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立法为百姓利益“斤斤计较”

时间:2022-05-09 11:15:00

地方立法为百姓利益“斤斤计较”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先后于1985年、1987年出台,均“服役”超过20年。由于出台时计划经济背景浓厚,其中的部分内容已与现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相适应,亟需一部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民生计量法。

小计量包含大民生

“计量监督管理”,这个颇为专业的词语,看上去与百姓的生活有些遥远。但仔细想想,拨一个电话,会产生计时消费;水电煤气费,要视计量表来定;“菜篮子”、“米袋子”有没有缺斤少两,也得看着电子秤说话……其实计量在寻常百姓生活中无所不在。

“计量法、计量法实施细则只是原则上规定了我国计量监督管理体制,对民生计量问题关注不多。民生问题无小事,民生计量涉及到的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等,都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这些都需要法制来规范。”2013年3月,《浙江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草案)》提请浙江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初审,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高鹰忠在做草案说明时说。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立法过程中,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第一次采用了调查问卷的形式征求百姓意见,在《都市快报》、《钱江晚报》两家纸质媒体,浙江人大门户网站、地方立法网、浙江在线、杭州19楼、钱报网5家网络媒体上刊载了调查问卷,将草案中百姓较为关注且争议较大的问题向社会征求意见。“以往多是在网络上公布草案全文征求意见,这次除了全文外,还精心挑选了几个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计量问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征集民意,从而更好地实现民主立法,促进立法机关与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这一做法受到了社会各方的好评。据统计,截至4月20日,共有43222人次参与了此次问卷调查,体现了社会公众对立法的参与热情。据悉,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将结合各方意见对草案进一步完善。“草案中的规定看似‘斤斤计较’,但要保护好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乃至维护好国家利益,计量就必须准确规范。”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工作人员这样说。

通信计量,是否需要引入第三方

手机信息时代,对于手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网络流量、通话费用这些“通信计量”的标准和算法,很多消费者都心存疑虑:似乎没打几个电话,短信就提示话费余额不足;很少用手机上网,几十兆流量却哗啦啦没了……根据浙江省消协提供的2011年度服务类投诉报告数据显示,电信服务的投诉共计846件,占11.33%,排名服务类投诉第一位。

在调查问卷中,对于“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过网络流量计量不准确的情况?”这一问题,超过一半的网民选择了“有多次”。而对于“你认为有无必要加强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对网络流量的计量监督管理?”这一问题,高达九成多的网民选择了“有必要”。

目前,电话计时计费装置是列入国家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但只有公共电话计费器实现了强制检定,其余电话计时计费装置仍由通信管理部门组织检测;而网络流量计费装置尚未纳入强制检定目录,一直由通信管理部门进行管理。

调研过程中,一些地方、部门和人大代表提出,通信计费方式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由电信业务经营者对所使用的通信计费设备、系统定期进行检测,而不是由权威、公正的第三方来做,缺乏公信力。同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计量行政主管部门也要求加强并实施对语音通信、数据通信计费等计量行为的监管,对所有用于贸易结算的通信计费设备、系统等计量装置实施强制检定。对此,通信行政主管部门存在不同意见。他们认为,通信计费设备、系统不是一个独立的计量装置,对其开展检测关系到电信网络的安全、可靠和畅通,有可能会侵害客户隐私。

通信计时计费,全由运营商说了算,但他们算得准吗?不少人士呼吁,应该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让大家看得明白、用得清楚。在调查问卷中,对于“下列哪种途径能有效提高电话(固话、手机)计时计费系统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这一问题,大多数网民选择了“由计量行政主管部门授权计量检定机构对电话计时计费系统实施强制检定”。

在草案的审议过程中,不少委员赞成引入第三方监管的模式。丁祖年委员说:“对于通信计量,始终是一个盲点,通信部门有内部检定,但从法制和市场的角度说,缺乏公信力,不利于监管,应当允许第三方介入检测,并接受计量主管部门统一监管。”“对于通信计费的问题,老百姓对通信流量的投诉比较多,但是上位法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规定,部门间也缺乏一致性。”楼小东委员也指出,“从发展方向看,要逐步创造条件引入第三方来加强监管。”

据悉,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正对此做进一步的调研论证,以便在草案中更好地予以明确规定。

