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应用分析

时间:2022-04-25 05:14:13

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应用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措施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方法 1370例在门诊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均给予护理措施干预。结果 经过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有1例出现疼痛、1例出现液体外渗,经积极处理均痊愈,余未出现一例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均满意出院。结论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进行护理措施干预,可以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疗效显著。

【关键词】 静脉输液;护理措施;应用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33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88-02

我们在临床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进行综合的护理措施干预,显著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效果显著,现回顾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1370例自2012年4月――2012年5月在我院门诊治疗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男696例,女674例,年龄17-90岁,平均年龄(5638±1142)岁,每例患者平均输液128天,我们在严格执行医嘱用药、静脉穿刺的基础上,对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措施干预。

2 护理措施

21 沟通护理 输液前良好的沟通往往有助予化解矛盾。因此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前要进行良好的沟通,态度和蔼、诚恳,了解病人的各种需求,针对病人需求提供满意的服务,介绍相关的药物知识,讲解必要的注意事项,包括输入药物名称、速度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根据医嘱、病情、年龄、药物的性质决定输液滴数,并告知病人和家属,不要随意调整滴速,若出现不滴或穿刺部位有肿胀、疼痛以及其他异常情况,需立即与当班护士联系,护士在病人输液时巡视到位[1]。

22 更换液体护理 在连续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更换不及时是引发护理缺陷和影响护理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之一[2],以液平面进入莫非氏滴管上段为上限,以莫非氏滴管内液体量恰好等于莫非氏滴管上段管道容积时的最低液平面为下限,此范围内为“最佳更换液体时机”。液平面高于此范围认定为“液面过高”,低于此范围认定为“液面过低”,均为护理缺陷[3]。考虑到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将莫非氏滴管内液量减少到莫非氏滴管容积50%作为最佳液体更换时机的下限。

23 静脉输液导管护理 静脉输液导管特别是静脉留置针导管较容易阻塞,导致阻塞的因素有药物配伍、导管内血栓形成等因素。一旦堵塞要及时处理,可尝试推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如若阻力较大,不可强行推注,以免将形成的血栓推入血流中造成栓塞[4]。必要时遵医嘱用药物及负压方式清除导管阻塞。如清理导管失败,需拔除导管,进行重新穿刺。

24 药物外渗护理 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外渗的情况发生率较高,正确选择静脉,有计划的使用静脉,避免静脉的反复穿刺,保护血管,可以有效避免液体外渗的发生[5]。如果一旦出现液体外渗应该及时停止静脉输液,针对不同药物造成的药物外渗可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血管收缩药物引起的液体外渗可先用5-l0mL酚妥拉明加生理盐水l0mL局部封闭,然后行局部热敷,以扩张血管,对抗血管收缩剂的收缩血管作用,防止皮下组织坏死[6]。血管扩张药物引起的可局部可用95%酒精持续湿敷,如果有水泡者,不要针刺水泡,可以让其自行吸收。

25 静脉输液疼痛护理 静脉输液时可产生疼痛不适的不良反应,患者感觉疼痛后可产生不良情绪,影响静脉输液的治疗。产生疼痛的原因包括患者的年龄、心理、药物等因素。所以针对所引起疼痛的原因进行对因处理,出现疼痛要先安慰患者,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仔细检查针具是否有异位、松动等情况的发生,如有要及时处理,或重新穿刺;查看药物,高浓度或输液速度过快可刺激血管产生疼痛,高浓度液体要进行冲管,液体速度过快要调低输液速度以减轻对静脉的刺激。

26 药物不良反应护理 输液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应用抗生素、配伍禁忌及输血治疗过程中,所以在进行输液前要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应用抗生素之前要进行皮试,间隔期限必须在3天内,超过3天需重新做过敏皮试试验。护士在配药过程中,应严格操作规程,绝对禁止不同药物用同一注射器配药,严格检查药品的生产日期、批号、失效期、药物的剂量等,若发现有浑浊、沉淀物时禁止使用[7]。输血前要进行交叉配血试验。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抢救物品、药品应处于备用状态,一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可以随时抢救。

3 结 果

经过对门诊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在治疗期间有1例出现疼痛、1例出现液体外渗,经积极处理均痊愈,余未出现一例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均满意出院,护理干预疗效显著。

4 体 会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可以使药物经静脉直达全身,发挥最大药物效应,对患者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但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也会出现诸多比如液体外渗、输液疼痛、不良反应、输液导管堵塞等不安全的因素,这些因素往往可以影响患者的情绪变化,形成医疗纠纷,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治疗疗效。所以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措施干预,预防或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提高治疗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我们通过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了沟通护理、更换液体护理、输液导管护理、药物外渗护理、疼痛护理及药物不良反应护理等护理措施干预,明显防止和减少了不良反应及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婧,彭晶晶,张晓博临床静脉输液风险管理与效果[J]求医问药,2012,10(9):6-7

[2] 毕娜,王建荣,焦卫红连续静脉输液最佳液体更换时机确定及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62-63

[3] 周丽娟,曹力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97-98

[4] 刘月月静脉输液治疗护理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9(31):41

[5] 韩丽荣,柳丽玲,邹丽艳,等65例老年静脉输液外渗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136-137

[6] 张琳中药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所致局部皮肤肿胀34例的治疗与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3):456-457

[7] 叶巧如,罗丽珍,黄莲,等48例儿童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358-359

上一篇: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防范对策 下一篇:产科无缝隙临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