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绪理解发展的研究述评

时间:2022-04-28 08:02:56

儿童情绪理解发展的研究述评

摘要 近20年来,情绪理解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一个的研究领域。作者认为情绪理解可以分为对情绪状态的理解和对情绪过程的理解两部分。情绪状态的理解包括表情识别、情绪情景识别和混合情绪理解等,情绪过程的理解涉及情绪原因的理解、愿望与信念对情绪作用的理解、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和情绪调节的理解等。作者系统介绍了情绪理解的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成果,同时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提出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在方法上有必要对研究材料的文化适用性进行标准化,对问题和情景进行严格设计,降低对儿童语言能力的要求,还可以补充自然语言分析等方法;在内容上有必要深入探讨情绪理解过程及其作用的内部机制,开展情绪理解作用的实验研究,加强对情绪理解的个体内部影响因素的考察。

关键词 儿童,情绪理解,情绪知识。

分类号 B844

1 引言

在最近20年中,情绪理解(understanding emotion)或情绪知识(emotion knowledge)越来越成为研究者感兴趣的领域[1]。情绪理解被定义为儿童理解情绪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以及应用这些信息对自我和他人产生合适的情绪反应的能力[2]。它作为情绪智力的一个成分,被认为是有关情绪-认知发展研究的一个关键因素。情绪理解为情绪交流和社会关系提供基础,是个体发展和社会适应的良好反映指标[3]。

那么情绪理解究竟包括哪些内容?情绪理解的发展特点是什么?前人研究对此没有定论,不同研究探讨了情绪理解的不同成分,包括表情识别、情绪情景识别、混合情绪理解、情绪表现规则和情绪调节策略知识等,我们认为情绪理解可以分为对情绪状态的理解和对情绪过程的理解两部分。

2对情绪状态的理解

许多早期的研究主要涉及对他人情绪状态的理解,是相对静态的。主要包括表情识别、情绪情景识别和混合情绪理解等。

2.1 表情识别

Nelson等人提出,面部表情的识别能力反映出儿童能通过情绪表情推测他人内部心理状态的能力[4]。表情识别的研究主要是使用面部表情图片,图片包括线条画和照片。Nelson等人用习惯化-去习惯化序列的面部表情,考察了婴儿对这些面部表情识别的发展顺序[4]。Izard根据眼睛、鼻子等重要线索编制了“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Affex),产生兴趣、高兴、惊奇、伤心、生气、厌恶、轻蔑、害怕和羞愧等九种面部表情让儿童识别。这个系统包括表情持续的时间和反应时,它为辨认表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全面的情况[5]。孟昭兰等人也借鉴这种方法探讨了我国婴儿的面部表情模式[6]。Denham发展了用于2~4岁儿童的高兴、伤心、生气和害怕的表情识别方法[7]。具体操作是向儿童呈现表情图片,让儿童用言语命名这些表情;让儿童从四种表情图片中指认出相应的表情。结果表明,儿童指认表情的能力优于命名表情的能力,指认和命名高兴情绪的能力优于消极情绪。在消极情绪中,害怕是最难识别的表情,甚至对于成人也一样。Izard还编制了包括表情识别以及后面提到的情绪情景识别在内的初中生情绪技能问卷(ACES)[8]。我们利用孟昭兰等人的表情照片让幼儿进行识别,结果发现高兴、伤心、好奇的识别较好,害怕、讨厌和生气的识别较差*。这一结果与国外的许多研究一致[9],但与姚端维等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他们认为中国儿童对生气的识别高于对伤心的识别[10],这些不一致可能与研究材料不同有关。

