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范文

时间:2023-03-17 17:23:08

高中政治哲学

高中政治哲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哲学教学;诗词渗透

1.引言

高中政治哲学是一门深刻的学科,对于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政治哲学教学的特殊性,其教学内容较为复杂,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缺乏足够的理解能力,并且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中深奥的哲学问题,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笔者通过对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长期实践与研究,发现了诗词渗透教学方式对于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有益之处,并且认识到诗词渗透的价值,下文对于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诗词渗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2.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高中政治哲学作为一门重要的高中学科,对于学生的自我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决定了学生能否健康、积极的获得心灵的成长,决定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能否与社会精神文明同步,是学生日后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决定内容。但是,现阶段的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相关政治哲学的知识,并且存在很大的学习难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不能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相关教学活动不能顺利的开展。

3.哲学教学中活用诗词的意义和策略

针对于哲学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必须要重视哲学教学的开展,并且通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提高教学水平,更好的帮助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在开展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诗词渗透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活用诗词,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灵活性,将抽象的学习内容进行具体化,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诗词渗透渗透的过程,需要教师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并且对于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突出学生的主题学习地位,让学生更好的突破教学难点,掌握教学重点。

3.1创设教学情境,创造乐学氛围

由于政治教学的特殊性,其教学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加理性,并且学习内容的难点较多,对于学生来说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学、枯燥的情绪。针对于学生这种学习现状,教师要摆正态度,认识到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正常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行把握与疏导,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高中政治哲学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科学性,如果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单一的知识灌输,就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当中,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进行讲解“世界的客观性”一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引用古代诗词中的苏轼的《中秋月》,同时播放诗词“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则,涉及离别的情绪。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在播放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通过问学生中秋节与月圆的关系,进而引入世界客观性的道理。通过学生进行自主的回答与讨论,结合哲学知识点,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进行自主的思考,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3.2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对高中政治哲学教学进行合理的优化,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动的完成对知识的获取,将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主动性。学习过程,是一个知识获取的过程,要想真正的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必须要以主动的态度进行学习,避免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讲解“事物现象与本质”时,可以通过引用《满江红》,通过播放诗句“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让学生在体验岳飞浓烈爱国情怀的同时,主动的进行思考诗词所处朝代的历史知识,了解为什么宋朝会灭亡,了解岳飞诗词所代表的内部含义,研究宋朝灭亡的深度原因。通过学生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并且通过所学哲学知识,对于问题进行深度的分析,提高自身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

3.3优化教学设计,突破重点难点

在进行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把握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对教学课程的优化设计,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一些知识点,与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具有深刻的内涵。由于高中学生自身阅历以及思维水平的限制,其很难全面的了解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知识的深刻内涵。教师要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与原理。例如,在“意识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诸葛亮的《出师表》进行讲解,播放“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教师让学生对诸葛亮的主观意识情绪进行分析,分析作者的内心情感,在从哲学的角度,提出其作者意识与其所处环境的联系。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理解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使得学生在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获得良好的内心体验,找寻人生的真谛,正确的认识自己。

4.结束语

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获取成绩,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让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得到正确的树立。在开展高中政治哲学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诗词渗透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采用诗词渗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并且通过对诗词的欣赏,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让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不断的积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工作当中。在进行诗词渗透的教学中,教师要对于教学环境进行优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通过对于教学内容的优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加主动的急你先学习。另外,教师也要认识到诗词渗透教学方法的特点,对于诗词进行严格的选择,根据政治教学的知识点进行诗词的选择,进而保证诗词渗透的合理利用,以期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唐爱娟.让古诗牵手古史让故事更有故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3):101-102.

[2]颜霞.试论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诗词渗透[J].新课程(中学).2012(03):56-57.

[3]钟美炎.浅谈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诗词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6):108-108.

[4]何仁安.新课改背景下改进高中哲学教学的几点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2011(04):2-2.

