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代文学研究思路与方向

时间:2022-04-14 08:19:54

浅谈古代文学研究思路与方向

摘要:古代文学,是学术界的传统研究项目,自1978年至今的30年间,产生了大量的研究作品,使古代文学的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文献是进入古典文学研究的重中之重,除此以外,近30年古代文学研究的思路与方向,大致包括生平研究、性格和思想研究、作品研究。作品研究又包括风格研究、题材研究、声律研究、主题研究、版本研究等等。在已有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观察,还应从体式研究和交叉学科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入手。这将成为进一步研究古代文学的突破点和新思路。

关键词:古代文学;文献;研究思路

中图分类号:I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039-01

自1978年后,中国的研究事业开始复苏,进而整个学术界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作为最传统的研究项目之一的古代文学,其研究价值毋庸置疑。但它毕竟是不可再生型课题,随着研究的日益加深,古代文学迫切需要新的思路与方法。这就需要在以往研究思路与方向的基础上,发现新领域。故而对传统方法的总结十分必要。我们必须整理旧思路,才能产生新思路。

一、文献学

众所周知,掌握文献是进入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敲门砖,文献学的三大主要分支――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同时也是研究古代文学的三大支柱。做学问必从此问途,方可得其门而入。

我们在运用文献学来解决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时,就要:首先,使用目录学的知识,这是在我们进行研究之前所要开展的工作。在工具书的指导下,尽可能全地搜集到关于自己所要研究课题的第一手资料,在细读了所有材料的基础上,总结出自己的思路和观点。第二,在形成了自己观点的基础上,再去查阅相关的论文以及研究著作,可以对学界对此相关课题的研究程度有了一个宏观的把握,之后将自己的论见与已存在的观点中重复的部分删除,而剩下的观点就是自己的创建,可以开始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了。

那么如何掌握文献能力?一个简洁的方法是:我们平时所接触的论文和专著大部分都是我们感兴趣的课题研究,在阅读正文的同时,注释和参考文献是特别要关注的部分。不夸张的说,这部分却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在这一部分其实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是与我们关注的课题息息相关而且可以手到擒来的。所以,对他们的关注度必须加强,甚至要形成惯性思维。如果有必要,适当的抄写也是加深记忆的好方法。这无疑是形成自己知识结构的捷径,坚持做下来会使自己获益良多,学识突飞猛进。

另外就是要查找相关的工具书和类书,同时仔细阅读工具书上的注释和提要,这也是获得信息和材料的重要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不少研究生在做论文时总是找不到中心,抓不住重点,从而使论文出现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状况。因此在论文中确定一条主要的研究思路是做好一篇论文的必要条件。

1、生平研究。主要是从作家的身世入手,包括研究他(她)的家庭背景,主要事迹,行止路线,家谱渊源,交游仕宦等等。关于生平的研究是一个十分艰巨复杂的工作,要做出一位名人的年谱并不算特别困难,然而要做一个名气不响亮,声望不算高的二三流文人的年谱就比较困难,因为关于他的资料会相对较少。但是一份详尽准确的作家年谱却是相关研究的无价之宝,因此生平研究可说是十分困难却意义重大的研究方向。

2、性格和思想研究。思想研究其实是与生平研究息息相关的,一个人的思想非常复杂,可能与他的家庭有关,也可能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因而思想研究必须保证的是深度和广度。我们经常容易犯的错误是自以为是。例如研究王维,不能片面地看到王维一生奉佛,就主观地判断王维的思想以释为主,他的作品都是在佛教的影响下完成的。这样就会产生极大的偏颇,应该看到王维思想中关于道家、道教对其的影响。如其诗文中常常涉及到“无为而治”“毁圣弃智”“委身自然”等思想情绪,因此王维的诗文中常常表现出融合佛道的思想倾向。

个性研究,或称性格研究是现今学界急需补充和完善的一个研究方向或领域。包括作家的言谈举止,生活习惯等等,这些性格方面的因素会对他的写作风格产生极大的影响,进而可以判断一个作者的整体文风。魏文帝曹丕即提出了作家气质论,称“文以气为主”,而“气之清浊有体”。他认为作家各自的气质和个性形成了他们不同的作品风格。正如个性急躁的人,他的作品风格比较简洁流畅,但缺乏必要的论证支持,不够周密详实。这就是个性对作品的影响。而性格研究领域的开拓将成为古代文学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