2.2 情绪情景识别

情绪情景识别指的是在特定情景中,对主人公的情绪进行识别或推断。许多研究创设一系列特定情绪的代表性情景,以故事的方式呈现给儿童,考察儿童是否可以对情景中人物的情绪进行正确识别[11]。这种方法的一个局限是受语言能力的影响较大。为了降低对儿童语言和认知的要求,Denham通过布偶的肢体语言、声音、表情线索来呈现情景[7]。她的情景任务分为明显情景任务和非明显情景任务。明显情景任务指大多数人在此情景中都体验到某种情绪,比如得到冰淇淋体验到高兴。非明显情景任务是指在情景中有些人体验到某种情绪,而另一些人体验到另一种情绪。比如跳入游泳池,有人感到高兴,有人感到害怕。由儿童的母亲事先报告该情景中儿童的情绪体验,呈现的布偶的情绪与母亲报告的儿童情绪相反,如母亲报告儿童跳进游泳池为害怕,则情景中布偶表达的情绪为高兴,从而探讨儿童能否推断违背自身体验的他人情绪。主试要求儿童从四种基本表情图片中选出一个合适的表情给布偶贴上。情绪情景识别是情绪理解中的重要成分,有关情绪理解的很多研究都采用Denham的这种方法[12,13]。结果表明,在明显情景中,高兴、伤心最容易识别,害怕最难识别[14];在非明显情景中,当布偶的情绪性质和儿童相反时,儿童更容易识别,积极-消极情绪的组合较消极-消极情绪的组合容易识别,其中高兴-伤心非明显情景最容易识别,生气-害怕非明显情景最难识别[15]。除了单一情景线索的情绪识别,还有研究考察了情景线索与其他主要是表情线索矛盾时的情绪识别,杨丽珠等人的研究发现6岁儿童开始能够综合考虑两种矛盾的线索[16]。

2.3 混合情绪理解

混合情绪理解指儿童认识到同一情景可能会引发同一个体两种不同或矛盾的情绪反应。有关混合情绪理解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这与不同研究者对混合情绪的界定和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有关。Steele的研究通过给儿童呈现卡通人物的情景,让儿童帮助寻找卡通人物的情绪。结果发现5~6岁幼儿已经可以描述卡通人物感到既高兴又不高兴的情绪[17]。但研究中采用的情景许多是相继发生,而非同时发生。比如,某某拿着冰激凌,蹦蹦跳跳的,后来冰激凌掉了。这样得到的结果并不意味着儿童可以同时体验两种冲突的情绪,他们只是先关注一个情景,进行情绪推断,再关注另一个情景,并做出情绪推断。

Gordis的研究考虑了这一问题,设置的情景同时诱发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如主人公在放暑假时同时感到高兴和伤心,高兴是因为放假了,伤心是因为不能跟同学一起玩了)。然后,询问儿童主人公的感受,提到两种情绪的儿童得2分,提到一种情绪的儿童得1分,否则得0分。结果发现6岁的儿童已经开始对混合情绪有所了解[18]。Harter的研究更好地强调了混合情绪的同时性,且对混合情绪作了更细致的区分,包括同一性质的混合情绪和不同性质的混合情绪等。他询问儿童的问题是“怎样在同一时间体验到……”,发现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7岁儿童只能识别同一性质的情绪,例如同为积极情绪,或者同为消极情绪;只有到了11岁儿童才能理解存在一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情绪同时发生在同一个体的现象[19],Harris等人的研究也表明这一点[20]。

但这些研究更多依赖于言语报告,Wintre认为如果不依赖于言语表达,可能年龄更小的儿童就可以对一些事件产生多种情绪反应。Wintre对一系列情绪情景进行问卷调查,7岁儿童已经能理解这些情景。每一个情景后呈现五种情绪:高兴、生气、伤心、害怕和爱(一种次级积极情绪),使用五点量表让儿童对情绪的程度逐一进行评定。结果发现8岁儿童就可以预测在一些情景中能够同时产生三种情绪[21]。

3对情绪过程的理解

如果说情绪状态的理解更多是静态的,那么对情绪过程的理解是相对动态的。儿童对情绪过程的理解,不在于理解他人当时的情绪,而在于理解这种情绪为什么发生、发生后可能会引发自己/他人什么结果、哪些因素会影响情绪的发生以及如何影响等,也就是理解情绪前因后果的整个过程。有关情绪过程理解的研究主要包括情绪原因的理解、愿望与信念对情绪作用的理解、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和情绪调节的知识等。