高中政治哲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哲学知识;高效课堂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包含极为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基于实践的经验的总结,因此,在高中政治哲学课堂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的哲学素养,就必须深度地剖析政治哲学知识中的重难点,科学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一、深度剖析哲学中的重难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中包含有很多的重难点知识,这些知识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反复的讲解,进行深度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在引导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哲学知识理论体系,即哲学包含有三大部分,分别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并对三者的关系有准确的认识,其中唯物论和认识论相对于辩证法的知识来说是比较好理解的,因此,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的重难点就集中在辩证法这一大块知识点上,这一知识点包含有联系的原理、发展的原理、矛盾的原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以及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以及内因与外因这几大知识点。在这一阶段,重难点主要集中在矛盾分析法这一哲学知识点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对矛盾这一知识点进行深度的剖析。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矛盾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主次矛盾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在了解这些原理的基础上,教师要着重对引导学生辨析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原理。首先,引导学生从内涵上进行区分,主次矛盾是存在于复杂事务中的,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同一矛盾中的两面;其次,从作用来看,在事物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三,要认清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想问题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即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哲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哲学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因此,学习哲学知识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所学的哲学知识指导实践,在课堂中,教师就要积极地将哲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选用生活中的小故事进行讲解,也可以选用一些寓言故事进行相关理论的分析,或者是联系形势与政策中相关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知识点。如教师可以就最新一期的地质学报刊载封面文章(英文版)介绍到的我国科研人员首先在自然界中发现金属铀,这一发现对核能原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自然界没有金属铀,最新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惯常认识,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时政信息,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认识论知识。此外,还可以结合我国提出的要打造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创新是关键,质量是根基。这一时政新闻让学生掌握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同时,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知识,如,古时候有一位父亲,买了一只猫来解决鼠患,但是鼠患缓解的同时,猫也偷吃了鸡,他的儿子很生气,父亲告诉他,没有鸡我们不会挨饿受冻但是没有猫却会,他的儿子就不再抱怨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理解矛盾的相关知识。

三、引导学生用哲学的观点解决问题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知识不是学习哲学最为重要的目的,学习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用所学到的哲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政治哲学课堂中进行多角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起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同时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尤其是要以分析论述题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对材料或者问题用哲学的观点进行科学地分析,同时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训练,如鼓励学生观察学校的布局,班级规章制度的设置,学校整体的管理制度等这些生活中的事物,对这些事物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地方,说出理由,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高效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深度的讲解,同时要注意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灵活地运用。要明白,哲学是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指导生活的,只有能够在生活中进行合理地运用,才是真正高效课堂的体现。

作者:宝力高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八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满顿.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1,18:46-47.

[2]郭强.以哲学思想引领高中政治体验式课堂[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12:5-8.

[3]陈维.浅谈高中政治复习中如何突破哲学重难点[J].群文天地,2012,09:196.

高中政治哲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道德观;社会诚信;契约;诚信

《高中政治阅读》哲学部分“怎样做人”主要探讨人的本质、人生观、价值观等相关问题。对人的道德观、利益观及诚信问题做了深层次的剖析和理论探求,是一部励志育人的佳作,是陶冶中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的优秀教材,本人结合自己多年教学体会,谈一些感受。

一、结构严谨,逻辑缜密

全篇以亚里士多德的美德清单引申出道德标准:最低的标准就是不损人利己,最高的标准则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然后分四个层次论述道德与诚信。全文层层深入,翔实阐述了道德与诚信是治国安邦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1.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阐述了古今中外道德标准,道德如何产生,一种说法认为道德来源于人的内心或上帝的旨意;另一种说法则认为道德是社会生活的产物。人为什么要有道德,有人认为是为了维护人的尊严,培养崇高的人格;有人认为是因果报应;西方有一种说法主要是为了精神上的快乐;文中从功利主义解释:人是社会的动物,如果每个人都不讲道德,那么每个人的幸福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道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己,而不仅仅是为了整个群体。

2.人天生是自私的吗

孟德威尔从动物的行为总结出“恶”是人的社会性原则,邪恶一旦消失,我们的社会必然随之瓦解。亚当・斯密提出“理性人假设”,认为追求自身利益是驱策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个体通过“理性选择”能使得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付出成本的最小化,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个人“在追求自利的同时能够带来社会的公利”。文中运用“囚徒困境”“有限理性”和“纳什均衡”等理论对此观点进行有力反驳,它们说明在集体生活中过分考虑自己的利益可能促使成员之间接受一种毁灭性的规则,只有将个人和集体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建设一个和谐社会,人人都是受益者。

3.契约和诚信

古人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而无信,不知其可”。有人认为信用行为的缺失,是因为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等局限,少数人为了私利可能导致不正当的经济行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诚信才是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同时诚信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保障,是个人修德达善的内在要求。

