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交际中的六种对话技巧

时间:2022-09-04 06:10:43

言语交际中的六种对话技巧

摘 要: 言语交际是交际双方进行的以言语为主要载体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全部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它交流思想、传达情感、沟通信息、增进关系。对话是言语交际的主要形式,本文归纳了六种常见的对话技巧:点到为止、巧妙拒绝、自我解嘲、巧用暗示、以问代答、答非所问,掌握这些技巧对于提高言语交际效果大有帮助。

关键词: 言语交际 对话技巧 六种技巧

我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孔子曾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话说得好不好、说得是否合时宜,对双方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在言语交际中,有些对话技巧很重要,下面介绍六种技巧。

一、点到为止

言语交际应违背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意思必须表达清楚准确。因此,并不是话说得越多越好。只要意思表达清楚了,即使仅仅只用一个字,也就够了。多余的话,只会浪费时间,有时还会使对方感到不耐烦。所以,言语交际过程中,应该学会“点到为止”,要用最简洁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俄罗斯总理普京2008年12月4日通过电视和广播与俄罗斯民众就各种问题进行了对话。在回答“最爱什么?”时,普京只回答了一个词:“俄罗斯。”

俄罗斯总理普京的回答既简洁有力,又能突现自己服务祖国俄罗斯的真挚情感,拉近了与普通民众的距离,当然还有利于普京政府政策的实施。

二、巧妙拒绝

当对方向你提出了某种要求,而你却不愿意接受,也许你会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回答,或者严辞拒绝,可是事后又担心对方对你不满。这时,不要直接选用“不”这个具有强烈对抗色彩的字眼。即使对方对你态度粗暴,你也要和颜悦色地用肯定的句型来表达否定的意思。

如对方情绪激动、措辞逆耳时,不要指责说:“你这样发火是没有道理的。”而应换之以肯定句说:“我完全理解你的感情。”这等于婉转地暗示:“但是我并不赞成你这么做。”使对方听了十分悦耳,好感油然而生。

同时,在拒绝时不要伤害对方自尊心,使对方难堪。为此可采用先肯定、宽慰,再委婉地否定,阐明自己的难处的办法,做到既拒绝对方,又使对方欣然接受。如“我完全懂你的意思,也完全赞成你的意见,但是……”这种貌似承诺,实则什么也没有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体现了“将心比心”这一古老的心理战术。

三、自我解嘲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有时不可避免会因为自己说错了话或者对方提出了令自己难堪的问题而陷入尴尬。为了摆脱困窘,不妨采用讲笑话或自我谦抑的方式自我解嘲,使谈话重又回到轻松的状态上来。用幽默的方式对这种尴尬处境加以处理,总比垂头丧气或者把火气发泄到他人身上要高明得多。

当我们在同事面前遭到上司的严厉批评时,常常会觉得面子过不去。这时不妨进行自我解嘲:“大家要懂得经理的良苦用心,他怕大家承受不了,所以选择我作为代表进行批评。因为他知道我抗击打的能力比大家强。希望大家举一反三。”

当然,这类话一定要等到上司走开以后再说。这样做,是不是要比在同事们的怜悯眼光下闷闷不乐地唉声叹气要好呢?

四、巧用暗示

对别人的做法持有不同意见,如何劝阻他们,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如果对方与自己地位相当或者是自己的下属,你也许可以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即使对方不能接受,也无关紧要。可是向别人提相反意见,就不能这么做。在不得不劝阻他们的时候,不妨采用委婉的说法对他们进行暗示。

整理房间是儿子不喜欢做的事,几乎每次叫他收拾玩具书本就怄气。为了避免正面冲突,我用“激将法”对付他。我边整理自己的书柜边“冷嘲热讽”:“我整理书的速度是最快的,你看看吧,一会儿我就能全部搞定,你一定不敢和我比赛……”听到这样的话,原本在电视机前着迷了的儿子立刻给我回应:“谁说我不敢!我一定比你整理得更好更快!”

暗示法就这么有趣和有效,只需父母运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施加教育影响,不仅符合孩子要求自尊、独立的心理特点,而且不易使孩子与父母对立起来,尤其在公开场合,它比直接教育的效果更好。

五、以问代答

面对那些自己不便于或者不愿意回答的问题,可以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把问题抛给对方或者旁人,或者换一个问题来问对方,从而使自己既可以避开问题,又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当两家公司商谈一批产品的价格问题时,甲方谈判代表问乙方:“如果你们确有诚意卖出这批产品,那么我想知道你们的最低价格是多少?”如果乙方直接回答对方的问题,就有可能陷于被动。乙方最好的方式,是把问题抛回去:“那么你们能够开出的最高价格是多少?”

这是谈判中常用的方法。如果卖出方的最低心理价位远远低于买入方可以接受的最高心理价位,直接回答问题,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产品利润。把问题抛给对方,就可以充分挖掘对方可以接受的价格。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一些人对他人的情况刨根问底,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采用以问代答的策略,避免正面回答问题,并巧妙地将话题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六、答非所问

一般地说,答非所问是最严重的错误之一。但是,在某些言语交际的场合,譬如外交场合,答非所问却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对话策略。当有人向你提出一个不便于回答的敏感话题时,使用这种方法往往能帮助自己轻松过关。

王蒙荣任文化部长后,一外国记者问:“请问部长先生,五十年代的你与八十年代的你有何相同与不同?”记者是想问王蒙对当“”和当部长有何看法,王蒙当然知晓。他机智风趣地回答:“五十年代的我叫王蒙,八十年代的我也叫王蒙,这是相同的;不同的是那时我二十来岁,而现在我五十多岁。”

这是一个敏感而又难以说清的问题,如是回答,似答非答,变被动为主动,且又不无调侃对方之意。如果对问话者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回答,就会逐渐丧失自己的主动性,被别人牵着鼻子走。采用答非所问的策略,可以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

总之,掌握以上常用的对话技巧,会提高我们的交际水平,从而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大家不妨一试。

参考文献:

[1]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安华林.言语交际原则论略[J].洛阳师专学报,1999,(3).

[3]周守国.例说对话技巧[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4,(11).

[4]宫媛.言语交际原则刍议[J].新疆大学学报,2007,(6).

[5]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风景色彩写生中的技法表现 下一篇:关于奈达翻译理论及其思想转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