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的沉淀与打捞

时间:2022-04-18 10:52:35

【前言】反思的沉淀与打捞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依据专业能力划分,教师是可分为三类的,即准适应型、适应型和骨干型。 准适应型教师,大多为初职者。他们具备部分课程教育常识、不很扎实的学科素养和不太系统的辅助知识,因此还不能自主自如地把自己开发成最好的教育资源,做好岗位上的全职工作。 适应型教师是教师...

晨星和夜月,见证了教师走进博客;见证了一篇又一篇的教育反思在不同的空间里纷纷沉淀,还见证了许许多多的教师就是踩着这些沉淀实现了一次次攀升。

反思,的确成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导航仪和能量补给站。然而仔细思索,似乎发现这些反思的价值又不止如此。它还有哪些没有挖掘出来的功能?就这样沿着问号指引的方向,我开始了关于反思的“考古”。

沉淀

什么叫反思?所谓反思就是事情过后,再回头进行重新思考,以发现当时自己处置事件的利弊,为后续工作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哲学家洛克说,反思是人对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是知识的来源。人们通过反省心灵的活动,以获得关于它们的观念,如知觉,思维、怀疑、信仰等。可见,反思是教师发展的阶梯,同样也是新课改走向深蓝并致胜的法宝。

教师是反思最多的人,是在博客中进行专业反思的最大群体。教师的反思大体可分成两类,专题性反思和分散性反思。教师为什么要进行那么多反思?这是因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这种自补偿,需要从不断地反思中汲取营养。

依据专业能力划分,教师是可分为三类的,即准适应型、适应型和骨干型。

准适应型教师,大多为初职者。他们具备部分课程教育常识、不很扎实的学科素养和不太系统的辅助知识,因此还不能自主自如地把自己开发成最好的教育资源,做好岗位上的全职工作。

适应型教师是教师中的主流,这些人不仅具有系统的课程教育的技能技巧,相对扎实的学科素养,而且也有一些独立经营课堂的理念与方法,并依据这些胜任工作;但却不足以铸造品牌课程,更无法辐射自己的教育影响。

骨干型教师是指那些高出教师主流层面的“腕们”,骨干所处的层面愈高愈卓越。骨干型教师不仅能做好自己,还能帮助指导别人,甚至引领若干团队共同进步。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是从“准适应型”逐步上升为“适应型”,最后成为“骨干型”的过程。从专业素养的视角看,这种发展有三次。

第一次发展,我称它为线型发展。这一阶段的目标,就是让非教师变成准适应型教师。角色的转换,主要依赖于行为方式的转变;熟悉教材知识,掌握课程教育的基本套路,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所以,了解学科知识体系,熟悉课标要求、掌握教学的一般特点,模仿同伴,是线性发展期教师的关注热点;环境的支持与同侪的示范,是影响线型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

第二次发展,我称为面型发展。本阶段的目标,就是从准适应型“转正”为适应型,以及适应性程度的不断提高。角色的转换依赖于执教理念的内化和经验积累,依赖与各种教育法规和各种制度的充分对话,依赖与学生及团队的即时互动。关注学生的行为,关注与同伴的合作,关注评价的结果是他们的共视焦点。影响这阶段发展速度的主因,是教师的学生观、质量观以及团队内的合作水平。

第三次发展,我称其为体型发展。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教师从适应型上升为骨干型。角色完成华美的转身,依赖于自己的深刻内省以及对目标的创造性解读;依赖于持续不断的三种对话(第一种对话是与文本的对话,第二种对话是与教育对象的对话,第三种对话是与自己的对话),尤其是第三种对话。学生的行为、品牌课堂的形成、优良的教学效果是关注的焦点。影响这阶段发展速度的主因,是社会肯定的激励、专家的引领和持续的草根性研究。

综观教师的成长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反思在每一次发展中都是无可替代的角色。不同的是,分散性反思在第二个发展阶段提供的动力最大,而在第三阶段明显功率不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窃以为,教师们在进行反思的初期,就基本上攫取了反思中的大部信息,当反思不断跟进时,教师们是不屑于挖掘既有反思的,于是,这些反思就会落英般沉淀。但是,当教学多次重复时,教师反思的兴趣就受挫了,反思的积极性也大不如从前。这样,职业心理的懈怠不仅扼杀了新鲜的反思,就是原来的沉淀也在不断“岩化”。