3.1 情绪原因的理解

考察儿童对情绪产生的原因的理解即情绪归因。多数研究者在研究这个问题时采用半结构的访谈,让儿童讨论情绪产生的原因。比如Denham让儿童探讨布偶的情绪产生的原因,“什么使得布偶体验到这种情绪?” [22],Cassidy等人让儿童谈论自己、父母和同伴的情绪,“为什么你/他会感到**(某种情绪)?”,结果表明,5~6岁的儿童已经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体验给出合理的解释[2]。Fabes等人研究表明,相比积极情绪,儿童对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更能够稳定识别[23],不同于情绪情景识别中积极情绪更容易识别的结果,可能因为消极情绪的强度更大,更频繁且更容易突出情绪唤起的资源。也有研究探讨特定领域的情绪归因,比如成功与失败情景中儿童有关成就结果的原因对情绪产生影响的认知,主要涉及与成就有关的情绪,包括高兴、自豪、惊奇、内疚、害羞等[24]。我们的研究发现儿童在成功情景下趋于他人归因,在失败情景下趋于自我归因[25],而不同的情绪归因影响儿童的情绪表达与否和表达策略[26],我们对内疚和羞愧等复杂情绪的理解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9岁儿童还不能很好的理解内疚情绪,他们更多地是从行为产生有利于违规者的结果来理解违规者的情绪[27],而11岁儿童已经能够理解羞愧情绪*。

3.2 愿望与信念对情绪作用的理解

与愿望、信念相联系的情绪理解也是心理理论的一块内容[28,29]。愿望和信念对情绪作用的理解,探测儿童对情绪的理解是基于愿望还是信念,由此推断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经典的范式是Harris等人在错误信念理解实验中考察基于信念还是愿望,比如呈现的情景为:在小白兔不知情的情况下,用橙汁换掉了小白兔喜欢的苹果汁,分别询问儿童小白兔在喝橙汁前和喝橙汁后的感受[30]。Baron-Cohen对Harris的研究加以改变,进一步考察儿童理解愿望与信念引起的情绪。结果表明,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晚于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出现[31],我们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前面的研究是分别考察信念和愿望,Wellman等人结合了信念和愿望对情绪的作用,结果同样发现年龄大的儿童才能理解基于信念的情绪[32]。除了一级信念,许多研究还考察了二级信念,我们的研究表明二级信念推理能力与儿童的羞愧情绪理解相关*。

3.3 情绪表现规则的知识

情绪表现规则知识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用以指导特定社会情景下调节情绪表达,以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规则。在许多情况下,社会压力促使儿童根据更多的社会期望来调节情绪,比如,即使得到一个不喜欢的礼物,也要微笑并表示喜欢这个礼物。Jones等人认为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包括表情调节(expression regulation)和目标(goals)[33]。

情绪表现规则知识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访谈。Harris等人使用结构式访谈[34],情景中直接呈现主人公需要掩饰的情绪及其理由,让儿童回答主人公的外部表情是什么,这个任务相对简单,结果发现6岁儿童已经掌握了最初有关情绪表现规则的面部表露和内心体验的区分技能。但此任务不能够考察儿童调节情绪的目标或理由。Jones、Zeman等人对任务作了修改,情景中不直接呈现主人公的情绪反应和表达理由,让儿童报告主人公的情绪反应,主人公是否会表达情绪,表达与否的理由(包括亲社会、自我保护、标准维持等)[33,35]。这些问题开放性较大,所以一般只能用于具有一定语言能力的小学生。因此,Zeman进一步把情绪表达与否的理由以选择的形式呈现,降低了难度,可以用于4~6岁幼儿[36]。我们的研究发现儿童掩饰情绪的理由主要是自我保护[37]。这些研究的材料主要是假设情景,包括目标受阻、犯错误等困难情景和失望情景等。但这些半结构性访谈也存在受言语能力影响的问题,研究者承认被试主要是已具备一定语言能力的小学儿童,对于学前儿童不太适用,所以许多研究得出情绪表现规则在小学阶段得到迅速发展、学前期发展缓慢,我们认为这个结论值得商榷。

除了不同开放程度的访谈外,Saarni还提供了一个较客观的实验范式:即给儿童一个失望的礼物,比较实验者在场和不在场时儿童的情绪反应。通过与儿童获得喜欢礼物的情绪表达倾向和强度作对照,在失望情景中如果儿童表现出较多的积极情绪和较少的消极情绪,就认为其对情绪表现规则的认知发展水平较高[38]。而且根据这个实验范式,Cole等人发现4岁女孩已经能够使用情绪表现规则[39]。但此方法只能得到情绪表达的调节,具体调节什么,调节的目标或理由则不得而知。