二、引经据典,寓理于事

通篇在论述过程中,注重国学,引用了不少古典,吸取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论述道德标准引用了孔子《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等。

见义勇为的标准论述引用了《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宋史・欧阳修传》:“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气自若也。”

诚信标准论述引用了孔子“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个人与集体利益关系论述时,引用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赎回鲁国人,而未按鲁国的规定报销赎金,大家都称赞他,而孔子却批评他不领取赎金是错误的,这一典故生动论述了个人、集体与国家利益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三、个人观点提出商榷

1.结合学生特点,论述要通俗

文中论述理论很强,与中学生的思想水准有一些距离。有关道德和诚信的论述中,应适当增加一些符合中学生生活实际的诚信问题,总之,要考虑到中学生良好道德、健全人格形成发展的多层次性、分阶段性。

在批驳“理性人假设”理论时,多用通俗道理析事说理,便于学生理解,譬如“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常见语言,以及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不但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保护自然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结合时政热点,澄清学生模糊认识

对有的学校利益驱动乱收费,,请客送礼等自私自利的行为进行深入分析教育,这只是少数人的行为,是党的政策、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是某些人人格低下的表现,最终将会付出沉重代价,为世人所唾弃。

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有些学生存在为我独尊的不良思想倾向,引导学生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增强奉献意识,懂得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的道理。

高中政治哲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哲学教学;诗词渗透

政治哲学是非常深奥的学问,同时也是让人增加智商的学科,哲学有助于学生对人生和科学以及世界有良好的认识,但是在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不能够很好的了解这些深奥的哲学知识,而高中教师也没有很好的教育方法让这些哲学知识很好的让学生接受,通过不断的实践,高中政治老师,在传授政治哲学过程中,恰到好处的使用诗词,从而让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氛围更加的良好,通过在教学中的诗词渗透,使高中生在政治哲学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投入,也能通过政治哲学学习更好的熟悉自己。

一、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学生在高中阶段是整个学生生涯对于思想和思维发展最好的阶段,而通过高中政治哲学

的学习,可以让高中学生更好的学习到思想和思维的方式,对学生以后的大学和社会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现阶段高中政治哲学的教学中,高中学生不能够很透彻的了解和获取哲学讲述的深层内涵,而哲学又是很深奥的一门学问,是在思想上和思维上的一种知识,这种不是具体的能够了解的知识是很难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高中学生在不能获取知识,感到枯燥乏味时,就不会对这种政治哲学知识感兴趣,不能更好的配合老师的教学,让高中教师的教学出现问题。

二、教学中灵活运用诗词的几点建议

政治哲学知识是高中学生的今后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的一门学科,对高中生的思想和思

维上都有很大改善作用。因此高中教学时,高中政治哲学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也要进行一定的认真研究,才会使深奥难懂的高中政治哲学课堂变得更加的容易让高中生接受,从而使高中政治哲学教学得到很好的发展。

(一)运用诗词来营造气氛

高中政治哲学这门学科,相对于其他高中课程来说是十分深奥难懂的,也是单调抽象

的,由于这种高中课程的情况,高中政治哲学老师的教学就要好好的去运用诗词来营造学习氛围。由于政治哲学这门课程是非常锻炼思维的,然而在之前的陈旧的教学中,政治哲学教师都是生搬硬套政治哲学的书本上的知识来教育学生,在政治哲学课堂上不能够很好的去让学生主动参与政治哲学学习中。而现在我们运用引入诗词,通过诗词的意境以及讲解诗词的意境来营造整体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学习氛围,通过诗词的讲解,通过诗词营造出来的气氛,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学习哲学方面的学习,如果高中政治哲学老师能够很好的将诗词的意境营造出课堂上的一种学习意境,很容易就将哲学的知识引入到学生的思维中,这样就更加好的让学生对学习政治学习有更好的兴趣,才能够很好的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政治哲学的知识。

(二)完善高中教师的课堂教学

通过完善高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学生在政治哲学课堂上能够

自主的去学习政治哲学知识,在学习到政治哲学知识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思想和思维,主动的去了解哲学知识,更好的接受知识。通过诗词在高中政治哲学的课堂上运用,使高中生在政治哲学的课堂中获取更好的哲学知识,通过高中教师运用诗词来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运用诗词的意境和含义,来引导学生进行哲学思考和思维,让学生在兴趣中去学习原本枯燥的哲学知识,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际例子来更好的了解如何能够更好去理解之前不能够了解的深奥的哲学知识,通过这些诗词的运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政治哲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思维能力,提高高中生的思想涵养。

