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探究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4-26 06:12:17

论探究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将探究式学习列入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的在于引发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凸现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促进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将探究式学习方式应用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本文,我将结合平时教学的实践和思考,借鉴相关的理论文献,浅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 问题情境 平等对话 学法指导 学习兴趣 合作交流 多元评价

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而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动下、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以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探究意识、创新思维、创造能力。

一、设问题、留悬念,激发探究欲望

思维通常总是始于疑问困惑、始于新奇惊讶、始于矛盾冲突。学习应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展开,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创设情境有利于学习的真实性和复杂性,有利于引出整体性的任务,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问题。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体验,围绕学习主题提出一些相关问题,留给学生悬念,并由此引出活动的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学习Word2003《自选图形颜色编辑和组合》时,我不将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空白地带,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开展了一次用Word 自选图形制作未来太空站火箭设计为主题的活动。我先播放“神七发射”等视频,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体验,适时交流一些相关的问题,如载人航天下一步将建立太空站。这次是用长征二号F型火箭发射神七上天,火箭是什么样呢?请认真观察。那未来的火箭可不可以跟长征二号一样,为什么?等待你们的创新等问题,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设计制作未来火箭,并在轻松和谐制作过程中,了解和掌握《自选图形颜色编辑和组合》的基本操作知识。

由此可见,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激活学生思维的亮点,可以引起学生一串串连锁的问题,这样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有趣的“迷宫探宝”过程。

二、多对话、巧引导,夯实探究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表明,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探索和实践应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然而农村的学生,其家庭情况差异大,有的学生很早就接触过电脑,而有的乡下学生还没真正见过电脑,其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对待基础知识薄弱、操作能力不强的学生时,过于放手的探究将会造成学生探究方向模糊、探究方法不力、探究动力不强的状况。为此,教师必须加强与学生的对话,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水平、信息的收集和资料处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等。只有知根知底,才能视学生个性和资源情况来预设和调整教学方案,从而加强学法指导,不断夯实学生的探究基础,才能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潜能。

1、加强师生对话交流。“蹲下身子和学生对话”,不仅是一种沟通技巧,更是一种教学态度──表现出你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如果教师能有这样的一颗爱心,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多些宽容,多些理解,相信我们的课堂就不再是“一言堂”,而是师生互动、共识、共享、共进。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一位好的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经验背景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从而判断学生理解到的深度,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使教师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2、加强操作示范引导。模仿是小学生的天性。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教学活动中即时地给学生以宏观指导、提携和释疑,才能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规范、流畅、触发式地获取大量的感性认识,发展观察、思维、操作和表达等基础能力。如在进行画图教学时,教师就先告诉学生工具栏在哪里?颜料盒在哪里?绘图区在哪里?然后示范“移动鼠标―选择工具―画出图形”,接着给出一幅漂亮房子图,让学生用工具栏上的工具把它画出来,逐步引导学生探索如下问题:①怎样选择工具;②怎样较快地画出直线、斜线以及正方形;③如何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④如何设计自己喜欢的作品;⑤怎样保存自己的作品。在探索式学习中,教师要及时排解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借助信息技术学科特色及网络广播教学系统进行必要的操作示范演示,适时适度地理清探究中思维和知识点的混乱,并及时地启发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迸发的火花,激活学生在教学中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动性。

3、加强课堂巡视辅导。由于学生间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时会感到不知所措,容易产生无效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巡视指导,根据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个性化指导和点评。例如,在教学Word2003时,由于四年级已经学习过WindowsXP中的记事本和写字板,在新课上我先让学生回顾这几种软件的共性,并鼓励学生先自己尝试使用Word2003,在刚开始操作时,学生每进行一步操作都会“碰壁”,此时我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困惑,予以点拨,并提供可行性的处理建议,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点拔者和帮助者。 再如在画图《上月球旅行》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同学都在用别人的照片设计自己作品,这让我感到吃惊,于是我及时通过一些案例,让我们的孩子知道未经同意,不得窃取他人信息,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玩“游戏”、学新知、增强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性强,往往坐不住,而对于单调的练习感到厌烦,经过充分考虑、分析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就适当地采用一些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配合教材内容,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一些既适合小学生又具有很强趣味性的游戏软件。例如:计算游戏、拼图、连连看、金山打字通打字游戏等,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学生在忘情地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指法练熟了,懂得了平常课堂中很难理解的回车键、空白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与使用。由于游戏中巧妙地设置一些障碍和关卡,迫使学生去理解键盘上的一些键的功能与使用,这样他们就在无形中学会了键盘的使用。如果强行让他们去学习理论知识,背熟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学习效果不见得会很好,同时学生也没有更大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正确地引导小学生玩电脑游戏是利多弊少。这让我体会到:“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电脑游戏的取材和活动时间必须要严格控制,要选择优秀的适合学生的游戏,更要强调趣味、益智、学习的功能。

