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献分析的视角看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时间:2022-09-14 11:18:11

从文献分析的视角看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第一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的六年,也是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蓬勃发展的六年。在过去六年中,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状况如何,有哪些焦点和热点问题,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状况如何,是值得我们总结与反思的。已有不少专家、一线教师从不同的视角回顾了这一问题,以下,本文将从一个较新的视角――文献分析的视角来回顾与反思六年来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状况。

文献分析是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由于文献特别是期刊文献本质上是一项研究活动的载体,所以可以通过对某学科核心期刊一段时间内所载文献的分析来间接反映该学科的发展状况。当前,这一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已较为普遍,在教育科学特别是信息技术教育领域却应用不多,是今后应给予更多关注的一种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文献分析方法,包括侧重分析文献“内容”特征的内容分析法和侧重分析文献“形式”特征的文献计量学方法。所选取的样本刊为2002年11月至2006年9月共50期的《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共涉及文献2664篇。

专题分析――看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点状况

专题报道分析

杂志的《专题报道》栏目是对教育信息化时事、热点及时、全面、深度的报道,将杂志50期专题按内容归类,可以看出六年来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点状况。除去回顾、展望、会议报道等内容外,针对具体热点问题的专题报道共计33期,内容与报道次数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教师教育信息化及教师培训共报道5次,加上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报道4次,针对教师发展的问题就有9次以专题报道的形式出现,占27.27%,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热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及课程标准相关内容共4次出现在专题报道中,占12.12%。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也有2次以专题报道形式出现,而其余专题内容则较为平均。

在所有专题内容中,关注“人”的专题共12次,占36.36%。说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从只关注物化形态的技术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从关注的群体看,教师9次,教研员、校长、在校师范生各1次。

新技术的教育应用也是专题的重点报道内容。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的技术层出不穷,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专题报道全方位、深度审视新技术带给教育的变革,起到了引领作用。教育主题网站、教育博客、互动课程、1对l增强学习技术等8次以专题形式深入加以报道。

国外热点分析

专题报道更多地体现了杂志对国内教育信息化热点问题的认识,而国外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点有哪些呢?通过对杂志设置的栏目《域外采风》内容的分析可以略见一斑,《域外采风》关注国外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点、现状、思潮。如表2所示,我们分析其中的文章并与国内热点问题进行对比。

《域外采风》栏目5年来共计刊载文章141篇,由于栏目的特点,国外信息技术教育状况介绍及精彩案例点评所占文章较多,但我们仍能看出国外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点状况。其中,探究式学习、新技术的教育应用、教师专业发展、互动教学与课程、教育游戏、远程教育、教育技术政府投入及学校应用、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等成为关注的焦点。

与国内信息技术教育热点比较可以看出,国内外均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包括:研究性(探究式)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互动教学与课程、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教育主题网站、农村教育信息化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外信息技术教育中较热门的教育游戏等问题在国内的热度却不够高。这与中国的传统观念和当前的教育环境尚不适合教育游戏在学校的大面积应用有关。

另外,教育技术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分析是政府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关注的问题,在国内也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而特殊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今后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论坛热点分析

上面通过《专题报道》和《域外采风》两个栏目热点的比较分析了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热点问题的异同。杂志于2005年开辟了《论坛热点》栏目,通过对国内几大信息技术教育论坛当月热点话题的讨论,摘编了来自一线教师的声音。通过对该栏目讨论话题的分析可以看出一线教师眼中国内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论坛热点》栏目的话题分析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论坛热点》共刊载讨论话题31个,对这些话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一线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所有话题中,围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话题最多,达14个。其中不乏一些十分具体的问题,如“上课总有学生偷偷打游戏,怎么办”,“网线,该不该拔”等。毕竟,课堂才是一线教师的主阵地,是他们聚焦之所在。其次,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引起广泛重视,包含的话题有7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性(探究式)学习各有两个话题,其他类别的话题6个。

这些自发在论坛讨论的话题基本上代表了一线教师的兴趣取向和他们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整体来看,一线教9币普遍关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微观问题和与自身发展紧密相关的问题,而对偏理论的问题、较为宏观的问题、与一线教学无关的问题兴趣度较低。

词频分析――看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热点的变化轨迹

通过分析文章篇名、主题词、关键词的词频,可以描述该学科的研究状况,进而揭示该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目前,词频分析已成为文献计量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笔者通过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WWW.cnki.net)针对《信息技术教育》2002~2006年的50期刊物进行了词频分析(2002年因只有2期,统计时并入2003年),以进一步揭示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六年来的热点问题及其变化轨迹。词频最高的10个关键词及其各年份变化情况如下。

以上10个关键词反映了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近5年来的研究热点,通过词频分析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热点问题六年来的变化轨迹,并感知它们的发展趋势。这10个热点问题大体上呈现三种发展趋势。