(三)改善教学方面的方法

政治哲学这门课程,很多知识是非常抽象的,不能够具体的去讲解,这是很大的难点

和问题,但是这些抽象的知识却又是重点主要的知识,而高中政治哲学教师要通过改善教学的方法来使高中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和学习政治哲学的这些难点和重点,才能够使高中学生更好的去获取哲学知识,能够锻炼出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思维,这对于以后的人生规划有很大的重要意义。因此高中政治哲学教师应该以更多更好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和激励高中学生去学习政治哲学知识,通过诗词的灵活运用,熟练的融入政治哲学课堂上,使高中政治哲学课堂变得更加的有氛围,有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到政治哲学的知识,同时通过诗词的运用,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意境,进而让高中学生学习哲学的欲望变得越来越大,从而能够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政治哲学,主动参与到高中政治哲学教师的课堂授课中来,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通过学习政治哲学,来开发高中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提高高中生的政治思想觉悟,让高中学生更好的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细想基础。

结论

政治哲学这门课程,主要是通过哲学知识让高中学生学会去思考,学会用思想去解决一些问题,从而让高中学生的更好的为今后的人生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政治哲学的学习能够更好的去引导高中学生去建立更好的人生目标,指导今后自己的发展方向。而教学过程中,通过诗词的运用,让高中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政治哲学学习中来,使高中学生更好的理解深奥的政治哲学知识,更好的去锻炼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更容易记忆,理解哲学知识中所要表现的事情,帮助高中学生理解今后的人生道路。此外,高中政治教师要注重诗词的适当使用,要运用的恰到好处,否则一定会适得其反,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意义。因此,高中政治哲学教师一定要注重不要过于依赖诗词的渗透,要结合实际哲学知识来正确引导高中学生来学习政治哲学知识,进而达到让高中学生有兴趣自觉的去学习高中政治哲学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浅谈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诗词渗透,刘娜,科学大众,2016-07-20

[2]高中政治课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和探究,张丽,重庆师范大学,2016-05-01

高中政治哲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导学法

为了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高中这一阶段与中小学阶段相比,不管是学习内容还是安排的课程都比之前增加不少。高中政治中的哲学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讲解,学生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导学法在高中政治哲学课堂中的应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做好备课

哲学的学习是放在学生的高二阶段,这时候已经分好文理科,因此有必要加深对政治的学习。高中哲学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和人生观等方面的哲学知识,这些知识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教师在备课阶段要树立整体概念。首先,教师不能以一章一章的形式进行备课,而是要从整册教材出发,了解它的整体结构,进行合理教学进度的设计。其次,要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的课程安排做出相应的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发展。

二、把握重点

高中哲学课不仅知识内容多,而且知识的难度系数也高,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深钻细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知识梳理,找准知识重点,根据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对教材各章节作全面而又具体的分析,使得高中哲学课的知识相互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三、小组合作

用辩证思维去指导学生学哲学,让教学过程变为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即学生成为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师在其中发挥指导作用。其主要的方法就是通过小组合作模式,小组合作就是随机地把五六个人分为一个小组,综合组内成员的意见进行合理分工,一个集体肯定会存在有些人要好,有些人之间关系冷淡,通过随机性进行小组分配,这样可以避免小团体的出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布置完任务后可以宣布通过竞赛形式使学生得到相应的奖励来刺激学生的胜负欲。

高中政治哲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高中政治哲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

科学的理论思维对一个民族的发展非常重要。中华民族的振兴需要的理论依据是哲学。因此在教育中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重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无法对哲学理论课产生兴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掌握是非常零散的,无法整体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理论课无法发挥对学生心灵启迪的作用,也无法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无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面对这种现状,教师需要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一、高中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1.灌输性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持忽视态度,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只是一个舞台,教学这一过程的导演是教师。学生的地位是道具和观众,学生只和教师的表演相互配合。这样教学过程实际上围绕的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习持忽视态度,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马克思主义课堂上,学生只是机械记忆基本内容,教师不顾学生的感受,照本宣科给学生灌输知识。

