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课堂,在学生的质疑中动态生成

时间:2022-04-25 03:03:15

研究性课堂,在学生的质疑中动态生成

研究性课堂是南京市力学小学全体教师构建起的心目中的理想课堂,即依靠全体教师的行动研究,用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改造学科课堂,从而改变传统的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的课堂现状,构建起符合学校实际及小学生身心特点的课堂。研究性课堂是优质的课堂,它应该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体现师生的探究性,最大限度地体现课堂的创生性。它是创造性的课堂,是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不断生成的课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允许学生大胆质疑,对于同样的问题允许多元思考,注重培养理性的怀疑和批判精神,这是研究性课堂的主要标志。课堂上,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课堂要想“活”起来,学生必须动起来。只有充分地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发展,才能产生更多的质疑和更多的生成。

案例: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这一单元,在练习三的后面有这样一道思考题:研究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之间的关系。教学中,我先在黑板上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一个四边形和一个五边形,然后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提问:“想一想,这样的一个任意四边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马上有学生举手回答:“360°。”“为什么?”学生们的想法是多种多样的:“因为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四边形,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90°乘4就是360 °。”还有学生到黑板上画示意图(如图1),并说道:“把一个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180°加180°就是360°。”“说得真好!这里两个三角形的六个内角加起来是不是正好是原来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由此可见,四边形的内角和是——”生:“360°。”“那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同桌两人互相研究一下。”……就这样,探究出多边形的边与内角和的关系:多边形的内角和=(边数-2)×180°。

这时,一生举手说:“老师,我有问题。五角星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是不是也可以用刚才总结的规律来计算?”“五角星它不是一个多边形呀!”我说道。“五角星怎么不是多边形?”他跟我辩了起来。“多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五角星显然不是。”我在黑板上画出了五角星(如图2)。又有一个学生举手了:“老师,你理解错了。他所说的五角星指的是空心的五角星,是一个十边形。”他上前帮我把图进行了修改(如图3),我恍然大悟:多好的一个问题呀!这的确是一个十边形,这是我备课时没有想到的。于是我说:“对不起,这的确是一个十边形,是老师没有听清楚你的问题。这个十边形和其他的图形不太一样,像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我们称它们为凸多边形;而五角星是凹多边形,因为它有些内角的度数大于180°。这些问题到了初中之后会学到,至于能不能用这个公式计算这样一个十边形的内角和,课后我要算一算。”一个学生又举起了手说:“其实,我也有一个问题。像这样一个图形(如图4)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他上前在黑板上画出了图形,画完之后他又说道:“我想,这应该也是一个凹多边形,因为这里有个角是270°。这是个六边形,有6个角,其中一个角是270°,另外5个角是90°,列成算式是270°+90°×5=720°,用公式算=(6-2)×180°=720°。两者的结果是一样的,由此可见,这个公式同样也适用于凹多边形。”多聪明的孩子呀!有时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些学生的思维。

研究性课堂应该最大限度地体现师生的探究性,应该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于是我又将学生的注意力转回到五角星上:“这个凹多边形的内角和用这个公式计算是1440°,你能不能来验证呢?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学生们的速度也很快,不一会儿有几个小组就举手了。我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把这个十边形分成了五个三角形和一个五边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算式是180°×5+540°=1440°。”……

反思:

我一直主张,研究性课堂应该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的课堂。教师尽管在知识结构的系统性、认识的深刻性上有着比学生更多的优势,但这种优势被今天我们面对事物的复杂程度所弱化。正如建构主义者所主张的那样,教师对世界的看法只是众多看法中的一种,看问题的角度是众多角度中的一个方面。从理论上说,教师不应当以自己的标准和角度遮盖学生去发现另外的标准、角度。现代教学所推崇的教学方式就是要建构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提倡人人平等,充分重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注重学习者心理世界的差异性。解放教师,还要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使课堂成为师生探究的天地。

一、研究性课堂,多给予学生提问的空间

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认真备课,不仅体现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上,还要充分预设,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教师要多阅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材料,这样才能更好的预设。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有更好的生成,以此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

四年级学生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是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数学逻辑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也同样是从这里开始的。同时,四年级学生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已经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也想有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不能置之不理或一味批评,否则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不利于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发展,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应该认真倾听,让学生把话说完,遇到教师自己弄不清楚的问题要放下架子,认真地跟学生共同探讨。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事物的不同程度,引导和鼓励他们用已掌握的知识自己去钻研、去探索,获得新知。

二、研究性课堂,要进行二度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一种处理预设与生成的艺术,当学生出现有别于预设的生成时,教师置之不理或让学生课后研究,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能得到解决吗?学生还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吗?以后遇到问题,他还会提问吗?因此,课堂需要“二度”教学设计。这是在充分预设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课堂中面对有别于预设的生成时,教师要及时调整原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活动方案,在头脑中即时形成并付诸实施的区别于课前“有形化”教学设计之外的一种“无纸化”教学设计。

上一篇:捕捉思维碰撞的火花 呈现复习课堂的精彩 下一篇:培养计量观念,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