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

时间:2022-05-11 10:29:30

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

当前,我省经济正处在从高增长进入趋缓增长的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资源禀赋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也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要坚决破除唯GDP观念,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积极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

“腾笼换鸟”、“机器换人”,推动产业升级

偌大的锁体钻孔车间,只有三四名工人在流水线上装配锁体。浙江浦江梅花锁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经理郑大干说,以前锁体钻孔要经过八九道工序,但装配了多工位锁体自动钻孔“机器人”后,锁体钻孔工序一次性完成,而且一个工人能同时管理20台“机器人”。

制锁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长期以来,由于设备落后,企业对人工的依赖度高。身为行业“老大哥”的梅花锁业,这些年来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摒弃以往的传统生产方式,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全面研发设备,探索“机器换人”的新路子。

轻工业独大,“低小散”当家,曾经是浙江经济活力之源。当活力之源遭遇“成长的烦恼”后,浙江果断对传统行业提升改造,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腾笼换鸟”, “机器换人”,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淘汰落后产能。

类似的创新之举,在全省各县市区层出不穷。

永康市出台了《关于鼓励企业改造低效厂房提高土地集约水平的实施意见》,鼓励将原单层(简易)厂房改建为多层现代化厂房或对老厂区进行全面改造,“就地腾笼换鸟、就地转型升级”。据估算,老旧厂房改造可新增2—4倍的发展空间。

慈溪市加快以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鼓励企业积极应用嵌入式软件等信息技术嫁接提升传统产品的技术含量。同时,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全面完成“七小产能”、“五类落后设备”和“七类低效行业”淘汰整治任务。

路桥区建立产业“上新汰劣”用能动态平衡机制,全面开展对高耗能行业的摸底调查,实行“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即淘汰多少落后用能即可新增多少用能,确保区域能源消费总量的动态平衡,为发展新兴产业腾出空间、能耗指标和环境容量。

…………

加快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的种种努力,恰如涓涓细流汇聚成势不可挡的滚滚江河,为浙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随着“腾笼换鸟”推进,工业结构趋于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11%和9.2%,均快于规上工业增速。与此同时,淘汰了一批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的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4%,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4项指标减排任务进展顺利。“机器换人”成效初显,1—5月规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减少1.4%,劳动生产率提高10.3%。

创新驱动 从“浙江制造”到“浙江创造”

电影《云图》展现的一段未来图景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快餐店开始营业后,克隆人服务员从菜单里选中顾客点的食物,只需数秒,黄瓜、蛋糕等食物就被“打印”出来。

科幻电影展现的梦幻未来和现实虽有距离,但3D打印技术则已真实渗进现实生活。走进宁波市江东区和丰快速成型中心,在这里,大到方向盘、风扇、台灯模型,小到游戏手柄、杯子碗筷、各类零件摆满了一个书架,而这些物件都是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

创新驱动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加快推进现代化浙江建设的核心动力之一。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浙江正用创新的力量,放飞梦想。

创新投入不断加大,上半年财政对科学技术、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分别增长15.1%、20.2%,均大幅高于面上支出增幅;1—5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长20.7%。新产品产出持续增长,上半年规上工业新产品总产值增长22.1%,增速快于规上工业总产值13.5个百分点。

创新型企业发展走在前列,浙江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44家,居全国第三;新建中控智慧城市大型专用软件研究院等19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总数达74家;新增永康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4家省级高新园区,总数达23家。

创新,让“浙江制造”升级为“浙江创造”,产业攀向价值链的高端。浙江富沃德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采用国际电梯曳引技术最先进的驱动方式,效率高、能耗低、绿色环保。

在绍兴,传统的纺织业“变脸”了。多家企业联合成立了纺织研究院实施科研攻关。规模纺织企业纷纷在意大利、美国、英国等全球时尚中心成立设计中心,向设计、营销这条国际产业分工的“微笑曲线”的两端升级。

7月23日,李强省长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作《关于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政府工作的报告》中强调:“围绕科技与经济结合这一关键问题,加大科技投入,着力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启动第二批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积极培育发展重点企业研究院,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技术攻关‘双十计划’。”

