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如何提高教学实效性

时间:2022-05-01 10:52:50

高中政治课堂如何提高教学实效性

高中政治更加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与考查,与初中政治在教学内容上存在较大的差别。由于高考的考查方式和考核内容重点的不同,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就应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其真正做到“学有所得”。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一个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好自己所授课程的教师。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导言,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诜课有“味道”,学科内容有“意思”,就可能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授高一《经济常识》第一框题《商品及商品经济》时,笔者暂不急于讲授课本内容,而首先让学生讲讲教室的东西,或从身边的事例中说出哪些是商品,哪些不是商品,这时课堂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有同学说:“我今天早上到食堂买的馒头是商品,我家种的粮食是商品,教室的电扇是商品,电灯也是商品,我过生日同学送我的礼物是商品……”,也可能会有另一些持相反意见的同学起来反驳:“它们不是商品。”对于同学的不同观点的激烈争论,笔者不急于解答,而是告诉同学们想要准确解答以上问题,就必须弄清楚商品的概念和判断标准。由于学生急于解决问题,急需理解商品的概念和判断标准,学习本课的兴趣油然而生。这时,笔者适时引导其阅读教材内容,学生很容易掌握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然后,笔者再作进一步分析:判定一个东西是不是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必须是劳动产品(即花费了人类劳动);②必须用于交换。由此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一个物品是否是商品,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看是否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明白了商品的判定标准,学生解决前面争论的问题就容易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觉到政治课的兴趣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习热情自然被调动起来。

二、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在市场经济中有这么一句话:赢得市场就是好商品。同样,在教学工作中,赢得学生才是好课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政治课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如果教学内容干巴巴、教学情境独幕化、理论传授空洞化,必然导致学生出现听课昏沉、学习乏味的情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乐学、好学、善学、巧学的积极心态。如在讲授“市场交易的原则”这一框题时,恰逢中秋节来临之际,笔者先让学生自己设计小品:“贩卖劣质月饼”,并在课堂上请这几位自编自导小品的同学登台表演该小品。通过他们栩栩如生的表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借此机会,笔者适时引导:小品中同学们的表演给我们什么启发?与我们的市场交易原则有哪些结合点?其中哪些行为可取,应该学习?哪些行为可耻,应该批判?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回答,课堂气氛活跃,并注意与教学内容“市场交易原则”这个知识点结合起来思考,自然而然进入新课的学习。

三、限时记忆法,提高学习效率

不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如果教师不适当布置任务,学生往往很难自主、自觉地去掌握知识点。所以笔者在每节新课开始前,一般都会用5分钟来默写上一堂课的重难点知识。讲完新课后,笔者也会留出几分钟时间,再次给学生指明当堂课的重难点知识,让小组与小组间进行竞争,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记住该课的知识,真正做到了“堂堂清”。经过训练,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上课时也更专心。

四、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前提。学生得到教师的充分尊重,会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信任感,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在平常的教学中,笔者习惯在课前给学生指出本框题涉及的重难点知识,并板书需要掌握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然后,笔者就其中的某一重难点问题。设立情境事例,让学生互相讨论,适当加以引导、补充、更正,使学生将“动脑、动口、动手”学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处于自主探索的良好学习状态。在讨论后的提问中,笔者更加关注平常不太被其他教师关注的“差生”,让他们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使他们感到自己得到了充分尊重,同时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从而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也会大增,成绩进步明显。

五、注重作业批改。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活动信息反馈必须及时、准确,否则,便会失去应有的意义。如果教学不注意及时反馈与纠正,作业中的错误一方面会影响学生的后继学习,另一方面又会与后面的学习误差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学习成绩的下降。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当堂完成作业。通过严格训练,快节奏地按时完成作业,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讲评或查缺补漏,进-步提高学习效果,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上一篇:如何构建和谐思品课堂 下一篇:解析地理教学中晨昏线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