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范文

时间:2023-02-26 12:07:29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诗家语;语序;跳跃;含蓄;生活

中图分类号:I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096-02

《高中课程标准》指出:“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这对高中生学习古代诗歌、培养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多年来全国及各省市高考及平时的测试来看,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得分是偏低的。古代诗歌鉴赏是语文高考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高考备考复习,语文教师会从思想感情、意象意境、表达技巧等方面引领学生做诗歌鉴赏专题的复习。通过复习,大家对这一考点涉及的相关鉴赏术语、各类题型及答题模式会有进一步的了解,在答题的规范性方面有所提高。然而,由于急功近利,过分地关注答题模式的选用和鉴赏术语的运用,许多学生在还没有真正读懂诗歌的情况下,就匆匆下笔,结果往往是张冠李戴,胡乱贴标签,答不到点子上。例如,2012年湖南卷《度破讷沙》,有些同学看到最后一句“满碛寒光照铁衣”中有“寒光”一词,马上就认为诗歌营造了凄凉、寒冷的意境。这样贴标签显然没有从整体上理解把握诗意。

所谓读懂读得诗歌应包括两层意思。(1)明白表层意思,也就是说能翻译出诗歌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领会深层意思,明了诗歌表现了什么意境(形象、意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第一层意思是基础,是关键;第二层意思是目的,是升华。

其实,“读懂诗歌”是诗歌鉴赏的前提,只有想办法将古代诗歌读懂了、悟透了,诗歌鉴赏题才有可能得到圆满的解答。

有些同学读不懂诗歌,往往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不同。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就提出,写诗填词要用“诗家语”(《诗人玉屑》卷六)。所谓诗家语就是古代诗歌之用语,是具有独特美感魅力的一种文学语言。其基本特征是:“精炼含蓄,以形象写情思,时空可以跳动”(周振甫《诗词例话》)。

这里,我试着交给同学们几把钥匙,希望能帮助大家打开“诗意难懂”的锁。

1.知语序

先揣摩以下的诗句:

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鹊楼》)

③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

我们发现“闻啼鸟”意思上应理解为“闻鸟啼”,诗人因为押韵的需要,调整了语序。“入海流”应理解为“流入海”。这是因为平仄和对仗的需要,调整了语序。而第③句因为表意的需要,也将语序做了调整。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古代诗歌由于音律、表意等方面的需要,常会打乱语序。意识到诗家语因为各种需要,往往会打乱语序时,我们读诗就可以根据情况恢复它原来的语序,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意。

例如,杜甫的《秋兴(其八)》中第二联“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历来是理解的难点。香稻如何啄,碧梧如何栖,令人费解。但了解诗家语特点的人,则不会纠结于这样的逻辑,他会理解成“香稻鹦鹉啄馀粒,碧梧凤凰栖老枝。”很显然,诗人打乱了语序。打乱语序,一是平仄的需要,二是意在写回忆中的渼陂风物之美。“香稻”“碧梧”都是回忆中的意象,诗人以“啄馀鹦鹉粒”“栖老凤凰枝”,来状香稻之丰,有鹦鹉啄馀之粒,碧梧之美,有凤凰栖老之枝,勾勒出一幅丰美安适的景象。如此,则不仅一片怀乡忆恋之情可见,昔日时世之安乐治平亦复隐然可想。

接下来,我们通过对一道高考题的分析,进一步理解诗家语常打乱语序这个特点。例如,2007年上海卷选了苏轼的《阮郎归·初夏》。词的开篇第一句为“绿槐高柳咽新蝉”,有些同学不了解诗家语与散文表达不同,会将其中的“咽”( yè)读成"yàn",如此一来,"绿槐高柳咽下新蝉"则让人难以理解了。其实,我们适当调整语序,理解成“新蝉呜咽”,诗意就通了,而诗意把握好了也会有助于我们对诗歌的鉴赏。此处突破了“咽新蝉”这个点,对当年上海卷的这道选择题中的A项有关“从听觉角度描写夏景”这个赏析点,我们就会有更准确的把握。

2.明跳跃

诗家语因为字数限制,常常出现句意省略、场景跳跃,富有韵味,所用语言多与散文不同。故以欣赏散文那种方式读诗,则多有不知所云,或发生歧义。例如,2011年江苏卷选了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其中有一题问到:“第三联表达的情感与表现手法?”而很多同学恰恰是对第三联感到困惑,怎么突然插了一段景在这里?不是这“春天树”“日暮云”有多难理解,而是不知道这写景是用来干嘛的。有这样一些困惑,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明白这就是诗家语的跳跃。诗歌常常是句意间有省略,场景间有跳跃。

我们不能像读散文那样去读古代诗歌,我们得结合标题“忆李白”、注释“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的是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内容“赞美李白,渴望相见切磋诗艺”去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像:杜甫在渭北思念李白,但看不到李白,映入眼帘的是“春天树”,他想像着李白也在江东思念着他,但也见不到人,见到的只是“日暮云”。也就是说,正因为景仰李白,杜甫特别思念他,想见他。此处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第二联到第三联“评价人——写景”跳跃很大,但内在的情感却是一脉贯之的。

再如,2010全国卷二所选乃欧阳修之《梦中作》。第二问即“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大部分同学答不出“一句一景”这个特点。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四个场景,场景之间存在跳跃性。这四句诗,四个场景,“秋夜、春宵、棋罢、酒阑”,跳跃很大。因为这四个场景之间有跳跃,所以有些同学会觉得诗意特别难懂。其实,跳跃是诗家语的特点,我们读诗时,要意识到诗句之间会有很大的跳跃,上下句甚至可能是跨越时空、意蕴迥异的不同场景,但是跳跃并不意味着诗意的割裂,句与句之间还是有内在联系的。诗中的四句诗有红线贯穿,一个是感情(第一幅“月夜吹笛”图,渲染了一种凄凉的迷濛的感伤的氛围;第二幅从“暗”“迷”中流露出对前途的迷茫;第三句以典故喻世事变迁,希望超脱人世;第四句抒发了希望脱离官场回家的情感),一个是这种画面的跳跃又吻合标题,写的是梦里观景。

诗家语跳跃是常有的情形,有些跳跃要补,有些跳跃无需补。比如说,你读懂了这是四个场景,也读懂了这四个场景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就已经读懂了这首诗。

3.晓含蓄

诗贵含蓄。含蓄就是间接地、委婉曲折地表达思想感情。中国古代诗论很强调诗歌的含蓄性,清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言,“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着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上。”当然和盘托出,披肝沥胆,也是一种明快的美,但是应当看到,含蓄,在中国更受喜爱。读中国古代诗歌,一定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等,也就是用中国人特有的眼睛、耳朵去读去体会。正如流沙河所言,“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国人,使他们形成了重含蓄的文化心态,这一点学生们可能在父辈祖辈身上能深刻地感受到。比如,我们很少会听到父母特别是爷爷奶奶“我爱你”,但你一定能在他们深夜蹑手蹑脚为你端来牛奶或水果的举动中读到那三个字。中华民族不仅追求行为举止的含蓄,更追求语言表达的含蓄,推崇含而不露、意在言外。这一特点在古代诗歌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古代诗歌有的直白明了,但更多的时候往往借助意象表情达意。

例如,2011年浙江卷选了纳兰性德的《蝶恋花·出塞》,对于最后一句"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很多同学不理解。为什么问情深几许,却又不回答,只给出了几个景物。其实,这不是景物,而是意象,意象就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物象,包括景物。诗人不是不回答,而是将他的回答隐含在这些意象中了。情深却似夕照,照在深山之中,情深却似秋雨,一阵凉似一阵。诗人把自己抽象的孤寂、惆怅之情蕴含在这些形象的深秋之景中了。

再如,2012年湖南卷《度破讷沙》要求学生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学生应从诗歌的内容情感以及意境营造方法、意境内涵等方面着手答题。而本诗的情感、意境内涵等均是含而不露的。我们需要从诗歌撷取的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辽远大漠、高飞大雁、东南日出、生寒铁衣”等,品味出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以及整首诗营造的雄健、壮美的意境,而不是单从“寒光”这样的词就生硬地判断诗歌营造了凄凉的意境。

在古代诗歌中,以意象说话的诗比比皆是。在文化的流传过程中,一些意象由于名家的使用,后又被其他诗人反复使用,故具有特定的含义,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往往一想表达某种情感,就会使用某种意象。反过来,一提到某一个意象,就让人想到某种情感。所以,品读诗歌的意象,做一些积累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大雁、月亮、杨柳、杜鹃、梅花、黍离等都有特定的含意。积累了一定的意象,我们相当于是掌握了一定的密码,解读古代诗歌则容易得多。当然,我们不能机械地理解套用,还应根据诗境,再加上平素的积累来分析具体内涵。

明白中国人表情达意时往往借助意象说话,运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技巧,从而使诗歌形成了含蓄美的特点,我们就知道读懂诗不能止步于字面意思,而是要读懂深层意蕴,体会情感、把握风格、品味意境。

4.懂生活

古代诗歌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故我们具备一定古代的、现代的生活知识,有助于我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例如,我们应知道各个季节的特征,气候特点,各个季节常见的动植物等等。2010年江苏卷诗歌鉴赏题第一小题要求考生“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考生运用生活常识很容易判断出“橘柚飘香”正是秋季。而季节的准确判断,将使我们对整首诗的情感把握也更为准确。

