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乐舞与西方芭蕾舞之审美差异

时间:2022-05-04 06:55:55

中国古代乐舞与西方芭蕾舞之审美差异

摘要:从美学和审美的角度开看,中国古代乐舞西方芭蕾舞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从审美的方面对两者进行分析。首先,从两个方面对中国古代乐舞的审美特点进行分析:第一,中国古代乐舞遵循的基本审美原则――圆转回旋;第二,重写意的审美意象。其次,从两个方面对西方芭蕾舞的审美特点进行分析:第一,西方芭蕾舞遵循的基本审美原则――“开、绷、直、立”;第二,重写实的审美心理。最后,分析其产生审美差异的主要原因。主要从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进行探析,形成中国古代乐舞与西方芭蕾舞的审美情感、审美追求差异之原因。

关键词:中国古代乐舞;西方芭蕾舞;审美差异

中图分类号:J7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107-02

任何一种艺术形态和艺术种类的形成,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或历史背景下,经过一定的孕育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被大家所公认的艺术产物。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政治、生活背景下,会造就出不同的艺术形式,同时建立起不同的审美标准。中国古代乐舞与西方芭蕾舞就是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和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舞蹈艺术种类。尽管任何舞种都属于形体艺术,但不同舞种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本文从美学和审美的角度对中国古代乐舞与西方芭蕾舞的差异性逐一进行分析论证。

一、中国古代乐舞的审美特点

中国古代乐舞可谓是源远流长,内容繁彩,是立足于中华民族这片土壤上,而形成的带有中国标签的舞蹈艺术。它无论在宫廷、以政治为目的的产物而出现,还是在民间、以民众娱乐节目的身份出现,都是数千年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典型缩影。其审美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中国乐舞遵循的基本原则――圆转回旋

从出土的历代文物和史料中,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中国古代乐舞的基本形态、造型特点以及动态,其中都显示着“圆”的特征。在中国古代乐舞之中,其表现都具有突出的“圆”形收拢性特征。从人体的基本姿态来分析,舞姿造型多呈现头、肩、胯、膝、足相应的异向拧扭,即S形。身体所呈现的是从展到含的动律和动态,身体运动的线路是从外向内的收敛,当将图形连接身体转动起来时也具有回旋连贯的“圆”的图形。例如,白居易在《霓裳羽衣舞》中写到:“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这一句描写出舞者轻盈的旋转如随风飘舞的雪花,展现了舞蹈姿态的圆转回旋的意象,类似这样的舞蹈动作给乐舞增添了韵律,激发了欣赏者的审美想象空间。这种“圆融”“圆润”、 这种“刚柔圆转”“阴阳回旋”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阴阳”思想和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意境美,同时也符合了伦理道德观。

(二)重写意的审美意象

重写意、求意境,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独特的审美心理,无论是绘画、书法、园林、建筑还是文学作品无不追求虚实相依的境界。中国古代乐舞也不例外,例如,中国古代乐舞中有许多舞者身着长袖,舞袖长而大、并且是由轻而柔的丝织成的,舞动起来轻盈飘然、缭绕空际。女乐的舞蹈中许多都以袖为容,在许多诗词赋中就有不少关于袖舞的描写,例如,东汉文学家傅毅在《舞赋》中写到:“纤细的罗衣随风飘舞,缭绕的长袖左右交横”;刘希夷在《春女行》中描述:“翩袖双飞碟”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舞动时表现飘逸、飞翔的状态,营造天上人间的含蓄、朦胧的意境美。同时,在中国古代乐舞中也通过群舞的构图变化来营造变化多端的鲜明的舞蹈动态之意象。例如,汉代的《盘鼓舞》,通过群舞的队形变化,恰到好处的衬托了独舞,更加成功地营造了宛似群山之态的“仙境之感”,使人赏之余味无穷。

二、西方芭蕾舞的审美特点

芭蕾舞艺术从诞生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意大利,成型于法国,在俄国达到鼎盛并且走向世界各地。西方文化极力推崇艺术的科学化、逻辑化,所以芭蕾舞是一门具有深刻民族性的艺术,更是一个遵循几何构图及其规范的舞蹈艺术。其审美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西方芭蕾舞遵循的基本原则――“开、绷、直、立”