四、讲合作、促交流,营造探究氛围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系统、专业的知识;聪慧、灵敏的大脑;勤奋、专注的品质;合作、竞争的意识等诸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当学生面临的是复杂的综合性问题,这就需要依靠学生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例如,我在特色班的电子板报教学中,经常将学生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个性不同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由师生共同推荐一名小组长,负责在合作过程中协调组织组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成立“小小设计师”“小小情报家”“小小图片收藏家”等小组,然后通过网上邻居资源共享,想信每个小组都能按要求制作出一份精美的电子板报。可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适时更换小组角色。通过协作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成果,与此同时,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还学会相互交流、协作,养成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态度,形成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制定并执行合作研究方案的能力等。

五、 摊任务、妙评价、体验探究乐趣

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创设目标任务以驱动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自主能动性。当学生不是面对现成的陈述性知识或程式化的练习题,而是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任务,就会激发其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这时教师再加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自主的、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并予以积极评价,让学生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

1、细化探究目标任务,满足学生的探究需求

“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对教材总教学目标进行认真的分析,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将其细化为“子教学目标”,从而确定在探究过程中最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能和创新意识内容作为探究任务。也可根据学生不同层次水平,将任务设计成多层面,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在教学Word2003在《给自选图形穿上漂亮“衣裳”》时,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按要求完成作业。例如:当学生找到了自选图形已经兴高采烈,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看到自己选好了的图形,还想学点什么?第一份作业是:我的“笑脸”太大了点,要是小一点更好看?我的“爱心”太小了点,要是大了点更好?第二份作业是:我的“五星”想放在中间,该怎么办?第三份作业是:给自己的作品添加颜色!其中第二份和第三份作业要求体现学生的个性、水平和设计能力、审美观点。因为明确了学习的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 ,使学生对比较单调的图形学习有了兴趣,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究需求。经过选取、反复修改、精心设计,当自己完成较为满意的作品时,学生均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和愉悦感,而同学之间的相互传阅,更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大大地提高了他们学习和创造的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设计潜能,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

2、实施“多元评价”,激发学生探究内驱力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追求“多元答案”则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内驱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差异,构建多元评价标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在Word2003艺术字教学中,我除了采取“谁的操作姿势规范?”和“谁的速度操作快?”、“谁的点子多?”、“谁的想像力丰富?”、“谁的作品艺术效果好?”,还引导学生开展自评和学生评价学生并说说为什么等评价方式。

3、展示学生成果,释放学生探究的个性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创设展示学生成果的平台,挖掘学生的潜能优势,引导学生分享成果,通过交流、研讨,进行思维的碰撞。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图画、LOGO作品、电子板报、书签、多媒体文稿、Flash制作等。如在“LOGO语言”空心椭圆STAMPOVAL :X :Y以及实心椭圆(STAMPOVAL :X:Y TRUE)命令教学中,同学面对功能强大的“LOGO语言”软件,往往画出来的图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几乎大同小异。于是,为引领学生设计出有各自特色的图形,我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创新闪光点,如:我的同学用实心椭圆与空心椭圆命令组合成一只可爱的熊猫;有的组合成一个“太阳系”等。即使有一点点创新,我就通过广播教学软件展示出这个成果,并让作者说出思路,再让其他同学评价,并鼓励大家一起试一试,而作者的成果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喜出望外,创作情趣就更加浓厚。这样,学生的创造意识被有效激发,都跃跃欲试,都希望能向观众展示个性风采。

参考文献:

[1]叶平.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2]陆宏.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3](美)贝兰卡,(美)查普曼,(美)斯沃茨 著.夏惠贤等 译.多元智能与多元评价: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上一篇:试谈虚拟语气的复习 下一篇:人口老龄化下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