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儿童题材历史脉络初探

时间:2022-04-16 06:58:38

中国画儿童题材历史脉络初探

儿童题材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人物画的产生发展,经历了几千年民族文化的积淀与演变,从开始的陪衬角色到独立画幅的出现乃至之后愈加深入的研究探索,在丰富中国画题材和艺术表现语言上都具有着独特的文化品格和审美艺术形式。

一、 古代儿童题材中国画的范畴

中国古代称儿童为小儿郎、小娃、童子等。有关表现儿童的绘画,古时候都称为“婴戏图”。这类题材的作品随着人物画的产生而兴起,唐宋时期得到长足发展。

二、 儿童题材中国画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绘画各科中,人物画出现得最早。人对自身的关注以及对神的崇拜和拟人化,是中国人物画产生的起源。从考古发掘中,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人形图案出现。而有婴戏成分的图案则是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玉佩、玉雕上。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三国时期的彩绘漆盘等图样中也偶尔有童子形象的出现。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列女仁智图》和《女史箴图》中也有对童子形象

的描绘。《列女仁智图》以白描手法表现,线条均匀流畅、劲挺有力;人物描绘细致入微,动态处理自然贴切。《女史箴图》中的童子形象,注重神态的表现,用笔细劲联绵,着色沉稳秀丽。

直至南北朝,有关孩童的绘画作品仍为少数,且都作为表现成年人物形象的陪衬角色出现。画孩童有一定的难度,不但需要能画出孩童吹弹可破、晶莹剔透的肌肤,还要画出他们有别于成年人的幼小稚嫩的身形,更需在相貌上区别出年龄的大小,体现孩童特有的天真无邪的神情。因此以画这类题材闻名于世的画家不多。

唐代是我国绘画发展的辉煌时期,此时的人物画兴盛,在题材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表现孩童方面的绘画也逐渐多了起来,并开始出现此类题材的独立画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所藏的唐代绢本《双童图》残片,正是一幅典型的以描绘孩童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作品。画中二位童子嬉戏于草坪,上身,着背带条纹长裤,足蹬小靴。左边童子高举右手,左手抱一卷毛狗在胸;右边童子则神情不安地抬手欲呼唤同伴,似有所发现。此画童子形象用线条勾勒,肌肤着以粉白色,突显了孩童皮娇肉嫩的质感。另外这幅作品对于孩童表情举止的刻画都极其传神,是早期婴戏绘画中的佳作。

唐代著名的人物画家张萱,据《宣和画谱》记载:“善画人物……又能写婴儿,此尤为难,盖婴儿形貌态度,自是一家,要于大小岁数间,定其面目髫稚。世之画者,不失之于身小而貌壮,则失之于似妇人。又贵贱气调与骨法,尤须各别”。1画家曾作《乳母抱婴儿图》,为后人所乐道效仿。至今,我们还能从宋代摹本张萱的名作《虢国夫人游春图》中见到其有关于孩童形象的描绘。图中左下角的幼童,左手把住鞍桥,显得十分安闲舒适。刻画上运用简劲而流动的线条和温和典雅的色调,将盛唐贵族孩童轻松恬静的踏春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据史书记载,唐代还有画圣吴道子,著名人物画家周P等都曾画过与婴戏有关的作品。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中对婴孩的描绘,简洁而准确生动地体现出婴孩有别于成人的形体特征。

之后,在五代十国时期,著名画家周文矩在其佳作《宫中图》中也有对婴孩的细致描绘。图中生动捕捉了与婴孩玩耍的生活点滴,准确表现了成人与孩童之间形象的区别。画中的婴孩虎头虎脑,童真顽皮体现得恰到好处,令人爱不释手。

至两宋,中国人物画深入发展,以儿童为题材的婴戏图同其他绘画题材一样愈趋成熟。画风上空前兴盛,承接隋唐,下启元明清,成为我国古代儿童题材绘画史上精彩的一笔。当时出现了许多以儿童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而名噪一时的画家,画史记载如:刘宗道、杜孩儿、陈宗训等,都是表现这一题材的好手。

其中最受推崇的当数南宋的画院待诏苏汉臣和李嵩,他们都擅长风俗画,尤精画童子。他们的婴戏画笔法精致,着色鲜润,能尽现孩童游戏间天真烂漫之神态。

明朝顾炳在《历代名公画谱》中有对苏汉臣所作婴戏画的题跋:“著色鲜润,体度如生,熟玩之不啻相与言笑者,可谓神矣。”2评其写实婴孩的程度,使看画的人,误以为可以与画中形象交流,可谓栩栩如生。明朝张泰阶的《宝绘录》也称其所画童子“深得其状貌,而更尽神情。”3今传世的《秋庭戏婴图》、《货郎图》、《婴戏图》等,皆是苏汉臣婴戏题材的代表作品。

