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篇:SNS还能火多久?

时间:2022-04-23 05:28:32

网络篇:SNS还能火多久?

大前研一写的《看不见的大陆》中提出一个观点,说是一个大家看不见的“新大陆”正横空出世,所有人都无法逃离它的影响。“看不见”是因为这个新大陆并非一块实质上存在的土地,它只存在于我们的集体意识之中――这是一个资金和信息跨国界自由流动的无国界经济,其经济活动的重心转变为虚拟空间。

SNS即社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的缩写,主要作用是为一群拥有相同兴趣与活动的人建立在线社区。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没有描述计算机通讯的发展轨迹,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其认知的广泛、需求的变换,SNS时代也会从开始向结束的方向进化。曾经的SNS还能火多久呢?产品供应商(包括但不仅限于开心网)在问,第三方(包括但不仅限于风投)在问,用户(包括但不仅限于电脑用户)也在问。我们知道它有起点和终点,却无法预知沿途的经历,规律不可强迫。不那么八卦的人说了,我就想知道它会是怎么没的。面对SNS热,谁也不能给出其退潮的准确时间表,因为SNS的小宇宙就在当下。

那我们就说道说道SNS的“昨天、今天、明天”,但只能提供一些基本事实。

互联网大时代按照它的节奏在前进,SNS的出现虽然不能改变了一切,但却极其成功地掀起一阵狂潮。2008年似乎因SNS社交网站而变得精彩,一个名为开心网的处在测试阶段的SNS网站更是异军突起,因为成功地搅动了那些百无聊赖的办公室白领族群们的社群关系,其光芒几乎盖过了国内所有的SNS网站。

毋庸置疑,中国拥有3亿多网民、6亿多手机用户和13亿公民,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资本市场,无论是用户潜力还是市场魅力都能够激起人们无穷的想象力。国内SNS社区的高速发展吸引着资本寡头、通信大鳄、产业航母们在SNS战场中划定地盘、争夺用户、掠夺资源,资本的动力激发出来的不仅有SNS领域进步的力量,还有各家SNS产品供应商原始的欲望,不单是因为软银集团曾经砸向校内网的27亿人民币在整个市场中激起了巨大的浪花。

重复交织的SNS社区直接面临着如何吸引挽留住人气的残酷现实,为了融合进更多盈利或聚合的涵义,在“脸谱”+“照片”+“日志”之外,越来越多的“卖点”加入到中国的SNS。以国内某传统通信供应商为例,其提供的一款SNS产品在普通SNS网站的基础上集合了短信、彩信、飞信和手机邮箱等多项功能,旨在将固有的手机用户成功地转换为SNS社区用户,进而兼顾用户身份感和服务增值化的提高,致使无论用户的含金量还是用户的黏结性都将大大超过其它的SNS社区。而对于用户而言,投身SNS社区时孤独,离开时更孤独。多方参与了挽留住SNS生命的行动,2009年还是因为SNS而变得缤纷。

从目前情况来看,供应商的SNS社区组件的新产品开发周期不断缩短,但很多用户对组件的兴趣持续时间较之以往更短。SNS要想成功,必须要有杀手级应用来粘住用户,必须选择广告商赞助和向用户收费等赢利模式。在所有黏结性最大的互联网应用中,要么是交友,要么是游戏。以开心网为例,其成功之处就是跳出了SNS交友的陷阱,用网页游戏来吸住老用户、引来新客户。SNS社区以什么起家,也必受限于此,对于采用游戏模式的SNS来说,进一步发展势必面临模式选择与扩张问题,迫切需要突破的两大限制一个是稳定固有用户群体的参与度和含金量,另一个是面临新的扩张时的充足“弹药”(游戏开发和储备)。可以这么讲,SNS产品的发展和盈利模式的选择背后关联着整个SNS行业未来之路。

尽管SNS热潮已经在国内形成,但未来发展进化过程中其绕不开的最主要问题仍然是差异化的商业模式。很难讲清楚,那些完全没有“硬性指标”赢利点的SNS模式会在中国火多久,现在的环境下,没有任何人敢说SNS模式是一个夸大化的、泡沫化的产物,好像SNS已经不是SNS。但成功仅代表过去,一个SNS产品更需要满足人的内涵、文化等高层次需求,否则只能够吸引去寻求刺激的一部分人,并且只吸引这些人的某一时期(寂寞、郁闷、低落)的消遣,而不能长期让高端用户自动自发地产生归属感和成就感。一个成熟的SNS产品不能只是一味地迎合用户浅层次的需求,否则用户自己会成长,会有更高属性的需求,到那时就最终会抛弃浅层次的服务。流行的东西来的快,去的也快,SNS是个烧钱的行业,目前国内的SNS网站数量已经超过三位数,但这一波的SNS热退潮后,市场上最终会尚存几家?

SNS既然是人际的交往和互动,那么用户的性格决定了SNS的命运,产品供应商贴近用户生存,到全世界寻找利润才能成功。面对当前SNS的市场竞争白热化与多元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最终能够胜利者必然是能够为用户提供多元化服务平台的供应商。

坚定沉着战狂澜。面对SNS能火多久的问题,不容许我们抱着全有或全无的洁癖,假使太固执的话,就不能够想象不同的未来。

上一篇:与谷歌唱双簧? 下一篇:面向中小企业的“订单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