2.轻视学生的实践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视,对实践不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就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来源就是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和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视结合理论和实践,强调理论要付诸实践。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实践活动进行指导。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和实践的紧密联系。

二、高中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策略

以上主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紧密联系我国时代的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以下主要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策略。

1.改革考试方式

加强对教材内容的重视,能够改革考试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可以感悟人生,升华智慧的学科。教育者和学习者都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让自己变得更加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哲学家思想,站在中立的立场对各种哲学派思想进行评价,对哲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进行研究,对哲学中各种范畴的关系进行讨论。为了摆脱原来灌输性和僵化性的教学模式。需要对考试方式进行改革,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提升,注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将课程论文考核形式和通用闭卷结合起来,通过写作内容,学生可以表达思想和觉悟,教师可以对某位学生该课程的学习状况进行判断。

2.充分协调教与学

学生在校学习的关键场所是课堂,不能只强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的讲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些专家的学术讲座通过精辟的演讲吸引听课者。教师讲解哲学必须建立在自己对哲学的研究上,教师的专业素养要高,授课艺术也要高。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相互协调,对一方的强调和忽视都是不可行的。教师要通过批判的眼光和思维对这些思潮智慧进行研究。学生对哲学的学习要经得起考验,不会受到各种庸俗事物的干扰,脱离极端束缚的思想,拥有深刻的理性思维和高远的胸怀。

3.通过合作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合作教学模式的展开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将分组、合作和探究融为一体,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观探究学习,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首先要建立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再对资料进行收集,分工合作,得出结论,再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验证结论。教师可以直接给出各小组论题,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论题,加强小组之间的分工合作,学生可以走上讲台和全班同学分享学习成果。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同时也能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增强。

4.通过自主探究模式开展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模式,要对学生加强引导,学生可以围绕特定主体自主学习和探究。自主探究模式要按照问题的提出,资料的搜集,资料的分析,得出结论和对结论的验证等方面进行。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给学生主题,在课后学生可以搜集资料,再对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在课堂上全班学生讨论后,可以得到较全面的结论,对学生独立思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综上所述,文章主要分析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革的科学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孙民.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刍议[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33-138.

[2]李凌云.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新探[J].改革与开放,2011(8):166-167.

[3]梁巍.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7):100-101.

高中政治哲学范文第7篇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和科学理论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能够指导人们提出正确的实践方案。因而,理论联系实际,成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现在,高中思想政治实行新课程、新教材,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仍然没有过时。然而,课程标准变化了,教材变化了,即教育理念变化了,因而这一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也应该被赋予新的内涵,或需要更加全面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那就是:在具体做法上,要做到从实际到理论,是从实际、生活中概括出理论,抽象出理论,而不只是用实际去说明理论。这样,才是真正的坚持了实践第一的认识论精神,才是全面的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而言,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任务和特点,课堂教学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实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思想品德素质三者的和谐统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标准序言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它是根据教学理论和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完整体系,并通过独立教学形式,实现其教育功能,其深刻的思想性是以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作为前提的。能力通常指个体适应并胜任某一活动和调节自身行为的心理可能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品质。个体的某种能力,不仅表示一种具体的心理过程和状态,而且表示一种具体的心理活动水平。在现在的社会,因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呈现了指数形式增加、更新周期短的特点,随之而来的则是科学技术的信息化、数字化、电脑化、生态化等特点。因而,这就使人类在实践上有了更高规模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也对现代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的原因。

中学思想政治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显着特点就是它既是智育课又是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它担负着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教育的任务,这是其他学科或学校其他教育活动所替代不了的。

教与学,师与生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与学、师与生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二者统一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处于指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的地位。教师遵循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对学生进行施教和指导,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次,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学习。学习就是对知识和方法的内化过程,而这种内化的先决条件是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促进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这正是素质教育赋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从哲学角度看,师生关系是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内因,教师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也就是说,教师是否真正发挥了主导作用,表现在学生是否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就越强。反之,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内心不启动,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必然会落空,也就不会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所以,只有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协调活动,双方紧密配合,使学生真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才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发挥“主体与主导”作用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并且要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从根本上做到外因诱导与内心启动相结合,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提高教师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牢固地树立起素质教育观。

其次,激发学习兴趣,师生心理同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只有当人们对于即将获得的知识有兴趣时,才会带动自己认知的需要。认知需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体当中对于学习的一种内驱力,是指使人们去学习的一种动机。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以及挫折时,它会激发学生面对此积极勇敢的面对,不退缩、不畏惧。

