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分析调整

时间:2022-04-25 12:47:51

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分析调整

摘 要:职业教育学校现行管理模式对学生的行为素质教育有缺位,造成学生整体素质提不上去,长此以往将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拖累强国战略的实施。职业教育学校将传统教学管理模式调整为军校管理模式,是职业教育学校输出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体制保障。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校;军校管理模式;技能型人才;行为素质;技能素质

一、我国教育体系管理模式简介

我国教育体系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如多数普通院校与职业教育学校,这种模式主要强调的是学生的知识能力教育,对学生的品德、修为等行为品格教育则没有严格的要求。另一种是军校管理模式,如各类军事院校,这种管理模式是将军事化管理融入日常教学管理之中,学生的行为采用军事化管理,要求很严。学生的知识学习由教学计划管理,要求也很高。军校管理模式既重视学员的知识能力素质教育,更重视学员的行为素质教育。

二、职业教育应该采用军校管理模式

国家富强靠经济建设,经济建设离不开人才,尤其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支撑。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输出的技能型人才数量与质量决定着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速度,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国家强国战略实施的成败。

据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对全国186家不同类型的石化企业调查统计,近三年来,虽然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需求明显提高,但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满意度却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素质尤其是行为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速度,也影响了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安置。下面,我就职业教育学校学生素质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1. 生源素质分析

在我国的社会观念中,高等教育是人们所期望获得的,是优秀学子的首选。而职业教育则往往是人们没有希望得到高等教育之后为了就业而做的无奈选择。以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为例,其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学历的学生,他们大多是中招落榜、大学无望、成绩不佳、不愿学习,甚至个别还有不良习惯的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职业教育学校如何根据生源素质现状,有效教育、引导、管理好这样一个群体,使之成为社会认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毕业生素质分析

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两个方面的素质是用工企业比较重视的:一是行为素质,二是技能素质。二者之中行为素质起主要作用,行为素质高可促使技能素质提高,行为素质差则影响技能素质提高。

由于生源素质的特殊性,职业教育学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对学生的行为教育力度不够,学生的行为素质很难快速提高,学生过低的行为素质又影响了技能素质的教育,使学生的技能素质提不上去。这种不良循环造成了职业教育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高,用工企业不欢迎。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变,否则,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技能人才素质不达标,必将拖累经济发展速度,影响强国战略的实施。

3. 采用军校管理模式可以输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由军训得到的启示。很多职业教育学校的新生入校时一般都要进行军训。入校前,这些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被人呵护,在校被人看护,在社会被人爱护。在这种关爱、疼爱和溺爱下长大的孩子,往往优越感很强,常常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吃苦耐劳精神较差,集体观念不强,组织纪律性淡薄,这是学生入校前的行为素质表现。

学校组织新生军训,目的就是磨炼他们的意志力,增强他们的集体观念,强化他们的纪律性,培养他们认真做事、刻苦工作的精神,使他们养成严格服从与严谨生活的习惯。

军训期间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团结协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听从指挥的观念得到了加强。军训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军训使学生学会了遵纪,懂得了服从。通过军训,学生的娇气没有了,懒散不见了,精神面貌产生了有目共睹的改变。这是学生军训后展现的行为素质状态,这种行为状态正是职业教育学校行为素质教育所期盼的结果。

(2)军校管理模式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体制保障。军训时间虽短,但效果是明显的。学生在军训中养成的严谨作风和良好习惯是学生一生中难得的宝贵财富,是学生学好知识练好技能的行为素质保障。职业教育学校引入军校管理模式可以延续和保留这种严谨作风和良好习惯。

职业教育学校采用了军校管理模式,则学生在校期间,其日常行为用军事化管理,行为素质不断提高;其学习训练由教学计划管理,由于有了较高行为素质的保障,促使技能素质大幅提高。经过军校管理模式的教育,职业教育学校培养的学生,既具有丰富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能力素质,还具有军人的服从命令、遵纲守纪、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行为素质。这种综合素质是企业加速发展期望员工应具有的良好素质,是国家实施强国战略期望技能型人才应具有的理想素质。所以,将传统教学管理模式调整为军校管理模式是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最佳选择,是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军人品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体制保障。

三、职业教育学校引入军校管理模式的方案的思考

如何在职业教育学校中引入军校管理模式,本人通过军训观察到的情况,提出两个较为可行的方案供探讨。

方案一:在职业教育学校每年的军训生活中,聘请的教官尽管严厉,军训过程尽管艰苦,但学生与教官之间却能建立深深的情谊。每当军训结束,教官与学生告别的时候,学生依依不舍、热泪盈眶的场面屡见不鲜。我们试想,如果能将军训的教官留下来长期参与学校的学生管理,这种优良的管理理念与严谨的管理方法就可以保留下来,这是延长与保持军训成果的一种途径。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可行的第一种方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长期聘请军事素养较高的教官到校做学生的辅导工作,或招聘有较高军事素养的退伍军人到校做学生的管理工作,从而实现长期将军事化管理引入学校。

方案二:军训结束,教官将学生由军训操场交给教师带回教室。对学生来说,环境变了,管理的人员变了,管理的风格也变了。结果,学生军训时培养的严谨作风与良好习惯,也在不同班主任和教师的不同管理风格中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一个学期过后,学生军训时展现的精神风貌不见了,只剩下了美好的回忆;学生军训时培养的良好生活习惯没有了,又回到了令人厌恶的从前。我们试想,如果教师能具备一定的军事管理能力,接班以后能沿用教官军训管理理念继续管理班级,或者对学生进行军训的就是我们的具有军事素养的班主任和教师,这不就是一个长久延续军训效果的良好办法吗?由此可以得到较理想的第二种方案:对职业教育学校的教职人员进行有效的军事管理知识培训和军事技术训练,让教职人员深入了解和切实掌握部队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方法,从制度上规定将军事化管理的理念用于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中,使学生从入校的军训到期满毕业,都在学校的准军事化管理中度过,这是一个实现职业教育学校引入军校管理模式可行和较为有效的方法。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现行的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对学生行为素质教育效果不佳,造成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用工企业不满意,毕业生就业困难。将传统教学管理模式调整为军校管理模式是职业教育学校输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体制保障。职业教育学校能够输出具有军人品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将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为国家实施强国战略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

(焦煤集团高级技工学校)

上一篇:保教质量源于细节管理 下一篇:如何做一名称职的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