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时间:2022-04-18 08:21:14

审美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摘 要: 审美是一种移情,它体现为人之为人的精神愉悦的或是灵魂净化的,可能达到思想的启悟,体现为灵魂的终极关怀。正由于无功利无厉害,没有实际目的,拒绝物欲,审美才是精神的高蹈,然而审美的“无功利”,却是以“有功利”为历史与心理前导的。原古巫术的目的与功利意识,为原始审美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实际功用形式和原始文化态度,为原始审美意识发展提供土壤;审美和日常生活联系,呈现由功利向非功利的过度和转化。审美在功利性转化为非功利性的过程感受精神的愉悦。

关键词: 审美 功利性 非功利性

审美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问题在美学史上一直是众多的美学流派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难点与热点问题。许多美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此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例如康德指出的美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布洛心理距离说中强调同一审美过程中不同阶段或不同层面上非功利与功利的统一;普列汉诺夫则从审美发生的角度说明以功利观点对待事物是先于以审美的观点对待事物的;再如我国当代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派的美学理论,一方面承认非个人直接功利性是审美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又在美的根源和功用上强调美与人类的社会功利性不可分割。由于人类理性想象力和审美活动日益向更高层次发展,在审美活动的非功利性的形式感中,实际上积淀着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功利内容美,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形式。

一、原古巫术的目的与功利意识,为原始审美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在人类漫长的文化历程中,原始先民打造一些实用的工具,例如石器、青铜器、陶瓷等,是怀着一定的朦胧的目的意识。考古发现,早在300万年前的早期猿人时代,就已经出现猿人打造的石器,但这些石器都是极其简单、低级的砾石工具,因而还谈不上有制作者的审美追求寓含于其中。到了距今50万年前的晚期猿人,亦即早期旧石器时代,石器的打造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从我国北京猿人遗址发掘出土的石器中,不仅打造的技术有所改进,而且出现了砍砸器、剔削器、尖状器等有着不同用途的石器。但根据这些石器,依然无法作出北京猿人已具有审美追求的判断,因为这些石器尚未定型化、标准化。这说明此时的北京猿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还是模糊的,他们的石器打造,从总体上说,是随意的,缺乏明确的对标准形式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有对形式美的追求的。

历史发展到距今一二十万年的早期智人阶段,亦即中期旧石器时代,人类才逐渐产生对形式美的追求,这首先体现于这一时期所打造的石器上。如从我国宁夏河套、河南小南海、山西峙峪、北京山顶洞等地出土的石器,不仅种类增多,除砍砸器、剔削器、尖状器之外,还增加了石刀、石斧等,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石器已经开始定型化、标准化。具体说,就是石器的边缘都修整得较平整,砍、削、刮的效果得到进一步增强,石器的形式多带有对称、均衡、合比例的特点。

从石工具的制造,到人类最早的装饰品的出现,其间相隔时间漫长。也就是说,此时上距原始人类砸开第一个石块,亦即人类起源之时,已经过去数万年(恐还不止)矣。不可小看这些粗陋的装饰品。这类用石头、骨头、贝壳等经过精心磨制和钻孔,然后由用赤铁矿染成红色的绳子穿起来的串饰,被当做美的象征而长期佩戴,其中无疑蕴含着原始初民对美的探求。如果说初民最初制造石工具,主要还是为维持生存,而满足实际效用的话,那么,到了此时,初民精心磨制这些简单的装饰品,则已开始超越人类最为基本的温饱需求,用来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和心理上的愉悦。从历史宏观的角度来考察,这些制作简陋的原始装饰品内,包孕的乃是人类最早的审美意识的基因。原始社会的生活,是产生原始艺术的肥沃的土壤。

对于实用和审美的问题,普列汉诺夫说过这样一段话:那些为原始名族用来做装饰品的东西,最初被认为是有用的,或者是一种表明这些装饰品的所有者拥有一些对于部落有益的品质的标记,而只是后来才开始显得是美丽的。使用价值是先于审美价值的。①

当一定的目的、功利达到的同时,才能接引、激发那种超越物质功利的精神升华,产生对这个世界的满足感、幸福感与审美感;当一定的目的、功利达不到时,才能引发人对世界的不满足感、痛苦感和毁灭感。另一方面,史前社会生产力过于低下,原始先民总是处于悲剧性的生存境遇之中。他们一直无力找到战胜盲目自然力与社会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因而不得不借助原始巫术的所谓“灵力”,以观念性地而不是现实地实现其自身的愿望与理想。

人们一旦发现了审美的价值,就把它变成一种自觉的追求。使用的价值来自于物质性,而审美的价值来自于精神性,感官的愉悦和精神的超越都吸引着人们在审美的道路上不断追求。正如格罗塞所说:“我们所谓审美的或艺术的活动,在它的过程中或直接结果中,有着一种情感因素——艺术中所具有的情感大半是愉快的。所以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并非要达到他本身以外的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手段。”②

二、实际功用形式和原始文化态度,为原始审美意识发展提供土壤。

受缚于物质生活,原始艺术不是先民们有意的创作,它基本上附属于某种实用的目的。因而它不具备独立的品格,不是纯粹的意识形态。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正如韦勒克与沃伦所说:“整个美学史几乎可以概括为一个辩证法,其中正题和反题就是贺拉斯所说的‘甜美’和‘有用’。”③人们必须首先满足物质的需要,然后才能追求精神的需要。美的形成也是从实用到审美的过程。

就现实实践活动而言,首先要实用,然后才能成其为美,同时也必须具备实用功能,美才有所附丽。“任何一件东西如果它能很好地实现它在功能方面的目的,它就同时是善的又是美的。否则它就同时是恶的又是丑的”。④所谓实际功用,包括宗教、巫术、劳动、生活等方面,上述图腾柱、图腾文身,以及华夏先民制作的陶器的功用,分别属于宗教和日常生活的功用。此外,大量的为祭祀神灵或祖先而进行的歌舞表演,以及从北京山顶洞、宁夏河套、山西峙峪等地出土的各种石器等,也无不具宗教与劳动生活方面的实际功用。另一方面,它们的艺术美也同样是不容置疑的,因而也同样是追求实际功用与审美相结合的有力例证。

上一篇:中国太空人上天 下一篇: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