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磨损

时间:2022-04-23 08:49:14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磨损

一、教材越位,消磨教学个性

教材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但在一线教学中发现仍有一些教材本身的问题和教材利用的问题。教材本身的问题比较显著的有两点:一是教材内容过多。教材编写思路清晰,角度很全、容量很大,这固然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兼顾了语文学习的全面性。但在实际课时安排下,要充分地消化那么多的教材内容,教师有“要把教材赶完”的感觉。平时的教学有点赶,就有可能出现“一心只教(读)教材”的现象。教材内容过于丰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的创造性,削减了教师的自主意识,束缚了教师的自主性。二是选文过“正”。我国中小学教材的国家行为较为明显,选择了一些政治道德性很强的文章。教材确需担负起引导下一代的作用,但是,语文教材是学生学语文的材料,不应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材料。语文学习,可以熏陶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道德、修养等,但这些不是语文课的第一要务。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少数篇目仍有政治教化痕迹。当然,同样的教材,教师的利用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如何能为我所用,这个思考的过程必能促进教师成长。如果过度依赖于教材,就可能消磨自己的教学个性,产生无形的束缚。有些时候,教师习惯从分析教材、利用教材并传递给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追求教材的目标性,就导致了教材的单一权威性。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充分激活教学思想并展示教学智慧的过程,如果只是被动地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就只能消极地吞食教材内容,学生也只是将知识简单复制而已。现在,教材层出不穷,教师可从学生的角度研究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也可借助多媒体等手段,满足学生发展知识、方法和应用能力,也可以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研究、选择课程内容,或在学生学习心理的前提下,对有效的学习内容进行倾向化课堂教学。教育家苏姆霍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就关注了对学生脑力劳动的引领,强调新教材的教学,也非常关注教材之外的随意学习。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引领下,我们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智慧重组、优化、丰富教材,服务于师生的学习。也应鼓励学生课前预习,预习是自学与指导的结合点,并且能在教材客观性的基础上,给学生很大的自主性与独立性,让他们利用充裕的时间,熟知教学的内容,构建知识的体系,发现教学的难点,解决学习的困惑,把自己的发现、智慧乃至困惑呈现在语文课堂上,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效果。

二、任重道远,语文不能承受之重

寓教于道,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爱国情传授给学生,自然无可厚非,但语文课更应回归到“语文”的本质,展示应有的文学性、人文性,岂能只挑“思想教育”的重任呢?语文老师不应在课堂上言必品质、节操、精神,让孩子们食之无味。一些公开课最后的结局往往也是着力于“拔高”,一篇文章学下来,很可能学生的困惑还在,思考却失去了空间。或者知识学到了,但思辨的能力却缺失了。语文是一个单一化的学科吗?不,它更是个综合性的学科。我们可以从其他角度探讨语文课的多重内涵,而不仅仅是政治功能。语文是个综合性的学科,综合性体现在它有通向课外生活和平行学科的联系点、扩展点,更是学生敞开胸怀、放飞思绪的思索点。语文课本提供了学习的范本,但更注重培养学生自我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初中生初步具备了思辨能力,对世界的认识也有了模糊的轮廓。语文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培养孩子“设疑、探讨、归纳”。有了这样的认识,师生对待预习要常换常新,围绕身边的实际,结合当前的关注点,启发学生思索,从学生的思考引入、回归所学文本,紧扣切入点,带领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探索未知的领域。

三、以师为主,忽视学生感受

在很多教学公开课上,可能我们过多地关注了教师在课堂上自身风采的展示,而忽视了这节课也是学生生涯中一堂重要的课。学生应该得到发展,而不是为了配合、辅助教师去达成某个教学任务。有的语文课堂,教师急于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匆忙进入下个环节,将“预设”变成规定。学习问题被忽略,将学生赶往预定的坦途,学生的困惑未解,知识还未消化,忽视了他们的学习状况,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这种以师为主的教学法大大地让教学效果打了折。因为教学不是此一时彼一时的,是一个连续性的乃至终身学习的一个引导过程。抹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忽略课堂上“静悄悄”这样一种过程,是教和学的一个缺憾和损失。在课堂上,教师多留心、多一次注视、多一秒等待,也许就是学生共性之余“养”个性的好雨露。语文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虽然有很多东西无法预设,但只要我们的触角再敏锐些,思维再开拓些,方法再创新些,与学生的交流再多些,融入对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将语文搭建出更多通向生活的桥梁,师生一定能激发出更多的璀璨火花,走进语文学习的新天地。

作者:尹玲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学模式新思考 下一篇:情境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