再如我们应该知道“寒食”“清明”“元宵”“重阳”等传统节日的内涵(时间、来源、风俗等)。例如,“捣衣”这一意象为什么与“思乡”相联,如果我们懂古代生活就很好理解,古人一般没有成衣买,秋季天凉则做衣。征人游子一听到捣衣声,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的亲人。

基本的生活逻辑古今也是通用的,有时用现代的生活逻辑去解读也能化解难题。例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看到这样的句子,若单从字面上理解,会觉得很诡异,怎么将军都死了,壮士却回来了,这从生活常理上讲不通。我们如果意识到这其实是诗家语因字数限制而形成的特色,就可从生活常理上将之翻译通顺: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了,有的回来了。再如,唐代诗人景云的诗《画松》: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思量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这是一首题画诗,乍一看过去,平淡无奇,无非是说画得很逼真。但如果同学们知道天台石桥往往是奇境胜地的同义语,就能读出诗人不光赞了这画松的逼真,还以其生长环境之险、奇,写出了松之遒劲、苍劲之姿态,之精神。

1999年全国卷选了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当年对这首诗的赏析,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的,很多同学都没有选对,关键是对“风灯”不理解。其实,如果知晓“桅灯当有纸罩避风,故曰风灯”这一文化常识,则知第二句着力刻画的也是一个“静”字,那么C选项认为第二句写“动”,则自然而然是错误的。即便不知道有关"风灯"的知识,我们也可以根据生活逻辑推断此时应无风。因为首句写了水中月亮离人只有几尺,这需要什么条件呢?联系生活常识可知:水面清澈、水面平静、水面无风。那么,也可判断出C选项有误。

2008年宁夏卷有蔡肇的《题李世南画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其中问到: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首诗的赏读一定要我们具备“绘画是视觉艺术”这样的生活常识。具备这样的生活常识可以让我们借助画面呈现的景物推断画面以外的景和趣,从而品出诗通过想像,加深形象,给画以勃勃生气的妙处。

“懂生活”这个点着意在让同学们意识到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诗歌鉴赏 诗歌解构 含蓄美

诗歌,是文学艺术的巅峰。中国古代诗歌,更是中国传统文学长廊里面的一株光彩夺目的奇葩。中国古代诗歌,无论就其篇章结构来说,还是究其语言艺术而言,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有着无可替代的艺术价值,虽然中国古代诗歌风格不一而足,但是从其构思与语言角度考量,含蓄美都是中国古代诗歌所共同追求的艺术境界。

“含蓄”是诗歌语言的一个基本要求,没有了结构和语言上的含蓄性,诗歌便失去了其特有的韵味,明白如话不是诗,尽收眼底的也肯定不是佳作。真正好的诗歌,应如雾霭笼罩的美景,美就美再若隐若现,欲语还休之间。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这正讲出了诗歌含蓄的妙处。

中国古代诗歌的含蓄特点的形成,有着深刻的艺术和社会原因。中国古代诗歌流派众多,风格也不一而足,或沉郁顿挫,或一泻千里;或纤浓细腻,或冲淡典雅;或朴实自然,或妍丽华美。然而,无论是何种诗歌,都格外注重“含蓄”二字。因为只有含蓄,才不至于使诗歌味同嚼蜡,中国古代诗歌格外讲究诗歌的“味道”,自然对诗歌的含蓄性要求极严。事实上,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佳作,大抵都是含蓄之作。中国古代诗歌的含蓄除了艺术上的考虑与追求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传统社会文化。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决定了中国文人的含蓄气质,此外,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文化专制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迫使文人采用一种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诗歌的含蓄性特点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有意境的诗,都是有“韵味”的诗。一首诗要有隽永的诗味,就不能只有表象的简单含意,而是要有“韵外之致”,这就是说诗歌一定要含蓄,要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例如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并没有很具体的形象,但因在其中表现了“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无穷时空感,透露出“壮志难酬”和“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深沉复杂心情,它的韵外之致就非常丰富,令人味之无穷。至于李商隐以《锦瑟》为代表的“无题诗”,如他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更是通过既鲜明又朦胧的意象,曲折地表现了一种深层错综的情思,可算是韵外之致的典型之作了。唐代诗人中另一位诗风以含蓄见长的诗人是杜甫。杜甫诗歌极讲究用字谨严,惜墨如金,含蓄深沉,意在纸外。然而,虽然同为含蓄诗作的代表,杜甫的诗却与李商隐的诗有很大的区别。李诗重在“朦胧”,而杜诗重在“沉郁”。杜甫是一位民族责任感极重的文人,唐朝由盛转衰的点点历史变革,无一不成为他深沉而悲痛的吟咏的对象。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北征》、《羌村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无不激荡着忧民忧国的深情。“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千古传诵的名句是壮甫对野有饿殍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抗议。可见杜诗的沉郁顿挫,是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的生活之中的。而对人民苦难的无限同情,对统治阶级的愤懑,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就成为杜诗沉郁风格的主要内涵。所以,含蓄深沉不仅是形式问题,也是内容问题。它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中所集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情调、风采、氛围和韵味。

含蓄在古人的词作中也得到了集中地展现。如这首李煜的《望江南》:“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此词写江南秋色,游子秋思,境界寥廓,意味深长。而最妙的地方正在与作者没有直抒胸臆,直接写故国之思,而是通过对南国一片芦花,一叶孤舟,一缕笛声这些看似平常的事物的描述,淡淡勾勒出自己满怀无着处的愁绪。愁苦之情不直接说出,反而更显出了愁之深,情之切。含蓄的手法,在这里取到了曲径通幽的艺术效果。再读他的一首《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此写李煜离情别绪,与词牌《相见欢》成一鲜明对照,从而更加衬托出词人无言之痛:深感方寸已乱,隐忧益深,却无法为他人所理解。其格调哀怨凄婉、清新隽永,令人回味无穷。在豪放派的词作中,也大量使用了含蓄的手法。这并不矛盾:“豪放”是指其意象博大,视野开阔;而其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上则可通过运用含蓄的写法使感情抒发的更加深沉饱满。如这首辛弃疾的《水龙吟》“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衣翠袖,云英雄泪。”其中英雄末路时的凄凉,壮志难酬的抑郁虽没有直接说出,却已溢于纸外。再如这首著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对腐败朝廷的控诉都转化成了对历史的反思,采用这种含蓄的写法虽然是一定程度上是迫于无奈,却也收到了一种更加悲切深沉的艺术效果。

含蓄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加了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感染力,使得诗词言简意远,余味无穷。我们在鉴赏中国古代诗歌时,一定要注意诗歌含蓄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体味到诗歌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欣赏古代诗词,是中国古代诗歌这棵奇葩在我们的心灵原野上绽放出更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冯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北京作者出版社1957年版

[2]林东海著《诗法举隅》,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古代诗歌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歌;廉洁思想

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228-03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厚的廉洁思想资源,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优秀的廉洁思想,对于当今的廉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而有益的借鉴作用,对于个人的廉洁修身、提高和完善自我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中国古代诗歌中包含了丰富的廉洁思想。笔者就中国古代诗歌中所包含的廉洁思想作浅显的论述。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享誉世界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绵延不断的精神动力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灿烂的文化。而自古至今形成的廉洁文化传统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均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深厚的文化底蕴。远在原始社会末期,尧舜禹的“禅让制”就包含了很强的廉洁色彩。尧年老时需要找一个接班人接替他的部落首领位置,而此人须有才有德不谋私利,且能带领部落继续生存和发展。经过选拔和考验选中了舜;舜最终也以同样的方式选择了禹作为接班人。大禹不负众望,兢兢业业,为部落谋利益,至今还留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誉。中国自秦汉进入封建社会时期,“家天下”的观念得到了极大强化,天下归一家一姓所私有。实心而论,哪一个皇帝也不希望打下的江山社稷在一代人手里断送掉,他也希望他的江山永固,可以传递百代、千代、万代……。于是,要达到此目的,每个皇帝总是希望臣下要廉洁奉事,不贪污受贿,兢兢业业,忠实地服务于他的江山永固之需要。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有德养的封建文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及政治抱负,也会自觉地廉洁修身,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方向前行。自然地许多诗人文学家也把这种廉洁思想经常表现在他们的诗歌作品中。

一、为官清廉的思想

在古代诗歌中,为官清廉的思想也是众多的诗人、文学家所表达的重要思想内容之一。古代诗人不仅从正面表达为吏要刚正清廉的思想,还从其他角度表现了这种思想,主要有拒贿、崇廉劝戒、自勉等方面。

1.拒贿。为吏者要真正做到清廉,能够看见送上门的礼品而不动心,拒绝接收贿赂,则更是一种高境界。北宋庐州(今合肥)人包拯,在端州任职期间不畏权贵,为官清廉,时人称他包公。3年期满,包公回京新任,端州黎民百姓感念包公,精制一砚暗藏舟中。船过羚羊峡,包公命书童查看船上有无藏匿赃私,最后搜出匿砚,包公当众抛掷于江中。包公60寿辰那年,吩咐家人一概不收寿礼。可第一个送礼的竟是当朝皇上,奉旨行事的太监深谙包公脾性,早在礼盒上写好一首诗:“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皇上为啥送礼?宋仁宗认为包拯“清慎太过”故有此举。但包拯无意要开贿道,便在寿礼盒上回赠一诗,巧辞皇礼。诗曰:“铁面无私丹心忠,作官最忌念叨功。操劳本是份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在明代,地方官畏惧权贵,进京是纷纷献金求媚,唯于谦不买王振的账,并作诗一首:“手帕蘑菇和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他为官期间,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自此,两袖清风成为对历代清廉官吏的最大褒奖。明代的吴讷是一位清廉的官员。洪熙元年,他被任命为监察御史。有一次,吴讷巡访贵州准备返回时,地方官员为讨好他,派人携黄金百两追上他予以馈赠。吴讷向来对行贿之举十分反感,但是他并不是简单拒绝。他接过黄金,并未启封,而是让随从取过文房四宝,在礼盒上题诗回绝,让来者带回。这首诗是这样写的:“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土物,任教沉在碧波间。”送金者只好持黄金和拒贿诗悻悻而归。