3.4 情绪调节的理解

情绪调节的理解的研究总体上较少,现有的研究主要涉及产生情绪后的调节策略(情绪调节策略)、产生的情绪对他人的影响(情绪结果的理解)等问题。具体方法也是呈现情景,让儿童回答:情景中主人公的情绪反应?主人公怎么做才能使自己感觉好一点?情绪接受者体验到的情绪是什么?情绪接受者会产生怎样的行为反应?结果发现,儿童认为生气/羞愧的最佳调节方式是问题解决,伤心的最佳调节方式是寻求支持,害怕的最佳方式是问题解决和寻求支持[40]。Jenkins等人的研究表明,儿童能认识到不同的情绪会引发接受者不同的行为反应,生气会引起接受者更多的恐惧、生气和远离,伤心和害怕引起接受者更多的伤心,以及安慰、目标修复等亲社会反应[41]。除了带有明确问题的访谈,Zahn-Waxler等人采用故事续尾的方法,使用多个布偶来呈现情景,让儿童表演和说出主人公接下来会怎么做。对儿童的言语、行为和表情进行编码。结果表明,儿童主要采用亲社会和自我保护的行为模式[42]。

4 情绪理解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除了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研究,也有不少研究探讨情绪理解的作用和影响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因素。

情绪理解对社会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最近,大量研究将情绪理解作为个体差异测量的一个指标,探讨情绪理解与社会功能的关系。研究表明小学生识别和标定情绪的能力与他们的社会适应和学业成就密切相关[3]。幼儿的情绪理解对其同期和后期的社会能力、问题行为等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43,44]。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相关研究,无法深入揭示情绪理解和社会能力之间的因果关系。

还有,影响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情绪理解个体差异的来源是什么?Brown的研究揭示了3岁儿童与家庭成员讨论情绪发生的原因、与哥哥姐姐积极的交流和语言能力都和其6岁时的情绪理解显著相关[45]。Cassidy等人发现家庭情绪表露与儿童的情绪理解存在相关[2],我们的研究也发现家庭情绪表露与情绪表现规则理解的密切关系*。但以前有关这些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家庭、学校等外部因素,还不能很好地解释情绪理解的个别差异,个体内部因素如气质、情绪倾向等会不会对儿童的情绪理解产生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

5 研究局限与展望

研究者对情绪理解的不同侧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看,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情绪理解的研究方法主要还是访谈法,这种方法在很多程度上受到儿童语言能力的影响。有关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表明,儿童的言语理解早于言语运用,能理解的东西不一定能用恰当的言语准确地表达出来。儿童的词汇掌握情况可以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能理解但不会用,一种是儿童理解且会用。因此,以往研究中使用的访谈法对年幼儿童不太适用,而且很难把情绪理解能力和言语能力区分开来。儿童掌握的情绪知识不在于情绪词汇的使用,而在于对情绪状态和情绪过程的推断,虽然两者的关系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可以尝试通过内隐社会认知和偏好等测量方式考察儿童的情绪理解,降低对儿童语言能力的要求。

而且,开放式的访谈涉及的内容更多为自由描述,由于儿童的认识存在很多个体差异,容易导致编码内容的分散,而且难于全面地反映儿童的情绪理解。如儿童可能会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对情绪产生的某个原因进行推断,儿童可能对某个情绪的原因拥有几个不同的认识,但是在自由描述中并不能自发地表达出来。因此,有必要进行较严格的实验设计,如以选择方式呈现各种可能的原因。

另外,以往的情绪情景往往是比较宽泛和不加控制的情景,比如表情、声音等不同线索的作用都掺和在一起。所以,可以考虑对问题和情景进行比较严格的设计,对变量进行更好的控制,使结果更加可靠。除了访谈和实验,我们还可以考虑使用自然语言分析的方法,利用自然语言分析进一步佐证有关儿童情绪理解的研究结果。

