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媒体课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27 03:18:16

谈多媒体课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多媒体课件在现代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辅助功能,其优势不仅在于容纳信息量大,形象直观,更在于能有效使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主动的知识寻求者。本文结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就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打造高效课堂谈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教学;应用

历史是人在时间中的科学。作为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早已消逝于天地之间,传统教学在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想象中诠释着互动的含义,一本教课书,几幅历史图片,教师生动的讲解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探知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努力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就成为新时期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从事历史教学多年,经历了从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蜕变,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历经数次课堂实践的磨练和探索,在实际应用中颇有作为。

一、该用

传统历史教学中,一本书、一张嘴、两支粉笔贯穿始终,教师讲得可能精彩,学生听得未必到位,有限的知识获取途径、略显单调沉闷的授课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难以激发其对学科应有的兴趣。信息技术手段在传统教学中的使用让学生眼前一亮。课件承载的信息量大,能节省教师的授课时间,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余地和空间。各种历史图片、视频材料、阅读材料取材广泛,为教材知识的拓展提供了充分的佐证。

笔者早期应用的课件中,《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对教学辅助的效果明显。课件选择的背景、画面色彩明亮,同时突显了国民大革命的主题,颇能抓住学生的眼球。教材内容上,从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到可能性,从中共三大到一大,基本知识点明晰到位,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增强了直观效果。课件最大的亮点是将新旧三民主义以表格的形式对比呈现,色彩对比鲜明的背景和重点语句的特别标注,让学生对新三民主义“新”在何处有一目了然之感。动画演示的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很好地突破了教材中需要用繁琐语言陈述二者关系这一难点。在开发教材、拓展知识方面,课件中增加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以表格形式对比其与新三民主义的异同,明确二者在基本原则上的一致性,弥补了教材在原有知识点上的不足。

二、活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日益被摒弃。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能被限制在教师预设的框架内,要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相互合作、创新思维的空间。衡量课堂高效与否的标准不是看教师教得好不好,而是看学生学得好不好,让学生“乐学”“会学”成为新课标下的新目标、新要求。在此趋势下,多媒体课件更多地发挥着导学功能,成为师生互动,拓展学生思维的平台。

史料教学是最具历史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教学和考试测量强调的是课程知识而不是课本知识,以材料导入方式设计的各类试题,是对教材内容的内化和升华。师生常常困惑于所学与所考总存在梯度上的差异,面对困惑,以“新教材新情境”进行教学是最好的出路。新课程必修三《蒙昧中的觉醒》一课,是史料教学比较成功的范例。本课立足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理论性强,对涉及的人物、观点学生相对陌生。课件呈现了希腊不同历史时期的三段文字材料,学生通过希腊人关注对象的变化,折射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使人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中觉醒,导入顺畅,过渡自然。谈到智者学派,教材对智者的缺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学生因不理解而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课件中笔者选择了普罗塔戈拉的经典官司“半费诉讼”进行讲解,学生饶有兴趣地在阅读中归纳出智者的特点:重知识,擅雄辩;忽视道德,追求功利。从故事中自主推导的结论让他们颇有成就感。有关苏格拉底的理论性叙述,让课堂气氛略显沉闷,课件以文字材料呈现了苏格拉底在雅典市场与一个过路人一问一答的对话,很通俗地阐释了其教学方法——“助产术”的含义,学生莞尔,适度的轻松很好地调节了课堂气氛。几个恰到好处的史料辅助了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兴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图片能让学生近距离地触摸历史。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可以以教材为圆心,从内容上向外延伸。《拿破仑加冕》是法国画家大卫的写实油画,投射在屏幕上,学生在惊叹这一宏幅巨作的同时,也在品味19世纪初法国上流社会的众生相。教皇庇护七世威严而无奈;拿破仑自行加冕,暴露出急于称帝的迫切心情,张扬着蔑视教权的不羁个性。学生在欣赏历史画卷、捕捉人物个性的同时,对拿破仑称帝及大革命后法国社会纷乱动荡的局势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俄国农奴制改革》借用了列宾《伏尔加河的纤夫》,学生从画面中感悟到的是19世纪中期俄国工业水平滞后,交通落后,社会矛盾尖锐,农奴制改革势在必行,这要比从教师那里直接获取的结论更具价值和意义。文字、图片等史料教学有利于创设情境,更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学生只有在历史情境中,才容易获得正确的历史认识和情感体验。

新课改倡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一些课题作为试点,让学生尝试合作探究学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专题的学习中,教师要求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分别负责衣、食、住、行、传媒五个模块。学生通过查阅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收集相关图片、史料和音像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合,自行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中由学生负责授课讲解,并对本小组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性评价。活动中,小组成员有明确分工,搜集资料、筛选整合、制作课件、课堂讲解、总结归纳,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一项目标任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整改模块的学习。学生借助图片、音像资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了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拓展了学习空间,加深了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当然,学生对课题的学习仅有兴趣是不够的,由于知识和能力的限制,学生还不能从系统的角度去考虑和组织学习的全过程,因此,教师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作为把“施教的光芒辐射到全体参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其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展现学生的能力,塑造学生的个性,形成一种和谐共振的教学情境,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三、慎用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从使用功能来看,它无疑是先进的。它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成为解决学时矛盾的重要途径。但是,多媒体教学毕竟只是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课堂的主宰。时下各种名目的公开教学,似乎成了课件比拼的平台,一个图文并茂,声像兼备,跨越时空,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确实能为教学过程增色不少。但是,制作课件固然重要,合理使用更加重要,滥用教学媒体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还会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教学媒体并非优化教学的唯一手段,如何使用它才能打造高效课堂,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谨慎对待的一个问题。首先,要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多媒体。教学中要坚持多媒体的辅原则,要与常规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根据教材的特点加以灵活运用。其次,要把握学生的年龄结构和认知特点。课件不是图片的堆砌,教室不是演播厅,过多的声音和色彩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淡化教学效果。对高中教学而言,多媒体的应用除了能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落实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外,更要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以教学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关系,让现代化教学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作用,使师生双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教育的现代化需要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才能使课堂教学效果不断优化。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我们有信心通过探索和反思,让教学过程日臻完善,更趋完美。

上一篇:浅谈肖像雕塑的瞬间表情 下一篇:抓住课堂环节 积累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