2.倡廉。自古至今,凡是为吏者,应当说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若想收受贿赂肯定有理由和机会的。但是,廉洁的官吏是例外的,他们不但不接受贿赂,而且还常劝诫他们的亲朋好友要清正廉洁,生活得清清白白。唐代的李庚,为人正直,为政清廉,鄙视逢迎,一生写过不少崇尚廉洁廉政的诗作。例如他的一首《君子堂》:“文简为州时,不求赫赫誉。温恭君子儒,岂弟民父母。黄堂能几年,清风霭千古。愚公踵前修,特此相明主。”作者为官时间不短,但从来都是两袖清风,一贫如洗。在诗中,作者站在历史高度,认为:当官是好事,但真正能有几年时间?只有清洁的名誉才会千古流芳,永垂不朽。我们不能不为诗人倡导廉洁的高尚品格精神所感动。

3.自勉。清代的郑板桥先后做过十二年七品县令。在任期间,深入民间,洞悉民间的疾苦,终因救灾而得罪了巨室,毅然辞官返里。他曾画一幅《柱石图》,画幅中央画了一块孤立的峰石,却有直冲云霄的气概,四周皆空没有背景。画上题诗:“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诗点破了画题,一下子将石头与人品结合到一块儿。板桥借挺然坚劲的石头,赞美陶渊明刚直不阿、品格高尚的人格,同时也似乎吐露他自己的同样遭遇及自我勉励。画中的石头代表了人物形象,蕴藏着刚直不阿,不为五斗米而玷污了自己的清正高洁的品质。

二、勤俭朴素的思想

中国古代许多诗人都曾亲眼目睹过老百姓生活的艰难,他们对百姓富有同情怜悯之心,在诗作中表达了这种思想。如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者以精炼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和引人深思的立意,勾勒出了一幅丰年图景。最后两句则提醒人们要勤俭节约、珍惜农民辛辛苦苦用劳累和汗水换来的劳动果实。晚唐诗人李商隐也表达了同样思想,其《咏史》中说:“历尽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诗人着眼于历史的时空,深刻总结了历代兴衰的经验教训,道出了“成由勤俭败由奢”的深刻哲理,令人深思。南宋理学家朱熹曾作《无题》诗,表达了他对百姓生活困难的同情和教戒子女生活要勤俭的思想:“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6]45朱熹任秘书阁修撰时,一次去看他的女儿和女婿,不巧女婿外出了,便被女儿留住吃饭。进餐时,女儿望着桌上的葱汤麦饭,眼噙愧疚的泪水。朱熹便神情肃然地题了这首诗留给女婿。女婿归来后,见岳父如此崇尚俭朴,备受感动,即把该诗贴在壁间,当作座右铭。明代有一个习惯,地方官进京朝见述职时,一般官员都带一定的礼品送给京城的权贵。明代流行一首民谣:“知县是扫帚,太守是粪斗,布政是叉袋口,都将去京里抖。”而况钟进京朝见却两袖清风,谢绝苏州百姓为他准备的进京礼物。他临行前作诗二首:“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惭愧士兵相饯行,马前洒酒注如泉。”“检点行囊一担轻,长安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1442年况钟积劳成疾病逝于任上。他的灵柩运回江西时,苏州数十万百姓穿孝服为他送行。在运灵柩的船中,只有一些书籍衣物。况钟在富庶的苏州担任知府十余年,却没有为自己购置一间房,在家乡靖安,没有为自己和家人购得半亩地。他死后,苏州7个县的老百姓为他立祠纪念,况钟廉正清明的事迹被百姓永远记在心里。在况钟的家乡,江西省靖安县况钟墓后清风亭上刻有一幅对联:“一肩行李,试问封建官场有几?两袖清风,且看苏州太守如何?”这正是况钟一生清廉真实的写照!

三、修身自律的思想

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造就完美的人格,追求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古往今来,凡能成就一番大事的人,无不首先做到对自己严格要求,正心、修身。即使在逆境中,也尽力保持自己的人格,自觉抵御外来不利因素的玷污,坚守自己的节操。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就是这种思想的表白:“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作品通过第二天早晨与友人在江边分别的情节,请别友给洛阳亲友带去“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口信,表达了诗人虽处逆境、依然冰清玉洁、坚持高洁情操的信念。明代于谦的《石灰吟》更是他一生清正廉洁名声的映照:“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四、廉耻的思想

孔子云:“行己有耻。”一个人生活在世,都应有自尊、自爱之心,不要做出连自己都觉得羞耻的事情。丧失了廉耻之心,一个人就到了难以救药的地步。中国古代许多诗歌中包含了廉耻的思想,而且诗人多是通过物喻手法来表达这种思想。物喻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比喻人的一种品格,是文学创作中常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中国古代许多诗人常常借物言清廉之志。南宋宰相、诗人、抗金英雄李纲有一首传咏千古的《病牛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刚在诗中写了牛的奉献精神,对人们贡献多而索取少。表面看似写牛,实际是以牛自喻,令我们看到了一个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清官高尚廉洁的光辉形象。元代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色彩,只留清气满乾坤。”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尤其后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讨好人,只愿散发一股清香的正气,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品格!

五、结语

中国古代诗歌中包含了丰富的廉洁思想文化资源,它揭示出抨击贪婪与愚蠢、弘扬清正廉洁风气的社会价值与精神。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努力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优秀的廉洁文化思想并长期坚持下去,必将对我们当今的廉洁文化建设起到重要而有益的借鉴作用,同时对于个人的廉洁修身、提高和完善自我乃至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彭勃.中华廉吏传[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1.

[2]梁石,梁栋.历代清廉诗词联赋大观[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1.

[3]闫春三.古人拒贿与戒贪佳话[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9,(09).

[4]芦笛.郑板桥散论[J].新美术,1981,(03).

[5]葛杰,仓阳卿.绝句三百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

[6]郑金华.朱熹的“俭朴诗”[J].老友,2003,(03).

[7]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7.

[8]黄益庸.历代民生诗(下)[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1.

基金项目:山东协和学院人文社科课题(中国古诗词中的廉洁思想研究,编号:XHXY201316)。

中国古代诗歌范文第4篇

【关键词】注释;诗题;意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中学生接触最多的当属中国古代诗歌和我们所说的“文言文”。但很明显的是,现在的学生在这一块的分析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无论是在答题的角度还是最终的分数上,都是不尽如人意的。因此,根据平日的授课经验,笔者在这里总结了一下如何让高中生更快,更准确的分析中国的古代诗歌。

我们就拿人教版《语文(必修三)》中杜甫的《登高》一文来说吧,“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作为语文教师来说,我们非常熟悉,可以说对于它的意境、情感、主旨等是张口即来。可如何把它转化成学生的知识,并让他们积累一定的古诗分析能力呢,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我们的课堂引导作用了。

我们分“三步走”。

首先,我们来看课下的注释,看看哪些可为我们所用。我们发现,注释①给了我们一个重要信息,本诗作于秋天的重阳节。这让我们产生了一定的联想:“秋”,自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开始,中国古代的文人骚客们一逢秋,似乎多“愁”,多“悲”;而重阳节则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中国人都有饮酒、赏菊、登高的习惯,在这一天,寄托的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注释⑥⑦⑧则告诉我们作者杜甫此时所处的状态,年迈,多病,潦倒,羁旅漂泊。从这些注释我们得出,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应该是悲凉的,是壮志未酬的悲慨,是寄居在外的孤愁。

接着,我们来看诗题《登高》。既然是登高,必然有所“望”,那么中国古代的诗人们到底都望到了什么呢?雄心满怀时,望的是祖国壮美的大好河山,心底涌起的是无比自豪的情感,“未收夜色千山黑,渐发晨光万国红”(《乾隆己酉四月登日观峰》);低落失意时,望到的是自己的渺小,力量的微不足道,无比哀伤,“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特殊时期,如南宋,爱国者望的是曾经的领土,如今的失地,涌出的是亡国的耻辱,对被践踏同胞的悲叹,复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有志不得骋的愤慨……总之,时代不同,个人处境不同,所“望”也是不同的。在本诗中,由对注释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排除一些喜悦的情感了。

第三,我们来看全诗的根本,即诗文。所谓“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白成,两不相背”(谢榛语)。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从而达到融合无间的状态,于是美妙的诗歌意境便产生了。我们知道诗歌中最能体现作者主观情感的即是其中的意象。意象即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具体物象。