民生计费,可否从严检定

水表、电能表、燃气表、热能表等,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这些表走得准不准,直接关系百姓的“钱袋子”。据了解,目前水表、电能表等在出厂时都会有合格检测,但由于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在安装前再次设立一道检定关口。

此次草案专门规定“民生四表”中的水表、电能表、燃气表需要在安装前实施首次强制检定。草案规定,直接用于贸易结算的水表、电能表、燃气表,应当在安装前实施首次强制检定,经检定合格后,方可安装并投入使用;未经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安装。

近年来,房屋面积不足的纠纷呈上升趋势。高房价让一丁点的测量误差都关乎上万元的经济损失。在调查问卷中,对于“你觉得实践中影响房屋面积测量数据准确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不少网民选择了“测量操作不规范”、“测量仪器不准确”和“测量规范不合理”。“房屋检测和买房者利益太相关了,比如140方的房子和139方的房子,要缴纳的税完全不一样啊。”网民“麦加君君”在杭州19楼网站调查问卷帖子后回复。

草案对此规定,房产交易中的面积测量应当按照计量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保证数据的准确;用于面积测量的计量器具应当经周期检定合格。

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动车辆越来越多,加油站的监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草案对此规定,加油(气)站成品油(气)零售经营者应当保证计量器具和成品油(气)零售量的准确,明示计量单位、计量过程和计量器具显示的量值。

此外,在草案审议过程中,一些委员提出还应当增加出租车计费的相关内容。

缺斤少两,处罚能否再重些

去菜场买菜,最怕的就是缺斤少两。近年来电子秤作弊屡禁不止,民间甚至有“十秤九不准”的说法。

为杜绝缺斤少两的现象,实施有效管理,草案规定,交易商品或者提供服务以量值结算的,经营者应当标明法定计量单位,配备和使用与其经营项目相适应且符合国家和本省规定的计量器具,并以计量器具指示的量值作为结算依据。若商品或者服务的结算量值与实际量值的误差超出国家或者本省规定范围的,由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同时规定,制造、修理、销售计量器具过程中,为计量器具增加作弊装置或者作弊功能的,由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制造、修理、销售的计量器具和违法所得,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调研过程中,一些地方和部门指出,相关处罚规定力度还是不够,如集贸市场存在电子秤通过设置密码来作弊的情况,按现规定处罚力度还是偏轻,难以有效制止这种行为。

草案的审议过程中,不少委员也指出应当加大处罚力度。郑亚莉委员指出:“草案在法律责任这一章,建议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条例对违反计量有关法规的处罚力度还是小了一点,希望能够加大力度。”徐林委员说:“对计量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尤其是房产交易,单价都很高,违法处罚力度这么轻,根本难以制止这种行为。”

在调查问卷中,对于“你觉得下列哪一项措施能有效防止电子秤作弊现象?”过半数的网民选择了“对制造、修理、销售、使用、检定环节加装作弊装置的违法行为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相关链接

1.你觉得下列哪一项措施能有效防止电子秤作弊现象?

加强行政监督检查

提高防作弊技术

对制造、修理、销售、使用、检定环节加装作弊装置的违法行为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其他

2.你觉得实践中影响房屋面积测量数据准确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测量操作不规范

测量仪器不准确

测量规范不合理

其他

3.你认为水表、电能表、煤气表、热能表每批次强制检定的平均实际偏差应当?

趋向零

大于等于零(意味着批次示值大于等于实际使用量)

小于等于零(意味着批次示值小于等于实际使用量)

其他

4.在实际使用时,你有没有发生过手机通话计时不准确的情况?

有多次 有一两次 没有 不清楚

5.下列哪种途径能有效提高电话(固话、手机)计时计费系统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由电信业务经营者对其所使用的通信计时计费设备、系统定期进行检测

由电信行业主管部门组织检测

由计量行政主管部门授权计量检定机构对电话计时计费系统实施强制检定

其他

6.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过网络流量计量不准确的情况?

有多次 有一两次 没有 不清楚

7.你认为有无必要加强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对网络流量的计量监督管理?

有必要 没有必要

8.在日常生活中,你对下列哪种装置的计量准确性最不放心?

水表 电能表 煤气表 燃油加油机 手机计时系统 网络流量计量系统

出租汽车里程计价表 房屋面积测量器具

上一篇:关注宠物身后事 下一篇:我省启动饮用水水源保护执法检查等(1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