芭蕾舞是一门带着西方高雅与美妙气质的艺术。这种“高雅”的气质主要体现在芭蕾所遵循的四个原则,“开”是指身体的肩、膝、踝等各关节向外转开,最大限度的延长肢体所触及的范围;“绷”是指膝关节和踝关节绷直,使肢体末梢部位向身体中心部位凝聚,从而产生向上的动势;“直”使指双膝盖和后背伸直,这种伸直更大程度上拉长了视觉的线条感;“立”是指身体的直立、挺拔,具体说就是脚踩地面,头向上顶,无限的拉长人体的线条。很显然西方芭蕾舞的审美原则要求人体的基本体态具有突出的开放性和扩展性特征,身体所呈现的是四肢无限向外延伸的扩张感,绝对不能出现塌腰、撅臀等拧扭姿势,正是这样的体态才给人们带来一种挺拔、高雅的气质。这无疑与西方芭蕾植根于宫廷贵族之中有一定联系,同时也体现了西方人情感热烈奔放的性格特征。

(二)重写实的审美心理

西方芭蕾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后形成一套十分缜密、科学的体系。芭蕾舞选用题材广泛、形式多种多样,无论从动作表现,还是舞蹈构图方面,都具有十分显著的写实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芭蕾舞的成因有关。西方芭蕾舞主要来源于古罗马的拟剧表演、意大利的职业戏剧、中世纪的杂耍艺术等。这些来源大部分都是拟剧、戏剧、杂耍等,其表演形式的特点是运用肢体语言摹拟现实,具有直白的表现现实成分的特点,所以芭蕾舞蹈动作语汇也遵循着“模仿自然,再现真实”的理念。

三、中国古代乐舞与西方芭蕾舞审美差异产生的原因

以上从舞蹈最基本的体态、动作语汇、舞蹈构图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乐舞与西方芭蕾舞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出现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文化背景、文化差异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

(一)从文化背景来讲

中国古代乐舞的静态之“相”都具有“圆”的特征,而西方芭蕾舞的基本体态呈“开、绷、直、立”。这种差异性是由于中国古代是典型的农耕社会,由于对于养育自己的大地的依赖,在舞蹈时的基本体态多呈现向地面、向心的圆形含蓄体态。中华民族的情感类型属于含蓄、内敛、凝重的内倾情感型,所以在审美情感上注重含蓄、幽怨、淡雅的“中和之美”。而西方社会古代属于狩猎和游牧的民族,对骑士精神极其崇尚,由此培养出一种向外开拓、好斗征服的气质性格特征,这种特征使西方人审美情感上倾向于男性的外露、夸张和刚烈的气质,反应在芭蕾舞中致使动作和体态具有向外、向上的动势。另一原因是西方芭蕾舞产生和发展于宫廷贵族之中,所以在不同程度上,宫廷贵族的高贵气质也影响到芭蕾舞的审美观。

(二)从文化内涵来讲

中国古代乐舞十分重视对意境美的追求,而西方芭蕾舞则十分重视对现实的表现。这种差异的产生,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一些统治者对道家所追求的――“成仙”的向往,以及历史上诸子对“意境”美学理论的推崇。使得中国乐舞作品内容往往表现成仙、幻境的天上人间,并十分重视创作者内心情感的抒发,使作者更多的追求主观意趣之美,强调舞蹈“象外之象”、“象外之意”,寓无限于有限之中,给人们以想象的空间。同时,也要求审美主体在欣赏中达到“情与景合”、“心与物会”的浑然统一之中,用“悟”去体验美、感受美,所以中国乐舞十分重视写意的审美追求。而西方芭蕾舞受到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以及西方美学理论的影响。例如,柏拉图的模仿理论;亚里士多德对美的分析;奥古斯丁对于艺术模仿等理论。西方艺术十分重科学性的观念,每一个概念都有精确的定位,西方芭蕾舞也遵循着“模仿自然,再现真实”的理念,将人体解剖学、几何学等都运用于芭蕾舞之中,制定了一系列合乎自然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规则,在舞台上和训练中也追求接近自然真实完美的视觉效果,使得西方芭蕾舞形成了特有的写实风格。

综上所述,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文化内涵、文化心理等方面的不同,中国乐舞与西方芭蕾舞在审美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差异性。这种差异的研究不仅加深了各国舞蹈艺术审美方面的相互了解,更加推动了各国舞蹈文化的融合,促使中国舞蹈艺术向着高层次、多元化的方向迈进。

上一篇:格雷厄姆.格林小说人物特性之二元对立 下一篇:浅谈古代文学研究思路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