这时,我们来看该诗中有哪些具体的物象,比如:急风,高天,啼猿,落木,酒等。很明显,这几个意象非常显眼。首先看“急风”,一则体现风大,因为站的高,这是属于自然现象;二则也许可以得出作者此时的情绪起伏较大,否则,他为何不说“秋高气爽”“惠风和畅”呢?其次,“高天”,交代了季节――秋,这在注释时我们已经分析了。“啼猿”,众所周知,猿猴的叫声和杜鹃的啼声一样,都是哀鸣,在它们身上,寄予的都是哀情,如“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入黄溪闻猿》柳宗元),“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白居易)。下一个意象则是“落木”,这便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落叶了。提到叶,我们更多想到的是嫩绿的,水润饱满的绿叶,可在这里,作者连叶的一丝嫩绿都不让我们遐想,他选用了“木”,一丝生命全无,只有木的枯槁与死灰。我们不难想象,这是怎样的心情下才会选择的意象啊!至于“酒”,则更不要说了,虽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兵收河南河北》杜甫)的喜悦,但更多的却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曹操)的慨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的悲愁,“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声声慢》李清照)的思愁……而这些意象的叠加,让我们感受到的只是无边的悲伤。

在这首诗中,虽说上片写景,下片写情,似乎有着明确的分割,但是谁又能说它们真的能分割开来呢。所谓景实而情虚,大凡好的诗歌,无不借景言情,寓情于景,缘情布景,其中所写景物,不仅是自然物的显现,而且对诗人所抒之情起着规范作用,显示着诗人思想情感的趋向,从而加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具体性、生动性。再者,我们说“寓情于景而情寓深”,更加强了诗歌的美感,而耐人寻味。

再联系作者颈联和尾联所述,我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亲之苦,身世之悲,壮志不得展之慨等等。

综合来说,分析中国古代诗歌有以下几步:首先看注释,尤其是注释一,它一般都会交代作者写作此诗的背景,可以让我们或多或少地了解作者此时的心境。其次看诗题,有时诗题即“诗眼”,透过其我们能窥探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境”。最后,看全文,捕捉能体现情感的景物,把前面的猜测转化成最终的事实。

虽然说,这种“三步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中国古代诗歌所特有的意境美。但是,只有先学会了如何合理、准确的分析诗歌,才能够谈及到欣赏、品味的高度,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你只有先学会打渔,才可能有更多的鱼供你享受。

当然,中国古代诗歌的分析方法有很多种,笔者在这里只是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简单的小结了一下。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将继续努力,致力于去寻找更快、更好、更有效的分析方法。

中国古代诗歌范文第5篇

一、主客相融的审美态度

中国诗人的心灵,总是那么容易与天地相通。“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寒,人寂寂。”(郭熙《林泉高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的世界似乎是异质同构的。人能够通过感觉直接把握宇宙万物的底蕴,领会大自然永恒的生命运动,而一旦达到这种境界,人与自然也就泯灭了彼此的界限,于是主观和客观融为一体。

中国诗人正是用“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来观照宇宙,指导创作,写下了无数“神与物游”的美妙诗篇。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首名为《江南》的汉乐府民歌,并没有什么深意寄托,不过是写采莲人之乐和鱼之“戏”,可是它却千古流传,读之令人击节,原因在于:歌者既不单纯写人,又不单纯写鱼,而是将人之乐转嫁为鱼之戏,似乎人已化身为鱼,自由自在、无挂无碍地嬉戏于水中。采莲人和水中鱼的感情就这么沟通起来,融为一体,人在这里获得了大自然生命的永恒。读这首诗,我们所欣赏的,不是诗中写了什么劳动生活,什么男女爱情,有什么比兴,纯粹的美感,可以帮助我们唤起生命的快乐。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其一写道: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桃花乍放,鸭戏水中,盎然的春意引逗得诗人满心欢喜。可是诗人并不把这种心情直接表达出来,而是把自己对春天的感觉转换成自然景物的感觉,通过大自然本身的生命律动来体现。桃花、戏鸭、芦苇、河豚和诗人之间的这种关系,正是“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和神与物游的审美体验的生动表现。

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由于天人关系的这种谐和性、同一性,使得自然万物愈来愈多地成为诗人的审美对象。

二、尽善尽美的审美追求

尽善尽美、美善相兼的审美理想在《诗经》中已有反映。例如那首被清人姚际恒称为“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的《周南・桃夭》,就是一首美与善相统一的作品。诗云: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蒉有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一个女孩出嫁,诗人写此诗表示祝贺。第一章说:“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婆家。”后面两章分写桃的“实”和“叶”,都是对新娘婚后生活的充实和美满的推测性喻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确很美,艳如桃花,还不美吗?但这只是目观之美,“尽美矣,未尽善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还要有使家庭和睦的品德,这才完满。美与善结合了,才是真正的美。

三、诗画融合的审美特征

诗画融合的美学特征,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是指在表情达意的文字中,描绘出画的意象;“画中有诗”是指在对画的意象的描绘中,传达出诗的情意。如王维的《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

连天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山问樵夫。

前两句为平视,即由近向远看,写终南山的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三四句拉近一层,写终南山的高远。诗人入山中,回望来路,只见白云围合,掩没了路径,青青山岚也已悄然不见踪影。五六句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所见终南山之全景,通过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众壑”的千形万态。最后两句写诗人隔水遥问樵夫以寻找宿处的情景,见出诗人游兴未尽,意欲留宿山中,明日再游的心情。读全诗,我们不仅品味到诗的情趣之美,同时也观赏到一幅广阔壮丽的画面。

李白也曾以读画的眼光吟咏山水,其《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实际中叔贾舍人至游洞庭》之五云:“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这不是诗仙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来形容洞庭秋色之美,实在是他对诗和画融合因缘的一种天才的感觉。古人们在画中体现诗的精神,又在诗中寻找画的印合以表达诗的精神,二者有着共同的美学基础。

四、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

意境美是中国诗歌的灵魂,是情与景、意与境、理与趣的和谐统一。如杜甫《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这是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小诗。篇中描绘了在初春灿烂阳光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生机盎然的春景。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馨香袭人;秋去春归的燕子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成双成对的鸳鸯在溪边沙洲上静卧不动,尽情地享受着春天丽日的温暖。从中反映诗人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下来的安适心境,以及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愉情怀。这种明丽悠远的意境,我们是从诗中感受到的,而这种感受又远远超出画面之外。这也是古代诗人钟情自然并从自然中汲取生机的美学底蕴。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诗歌是文学,亦是文化。它可以作为文学作品供人们鉴赏、批评,还可以作为文化现象供人们审视、考察。诗歌是志的抒发,情的凝结,美的升华。“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直接影响了历代诗人的审美态度。

天之万物与人有着自然感性生命的同一。大自然的山川草木,云烟光色,同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反过来,人的心灵同天地精神相通共生。《庄子・天下》所说“与天地精神往来”正是此意。这种哲学思想,使得古代诗人们刻意关注着他们静观自然时的审美态度,在笔下写出主客交融、物我两忘的美感体验。所谓“思与境谐”、“意与境融”、“神与物游”等,都是对这种美感体验的理性概括。

中国古代诗歌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古代体育 诗歌 审美特性

中国古代体育诗歌是建立在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之上的,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情感寄寓于多姿多彩的体育文化生活中,并通过诗歌这种独特的文学体裁予以抒发和表达,尤其能够表现出民族性。在我国的众多古代诗歌中,体育诗歌占了很大比重,本文针对体育活动的实际内容和独特精神魅力,在体育活动中的哲学道理和精神文化等方面,分别做出了介绍和阐述,诸如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对体育活动和体育文化的热爱,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叹,对民族振兴的热切希望等等。在我国古代众多的体育诗歌中,有许多优秀作品流传至今,影响并鼓励着青年一代在体育事业上不断创新和进步。下文将着重分析我国古代体育诗歌所具有的审美特性。

一、中国古代体育诗歌之叙事审美特性

中国古代体育诗歌是生动写实的文学体裁,是通过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和活动,抒发个人情感的艺术性语言表达方式,它注重将创作者的情感巧妙蕴含于词句的表述和运用之中,构建出语言生动、内容丰富、意境优美的活动场面和生活环境,并因其用词的准确、精湛和语言的形象、美妙而流传至今。我国古代体育诗歌的创作者都致力于通过生动而精细的描写,去营造优美、丰富的体育活动情境。不同的体育诗歌、不同的叙事手法表达出不同的体育活动情境,有的体育诗歌表达了浪漫与美好,有的表达了激昂与雄壮,有的表达了意志与勇气,有的表达了期盼与希望。我国古代体育诗歌以内容丰富的叙事手法,对包括足球、马球、水球、划船比赛、射箭、比武、打猎等多种体育运动项目做出了描述。“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王建)。“白打”即足球,他在这首七言律诗中描述了宫女的足球运动场面:几位通宵工作没有休息的宫女,于清晨时分聚集在大树下玩蹴鞠。作者用词精准,把宫女的外貌、精神状态,活动时间等交代得非常清楚,给读者展开了一幅内容详实的体育活动画面。类似的诗歌还有“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韦应物《寒食后北楼作》),“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王维《寒食城东即事》),“采索拂庭柯,轻球落邻圃”(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二首(之二)》)等。诗歌“蹴鞠当场二月天,仙风吹下两婵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尘扑蛾眉柳带烟。翠袖低垂笼玉笋,红裙斜曳露金莲。几回蹴罢娇无力,恨杀长安美少年”(钱福《蹴鞠》)对足球比赛的时间、比赛参加者的容貌和运动姿态、比赛的详细内容都做出了交代,“露”借指汗水,“烟”借指飞起的尘土,“玉笋”和“金莲”借指女性的手足,全诗叙事细致、传神,为我们勾画出栩栩如生的足球运动场面。“苑西廊畔碧沟长,修竹森森绿影凉。掷球戏水争远近,流星一点耀波光。” 宋徽宗赵佶用这首七言律诗描写了水球的运动场面。诗中的“流星”是对抛起水球的比喻,前句描写了周围静态环境的清凉和安静,后句描写了水球活动场面的精彩和激烈,通过前后一静一动的鲜明对比,呈现出鲜明、生动的体育竞技场面。在这首诗歌中,作者将眼前场景和想象与个人感觉相结合,用华丽、漂亮的流星代指传递中的水球,营造动感的视觉效果。

