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情感时代的文化消费与狂欢

时间:2022-06-21 12:02:55

后情感时代的文化消费与狂欢

内容摘要:中国文化市场逐渐进入了以“后情感”为主导的时代。后情感推动了贺岁片的发展,但对贺岁片的艺术成就产生了消极影响,它促使贺岁片不断迎合大众的消费欲望,欣赏电影以及电影本身最终都成为了一场非理性的大狂欢。

关键词:贺岁片;后情感;消费;狂欢

“后情感”是美国学者斯捷潘·梅斯特罗维奇提出的一个概念。后情感是商品经济时代消费社会的衍生物,也是人们的一种情感,它的情感性还在,但经过了重新包装、虚拟并作为商品供人们消费。这种情感是对原来的本真情感进行消解后的产物,是本真情感的替代品。人们往往从中获得了视觉、生理的,用斯捷潘·梅斯特罗维奇的话来说,即是追求一种“快适伦理”。

贺岁电影作为一种被广泛消费的商品,“后”的感情形态更是在这类电影中被无限放大。在《非诚勿扰2》、《大笑江湖》等影片中,无论导演表达的情感是幽默搞笑、严肃悲壮,它们都被各种元素包装,被生产者进行操控。这些影片中“后情感”的表现,满足了观众对于武打特技、偷窥猎奇、血腥暴力等的,却淡化了情感力度的表达。满足观众需要成为电影的首要目的,观众的需要决定了电影的呈现形态,即电影被虚拟的观众主体的需要所支配。

电影观众消费影片时获得的种种正如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的论述。为满足观众的观影,电影戏剧性情感冲突的表现让位于共时的情调和氛围的营造。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对人物的认同感和对人物命运的关注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由电影中某个细节或某种感受的相通或某种情境的投入而引起的“心有戚戚焉”。这是一种和对商品的占有几乎完全相同的情感,“它指示的是一个欲望的主体……是在对一个‘合成的和拟想’的情感的占有中而获得的压抑性的快适抚慰”。而这样的后果是人们变成了科耶夫所说的“欲望主体”。鲍德里亚指出,在消费社会中,商品成为一个巨大的能指,不断刺激人的欲望,进而使消费成为非理性的狂欢。在视听消费中,电影及其包含的各种元素同样成为一个巨大的能指,不断刺激观众的欲望,使得观众纵容情感像洪水一样奔涌,欣赏电影成为另一种非理性的狂欢。因此,贺岁大片只有具备狂欢的要素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它集中表现在贺岁电影从各方面追求表现的狂欢化:

一.视觉特效的“暴力”狂欢

后情感是一种依附于视觉冲击的情感,在电影镜头的表现上追求狂欢化的极致状态,主张视觉凸现美学,于是情感就不得不挤压到一条曲折的道路上并附属于视觉画面,影片中的爱恨情仇都只附属于酷炫夺目、血腥暴力的视觉画面。强烈的视觉震撼效果遮掩了影片文本叙事的无力,淡化了影片强烈的情感表达。影片中众多刺激人眼球的视觉效果满足了观众最基本的生理感官需要,情感已经变稀薄了,退变成了次要元素。

二.语言游戏的技巧狂欢

语言无疑是最能体现贺岁片后情感狂欢化特征的要素之一。后情感彻底地剥离了附着在情感之上的各种神圣价值,通过语言对情感进行调侃和嬉戏。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中对于口语、俚语等各种语言的重视以及反讽、夸张、调侃等语言技巧的论述,在贺岁电影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运用。贺岁片中语言的这种嬉笑、嘲讽、幽默的成分,是人物对于语言中所包含情感的一种游戏式表达。本真情感经过语言极致化的技巧修饰,被移植、替换、重构,最终成为了后情感。

三.审美趣味的多元狂欢

在当前多元价值共存的消费社会中,消费者通过对商品的追求来诉求个体的特殊身份,来表达他们的情感满足以及人生追求,对电影的选择和观赏同样表达了人们的情感需要以及审美价值取向。文化背景与喜好各异的观众在观赏影片中满足了各自的猎奇心理,如性、暴力等,也让他们的多元审美趣味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上演了一场大狂欢。

后情感时代的贺岁电影通过现代媒介暗中控制了我们的感受和体验,观众在观影中获得的碎片性情感体验成为一种被包装和操纵起来的消费品。于是在为欲望而消费时,人的欲望、本真情感甚至人自身也成为了被电影消费的对象。

注释:

①王一川:《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文艺争鸣》2004年第1期。

②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方培,吴昭,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

上一篇:南海逐浪越南行 下一篇:让孩子沐浴赞许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