目前情绪理解研究主要来自于西方,所以这些研究材料存在跨文化效度问题。比如,情绪情景识别任务中选择的情景是否具有典型性,典型情景任务是否能够代表相应的情绪。Wang考察中美儿童的情绪情景识别,结果发现两种文化下的儿童在生气情绪情景识别上存在显著差异[46]。我们使用这些情景对儿童进行访谈也发现,有些典型情景并不典型,比如Denham使用的典型生气情景“积木搭得城堡被同伴弄坏了”[14],许多儿童报告伤心。所以在使用这些材料时,有必要进行对其文化适用性进行标准化。

从研究内容上看,以往研究主要局限于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如Paul Harris等人发展的情绪能力测验(TEC)也主要侧重于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高低[47],但尚未能深入探讨情绪理解的内部过程,比如不同线索如何影响情绪理解。情绪理解的作用机制包括各种因素对情绪理解的影响和情绪理解对儿童的社会能力和心理健康的作用等。除了以往研究探讨的家庭情绪表露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如气质可能也是情绪理解产生差异的一个重要来源,还可以结合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把内部因素进一步深入到情绪理解的脑机制和神经基础[48]。情绪理解的作用,如情绪理解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前主要是相关研究,有必要通过实验室实验深入揭示儿童情绪理解作用的内部机制。

参考文献

[1] Harris P L, Understanding Emotion. In: Lewis M, Haviland-Jones J M (Eds.). The Handbook of Emotion.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000. 281~292

[2] Cassidy J, Parke R D. Family-peer connections: the roles of emotional expressiveness within the family and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emotions. Child Development, 1992, 63: 603~618

[3] Izard C, Fine, S. Emotion knowledge as a predictor of social behavior and academic competence in children at risk.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1, 12: 18~23

[4] Nelson C A. Recognition of Facial expressions by 7-month-old infants. Child Development, 1979, 50(4): 58~61

[5] Izard C E. The young infant’s ability to produce discrete emotion expressio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0, 16(2): 132~140

[6] 孟昭兰, 阎军, 孟宪东. 确定婴儿面部表情模式的初步尝试. 心理学报, 1985, (1): 55~61

[7] Denham S A. Social cognition, prosocial behavior, and emotion in preschoolers: contextual validation. Child Development, 1986, 57: 194~201

[8] Izard C E, Fine S. Modeling emotional,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predictors of peer acceptance. Child Development, 2002, 73: 1175~1787

[9] Camras L A, Ribordy S. Maternal facial behavior and recognition and production of emotional expressions by maltreated and nonmaltreated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0, 26(2): 304~312

[10] 姚端维, 陈英和. 3-5岁儿童3-5岁儿童情绪能力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的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 12~16

[11] Ribordy S C. Vignettes for emotion recognition research and affective therapy with children.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1988, 17: 322~325

[12] Arsenio W. Affective predictors of preschoolers’ aggression and peer acceptanc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0, 36: 438~448

[13] Garner P W. Continuity in emotion knowledge from preschool to middle-childhood and relation to emotion socializati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1999, 23(4): 247~266

[14] Denham S A, Couchoud E A. Young preschoolers’ understanding of emotion. Child Study Journal, 1990, 20(3): 171~192.

[15] Denham S A, Couchoud E A. Young preschoolers’ understanding of equivocal emotion situations. Child Study Journal, 1990, 20(3): 193~202

[16] 杨丽珠. 不同线索下3-9岁儿童的情绪认知、助人意向和助人行为. 心理科学, 2003, 26(6): 988~991

[17] Steele H, Steele M.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at one year predicts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mixed emotion at six years. Social Development, 1999, 8(2): 161~178

[18] Gordis F, Rosen A B, Grand S. You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simultaneous conflicting emotions.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biennial meetings, 1999, Kansas City

[19] Harter S.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he simultaneity of two emotions: A five-stage developmental acquisition sequ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7, 23: 388~399

[20] Harris P L. Children and emotion: Mixed feelings.1989. 124

[21] Wintre M. Self-predictions of emotional response patterns: Age, sex, and situational determinants. Child Development, 1990, 61: 1124~1133

[22] Denham S A. Socialization of preschoolers’ emotion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4, 30(4): 928~936