二、中国古代体育诗歌之抒情审美特性

中国古代体育诗歌蕴含着创作者对体育运动的喜爱之情,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我国古代的许多体育诗歌中运用了抒情的表现手法,通常反映出体育活动参加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拼搏的精神面貌,它不仅仅是民族体育活动与文化的直接表现,更具有韵律性,寄托了诗歌创作者的喜悦、愉快、憧憬、忧伤等各种内心情感。我国古代体育诗歌涉及并涵盖了许多体育项目,其中也有对许多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相关内容描写,诗歌不受时间条件的限制,也不局限于某一固定不变的空间,诗歌创作者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注入在体育诗歌的字里行间内,抒发个人情感,因而赋予了中国古代体育诗歌更加详实的内涵,更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引起读者的共鸣。体育诗歌的语言形式是变化多样的,创作者的情感也是复杂、不同的,运用比喻、夸张等创作手法,生动再现运动场面的热烈氛围和运动员的高超技艺,将个人情感和体育活动巧妙结合在一起是优秀诗歌的重要标准。“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地新。直为经过行乐处,不知虚度两京春。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自从关路入秦川,争道何人不戏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远看骊岫入云霄,预想汤池起烟雾。”(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该诗歌传达了作者对时间飞逝的感慨之情,反对和告诫读者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过度的休闲娱乐上,叮嘱读者要懂得珍惜一去不复返的美好时光,利用时间多做有益的事情,不要浪费时间和虚度光阴。诗文中没有明确记录和说明体育活动的过程,但是间接地提到运动的场所和参与运动的人,并发出“不知虚度两京春”的感叹,全诗前后文相互照应,通畅流利,既为我们呈现出洛阳风光和人们对足球活动的喜爱,也抒发了自己的个人情感,是我国古代体育诗歌中抒情诗歌的优秀代表作品。“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风光流转浑如昨,志气低摧只自伤。日永东斋淡无事,闭门扫雪只焚香。”(陆游《晚春感事(之四)》),诗歌的前段描写了少年带着踌躇满志、对生活和未来充满期待的心情,进城观看足球比赛,比赛场面气势宏大,人潮沸腾,从侧面反映了国家强盛,经济、文化繁荣的太平盛世;诗歌的后段描写了老者失去了青春与活力,在生活里连续不断到来的挫折和打击中,也逐渐失去了对人生和事业的憧憬,间接反映出国家政治和经济各方面都开始逐渐走向衰落,抒发了作者感慨和遗憾的心情。

三、中国古代体育诗歌之喻意审美特性

诗歌作为我国自古流传的一种文学载体,是为了说明道理、弘扬精神而产生并得到世代传承的。体育诗歌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种类,其中既有描写体育活动的场面和过程,也介绍民族性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创作者通过叙事和抒情手法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对体育活动和体育文化的热爱,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叹,对民族振兴的殷切希望等等,通过诗歌创作来阐述人生哲理,正是我国古代体育诗歌的重要审美特性之一。正因为体育项目多从民间诞生并得到发展的,因此民族体育活动的发展也代表着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体育活动的民族性则反映了国家的民族性和民族荣誉感,对国家民族精神的振兴,国家政治、经济的繁荣和发展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映射和影响。体育诗歌中常常充满着对民族命运和国家兴衰的感叹,从诗歌创作者个人的语言中,体会到体育活动对性格磨炼和品格培育的重要性,用个人运动技艺的提高和运动精神养成,去为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贡献力量,实现民族的腾飞和国家的富强。古代体育诗歌有了深刻的喻意,才能够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才能给青年后辈带来启发和鼓励,因此优秀的体育诗歌总是包含着创作者想要说明的一定的道理和故事,成为诗歌的灵魂和支撑。更因为体育运动项目是竞技类的活动,该活动培养人类坚强勇敢的品格和不断挑战、不断进取的精神,而将这种品格和精神通过诗歌表达出来,正是我国古代体育诗歌所追求的。随着朝代的更替,部分体育诗歌中暗藏着为祖国和人们担忧的情感,这些内容各异,风格不同的体育诗歌都是从各种角度对当时群众生活和国家状态的现实反映。“临淄重蹴鞠,曲城好击剑,不要身后名,专骋眼前智。”(吴均《上承左思、鲍照之余边城将诗四首》),诗文先对两个不同地方盛行的体育运动做了简洁的介绍,后对这两种体育运动的共同竞技精神作了总结,从体育运动描写和叙事上升到精神文化。晚唐女诗人鱼玄机的《打球作》一诗,是对唐朝马球活动的叙事性描写,诗中写道:“坚固净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无滞碍时从拨弄,有遮拦处任钩留。不辞宛转长随手,却恐相将不到头。毕竟入门应始了,愿君争取最高筹。”全诗对球杆、球、击球的技巧和姿态等都有所陈述,既有对物的描写,也有对运动场面的描写,并在结尾提出对运动员的期待和希望,全文流畅、连贯,活泼生动,是我国古代体育诗歌中的代表性佳作。“围棋斗白黑,生死随机权”(韩愈《送灵师》)“黑白谁能入天元,千回生死体方圆”(张乔《味棋子赠弈僧》),这两首诗歌表述了围棋的精妙变化,其中充满智慧,是陶冶情操和培养品性的体育活动,体育诗歌通过将体育活动与意志、性格、品德相关联,使得诗歌从简单的记录功能中解放出来,升华到更高的文化层次,不仅仅是记叙体育活动,更是对人生、对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全面解读。

中国古代体育诗歌的叙事、抒情、喻意的审美特性既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历史性和哲学深度,在给读者送去优美、生动诗文的同时,也提醒读者要培养自身的性格和品德,表达了对健康、自由、乐观生活的追求,充满着对我国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喜爱之情。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陈学新.体育文学探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1):19-21.

[3]吕顺长.菅原道真的棋诗[J].体育文化导刊,2003(4):79-80.

[4]韩春萌.略谈体育名人的传记创作[J].当代文坛,2004(2):12-13.

[5]谢冕.论新诗潮[J].中山大学学报,2002(5):1-14.

[6]赵小华.唐代体育诗歌――体育的诗性存在[J].体育文化导刊,2006(9):92-94.

[7]魏一峰.新时期体育兵败与报告文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76-80.

中国古代诗歌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诗歌 意境 空白 未定性

一、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理论

何谓意境?通常认为“情与景统一,意与象统一,形成意境”。这是用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来界定意境。也有人从典型化角度将意境表述为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化与典型化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和深情或深意的完美统一。

实际上,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家对诗歌的意境有过很深刻的分析与总结,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故诗有三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1]认为诗的最高境界在于无极之味,无极之所乃非字面所在,有余之意常在空白之中。刘勰认为:“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2]强调诗文余味曲包的含蓄之美。司空图也引用戴叙伦的话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3]推崇“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提出“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诗歌理论。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辩》中进一步对诗歌意境进行阐述,他评价唐人之诗:“盛唐诸公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4]

这些文论家对诗歌意境的诠释虽然各有不同,但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了中国古代诗歌讲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一重要特征。朱光潜则将之概括为:“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这就是本文所谓无言之美。”[5]用“无言之美”总结了意境的本质特征。

二、中国古代诗歌在表达上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

从作品层次上看,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首先表现为言与意、形与神、显与隐、情与景、明朗与含蓄等一系列的矛盾对立运动,是感兴的发端、虚实的转化、幽深的寓意、曲折的妙着,而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就是中国古代诗歌意境最本质的构素之一,它是可感的,又是写意的;它是形象的,又是传神的;它是明确的,又是未定的;它是写实的,又是空灵的。它既具有特定形象的直观性、确定性、可感性,又具有想象的流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李商隐的诗歌词旨隐约而意象丰美,自成一体,充分体现了诗歌意境的未定性,可称之为古代的朦胧诗。如他的《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此诗是借景抒情之作,后两句尤为传世名句,夕阳好,而且又是“无限好”,试想红日西沉,霞光满天,这是一幅多么绚丽的景色。“只是”二字却又蓦然一转,“近黄昏”三字,则说好景不长,转瞬即逝。尽管该诗明显地有所寄托,但很难明白其寄托的是什么,是“感吾生之行休”?是感国祚之将覆?是想及时行乐?还是想力挽狂澜?读者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近人周汝昌先生则认为:“只是”意即“止是”、“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如按此理解,则末句就有哀叹感伤之意了。

又如李商隐有名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诗亦真亦梦,若即若离,读之令人低回不已却又难明所以,唐以下诗家对它的解释,也都是各持己说,莫衷一是,诗人到底是凭吊早夭的恋情,感伤流逝的青春,还是嗟叹未酬的壮志,抑或聚散的无常?诗作蕴藉缠绵,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达到一种空灵而又难以言说的艺术境界。

三、读者的审美想象――对空白的艺术感知能力

诗歌中不确定的,作为空白、空无,需要读者去丰富、充实的部分,也即是所谓“言所不追,笔固知止”部分,含有空白与未定性的意境在读者的阅读复现中产生了以下特点。

一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具有间接的不确定的具象性,必须借助读者的审美想象。有些名句,很难说出作者的具体所指,然而诗歌中那些未到极点的含蓄蕴藉的描绘,正欲追求达到顶点的阅读效果,但能否实现这种效果只能取决于接受主体在何种程度上“激活”诗歌中的审美构素,在何种程度上填补意境中的意义空白。

