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时间:2022-05-09 02:13:50

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离不开社会、教师和父母,初中生教育更加需要班主任和家庭的共同参与。初中班主任在与家长合作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时代的特点,快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本文尝试针对初中班主任和家长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加以探讨。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和家长合作;问题和对策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很多行为和思想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心理变化波动也比较大,这使班主任背上了更多的家长的寄托,希望他们能够帮忙管好孩子。部分家长觉得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的事情就全权托付给了教师。这种观念表现出的家庭教育问题令人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新时期的教育。

一、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中的问题

初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的思想最复杂、多变的时期。部分学习成绩较好学生家长忽略了学生步入初中大门后发生的变化。学生在初中阶段发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部分家长的工作繁忙,或者是平时就疏于与孩子的沟通,促使家长和孩子之间的隔膜也越来越难以突破。家长在这种情况下特别容易将过错归结于孩子身上,焦急却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时,教师通常容易忽略与家长沟通这个重要的环节,等到学生的某个方面出现一些问题时才想到与家长联系。其实,在整个初中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和家庭教育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的整体,在帮助学生健康发展的道路上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学生的教育是否有成效取决于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是否充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接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将班主任和家长紧密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及时做好疏通,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健全人格。

二、利用家访来开启班主任和家长合作的大门

家访是班主任和家长沟通的最佳方式。家访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心理,挖掘学生的潜能,也能够帮助加深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感情,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繁重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班主任几乎难以记起家访这一帮助自己协调工作的法宝。

(1)班主任在家访前要准备充分,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家访前,班主任要考虑好要与学生家长交流的问题,事先将思路整理清楚。在家访的过程中,班主任的态度要端正、诚挚,所用的措辞要诚恳。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长心目中的太阳,班主任首先要肯定学生,不能一口咬死,将学生形容得一文不值,这样不仅会使家长产生反感情绪,还会将师生关系激化。班主任在提出学生不足的时候,要提出一些帮助学生改进的建议,最大限度地维持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避免尴尬场面的发生。另外,班主任要把握好交谈的时间,随时观察家长的动态,做到恰到好处,既不能蜻蜓点水,也不能冗长拖沓。

(2)新时期的教育形势下,家访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与时俱进的。由于班主任日常工作本来就比较繁重,对于家住的距离学校较近的学生来说,班主任可以抽一些时间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对于一些异地就读的学生来说,到家中家访难以实现的情况之下,班主任可以采取利用电话的形式来进行家访。另外,在部分后进生取得一定的进步的情况之下,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到学生家中走一走,了解学生这段时间的表现,分析进步的原因,并且利用为家长报喜的机会,营造良好的交流气氛。

在学生的家庭遇到困难的时候,班主任要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走出心理的困境,帮助学生振奋精神,同时在这个时候进行家访,为学生的家庭带去学校和同学的关怀和帮助,能够将悲愤化为一种动力,帮助学生家庭克服困难。

(3)在家访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交谈的方式,注意随机应变。无论以上谈到的哪一种家访方式,在交谈的过程中,班主任都要根据家长和家庭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交谈方式。例如,一些教养比较高的家庭,可以直接请家长提出改进教育的措施,适时地提出自己的合理性建议;对于家长较溺爱孩子的家庭,教师要首先肯定学生的长处,给予一定的表扬,适时地指出部分不足,尊重家长的感情;还有极少数对孩子放任不管的家庭,班主任要适当地多报一些高兴的事,提出孩子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家长的责任心。

三、利用家长会把班主任和家长紧密联系起来

家长会能够帮助班主任最广泛地将家长联系起来,共同商讨班级事务,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能够帮助吸引家长积极参与到教育中。在选择家长会召开的时机,考虑到家长的工作时间、家庭居住的距离等,要尽量选择绝大部分家长都能参加的时机,例如开学、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等。

另外,在家长会开始之前,班主任要有足够充分的会前准备,将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目标等明确地列出来,充分的利用会议的每一分钟。会议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可以以教师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和学习成果展览会等形式开展。

由于地域的限制,有时候家访和家长会不能满足班主任和家长合作的要求,班主任可以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书面形式能够给班主任和家长冷静和充分的思考时间,一些不适合言语表达的情感,可以用文字来表达,同时还避免了一些学生因面谈产生的负面作用。

四、班主任请家长要有所讲究

请家长是班主任在管理中经常使用的教育手段,不仅对学生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还可以使家长了解孩子的表现,可以促进家长与班主任的合作。由于部分班主任在请家长的时候措辞不当,方法欠缺,言语犀利,导致部分学生惧怕班主任请家长,认为请家长不仅有损自己的面子,还很有可能面对家庭暴力,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所以,班主任在请家长之前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放下心理负担,明白自己的真正目的,心甘情愿地请自己的父母到学校。班主任在请家长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守纪等表现,便于沟通,保证自己所描述的有理有据,防止家长误信学生而对班主任产生误解。

另外,给家长一个好的第一印象是保证班主任和家长长期合作的重要前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爱好、兴趣和性格等都比较了解,而学生的举止在家中的表现是最自然的,也是最真实的,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也是比较真实的一部分,所以班主任也要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对于或褒或贬的意见要冷静分析原因,给学生和家长面前呈现出一个真诚、自信、有能力的班主任。

总之,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由此可见,初中班主任和家长的合作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班主任和家长在合作中要建立起和谐的关系,相互信任,建立同一目标,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结合,融为一体,为学生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郝若平,崔士军,孟庆茂.论家校教育“双通道”思想与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8).

[2]

陈峥,王建梁.家校合作的纽带——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5).

(作者单位:广东省廉江市安铺第三中学)

上一篇:高二文科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下一篇:文言文翻译的四个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