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育是人性的需要

时间:2022-05-04 10:09:45

对话教育是人性的需要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对话问题:对话是人性的需要,检讨了长期以来教育中忽视对话,在课程内容、教育教学、课程评价中失落对话的基本情形,提出了几种对话模型。

关键词: 对话 人性 课程 对话意识

人类正步入对话的时代,对话正逐渐成为人们的生存状态。对话意识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主旋律。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现代社会的青少年学生自主性不断加强,个性张扬十足,富于表现力。他们在所谓的代沟影响下,更倾向于同学、朋友间的交流。对话式教育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从各自的理解出发,以交往、沟通为实践旨趣,促进双方取得更大视界融合的一种德育原则与方法。

一、对话是人性的需要

人性是什么?人性就是人区别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关注一个人,着眼点往往在于他的社会属性,而不是在于生理属性,即使涉及某种生理属性,其目的也主要是指向某种社会性需要。

对话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道:①两个人或更多人之间的谈话;②国际上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对话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有两个要素,一是使用语言,二是达成沟通。从使用语言的角度看,对话的前提是对话各方对语言约定俗成的理解,对话能力就是言语能力;从达成沟通的角度看,对话内含的是思维的动作、意义的组织,对话能力就是体验情境、解读意义的能力。对话与人性有何种关系呢?我们说对话是人性的特质,它既表征着人性的生成,又表征着人性的发展。

对话是人性最根本的特质,我们可以由此出发来反思教育的缺陷。传统教育乃至现行教育的缺陷在于对话的失落,主要可以归结为:对话在教育教学中的失落。如果说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看,主要是“知识中心”的误区造成了对话的失落的话,那么从课程运行的角度看,主要是“课题中心”和“教师中心”的误区导致了对话的失落。课程运行主要是依托师生双边合作的教学过程来实现的,而真正的师生合作应建立在双方平等对话的基础上。然而,长期以来,教师几乎是独霸讲坛,扮演着“真理化身”、“文化权威”的角色;而学生总是在不同程度上,被自觉不自觉地看成“一张白纸”、“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他们那富有活力的生命,充满好奇和渴求探索的童心,以及已经达到一定水准的生活经验总是被无情地忽略。这样一种严重错误的文化定势,将师生的心理距离拉得很远,使得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无法实质性地展开,学生只能在教师规定的话题内、限定的时空里和预设的思路上发表意见,并且还有“听讲要专注”、“坐姿要端正”等所谓的教学常规,这些条条框框使学生的思想受到了束缚,他们还有什么勇气对老师畅所欲言展现自我呢?有什么必要向老师质疑指非以自讨批评呢?正因为缺乏真诚平等的心灵敞开,所以无法形成真正的对话;正因为没有形成真正的对话,所以教学始终无法达到互动生成、共享发展的境界。

二、对话重返教育的殿堂

原始的教育完全同一于生活,是一种不露痕迹的自由自在的对话。对话是教育之根;现代的教育,若舍本逐末,失去对话之根,终将没有出路。因此,我们期待着对话重返教育的殿堂。

在广阔的对话平台上,我们还有必要研究一下具体的对话模型,以便在实施对话教育过程中能把握特点,提高实效。根据目前课程资源状况,主要提出以下几种对话模型:①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文本在这里特指纳入课程的、负载着体系化知识的教科书及课外阅读书目,它们是课程的主要载体。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上,我们要启发、引导学生把书读活,读出属于自己的新意来,并逐步形成独立地与书本对话的能力。②学生与环境的对话。小到班级里的种种布置、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大到自然界的天地山水、乡村的农舍院落、城镇的街道商厦,都构成了我们的环境,我们要悉心指导学生与环境对话,启发学生关注环境、理解环境,在环境及其变化中展现情怀,感悟意义,净化心灵,提升人格。③学生与网络的对话。这是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对话,我们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及其各种课程的整合,让学生走进网络,与网络中的健康“人”对话,了解世界,拓展视野,充实自我,完善人格。④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都需要组织学生之间的对话,让他们通过合作相互沟通,相互启发,从而实现经验、意义、情感的共享。⑤学生与教师的对话。这是体现教师民主精神与主导作用的对话,我们要以合作伙伴的角色进入这种对话情境,以自己真诚的信任、巧妙的引导、耐心的期待、满腔热情的鼓励,激活每个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灵气,成为对话的主角。⑥学生与自我的对话。自我对话就是人对自身的反省检视,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内容。要指导学生自我对话,我们应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长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能力。

对话教育是人性的需要,也代表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向,更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它在培养人的意义上是不言而喻的,但对话教育理念的提倡所带来的积极意义必须通过教育实践工作者内化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并落实到行动当中,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上一篇:后进生转化对策初探 下一篇:西医基础课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