逐渐开始注重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相关标准,教育技术趋向规范化。

以上是对会议议题内容的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针对各届大会的会议背景、会议主题再结合会议专题,对其研讨内容作更深一步的分析,对历届会议研讨的侧重点及核心内容总结如表2所示。

由于GCCCE会议的对象主要是全球华人,覆盖面比较广,视野也相对开阔,对新技术、新的研究动向比较敏感,所以会议能很好地体现当前教育技术研究的前沿与动向,对中国本土教育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中国教育技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平台。再者,中国教育技术工作者也深受GCCCE会议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的影响,因此对推动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GCCCE会议也为我们从国际华人的角度审视中国教育技术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中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CBE)

中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Association of China ComputerBased Education,简称CBE学会)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下面的二级专业委员会,是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领域的单位和个人自发组织的群众性、学术性社会团体,会议主要关注CBE在中学、大学以及产业中的应用。CBE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术会议,自1987年成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2届。

自2001年至2006年间,CBE会议分别在2001年、2003年、2005举办了3届,根据各届会议议题的内容,本文对CBE会议研讨专题进行分析归类,其统计分类情况如表3所示。

根据对各届CBE会议议题内容的分析,本文把近几年三次CBE会议关注的研讨专题划分为14类,14个子专题。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新技术的教育应用(支撑技术)一直是历届会议所关注的焦点,在整个研讨专题中占了较大的比重,共涉及相关子专题15次,占总数的25%,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工作者对技术教育应用的关注程度之高。除新技术占有突出的比重外,其他研讨专题的比重分布比较均匀,且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研究领域也不断有新的研究对象出现,如对企业培训、计算机管理教学的关注等,教育技术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

通过以上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近几年CBE会议的研讨内容和侧重点。针对各届会议的具体研讨内容,本文将结合每届会议的主题及专题作更深层的内容分析,以期对各届CBE会议的核心内容有所把握,以期从中窥探中国教育技术近几年的发展状况。

2001年第十届CBE会议主要以新世纪的知识经济或信息经济为特点,以“计算机及网络与教育”为基本内容,以计算机辅助教育或信息技术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等为会议讨论主题,组织了各种形式的专题讨论。

2003年第十一届CBE会议主要从理论、技术创新及应用发展三个方向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进行讨论。

2005年第十二届CBE会议主要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已经成为教育界共同关注和研究内容的大背景下,为促进信息技术的研究成果能够更快、更好地得到推广、移植或重用,与时俱进地为信息化时代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而开展。大会旨在加强对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在教育领域中新应用的研究,寻求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的新方法、新途径。

综上所述,2001~2006年三届CBE会议的内容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CBE会议是由国内教育技术的研究机构与应用人员自发组织的一个教育技术会议,参会人员主要包括国内教育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究机构人员和一线教师等,目前其规模已经覆盖大学、中小学以及有关教育研究等机构。因此,CBE会议的议题能够最直接、最确切地反映国内教育技术工作者对教育技术的看法以及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的焦点,可以很好地刻画国内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及发展状况。对CBE会议议题内容的分析为从国内教育技术工作者的视角审视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提供了可靠的支撑资料。

中国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

中国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ernationalForum,简称ETIF)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学术研讨、实践切磋、思想碰撞、信息

共享的一个重要平台,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5届并发展成为教育技术专业一个重要的学术会议。

根据对2001~2006年5届ETIF会议研讨专题的内容分析,得到如表5所示议题分类统计表。

根据2001~2006年间5次ETIF会议所关注研讨专题的内容分析并对其进行归类整理,共划分为17类,33个子专题。

由以上对会议研讨专题的分类统计与比重分布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历届ETIF会议研讨主题一直对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网络学习、学习环境、知识管理、支撑技术这几个方面保持着比较恒定的关注度,其所占比例也相对平均。与上面两个会议相比,ETIF更加突出对教育技术理论方面的研究,几乎每届会议都有教育技术领域专家作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主题报告,这与ETIF会议所提倡的在与国外教育技术学的比较研究中寻求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有很大关系。此外,ETIF关注的议题更加广泛(共33个),每届会议新议题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如2005年会议开始注重对知识管理、绩效技术、教育质量服务体系等的研究。在不断扩展新的研究领域和接受新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我国的教育技术一直注重对自身的发展研究并保持着对一些教育基本问题研究的关注,这表明我国教育技术在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具有了自己的落脚点。

为了更加深入地把握ETIF的核心内容,本文结合各届论坛主题、背景、专家主题报告及分论坛议题进行内容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ETIF是我国举办的一个国际性的学术论坛,旨在促进我国教育技术工作者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协作,是国内教育技术工作者了解国外教育技术最新进展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我国教育技术走上国际的重要舞台。同时,ETIF也为审视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状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国际视角。

总结分析

通过对以上三个重要的教育技术会议在2001年以后研讨内容的分析,透过国际华人、国内教育技术工作者以及国外专家的视角审视近几年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可反映出近年来教育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①对新技术教育应用的持续关注。

教育技术的本质就是应用技术解决教育问题,因此新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合理应用也应该是教育技术必不可少的研究课题。在教育技术的发展史上,从最开始的幻灯投影教学、电影电视教学、程序教学以及后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直到现在出现的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都是由于新技术的引入从而引起学习方式的变革,同样它也影响了教育技术在特定时期需要关注的特定问题。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教育技术的发展是由技术驱动的。

②对教育技术自身发展的持续关注。

虽然三个会议中每届会议的主题都有所侧重,但在专题中都包涵了对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的研究,并关注新理论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与此同时,同样也关注教育技术学科自身的发展建设,注重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训。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技术自身的发展日趋成熟。

③由关注单一的计算机环境下的教育模式向多样化的计算机支持的教育模式发展。

由原来关注对CAI软件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设计与开发以及对多媒体、超媒体的研究逐渐转向对虚拟学习环境、网络教育、远程教育以及终身教育模式的构建,并开始关注无线通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④由关注信息技术在某门具体学科的应用向多应用领域拓展。

从最初专注于信息技术在华语教学、科学课程教学以及双语教学等单一学科的应用研究发展到信息技术在培训领域、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甚至所有学科教育领域的应用。

⑤逐渐重视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道德、法律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知识产权、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等问题逐渐突显,因此会议议题开始关注网络文化、政策、规范、道德与法律方面的研究,以期通过各种途径减小网络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⑥由对教育技术过于美好的狂热追求转变为理智的审视和应用。

在信息技术对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下,人们开始把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各领域,并由此引发人们大量的精力对信息技术应用中各种教学和学习模式进行研究,同时又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各级各类网络、开发网络资源和各种教学系统。然而,信息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却未能给予人们一个满意的答复。自此,人们开始反思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因此,在各届会议议题中不断地出现对各种评估标准、学习评量和系统评量、网络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绩效技术研究的关注,并从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等不同角度透视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这意味着信息技术应用的逐渐成熟化。

⑦教学设计重要性的回归。

在经过对新技术的过分追求而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之后,人们在反思的过程中开始对教学设计重新关注。在会议的专题中开始出现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网络设计与开发以及各种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开发。这种对教学设计的回归也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技术更加理性、更深层次的认识,技术必须与具体的教学恰当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⑧信息技术应用的国际化、标准化。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的全球化,中国教育技术界迫切要求加强国内各组织间教育技术的合作交流,开展国际合作、国际交流,为中国教育技术与国外先进教育技术的接轨探索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各相关组织开始制订相应的电子学习标准、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等,期望能达到更好的一致性,以利于各种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样,这也意味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与成熟。

上一篇: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你说、我说、... 下一篇:从文献分析的视角看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