高中政治哲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 哲学 维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82-01

上好一堂政治课很难,上好一堂哲学课更是难上加难。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理性思维的璀璨明珠,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闪耀着熠熠光辉。哲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和思辨性。一直以来哲学课就非常考验执教者的能力与智慧。上好一堂哲学课不仅需要执教者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和文化背景,更要有一定的人文情怀和教学智慧。哲学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开拓视野、拓展思维,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坚定理想信念,把握人生航程,辨真伪、明是非,最终到达理想的人生彼岸。

但是哲学课教学的具体现实却是学生对于哲学学习的兴趣每况愈下。这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课程设置的多少,教材内容的难易,思维能力的缺失,应对考试的压力等。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哲学课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教学方式陈旧、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等方面。这些原因导致哲学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生机,失去了灵动和意蕴。那种单纯的教条式的枯燥讲授难免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兴趣低下。更有甚者,将本已高度抽象概括的哲学道理加以无限的延伸拓展,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思维水平,导致晦涩难懂。这些现象的确值得深思。因此,哲学课的讲学应该让学生充分领略哲学的思想魅力,体验思想领域遨游的畅快,更应让学生追求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从而达到人生真善美的至高境界。上好一堂哲学课,从教师角度而言必须坚持以下四个维度。

一 长度——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

哲学对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哲学思想流派繁多,各种哲学思想良莠不齐,而哲学课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让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哲学课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的同时廓清种种错误的思想和认识,让学生真正树立起伴随终生的崇高理想和信念。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紧紧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立场,让学生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感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掌握其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头脑并付诸实践。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体现出的良好品质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从而使之终身受益。

二 宽度——生活感悟的提炼

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所以哲学并不是理论阁楼,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哲学实际上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脱离生活基础的哲学理论大厦最终一定会倒塌,同样,脱离现实生活的哲学课教学最终也只能淘汰于历史的尘埃中。只有不断贴合学生实际,关注现实生活,哲学才能更具生命力和吸引力,哲学思想才能进一步继承、弘扬和发展。所以教师在哲学课的讲授中要让学生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让学生把关注的视角同时投向历史和现实,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把握蕴含其中的哲学道理。在哲学与生活的交汇中,提炼生活智慧,提升生活品质,提高生活技能。通过哲学思维的提高让学生体悟生活的美好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 厚度——人文意识的培养

哲学在自身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一直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哲学在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反思抗争中茁壮成长,所以哲学思想处处散发着人类理性的光芒。哲学课通过对人和世界关系的不断思考和审视,让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既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观点,同时也要让学生提升自我的人文内涵。因此哲学课的落脚点在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所以教师在哲学课的教学中应该把一些涉及的哲学家及相关哲学观点的产生背景和人文内涵加以介绍,了解哲学的发展脉络和清晰线索。通过对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意识的培养与塑造,让学生在思想的国度里自由驰骋,穿越历史和现实的重重迷雾,探寻人生的真谛,实现人生的完美升华。

四 深度——思辨能力的提高

高中政治哲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33-01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即《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具有时代感,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实际密切联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思考、领悟、评价、体验和锻炼,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运用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而运用问题创设的情境具有启发性、敏感性、主动性、发散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索、思维习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好的问题创设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心存疑问、渴望答案的求知情境中学习。

二、设计探究活动创设探究情境

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前,应先运用探究法给学生创设必要的情境,给他们制造心理上的悬念,使学生产生向往、探索的欲望,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从而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在探索中,知道了怎样层层分析问题,又怎样去解决问题,体会了研究的方法。在探索过程中掌握知识,能知其所以然,能体验到成功感。如:学生对《生活与哲学》中“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很难理解,教学时就可用探究法设置这样的情境:张三向李四借钱并立了字据。一日,李四向张三要钱,张三振振有词地说,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此时的我已不再是原来的我了,我没欠你的钱,李四气得打了他一顿。二人闹到县衙,县官问张三:欠债还钱,乃天经地义,你为什么借钱不还?张三把他的理由又陈述了一遍。县官听了觉得有理,又问李四,为什么要打人?李四说,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此时的我已不是打他时候的我了,我没打他!县官只好不了了之。

活动探究1:同学们,你们能断这个案子吗?案例中张三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

活动探究2:请结合案例和教材,列表比较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活动探究3:生活中有哪些体现或违背运动与静止关系的事例、故事或谚语?

