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时间:2022-04-21 07:13:05

高职机械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摘要】高职机械专业是培养我国机械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机械专业教学必须认真研究社会发展需求,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探索高职机械专业教学的有效方法,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机械制作工业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事关整个国家工业体系。随着我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尤其是国务院推动我国工业4.0以及中国由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迈进,机械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国内外形成统一的市场,中韩自贸区、亚太自贸区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中国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机械行业面临更为残酷的挑战,社会企业对机械人才的要求层次不断提升。高职机械专业是培养我国机械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机械专业教学必须认真研究社会发展需求,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造就更多的高素质应用人才,服务学生的就业发展,更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一、当前我国高职机械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职机械专业是培养我国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针对学生的基础和未来发展需要,立足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结合国内外行业发展背景,开展相关教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但是,虽然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高职教育模式改革滞后,教学理念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造成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一直以来,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高职院校生源一直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造成学生整体素质不高。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是培养我国机械制造业一些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技能人才的基地,教学内容改革一直比较滞后,教学模式长期缺乏创新,教学方法较为固定,没有形成丰富的有效教学方法。高职机械教材变化较慢,尤其不能编写针对学生实际和行业发展的创新教材,很多教材内容较为陈旧,不少都是已经淘汰的技术或者工艺,企业正在采用的新工艺却不能及时编入教材,学生感到知识落后,毕业后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就业竞争力不强。机械类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开发能力。但是,现在的高职机械类教学模式较为落后,重视学生的机械理论,忽视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训练。重知识、轻能力是不少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能真正突出机械类专业的职业特色。

二、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分析

1、转变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思想和理念是教学行为的重要指导,决定着教学的方式和效果。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首先应该改革教学思想,注重教学理念更新。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一线专业技能人才,一线工作岗位和应用技能人才标准决定了高职机械类专业课教学必须围绕学生的未来的职业活动和岗位特点展开教学,不是培养学术性人才,也不是培养专家性高手,必须强化专业教育思想。为此,需要从三个方面做好转变。首先实现从学术研究性向应用技能型转变。其次,由过去注重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向技能实用型转变,案例更多的是生产一线的成熟经验,是较为实用的应用技能。再次,转变管理方向和内容,改变过去只管教学不管市场的局面,教师面向市场,围绕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强化学生的行业适应能力,突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2、注重教材更新选编

教材是教学最为重要的凭借,是知识的主要载体,是能力转化的重要间接依据,在整个教学系统中与教师、教法、手段同等重要的关键因素。机械专业的教材编写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材的知识编排体系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结构,教材的知识新颖程度决定着学生的能力发展等级和社会适应性,要想让学生能够学到最新的知识,培养过硬的能力,保障学生能够与社会发展接轨和时代进步,教材提供的内容应充分体现行业发展趋势、职业办学特色以及社会时代特征。为此, 改革教材编写设计,紧跟科技发展和行业进步,突出行业发展实际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尤其是能够结合案例进行教材编写,突出技术应用环节;做好教学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化,不是简单叠加,而是能力的优化组合。确保教材的新颖性,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编排设计都应出新;突出适应性,教材应与社会发展接轨,学生在校学习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适应企业岗位特点;注重教材与实践的统一,凸显实践性,针对生产环境和工作流程,指导学习知识理论,应用指导实践。对原有的教材内容进行优化选择,去粗存精,确保教材能够紧跟行业发展。

3、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机械专业教学需要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主要目标,知识目标抓哟是专业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能力目标则是操作能力、迁移提升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创新应用能力等。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需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率。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可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会让课堂教学变得更为枯燥。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改革创新,首先,改革教学方法,摈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多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和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完学生的学习机械专业的潜能,丰富学生综合素养。更多采用直观生动的现场教学,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其次,变革教学模式,实施模块式、学分制、工学交替制、分层次等教学形式,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突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再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合理实用电化教学、多媒体、网络的呢手段服务教学,更好地再现机械加工生产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感知生产过程、设备应用操作,运用动画演示各种工作环节、原理以及具体细节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机械应用技能提升的重要保障,也是进一步激发他们工作热情、学习热情的重要手段。机械专业教学传统的教学评价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不利于学生及时改进学习方法,也不利于教师改进教学策略,更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

首先应该改进对教师的教学评价,重视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时更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突出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教师知识的广度和新颖度,看重教师的理论教学更应强调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效果,不但要重视知识的讲授,又要强化对学生的实训、实习课程教学的指导和管理,在做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前提下只做那个渗透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技能。

其次,对学生的评价需要做好全面化、多元化、实用化,突出学生的动手应用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突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不是让学生单一的记忆一些知识。同时,对学生的评价是一个综合全面和动态化的工作,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重点放在学生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上,对机械操作、故障排查、维护维修等进行综合考核,确保学生有真正的应用技能。

总之,高职机械专业培养应用性人才,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专业应用技能为核心,结合社会和时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略,探索高职机械专业教学的有效方法,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丁官元. 高职院校机械加工实训中心的建设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 2014(02)

[2] 田炳彬. 机械加工项目教学研究与实践[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1(05)

上一篇:尔王庄对综掘机截割头的改造 下一篇:基于移动医护零漫游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