我们试读白居易的《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诗一向以“老妪都解”而著称,而这一首诗若念给老妇人听,她一定会不知所云――非花非雾,如梦似云,简直令人费解。而在有艺术想象力的读者眼里,他可能认为此诗写的是日夜渴慕的意中人,忽而出现,但只是惊鸿一瞥,留下无限怅惘;也可能认为此诗写的是诗人的愁恨事,经常萦于脑际,浮在眼前,虽已过去,但又无时或忘,从而对诗人化实为虚,委婉曲折的表达叹服不已。

正所谓诗无达诂,要欣赏诗有时很难,作者往往有所寄托,而又无诗序交代,人们无从得知。如韦应物的七绝名篇《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有人认为此诗是即景偶题,春潮夜雨,野渡横舟,多么静谧的一幅画面。这样理解,自无不可;也有人认为这是诗人感到自己未被置于“要津”,不得重用,因而有闲散之意,是诗人在借景抒情,如此分析,亦有道理。

二是由于诗歌意境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韵外之致”、“言外之旨”表现出诉诸想象的巨大容量和可塑性,想象这种意象运动具有极大的自由性,它在创造性意象中呈现为无限的广阔性,所谓“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6]。在想象中,诗歌的“味外之旨”、“言外之意”呈现出“含蓄无垠,思致微妙”、“会于心而难以名言”的特点,而且由于读者直觉的瞬间领悟和情感的流动不羁,使作品让人有“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一种中国东方式的文学感知,这种感受方式对诗歌中空白与未定性的感知能力有极高要求,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对读者的重视。《乐记》中就有:“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7]强调“审声以知音”,否则就没有资格欣赏艺术。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表达了对读者、鉴赏者的一种阅读期待与召唤。

严羽则提倡妙悟:“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唯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8]用禅宗宗门“极则事”,来说明诗歌的创作与鉴赏,都需要别具会心的体验和颖悟。也就是说,正是由于激起了读者相应的艺术感悟,诗歌意境的未定性与空白才获得了审美意义。没有接受主体的呼应与共鸣,寓意再丰富的艺术空白也只能是无奈的空白,永远得不到填充。

四、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境界――无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词道:“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意、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作者也。”[9]以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来衡量能否达到第一流的创作,强调诗歌意境的未定性与空白,追求无穷之味、不尽之意,这种“味外之味”、“韵外之致”正是空白与未定性在最高审美本质上显现的意义,其最终的整体构成就是意境。意境是过程,只有在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的共同建构中,在审美对象浮现出来的基础之上才能最终形成。意境将创作论和阅读体验论结合起来,“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之,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10]。

具象意象象外之象,并没有完成中国诗歌意境的生成之路,严羽认为,诗有“别材”、“别趣”,它“不涉理路,不落言筌”,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只有在无象之象中,意境才体现了中国诗文化、诗哲学的终极追求。

这一层次上的意境是一种审美上的空灵境界,中国哲学的庄禅一系正是将这种审美的空灵看作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最高的空白:无。老子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11]庄子则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12]

但意境又绝不等同于冥冥的虚无,韵味隽永的意境与博大精深的人生境界互为表里,在相对有限的语言、文字中,在相对的独特性和偶然性追求一种无限深广的高远境界,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未定性与意义空白将主体与客体、创作过程与欣赏过程浑然相融,文学成为一种完整的审美体验过程,而在这一体验过程中,“无”显示了无限的丰富性,意境展现了无尽无穷的意味。

参考文献:

[1]钟嵘.诗品序.

[2]刘勰.文心雕龙・隐秀.

[3]司空图.与极浦书.

[4]严羽.沧浪诗话・诗辩.

[5]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

[6]谭献.复堂词话.

[7]礼记・乐记.

[8]严羽.沧浪诗话・诗辩.

[9]王国维.人间词话.

[10]王国维.人间词话(附录).

[11]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中国古代诗歌范文第8篇

[关键词]戏剧影视;古代诗歌;教学模式;表演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101 — 02

在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歌教学,在教学内容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是因为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文学体裁,唐诗宋词元曲号称一代之文学;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古代诗歌对于中国人国学素养的熏陶有不言而喻的重大意义。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性质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同,因而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思维模式。

一、 讲授中国古代诗歌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侧重于培养在戏剧、影视产业创作和生产具有相应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承担戏剧影视作品的创意策划、文案与剧本写作等工作。课堂教学也要与这个目标紧密结合。虽然中国古代文学并不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只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作才能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是形式整齐,讲究声音的平仄变化,有韵律美。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虽然在剧本的写作中写诗歌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对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对创作的兴趣,对具体写作中提升剧本台词的意境美、声律美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屈原》,剧本的语言充满诗歌的意境美、诗歌的节奏美和诗歌的韵律美。剧本中有许多抒情诗与民歌,用诗的语言来塑造人物,烘托气氛,充满艺术感染力。一些屈原的诗歌,如《橘颂》、《九歌》等被引用到剧本中,读起来引人入胜。其次,在写作剧本台词的时候也可以引用古人的诗句来刻画人物,既可以使剧本富有文学性,同时也为塑造人物的性格服务。诸如在描写剧中人物的相思之苦时可以引用《诗经·王风·采葛》中“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这样的诗句,既增加了文彩美,也生动形象。再如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名句“碧云天,黄花地,”就是由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化用而来,使剧本意境更加优美伤感。虽然在现代社会,不要求学生写作古文,古诗,但是有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积累和陶冶,在剧本的创作过程中也会偶尔写几句优美的诗句,为剧本增添一些亮色。当然所写诗句也不能是无来由的闲来之笔,要在人物刻画,环境描写,情节的推动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否则就是多余的,不仅没有增加亮色,反而成了画蛇添足,这样写出来就没有意义了。

二、古代诗歌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本,结合学生的长远利益。教师要发挥传授知识导引学生发挥创造性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开发潜能,吸收正能量,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为创作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学生的根本利益就是保有自己的尊严,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主动的创造性学习。学生的长远利益就是成长为一个有知识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把教书育人的担子真正地放到肩上。这一点在任何一门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是重要的。大学生已经能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在课堂中不能把他们当成被灌输知识的机器。教师的任务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产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深入地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尤其对于戏剧影视专业的学生,这些尤为重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会读会写明白理解只是他们认知层面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透过字词句的知识层面,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对人生对社会形成正确的理解,进而指导他们的剧本创作。

基于此,在学习古代诗歌时,首先要使学生精神饱满,完成最基础的认知学习,如《蒹葭》这首诗,诗中字词句的含义则是必须要学习的知识。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让学生展开想象,把他头脑中想象的画面,用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或用图画画出来。通过这种形体动作的展示,及图画上的表现,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进一步丰富,在表达过程中他们会把诗歌的内容,诗歌的情绪体验与自己的内心意识联系起来,从而达到一种感情上的共鸣。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再让几个同学登台表演,分别扮演若远若近的佳人、追求者和蒹葭,在课堂上即兴表演,表演的要求是把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演绎出来,这样学生会对诗歌有更深刻的理解。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性的讨论。如何正确面对爱情中的爱与不爱,幸福感与挫败感,甚至于爱情中的金钱观,还有当前社会的“小三”问题等等,这些都关乎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组织大家进行讨论,在讨论中使学生敞开心扉,接受正确的面对爱情的态度,从而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这符合学生的长远利益。学生的成长,最终归结到一个人的个体的成长,没有比人的个体的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所以育人的重担无论在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阶段都是重要的。而中国古代诗歌展现“人类心灵和灵魂,是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1〕有着古人多种多样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这些都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诗歌中的人文因素去教化学生,使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能够鉴别美丑善恶,化知识为人生的动力,使自己身心健康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为创作优秀的剧本打下思想基础。

三、结合戏剧影视专业的性质,在学习古代诗歌过程中着重训练学生就所学的内容进行表演性阐释,可以潜移默化地为他们的剧本创作提供帮助。

中国古代诗歌中几乎都有故事,有人物形象或者作者形象存在。把故事中的人物演出来比较难。这需要学生在表演时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深入的思考。戏剧影视专业学生的主干课是创作,而平时在课堂中经常进行这种训练,学生就会意识到自己写的东西能不能表演出来,自己笔下人物的性格是否写的准确鲜明等等,这对于他们的创作实践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样的训练同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增加对所学作品内容的理解,为日后写作剧本积累素材。如乐府诗《陌上桑》中使君调戏罗敷就很具有戏剧特色,历代都有诗歌歌咏,也有以这首诗为蓝本而创作的剧本。在教授这首诗的时候可以让几个学生扮演诗中的人物角色即兴表演,为了使人物性格鲜明可以不拘泥于诗中的原文,进行创造性的发挥。这样学生就可以积极去思考运用什么样的台词,什么样的动作来把人物演的更生动传神,把故事演的更曲折有趣。久而久之这种训练就会成为习惯,这种思考也会成为习惯。对他们写作剧本,会有很大的益处。中国古代诗歌有自己独特的韵律美,而且在唐代之前基本都是可以唱的。学习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随意的唱一唱,表达出自己理解的诗歌的情绪。如《蒹葭》这首诗就曾经被现代人人谱曲演唱,让学生唱一唱,使学生提高了课堂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一首诗,每个人的理解演绎一定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因而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提问的时候兼顾群体,而不是局限于个别学生,当然,总会遇到不愿意登台表演的学生,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教师的耐心引导。