三、借助多媒体运用多种形象手段创设形象情境

运用网络或多媒体手段能节约时间,增加教学容量,还可利用诗歌、音乐、寓言、成语、小故事、录像、图片、漫画、视频、动画等形式来创设情境,全面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运用诗歌创设情境

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诗境不出于理外,哲理自存于诗中。诗歌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更能让人从中感悟到颇多的社会、人生哲理。运用诗歌创设情境,有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形成活泼、生动的教学气氛;有助于学生对哲学观点作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进行渗透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情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如:在讲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可用多媒体展示一首“动字歌”:

人生在于悟动,生命在于运动,

机缘在于活动,创业在于行动,

开发在于优动,改革在于巧动,

致富在于勤动,衰败在于懒动,

创新在于主动,挨打在于被动,

灾祸在于盲动,罪过在于乱动,

离心在于私动,无为在于不动。

在讲“联系的普遍性”时,可用多媒体展示中华民国时期爱国将领冯玉祥的诗《鸟爱巢》:

鸟爱巢, 不爱树,

树一倒, 没住处,

看你糊涂不糊涂。

人爱家, 不爱国,

国如亡, 家无着,

看你怎样去生活。

(2)运用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可以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运用音乐创设情境的关键在于选取的乐曲与教材在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比如在讲“矛盾普遍性”时,可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篱笆·女人和狗》导入新课;在讲“矛盾特殊性”时,可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导入新课;在讲“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时,可播放歌曲《雾里看花》导入新课;在讲“量变与质变”时,可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导入新课,等等。

(3)运用成语典故创设情境

我国汉语中的成语典故源远流长,语言简练,含义精辟,熔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炉,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成语典故创设情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培养情感、开发非智力因素,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如《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在讲解“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由于构成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时,可用成语“田忌赛马”来创设情境;在讲解“想问题、办事情应从实际出发,而不应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时,可用“按图索骥”来创设情境,等等。

结语

情境教学法作为《生活与哲学》教学的重要方法,能极大地培养学生对哲学课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融洽师生感情,促进师生情感交流;能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哲学课堂教学效益,情境教学法也是哲学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同类学校的《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宏亮,田国生.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与备课指南[M].北京:龙门书局,科学出版社,2009.

高中政治哲学范文第10篇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唤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布鲁纳认为,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因而,他提出了“动机原则”,主张教学应充分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兴趣的学习,只能是灌注式、填鸭式学习,不可能形成理解的、有意义的学习,也就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政治哲学教学中,为了摒弃过程沉闷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我们认真研究,加强改革,采取了以下几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通过典型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掌握与利用哲学原理去解决问题的兴趣。比如,在阐述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时,结合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着重分析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两者有机统一的关系。结合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打击各种犯罪分子;既要抓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抓精神文明建设,不能一手硬一手软,等等。

2.让学生参与教学。美国心理学家希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做法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发表个人独特的见解,然后给予正确回答,因为质疑是一种不迷信书和权威,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也不人云亦云去跟着别人的思路转。为此,我把静态的书本知识变成活的动态知识,把内容设计成问题展开,引导学生随着问题如剥壳一层一层地探索下去,运用分析、推理、综合等自然而然地得出相应的结论。比如:“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上,在黑板上,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第一、人的本质在于善、恶,第二、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理性、生命、存在,第三、人的本质是自然私的,第四、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问题提出后,全班学生对这四种观念都有人赞成和反对,于是请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然后作出正确回答。这样以来,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思考、评价、选择、领悟和运用,参与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

3.教学形式多样,方法活泼新颖。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集中是有限的,若教学形式呆板,教学方法单调,就会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减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实行课前预习,课堂提问、课后复习、穿插课堂讨论和课堂辨论,每节课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就会起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针对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这一事实,我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问题生动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我在学习“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框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视频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欣赏完之后说出诸葛亮的依据是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然后再讲“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讲了的时候我们故事,这样既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又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兴趣和记忆。

针对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这一现状,我在课前安排了时事评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本着民主的理念与学生平等、自由、交流、对话等;同时在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辩论赛和知识竞赛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利用教学渗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上一篇:工资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识字教学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