3、作品研究。作品研究可说是文学研究的主流层面。是最普遍最为读者了解和关注的领域。因此也是研究面最广,程度最深,最难创新的部分。传统的作品研究大部分集中在:

(1)风格研究。文学世界的丰富多彩正是由于它是由多种风格组成的,而正是它的复杂性才使文学具有了无穷无尽的魅力。风格研究可以说是穷尽了前人的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无疑是十分困难的。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研究需要一种十分敏锐的艺术感受力,然而这种能力并非天生具有,它需要在很长的时间段中进行各种相关训练才有可能获得,因此这些不确定因素增强了这一领域研究有所突破的难度。所以风格研究还是需要斟酌的课题。

(2)题材研究。现今学界对古文学作品的题材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从总体上说可分为自然和人文两大类。研究题材虽然并不是困难的工作,但是单纯的分类意义并不大,这一领域的研究必须找到一个突破点,才能使研究成果升华。题材研究是可以发展的领域,然而找到相应的关系冲要的相交范围才是这一研究的关键进化途径。它需要敏锐的洞察力,但其简便的可操作性是值得尝试和挑战的。

(3)声律研究。古代文学早有“文笔之争”。“有韵为文,无韵为笔”,涉及到声律研究的就是有韵的文。此领域的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古代汉语方面。因此不再赘述。

(4)主题研究。文学主题近年有许多研究专家倾情于这一课题,以至于将古代文学中显见的条目,例如采桑女主题,复仇主题,悲秋主题,相思主题等等一一搜罗,个个突破,例如2008年5月版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王立先生编撰的《中国古代文学主题思想研究》,可说是包罗万象的集大成之作。于是要想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必须绞尽脑汁,煞费苦心。

(5)版本研究。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和国力的日益强大以及前人优秀成果的指导,20世纪的版本研究可说是取得重大突破。版本研究是古代文学研究的重点项目,虽然前人给我们提供了许多丰富的资料,历代也都有集大成之作。但是这项工作是长期性的研究。科技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考古界的新发现,与时代、与当下紧密相连,时刻保持警醒,具有学术跟踪的敏锐触觉。版本研究是不可废止的领域,要想有所创新,考据和信息结合是必备的条件。

20世纪的古代文学,除以上传统的已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研究领域之外,还有一些笔者看来值得发展的课题,随着历史潮流的发展必将成为新的研究重心。

1、体式研究。20世纪体式研究的论文在总体古代文学的研究成果中并不太多。而且主要集中在律诗,绝句等新体诗。因而这是一个可供极大开发的领域。而且体式研究可以说是使作品研究回归到文学的“审美”本位,因为体式具有本体性的规范力量,具有一般性的指导作用。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产生了多次内容与形式的讨论。主流的思想是内容为核心,形式是重要的辅助工具。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应当看到,并非形式不如内容,正是由于学界长期对形式重视的不足导致这一相关领域研究的积弱,因此加强加深研究的力度与广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体式研究可以结合风格研究,使传统项目能够得到相应的创新,体式研究自身也拥有了可供发展的广阔天地。综合思路,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手法的运用,才能开展我们的学术创新,视角独特,言之成理,是较有深度和新意的研究方向。

2、关系研究。关系研究是当今学术界创新的主要途径,也是我们应当着重努力的研究领域。类似比较文学而又有不同,当今关系研究的发展方向是:从过去主流学科之间的交叉,走向主流学科与边缘学科的交叉。传统的交叉包括文学与政治的交叉、与艺术的交叉、与文化的交叉,与宗教的交叉等等。基本上全是精神层面的研究,都是上层建筑。因而交叉研究的趋势便是由上及下,如交通与文学的关系研究,服饰与文学的关系研究,饮食与文学的关系研究,住宅与文学的关系研究等等,这一领域的创新方向就是关注普通人的衣食住行。文学也是人学,因此最简单最普通的部分往往越具有思想的闪光点,而越贴近自身就往往越被忽略,因此这一交叉领域的研究课题是与中国古代文化密不可分的,于是也是与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息息相关的,所以就是十分必要和具有时代性的,并且是十分有趣的,必将带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新跨越与新提高。

上一篇:中国古代乐舞与西方芭蕾舞之审美差异 下一篇:浅析票据无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