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第2期

时间:2022-09-03 01:38:48

在古希腊奥林波斯山上的特耳菲神殿石碑上有句忠告:“人,认识你自己。”这使我们感悟到反思的重要。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是一种创造性学习,也是教师自觉地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回顾、思考、总结、评价和调节的过程。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我省稳步推行,新课改实施以来政治教师遇到了不少的困惑。面对困惑,教师必须在不断的反思、交流、碰撞中寻找新的策略。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笔者认为新时期的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反思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调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全面、多元的终身发展和最优发展。与传统的教学相比,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它更加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培育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情感态度;发展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奠定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要实现上述各种目标,提高学生能力,把新课程要求落实到课堂中,教师必须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所以,教师在教学前要认真地解读新课程理念,领悟其内涵,并真正把这种新理念落实到教学工作中。

二、反思教学目标

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不同于传统教学,传统教学侧重知识的传授,新课程要求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而目标是否明确,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因此,每节课后,教师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自己的课堂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通过课堂教学自己这堂课的三维目标是否真正地得到落实和实现。对这些方面作出深刻的反思,然后把这种反思写在自己教案后面,作为以后教学的借鉴和参考。

三、反思教学过程

教师应该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也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参与情况,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况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教案施教,反思知识点、重点、难点、理论联系实际等内容的落实情况。同时,对于落实这些内容所用的教学方法也应反思。常言道:“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每节课后,应及时回顾在讲授知识、培养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方面,是否适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的删减和补充是否合理,重难点突破的方法是否得当,思想性和科学性是否统一和谐,师生活动的时间分配是否科学,在活动中全体学生是否都能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的方法是否恰当,等等。

教师还要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使学生成为了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解决了什么问题,向前发展了什么等。通过反思,及时写下教后心得,以利于自己今后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反思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包括课堂效果,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效果以及学生知识掌握的测试效果

1 反思课堂效果。我们要清楚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不尽相同的青少年,是一群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各异的学生,即使我们理解了课程标准的精神,领会了新课改的理念,熟悉了教材,精心准备了教案,我们的构思和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依然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甚至会留下某种遗憾。对此,我们要认真思考、仔细分析、及时补救,并在反思中提醒自己,确保以后不犯相同或类似的错误。

2 反思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效果:我们必须知道课堂上哪些内容学生掌握了,哪些还没有掌握,所以每节课后我们都要布置适当的、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以检查学生对当堂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我们要认真思考、检查每堂课教学的具体情况,并写出教后小记,以便下一节课或以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

3 反思学生知识掌握的测试效果。学习一段时间后我们往往会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测试,看看教学工作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分析这一阶段学生对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好,哪些掌握得差,对于同一类知识。哪些学生学会了,哪些学生还不明白。对于从学生方面反馈回来的信息,我们都要进行全面分析,认真思考自己教学的实际效果,看哪些工作做好了、哪些工作还有待改进。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共性的弱点,教师要认真归纳、总结,对知识及时梳理,对做题方法及时归类以便于学生掌握,比如“意义类试题”、“图表类试题”、“措施类试题”如何科学解答等,然后再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这样,学生今后再碰到这类试题就不会感到害怕和无从下手了。

总之,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这一环节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不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每一次重复中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升华,在“思”中学习,在“改”中探索。愿我们广大政治教师乘着新课改的东风,使我们的政治课教学踏着反思的基石不断地进步。

上一篇:运用法制理念纠正不良行为 下一篇:浅谈初一政治联想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