第一种是呈明显上升趋势的热点,主要包括“博客”和“教师专业发展”,这两个在2004年以前还鲜为人知的专业词汇,在2005年以后却以爆发式的速度成为教育信息化中的热点。并且二者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在全国仍处于高速发展之中。它们的上升趋势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实践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即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即教育信息化必将导致教师的专业化。

第二种是呈现下降趋势的热点,主要包括“校园网”、“网络资源”、“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其中尤其以“研究性学习”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而“校园网”、“网络资源”的热度下降表明现阶段资

源建设正处于“瓶颈期”。“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两大热点相对于2003年的高峰,目前也处于相对平稳的时期。

第三种是相对平稳的热点,但也呈现一定的波动,主要包括“课程整合”、“远程教育”、“教育游戏”。“课程整合”在经历了2004、2005年的相对低谷后在今年出现了明显的反弹,“远程教育”则在2003~2005年连续3年上升后在今年明显下降,而“教育游戏”在4年中始终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热度。

通过对热点问题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这些热点今后的走势,同时也应深入思考和探索热点变化背后所反映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律。

作者分析――看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状况

作者地域分布

通过对论文作者地域分布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状况,由于杂志所载文章中《应用天地》栏目作者信息缺失较多,加之一些作者地域信息不全或明显错误,扣减后共计文章2017篇,具体地域分布见表4。

可以看出,论文作者来自31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分布虽然较广,但并不均衡。发文100篇以上的6个省、市发文总量占到65.72%,说明这6个省份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上有较强的实力,人才密集,有影响的科研成果众多。而西部地区发文数量较少,有的省份无一篇论文,反映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相对滞后。

作者系统分布

通过对作者系统分布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研究队伍在本领域的分布状况,哪些单位和系统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由于杂志中文章作者单位标识缺失较为严重,本统计只包括作者单位信息完整的数据,共计1828篇,统计结果见表5。

统计表明:中学教师发文数量最多,如果加上小学教师,则一线教师发文数量占总数的57.66%。这与杂志是一本偏重实践的刊物有关,但同时说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主阵地仍然在教学一线,并且说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是一项以实践为主的研究,更多需要对理论的检验。高校、科研院所发文数量占22.43%,以下依次为教育局与教研室(6.02%)、电教馆(4.81%)、职业学校(3.99%,其中含特殊教育1篇)、教师进修学校(2.46%)、其他(1.59%)、教育企业、公司(1.04%)。其他中包括出版社、教育媒体、民间团体、学会等。

通过作者系统分布可以看出,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人员来源较广,包含的部门较多。这说明了近年来信息技术教育是我国的热点研究领域,关注面较广,引起了各行业、部门的广泛重视。但是在热门的背后我们也看出研究队伍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作为连接高校与一线教师桥梁的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们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上本应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并承担着指导一线教学的任务,但发文只占总数的8.48%;中央到地方各级电教馆的行政领导作用也有待在研究中更充分地发挥;非普教系统(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研究力量尚需加强;而学前教育系统无一篇文章在列,反映了学前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空白。

作者合作状况分析

在作者系统分布的统计基础上,笔者尝试给出作者合作状况分析。一篇文章按作者数量可以简单地分为个人作者和多作者,其所占比例同样能反映一定的问题。一般说来,现代科学的研究方式促使科学研究向集体研究方向发展,自然科学研究的合作度较高,一般为70%以上(医学等学科更高,接近90%),而社会科学、特别是教育科学由于其研究的特殊性,一般合作度较低。当然,这里面的重要原因还是研究方法和意识的落后,许多文章作者不是在对理论或现实问题进行经得起科学程序检验的研究,他们的工作更像是在“写论文”,而“写论文”一般是不需要什么合作的。

由上可知,通过对文章合作度的考察能反映一个学科在多大程度上采用了现代科学的研究方式,表6是针对作者信息完整的1828篇文章的合作状况统计,并显示出各主要的合作形式。共有391篇文章是合作完成的,仅占被统计文章的21.4%,可见,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目前仍以个人研究为主。

在作者系统分布的基础上对合作形式进行深入分析,可以进一步统计出各系统合作情况,见表7。

分别分析每一系统的合作度,会发现高校的合作度明显高于其他系统,这与高校有着良好的科研意识与科研方法密不可分。而中小学一线教师合作度较低,说明广大中小学教师在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合作研究的意识上尚有待提高。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快速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捷径之一就是与电教馆、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特别是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一起进行课题研究。由表6可知,这几种合作形式所占比例均较低,中学与高校合作的文章仅占全部中学教师文章的3.45%,小学则为3.99%。因此,今后仍需大力倡导中小学教师与电教馆、教研室特别是高校专家合作进行研究,以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与水平,杂志也应多鼓励、支持专家与一线教师的合作研究。

上一篇:从教育技术相关会议透析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状况 下一篇:回顾与展望: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