[23] Fabes R A. Eisenberg, N. Young children’s appraisals of others’ spontaneous emotional reactio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1, 27(5): 858~866

[24] Stipek D J, Decotis K M.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lications of causal attributions for emotional experiences. Child Development, 1988, 59: 1601~1610

[25] 徐琴美, 鞠晓辉. 7-11岁小学生对学习成功和失败的情绪反应与情绪归因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12: 239~243

[26] 徐琴美, 鞠晓辉. 9-11岁儿童对失败学习情景的情绪反应和情绪表达研究, 心理科学, 2005, 28 (2): 447~450

[27] 徐琴美, 张晓贤, 5-9岁儿童内疚情绪理解的特点.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3: 29~34

[28] Wellman H M, Liu D. Scaling of theory of mind tasks. Child Development, 2004, 75(2): 523~541

[29] 李佳, 苏彦捷. 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情绪理解.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12(1): 37~44

[30] Harris P L, Johnson C N, Hutton D. Young children’s theory of mind and emotion. Cognition and Emotion, 1989, 3: 379~400

[31] Baron-Cohen S. Does the study of autism justify minimalist innate modularity?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8, 10(3): 179~191

[32] Wellman H M, Banerjee M. Mind and emotion: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he emotional consequences of beliefs and desires.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of Psychology, 1991, 9: 191~214

[33] Jones D J, Abbey B B. The development of display rule knowledge: linkage with family expressiveness and social competence. Child Development, 1998, 69(4): 1209~1222

[34] Harris P L, Donnelly K.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real and apparent emotion. Child Development, 1986, 57: 895~909

[35] Zeman J, Garder J. Display rules for anger, sadness, and pain: it depends on who is watching。Child Development, 1996, 67: 957~973

[36] Zeman J, Penza S. Preschoolers as functionalists: The impact of social context on emotion regulation. Child Study Journal, 1997, 27 (1): 41~67

[37] 徐琴美, 鞠晓辉. 9-11岁儿童对失败学习情景的情绪反应和情绪表达研究. 心理科学, 2005, 28(2): 447~450

[38] Saarni C.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children’s attempts to monitor their expressive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1984, 55: 1504~1513

[39] Cole P. Children's spontaneous control of facial expression. Child Development, 1986, 57: 1309~1321

[40] Saarni C. Coping with aversive feelings. Motivation and emotion, 1997, 21: 45~63

[41] Jenkins J M.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regulatory aspects of emotion. Cognition and Emotion, 2000, 14: 261~282

[42] Zahn-Wacler C, Friedman R J. Japanese and United states preschool children’s responses to conflict and distress. Child Development, 1996, 67: 2462~2477

[43] Denham S A. Preschool emotional competence: Pathway to social competence? Child Development, 2003, 74: 238~256

[44] 徐琴美, 何洁.小学生情绪表现规则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同伴接受性的关系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2):177~179

[45] Brown J R. Continuities in emotion understanding from 3-6 yrs.Child Development, 1996. 67(3): 789~802

[50] Wang Q. Emotion situation knowledge in American and Chinese preschool children and adults. Cognition and emotion, 2003, 17(5): 725~746

[51] Harris, P. L. Emotion comprehension between 3 and 11 years: Developmental periods and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4, 1: 127~152.

[52] Blakemore S J, Winston J, Frith U. 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where are we heading?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4, 8(5): 216~222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Emotion

Xu Qinmei, He Ji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

Abstract: Understanding emo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the resent two decades. Understanding emotion includes two elements: understanding emotional state, and understanding emotional process. Understanding emotional state includes expression recognition, emotion situation re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mixed emotion. Understanding emotional process includes understanding of emotion cause, understanding of desire and belief on emotion, knowledge of emotion display rules and understanding of emotion regulation. The method and development of understanding emotion are reviewed, and the limitations of method and content are discussed. The methods such as 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the 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are suggested for methodological improvement. The cultural variations in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emotion require further study and the materials should be standardized. The process and functional mechanism of understanding emotion are suggested for content improvement.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 the function of understanding emotion and the personal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nderstanding emotion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in future.

Key words: children, understanding emotion, emotion knowledge.

上一篇:军官心理选拔方法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智力开发的基本理念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