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低年级大班额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06-10 05:44:15

如何提高低年级大班额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摘 要:全国各地大班额现象普遍存在,在大班额下,低年级的课堂组织好课堂纪律尤为重要。教师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向40分钟要质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互教互学、互帮互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低年级;大班额;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推进,城镇人口的密度大大增加,而学校网点建设相对滞后,全国各地大班额现象普遍存在。近几年来,我校每班人数超过80人,有的甚至达到90人,属于特大班额。在这种情况下,给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教师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如何提高大班额的教学质量,成了我校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要提高大班额的教学质量,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采取多种措施,组织课堂纪律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刚刚走上讲台的时候,有一位老教师对我说:“你的课讲得再好,如果学生不听,那也等于零。”这话说得虽然很朴实,却很有道理,试想,如果教室里乱哄哄的,学生说话、玩玩具,各得其乐,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无论多么高超的教学艺术,也无论讲解得多么精彩,都是难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由于班额过大,特别是低年级,要组织好课堂纪律不容易,需要有一定的好方法。

(1)口号加表扬。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还没养成上课要遵守纪律的习惯,常常是上课铃响了,教室里还是一片热闹的景象,这时组织课堂纪律就成了首要工作。我一边“啪啪啪”拍三下,一边说“一二三”,学生听到后齐喊“我坐好”。这个口号提醒了大家,大部分学生坐好了,我先表扬几个坐得好又安静的小朋友,周围的孩子看到别人坐好、安静就得到老师表扬,他马上也安静地坐好,其他的孩子也跟着安静地坐好,就可以开始讲课了。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真的是无穷的。这个方法对一年级学生非常奏效。

(2)参观。班上常常会有几个特别调皮、淘气、好动的孩子,他们不懂得做好上课的准备,只顾说话、玩东西。我则让他们上讲台参观,看看哪个小朋友坐得好,让他一一指出来,我再问他:“你能不能像他们那样坐好?”他会很有信心地说:“能。”这样,回到自己的座位,他会坐得很好,得到他表扬的同学会坐得更直、更专心,没得到他表扬的同学也懂得了上课要遵守纪律,他自己也懂得了上课应该怎样做。

(3)休息一分钟。有时,学生对某件事太激动,特别是上了体育课后,孩子们都是一头一脸的汗水,脸上都是红扑扑的,都还处于兴奋的状态,这时我会让他们擦干汗水,口渴的先喝水,完了让所有的孩子伏台休息一分钟,让他们的心情慢慢地平静下来,才开始讲课,使学生进入课堂的学习状态。

二、采用多媒体上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正确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直观形象地演示公式的推导过程,化解难点,能使整个课堂教学洋溢情趣、充满生命的活力。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容量大,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1)采用多媒体上课,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与其所发生的情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内容,创设有度、有效的学习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2)采用多媒体上课,直观形象,演示过程浅显易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低年级学生直观的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的逻辑思维还没有完善,用多媒体上课,化抽象为直观,会使学生对知识点容易理解,从而牢固地掌握知识。

(3)采用多媒体上课,课堂容量大,学习效率高。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纪律好,教学步骤紧凑,让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安排出很多时间进行更深层次的开拓思维练习、动手操作等,内容丰富,练习量大。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直观形象、动静结合,既节省教学时间,又使学生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个班,密密麻麻地坐了八十多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检查、管理很难到位,对很多学生照顾不过来,学生在这么多人的学习班中,也很难得到充分发挥展示的机会,因此,我把全体学生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分为若干个学组(6~8人一个大组),每个大组再分成若干个两人小组。在小组成员的组成上考虑了优差搭配,这样便于学生的对应性学习帮助和学生间的相互督促学习,从而实现了小组学习的最大有效性。平时学习主要是两个人的小组合作。实验证明两个人的合作密度最大,效果最好。对于老师布置的自学内容,两个人首先是相互检查,然后是相互帮助。特别是对课堂练习的检查,通过检查别人的作业,加深自己的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有同桌帮助,学生教学生,学得更快,能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我在教学“平移”时,画平移后的图形,这是一个教学难点,教师要检查八十多个学生画的图形,相当困难,一节课内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就让学生两人小组互相数格子检查,画错的指出来,教他改正,这样每个学生都得到多一次的锻炼机会,加深了认识,又把教师从作业堆里解放出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有时两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就通过大组来解决。在6~8人的大组里,学生有了交流的平台,得到了更多的发言、展示的机会,使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大家在一起讨论的应是不会的问题,会的问题就不要讨论了,要注意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大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可通过全班讨论来解决。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联系实际,精心设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分组合作学习,互教互学、互相帮助,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每个学生的智力都得到开发,从而优化大班额课堂教学,提高大班额下的课堂教学效率。

(贵港市港北区石羊塘学校)

上一篇:孩子们哭了…… 下一篇:中职志愿者服务与实践育人模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