狠抓环境 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杭州市西湖区青芝坞村民,比别的地方居民更能体会到眼下正在全省各地开展的“三改一拆”行动所带来的好处。青芝坞地处杭州植物园北,多年来农居杂乱,污水横流。如今,经过改造的青芝坞溪流潺潺,新式农居点缀在秀山丽水间,宛若一幅山水画卷。

青芝坞的变化是全省各地正在大力推进“三改一拆”成效的缩影。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3月以前,全省违法建筑实际存量超过1亿平方米,“三改”涉及的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总面积超过1.2亿平方米。大量违法建筑以及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的存在,不仅影响城市面貌和群众生活品质,也浪费土地资源,并带来公共安全隐患。

3月底召开的全省“三改一拆”工作座谈会上,省委主要领导强调,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和拆除违法建筑,是省委、省政府立足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作出的重要工作部署,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重要举措,是发展所需、民生所求、民心所向。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在全省拉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清疮除疤”行动。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建筑面积4081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5665万平方米,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1.6%和188.8%。

事实上,为顺应群众呼声,省委、省政府接连推出一系列新的民生重点工程:从“三改一拆”到“四边三化”,再到城市治堵、水环境治理……

这些民生重点工程,与所有浙江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有专家称其为着眼根本、惠及全民、志在长远的“大民生”,还形象地概括为:重整浙江河山、再塑百姓生活。

大手笔、大魄力,才有大变化。如今,一场面对全省水系、牵系浙江未来发展的治水攻坚战,又已吹响号角,水环境综合治理已进入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我们的母亲河,正在展现新的风采。

在浦江,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无证(照)水晶加工户9383户已经全部取消;在台州,“铁腕治水大会战”后,各县(市、区)及开发区的饮用水合格率达100%;在嘉兴,最新的市界交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显示合格,在水网密布的杭嘉湖平原腹地,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成绩……

“以解决影响群众生活质量、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和污染治理力度,倒逼经济转型升级。”李强省长表示。

深化改革 为打造经济“升级版”提供保障

这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多年前,某企业要增添防暑设备,结果被告知要通过11个部门审批。而后,待企业通过各部门审批一一将章盖齐后,夏天却过去了。

看似是笑话,折射出的却是名目繁多的行政审批权之下,经济、社会发展“想快快不了”的现实。如何通过改革,让一切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资源最佳配置、活力充分迸发?一场“政府朝自己动刀子”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正在浙江大地如火如荼展开。

2013年春开始,在浙江省义乌市,企业登记、广告审批、食品流通许可、市场名称登记、外省来浙固定印刷品广告备案、动产抵押登记、拍卖备案、格式合同备案等八类工商审批事项,被一并纳入市行政服务中心,或在工商部门设立窗口统一办理。

“这意味着,以前办理企业审批‘八进八出’,今后‘一进一出’就可以了。”当地有多年办企业经验的汽车维修商楼丁新说。

并联审批、模拟审批、“化零为整”式审批……为了在时间上做足文章,浙江省多个地方探索行政审批的“流程再造”,为创新创业和投资发展开辟“绿色通道”。

“以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推进要素配置等领域的改革,确定拟取消和下放省级行政许可事项321项,非行政许可事项371项,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要素配置最优、投资环境最优的省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李强省长作报告时掷地有声。

深化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除了审批制度改革,省政府还认真谋划和落实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推进时序。

一系列改革和发展举措正在启动。全面实施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新区管理体制创新,加快建设舟山港综合保税区。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大力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深化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加快推进台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启动实施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加强中心镇体制改革和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点面结合深化农村改革。

深化改革,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为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相关链接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决策部署,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优环境,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态势。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169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8.3%,增速与一季度持平,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高0.7个百分点。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浙商回归项目增多。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92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浙商回归新引进项目722个,省外到位资金894亿元,同比增长26.1%。

外贸出口增长较快,利用外资增势较好。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为159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5%,其中,出口1171亿美元,增长11%,增速同比提高5.8个百分点。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17家,合同外资和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28.5%和22.3%。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61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0878元,同比增长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

财政收入保持增长,重点支出保障有力。上半年,财政总收入3889.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82.5亿元,增长11.5%。

——摘自《2013年上半年浙江经济运行情况新闻会》

上一篇:小时代的大生意 下一篇:张景华委员:科学开发解“用水之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