四、教师在教授古代诗歌过程中要带着角色感进行表演性教学,做到寓教于乐。

这一点在戏剧影视专业的课堂上尤为重要。因为只有教师教学过程中带有角色感,才会带动学生进行表演性训练教学。如果教师不放松,学生更不可能放松下来登台表演。这是专业性质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一堂五十分钟的课堂怎样度过,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人的一生中可以说有很多的五十分钟,每一个五十分钟过去了就再不会重来。在这有限的五十分钟里,教师和学生的精神状态都是热情的,饱满的,大家都是身心愉悦的,既受到知识的陶冶,又增加了彼此的友情,又同时成为被关注的对象,那么这堂课就是快乐的。而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快乐地度过每一分钟,这符合每个人的利益,所以寓教于乐很重要。这对教师提出高要求。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只有带着角色感去进行表演性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使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古代诗歌的课堂,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时代的距离,语言的障碍,古代的知识今天学起来总是会觉得难度较大,比较枯燥。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首先应该热情洋溢,面带微笑,在教师热情的感召下,学生的热情也会被调动起来,从而使整个课堂都弥漫这种快乐的情绪。学生也更愿意放开自己情绪上的束缚,去更好地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其次,教师在讲授之时要带有角色感。把自己当成诗歌的作者,或者诗中的主人公。如讲解《孔雀东南飞》时,可以做出鸟飞的协作,讲到具体的情节时,可以运用动作表情来表现出焦仲卿,刘兰芝两个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当然也可以与学生同台表演。又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里面充满了平复叛乱的狂喜,教师在讲授时要能融入自己的喜悦情绪,甚至于做出胡乱收书,饮酒等动作。这样使知识更生动形象,更能刺激学生的表演欲望。做到这些需要从心理上换位思考,仿佛事情真的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才能感染学生,使学生热情洋溢。

五、古代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尽量把诗歌的学习与学生的创意创作相联系,启发学生把所学的诗歌转化为自己的创作素材。构思简单的戏剧片断,或构思长篇的电影剧本。

古代的诗歌虽然距离现代生活很远,但是却为我们展示了丰富的内容,如叙事诗,还有写人物的诗歌等都可以成为启发创作构思的契机。由于诗歌篇幅的简省,学生在创作上随意发挥的空间更广阔。如《陌上桑》中罗敷战胜使君对她的调戏,这样简单的诗歌片断,学生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构思不同的戏剧剧情。又如古代的许多咏史诗,其中所咏的历史事件都可以作为创作的素材,这些都需要学生展开想象去设计。也需要教师智慧的点拨。“创作动机的发生……常常有着潜隐的性质” 〔2〕,学生所学习的中国古代诗歌由于课堂的表演性训练,课堂的快乐学习,沉积在他们的意识中,某一天也许会产生创作的冲动,就一首诗创作一个剧本,这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总之,戏剧影视专业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在教授中国古代诗歌之时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而这些模式的成功实践最终要归结于教师对职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只有内心充满爱,才能发出爱的感召力,学生也才能热情高涨,告别“忧戚、烦闷、感伤、孤寂”〔3〕 等负面情绪,愿意与教师互动,实现快乐的教学相长。

〔参 考 文 献〕

〔1〕 张晓红.简论后物欲时代校园文学的欲望倾向 〔J〕. 作家,2013,(11).

〔2〕 钱谷融,鲁枢元.文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57.

中国古代诗歌范文第9篇

关键词:送别诗歌 前奏 全盛时期 没落时期

送别是古人吟唱歌咏的主题,尤其是古代交通不便,人们一旦分离就很难再相聚,道路坎坷,离别之人也不知道前途如何,而且分离之后,书信难通,所以古人极为重视离别,常常以诗相赠,表达自己当时的离情别绪。在送别诗歌中,诗人常将感情常与自己所处的社会背景融合在一起,既让我们感受到离别之苦,也能让我们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与处境。

一、中国古代送别诗歌的前奏

中国古代送别诗歌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诗经》共有送别诗歌十二首,包括:《邶风・燕燕》、《邶风・击鼓》、《邶风・泉水》、《邶风・二子乘舟》、《卫风・竹竿》、《秦风・渭阳》、《豳风・九》、《小雅・白驹》、《大雅・崧高》、《大雅・民》、《大雅・韩奕》、《周颂・有客》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邶风・燕燕》、《秦风・渭阳》,《邶风・燕燕》、《秦风・渭阳》也被后人称作“万古送别之祖”。虽然《诗经》送别诗歌并没有专门论述送别之情,但它为后世送别诗歌的创作提供了范本。

两汉时期送别诗歌并不是很多,以“送别”为主题的诗歌创作却逐渐鲜明起来,这个时期出现了《悲与亲友别》、《行行重行行》等优秀作品,这些诗歌奠定了送别诗“以悲为主”的情感基调,也使送别诗歌创作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为后期送别诗歌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文学创作有了“自觉性”,抒写个人情感的诗作逐渐增多,加上当时政局混乱,人们或因游历,或因战乱,或因升迁,或因贬谪,或因其它各种原因,“离别”成了一件十分平常的事。送别之时难免心潮涌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于是留下了许多优秀的送别诗作,如梁代范云《送别诗》,魏代郭遐周《赠嵇康诗三首》,梁代吴均《同柳吴兴何山集送刘馀杭诗》等,唐代王勃便是受此影响,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名句,这一时期的送别诗歌也不再“以悲为主”。

魏晋南北朝时期,送别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情感基调也不再拘束于“悲”,而是开阔了更为广远的诗歌意境,送别诗的主题、意象、情感基调等在这一时期逐渐定型,这对于唐代送别诗歌的发展成熟起到了很好的铺垫;这一时期的送别诗虽然不比唐代送别诗歌的繁盛,但也为中国古代送别诗歌增添了灿烂的一笔。

二、中国古代送别诗歌的高潮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无一不可入诗。唐代风气开放,人们对于离别之事更是直抒胸臆,以此来表达离别之情,更有被贬、落榜的知识分子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的不满,使送别诗歌的情感羽翼更加丰满。唐人送别诗歌不再像前期送别诗歌,主要局限于亲友送别诗歌,而是将内容扩展到边塞赠别、官场赠别、市井赠别、隐逸赠别、君臣赠别、亲人赠别、情人赠别等,如王勃、王维、王昌龄、李白、高适、岑参、柳宗元、杜牧、李商隐等大家,他们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送别诗,使唐代送别诗达到了我国古代送别诗的最高峰。

唐代送别诗歌有许多令人回味无穷、感同身受的作品,如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这首送别诗以“醉别”开始,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希望而毫无缠绵哀伤的情调。诗中的山水形象,隽美秀丽,明媚动人,自然美与人情美――真挚的友情,互相衬托;纯洁无邪、胸怀坦荡的友谊和清澄的泗水秋波、明净的徂徕山色交相辉映,景中寓情,情随景现,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寥寥数语便写出了李白与杜甫之间无比深厚而朴实的友情。

再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陆龟蒙《别离》等,虽没有传统离别诗歌依依不舍的离愁别怨,但写得慷慨激昂,议论滔滔,形象丰满,别具一格。

宋之问、孟浩然在送别诗歌中写出了被贬之人、落第举子的悲愤与伤感。

宋之问《送杜审言》是送别迁人的代表诗作: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这首诗是送别好友遭到贬谪的作品,诗人因为生病,不能送别遭到贬谪的友人,既感到惆怅与遗憾,又为好友的不幸遭遇感到叹息,诗作写得情真意切、朴实自然,显现出作者沉重的心情。

孟浩然《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这首诗道出了一个落第举子的心酸,诗人因为落第而思归,因为思归而惜别,饱受挫折的诗人,也只有在与自己的好友惜别时,才能一吐自己心中的怨怼与愤懑。

唐代送别诗歌之所以能够优于前期送别诗歌,更主要的原因是这一时期诗歌的创作手法丰富多样,诗人们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情感通过高超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使得他们的送别诗歌不仅情感真挚,而且具有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尤其是这一时期的意象手法的运用更加娴熟,“柳、酒、月、水”正式成为了我国古代送别诗歌的四大意象,唐代诗人们除了运用“柳、酒、水、月”来表达离愁别绪,寄托情思,还运用“草、雁、雨、舟”等一系列的意象,传达着诗人们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和漫长的相思之意。

唐代送别诗歌经过诗人们的精心营造,不仅承载了诗人们的情感,融入了人们的主观情意,而且使离别之情拓展到更为广阔的时空背景,从而开拓出唐代送别诗歌更为新颖奇特的新境界,将唐代送别诗歌推向了中国古代送别诗歌的最高峰。

三、中国古代送别诗歌的落没

送别诗所抒发的情感往往与送别时的境遇相关,宋代受其时代风气的影响,送别诗歌中虽然也有很多不错的作品,但缺少了唐代送别诗歌的恢弘气质,尤其是在宋朝南渡之后,国运衰微,宋代的送别诗歌沾染了末世的忧伤,再加上宋人喜欢在诗歌中添加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缺少了离别时纯正真实的情感,脍炙人口的佳作并不多,但也有一些代表性的作品。

苏轼《送子由使契丹》: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陵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这首诗歌是苏轼写给即将出使辽国的弟弟的,全诗没有一丝悲伤的意味在里面,却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兄弟之间的真情实感,虽然首联写到不会因为远别而悲伤,但是在中间两联写到弟弟出使辽国之后深深怀念故国与亲人的场景,感情真挚,语言质朴。

由于宋代的历史背景,宋代送别诗歌缺少了原先离愁别绪的美感,诗人们更多地在离别诗歌中抒发自己的爱国思想,或者是人生感悟,反而忽略了个人情感的抒发。比如陆游《送范舍人归朝》:

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

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君如高光那可负,东都儿童作胡语。

常时念此气生瘿,况送公归觐明主。

皇天震怒贼得长,三年胡星失光芒。

旄头下扫在旦暮,嗟此大议知谁当?