然而,教育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不同。它是人类“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是知识的来源”,所以,它不仅需要教师群进行大量的新反思,也需要打捞当初沉淀的反思,从中攫取相应的历史信息,以反观重大事件的是是非非、功功过过。

新课改,就是这样的人类活动,就是“教育的发展”。也就是这样,我们的眼光从反思的沉淀开始移向对反思的打捞,并以相关专题的形式聚焦,以考古的形式掬取信息来警醒我们。

打捞

新课改是教育中的超级工程,来自教学第一线的信息,是它最丰富的营养。获得这种营养,在过去只能去现场掬取,而如今却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远程采集。从降低管理成本的角度出发,这种远程采集显然具有明显优势。虽然教育如国,重义轻利,但是,在崇尚“低碳”和“绿色”的今天,能降低管理成本,同时提高创新效率,何乐而不为。

然而,就眼下的教师博客而言,却很难实现反思的“定向”(即专题内容)打捞。即使方便如教育云平台,摒弃了信息孤岛,升级了教育社区和校园网,也为无网站学校提供了网络支持,但依然不具备这种打捞功能,无法集中呈现所有教师反思中的相关信息,不能提供某一侧面甚至某一焦点处反思时形成的大数据。

能不能实现这种打捞,从各种各样的反思里采集它们携带的相关信息,为新课改提供不断深化的实践依据?

窃以为可以,若能够设计一种新软件,通过核心词来打捞教师们不同时期的反思会更好。打捞时的基本策略,最好采用专题化聚集。

什么叫专题化聚集?就是以某一具体内容为专题,集中呈现不同地方教师反思中的观点,来分析课改给学生、给教师、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从而调整新课改的进程或布局,以保障改革的成功。譬如,以“小学一年级语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为专题,集中网上所有教师的反思,并进行条分缕析,得出相应的结论,推进新课改走向深蓝。

为了聚集反思,横向打捞是必需的。所谓横向打捞,就是控制时间段,扩大反思打捞面,收集全国范围内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而且一定是基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反思。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在语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起步上有什么特点?教师的针对性教育措施有哪些?哪些是有效的?需要补充哪些相关资源?不同教师又要补充哪些相关素质?教师的继续教育需要做哪些相关调整……同一个课改文化层中教师的反思,不仅体现了课改文化的阶段性,也反映了这一文化的地域性;而地域性恰好是“一标多本”,彰显教材个性的实践基础。显然,以县、省、国为单位的横向打捞,不仅能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配套性培训,而且也能为开发地方和统编教材提供实践性依据。

由于新课改已经展开多年,许多学校实际上已经进入了起步和扩大实验后的正式运行这个阶段。所以,从这一角度看,教师的反思实际上是一种进程性反思。相同教师在不同阶段的反思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层”。这样,缕析化打捞就成为必要。所谓缕析化打捞就是选择教师中的典型代表,从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甚至是一位教师的反思中打捞相近的反思内容,分析他们的反思焦点,从携带的不同信息里,窥视各自的发展轨迹。这不仅能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诊断,也能为新课改的发展做些校正。

自从教师亲近博客以来,生成的反思是越来越多,反思也沉淀得越来越多,但是,怎样从沉淀中攫取以前没有引起重视的信息,的确还没有引起关注,如对现有教师的心理教育素养培训,对课堂效率的评估……况且在面对新课改、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的一刹那,有些信息的重要性也很难凸显出来。只有走过了回望才能发现当时的错觉。

所以,打捞反思是一种团队角度的反思,是个体反思放大后的回望,这无论是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还是对于推进教育均衡,无论是讨论课堂效率还是推进新课改,都是一种策略创新。这也是信息技术引领教育发展的具体表现。

上一篇:国际视域下的STEM众筹式学习行动初探(二) 下一篇:移动互联网下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