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物贸公司财务造假的浅析

时间:2022-05-01 11:00:29

上海物贸公司财务造假的浅析

摘要:本文以上海贸易公司的财务舞弊手段分析主要的财务分析方法,即财务欺诈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并且由于两个股票市场的误导性的后果,并提出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财务分析

一、引言

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于2013年9月29正式挂牌。上海经济增长是以它的成立为引擎的,以此贸易区为主线的港口、物流、贸易、地产、金融等行业的股票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趋势。2013年8月至10月其股价从58元一路上涨至1830元,涨幅高出300%。但随着公司财务欺诈的浮出水面,“真正的”上海贸易显现了。

二、上海物贸公司财务状况

从上海贸易中期财务报告看,2013年上海贸易生产资料市场萎缩,钢铁,有色金属和其它大宗商品的下跌趋势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股权结构保持其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20135l165亿美元的收入在今年上半年,2363%年为2012上半年增长对比。8076300元的母公司净利润归属,在2012上半年下降了8045%。其主营业务收入的具体如表1所示。

三、上海物贸财务造假手段

上海物贸12日的文告显示,上海监管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决定书》于11日对该公司披露,上海物贸对外提供不实财务报告是有意行为。具体分析如下:

(一)未对波动较大的存货计提存货减值跌价准备

上海物贸2012半年度报告以前其业绩为盈利状态,净利润为4l1609万元,到第三季度净利润就已记录亏损134亿元,而现行资产减值的只有868200元,上海贸易没有证明挥发性库存存货计提减值准备。

(二)调节暂估存货数量及金额

在期末的2012年财务报告,上海贸易公司上海燃料提高库存调整库存量和估计的数量,估计资产增加。

(三)未按要求计提费用

上海物贸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上海燃料通过扩展业务增加利润的预付费方式,虚假反应2012年的前三季度信息。

(四)少计资产减值损失

2012年三季度财务报表中的资产减值损失是负的,上海贸易将减值损失延迟到2012年底的规定,使得对资产减值会计年度报告达28266200元。

四、上海物贸财务造假原因分析

(一)内部原因分析

1.利益的驱使和公司管理的松散。上海物贸高层管理人员为了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选择了财务信息造假。而且上海物贸的附属公司数量过剩,对子公司管理不到位致使管理松懈亦是内因之一。

2.财务人员职业缺乏谨慎,法律意识的缺失,导致公司最终误入财务造假歧路。

(二)外部原因分析

1.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不强。

一些审计部门由于缺乏必要的职业谨慎,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漏洞及财务造假行为不及时披露,未能有效的发挥监督作用,更有事务所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导致审计工作不到位。

2.监管机制不完善。虽然在我国《会计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已经对财务造假行为进行了规范,但是惩戒力度不大,使得此类财务造假事件频繁发生。

五、遏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措施

(一)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焦点,是保护公司资产安全完整的条件,是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订和施行的确保。上海的物贸企业,信息之间相互吻合的母公司及附属公司的财务状况及时透明才能有效地实施会计内部控制。

(二)提高经营者以及财务人员风险意识

如上海贸易金融欺诈事件的频频发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运营和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强。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导致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欺骗信息使用者,最终走上造假之路,这是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是指挥官,主导着公司的发展,而财务人员为管理者提供会计信息,对企业职员按期举行培训,使其营业技术纯熟,专业知识加强,提升职业道德,增强风险意识,只有双方达成共同的风险意识才能有效遏制财务造假。

(三)监管部门加大处罚力度,上市公司对股民实施赔偿

在防范财务报告粉饰问题上,监管部门作为证券市场的监督者,应该对问题企业进行及时披露。监管部门要积极完善有漏洞的会计法律法规,并实施有效监督。企业财务造假行为是违法的,我们应该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财务造假成本,杜绝造假行为的频频发生。同时,也要加强社会诚信教育,财务欺诈和会计信息的失真,对投资者和投资者是一种欺骗行为。应该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遏制财务造假的意识。(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琨.证券市场财务造假问题研究[D].辽宁:大连海事大学管理学院.2013

[2]张成红.企业财务造假的成因及治理对策探[J].商业经济,2009(11)

[3]朱清贞,严丽娟.“绿大地”会计造假案件引发的思考――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会计之友,2012(6)

上一篇:浅谈农村合作社的“异变” 下一篇:国有企业项目投资决策可行性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