公归上前勉书策,先取关中次河北。

尧舜尚不有百蛮,此贼何能穴中国。

黄扉甘泉多故人,定知不作白头新。

因公并寄千万意,早为神州清虏尘。

陆游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歌,但是全诗没有离别友人的伤感,而主要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沦陷的大好河山以及祖国支离破碎的无限忧虑与极大愤慨,字里行间丝毫不见个人的感伤情绪,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跃然纸上。

宋代送别诗歌不再像以前送别诗歌那样,以抒发离别愁绪为主,而是在送别中寄寓了自己的胸怀抱负,抒发对外敌入侵的仇恨,对朝廷苟安的愤怒,对恢复中原的渴望,他们已将国家兴亡凌驾于个人情感之上,虽然创作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别样送别诗歌,但缺少了送别诗歌应有的情怀。

到了明清时代,由于统治者的压迫与束缚,使得文人失去了创作的活力,缺少了文学创作的个性与创新,因而能够传播于口的名篇并不多见。

中国古代送别诗歌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送别诗更为典型地表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时代变迁、民族心理等方面的特定内蕴,记录着中国士人生命历程的诸般变动和寻求,烙印了文化价值观念与民族情感的基本特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孔丘编订.诗经[M].北京出版社,2006.

[3]霍松林.宋诗鉴赏举隅[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4]杜贵晨选注.明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5]赵炳耀.历代送别怀远诗歌选[M].北京出版社,1990.

[6]郑纳新.送别诗略论[J].学术论坛,1997,(3).

[7]曾美桂.赠别诗的界定[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4,(S1).

[8]陈先涛.魏晋南北朝送别诗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左英英.中晚唐送别诗研究[D].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中国古代诗歌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歌;教学;策略

中华民族的诗歌传统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用文字书写了一篇篇优美的诗章,或高歌心头万丈之豪情,或长啸胸中郁结之块垒,或低唱眉间绵绵之愁情,或浅吟眼前悠悠之美景。通过这一首首流传到今的诗篇,我们可以与古人面相对、心相交,可以感受他们“仰天笑出门去”的狂放不羁,“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落寞感伤,“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潇洒自适,“醉里挑灯看剑”的豪情壮志。而我们走进的怎会仅仅是那些丰富的情感世界,还有那个时代,那个曾经精彩的现实世界,我们可凭此来了解我们的先人,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而我们得到的又怎会仅仅是那段历史,还有畅游于诗海的那份惬意,我们可凭此来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来提高我们的欣赏品位。

可如今,现阶段的中学生却对中国古代诗歌兴趣了了,抑或知之不详,然而《语文课程标准》中则明确提出:要求中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古代诗歌是现阶段语文诗歌教学部分的当务之急。可是,学生如何在诗海中畅游,探取中国古代诗歌的奥秘呢?本文将以知“人”论“诗”作为诗歌鉴赏的切入口,引导学生从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人文精神和诗人的人生经历两个方面走进诗歌的世界:

1 知晓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人文精神

《尚书・舜典》中提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从水,律和声。”诗以言志,诗歌是用来表达诗人的感情和志趣的,而这些诗人的志趣与情感往往在儒释道之间游走,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这就需要我们对“三教”的内涵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以及知晓其在诗歌创作中的影响。

1.1 儒家思想

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居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从孔子所维护的“周礼”、提出的“仁政思想”,到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自任天下”,再到董仲舒的独尊儒术,都对中国文人产生的极大的影响,这些思想根植于诗人的内心深处,进而影响着诗人的诗歌创作。为后人留下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顾炎武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陆游的“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等一篇篇佳作。

在儒家思想文化原则下,诗歌观念取向和诗歌创作的原则,就是要体现“仁”的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自从先秦开始,它就提倡“仁政”和“民本”思想,并且一直作为核心思想贯穿于其发展历程的始终。“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仁与人民是密切相关的,所以也就产生了大量关注民生疾苦、抨击黑暗社会现实的诗篇。例如,杜甫作为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最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歌巨匠,儒家的“仁政”和“民本”思想自然也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他将这种思想注入诗歌创作当中,便是他的心忧天下,以及他对社会的黑暗现象所进行的无情揭露与批判。

如他诗作的《兵车行》,这是一首反对唐玄宗穷兵黩武的政治讽刺诗。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征战越来越频繁。连年征战,给边疆民族和中原人民都带来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农村萧条零落的悲惨境况。此诗通过描写家人因儿子、丈夫出征而送别时的悲惨情景,描绘了一幅扣人心弦的送别图。诗歌将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尽致淋漓。

杜甫同时也是古代士大夫阶层中的一员,他的一生始终抱着“兼善天下”的济世情怀和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入世态度,来努力的追求着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生理想。面对黑暗现实的杜甫“以天下为已任”,渴望着兼济天下、建功立业。

1.2 道与佛教文化的影响

当仕途坎坷,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实现自身的政治理想时,中国古代文人往往从释然超脱的道教与佛教中寻求心灵的慰藉,这种出世的思想影响着诗人的诗歌创作,形成独特的诗歌风格。掌握道教与佛教思想内涵将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情感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赏析诗歌的能力。

以苏轼为例,苏轼心怀“辅帝为圣君”的宏图大志,充满着“治国平天下”的极度自信,这些都显示出儒家思想对其思想的影响。然而,政治失意、仕途受挫伴随着苏轼的一生。他无法实现自身的理想与抱负,只能陷入苦闷、迷惘、感慨和悲伤之中。于是,苏轼只好转而向道教与佛教寻求精神的慰藉,排解接连的挫败和打击所带来的苦闷。苏轼就是在佛老庄禅的思想中找回了他的心灵的归宿,找到了超然物外、自乐自适的乐园。

前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于赤壁泛舟,徐来的清风,横江的白露,给他苦闷、郁积的内心带来了一份安适与舒畅,让自己御风登仙,抱月遨游,道家的寻仙访道的思想又涌上了诗人的心头。苏轼以水月之喻,借助庄子的相对主义的观点,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关系。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在老庄佛禅的影响下,苏轼常常透过无限的宇宙空间来体验人生,观照自然。取“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以申其畅怀。

我们这个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精神世界相对空虚的当下,人们往往迷失于物质森林之中,辗转于林立高楼之间,渐渐地我们内心变得麻木、坚硬与冷酷。而那些青少年、那些我们的学生,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希望,我们怎能将他们置于贫瘠的土地之上,他们应该属于那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有着灿烂辉煌诗歌成就的天地,那些具有积极向上精神和高雅趣味的古典诗词应该走进青少年学生的情感世界,作为师者的我们也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凭借传统文化中的古典诗文对学生进行情感人格的培养,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2 知道中国古代诗人的人生经历

“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诗人的人生经历会对其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就像奢靡的宫廷生活会让李煜有描摹“佳人舞点金衩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这样的闲情,而痛苦的囚徒生活又使他发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悲叹;知晓李白42岁才得入京诏书,就会懂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知晓李白流放途中遇赦,才会体会到他“轻舟已过万重山”时的欢喜。故知晓中国古代诗人的人生经历将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成为赏析诗歌思想情感内容的切入口。

《四库提要》云:“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这就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作家、被誉为婉约词之宗的李清照。她的一生,有着大起大落的变化,亦有着许多的感情波折。她由过着富贵安稳生活的闺中辗转沦落为孤独飘零的南渡遗民,经历了诸多的世事变迁,看尽了人世间冷暖变化,这一切都使她的感情世界及对人生态度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她的这种感情变化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自然,同时也是如此的细腻,从而使得她在诗词创作的过程中也不经意地透露出了这种变化,最后形成了她不同时期不同作品的不同风格。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少女时的李清照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无比热爱生活的女子。所抒写的是像《点绛唇》这样表达天真纯洁少女情怀的诗篇: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 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全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仅用四十一字,就刻画了一个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形象生动逼真。

李清照与夫婿赵明诚情投意合,两相知。然而丈夫赵明诚要经常外出游学、为官,感情甚浓的二人不得不忍受分离之苦。李清照只能将这无尽的离愁别绪,将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将自己的孤独落寞溢于词作之中,《一剪梅》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人以平常无奇的文字、用细腻委婉的笔触抒写自己对丈夫的不尽的相思之情,感人肺腑,思妇形象跃然纸上。

时世变迁,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多年收藏的金石书画也全部散失,李清照流落于逃难的队伍之中。中晚年时期的李清照孤身一人四处飘零,写下了一首首悲歌: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李清照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她的国愁、家愁、情愁,怎一个愁字了得!她在寻觅着什么?她的愁、她的苦、她的忧尽落于词作之中,震撼着人们的心。

历史是一条滚滚不尽的长河,记录着人世间的沧桑变幻;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一条不会复返的长河,刻录着人们的悲欢离合。我们要想细数河边美丽、洁白的卵石又怎能不细问河流是怎样从那里流过的。同样,我们要想读懂抒写着诗人心灵的诗歌,就要了解他们曾经的过往,知“人”而论“诗”。

上一篇:歌颂祖国的诗歌朗诵范文 下一篇:关于冬天的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