《秋庭婴戏图》描绘的是一姐一弟两位孩童,

正专心致志地玩推枣磨游戏的情形。女童小口微张,右手食指抬起,欲指向枣磨,告诉男童如何操作。两人神态专注,完全沉醉于游戏之中。画中背景乃是一巨石耸立,芙蓉、雏菊竞相开放的庭院,烘托着孩童生动可爱的形象。画面设色明丽典雅,突出体现了孩童游戏中专注入神的精神状态。

另一幅作品《婴戏图》描绘的是两个幼童于花前捕蝶的情景。左边的孩童正蹑手蹑脚来到花前,目不转晴地盯着花上的蝴蝶,缓缓伸出双手,欲捕之。右面的孩童身着罗纱,盘腿坐于地面,正全神贯注地望着捕蝶孩童,摒住呼吸生怕发出一点声响惊动了蝴蝶。与《秋庭婴戏图》相似,《婴戏图》对于童子的神态、动作刻画上的追求可谓精益求精。画面很强烈地传达给读者一种画家所极力营造的专注氛围,达到形神兼备。

画家李嵩最为著名的一幅《货郎图》描绘了一位挑担摇鼓的货郎来到村郊,村中妇女儿童前来争相围观抢购商品的热闹场面。画中童子们嬉笑着围着货郎,有的急不可待地摸玩货物;有的满心欢喜地购买零食;有的露出羡慕的表情;有的呼唤母亲弟妹,欢欣雀跃,煞是热闹。画面人物布局疏密相间,形态富有变化,准确传神地勾勒出孩童天真无邪的生动形象。

宋代以后,有关婴戏绘画题材的创作进一步展开,由于孩童们玩耍嬉戏时单纯可爱的形象,特别能表现节庆欢乐的气氛,有祈福呈祥的喻意,深受民间百姓的喜爱。因此,在明清时期,此类题材逐渐进入了千家万户。仇英、陈洪绶、金廷标、吕文英等,就是那个时期表现儿童题材的中国画家。

明代仇英的《摹天籁阁宋人画册》局部中有一张展示古人生活细节,即为婴儿洗澡的册页。画面烘托出一种温馨的气氛,婴孩的活泼可爱被画家表现的淋漓尽致。另外一张册页上描绘了三个小童在空地中央的毯子上玩耍的情景。几个孩童神情专注地投入游戏,他们之间的几样玩耍道具散落地面,亦烘托出婴戏之意。画面生动,富有情趣,让人如身临其境,感受到孩童的欢笑之声。

清代的金廷标所作《婴戏图》卷轴,描绘了68个玩耍小童,有的放风筝;有的捉迷藏;有的玩老鹰抓小鸡等等。各个形态各异而栩栩如生,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详尽了画家对孩童的观察和再现能力。

三、 古代儿童题材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创作理念上主张“以形写神”

东晋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云:“凡生人亡(无)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失矣。”4他的形神论认为:神应以形为依据,如果仅仅形似,而不能反映出对象的内在气质,就不是成功的作品。历代儿童题材画家,特别是唐宋以来的婴戏画家都是遵循这个理论,不仅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还透过形体的塑造,尤其注重孩童玩耍时肢体的细微变化以及对面部表情的精致刻画,以揭示孩童纯真的内心世界。诸如此类的佳作不胜枚举,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婴戏图》、宋人的《冬景戏婴图》、李嵩的《货郎图》等,都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画作。

(二)创作手法上主要以白描和工笔重彩的形式表现

白描又称“线描”,是传统中国绘画最简洁的表现形式。最初的白描画,线条均匀、变化单一,经过历朝画家不断探索创新,出现了十八种画法,后人称之为“十八描”。

早期的儿童题材常用这种手法加以表现。宋朝以前,用白描手法表现的画作较多,前面提到东晋顾恺之的《列女仁智图》和唐朝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以及五代周文矩的《宫中图》都是白描手法的典型画例。

从这三幅不同历史时期的儿童题材白描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白描”这一表现手法的演进。例如东晋顾恺之的《列女仁智图》,运用“春蚕吐丝”般的“铁线描”勾勒出均匀、劲挺的细线,通过线条的连绵不绝、纤细精致来体现人物形象特征和画面韵味。唐朝吴道子则创造了奔放豪迈、错落有致的“兰叶描”,以变化丰富、粗细交替的线条,造就了跌宕起伏、“满壁风动”的视觉效果。《送子天王图》正是此类白描的典型,画圣运用其独特的“吴带当风”式线条,粗细顿挫地表现人物的衣纹相貌,使画面飘逸生动、轻松洒脱。五代周文矩的《宫中图》应用的则是另一种演进的白描手法,世人称其为“钉头鼠尾描”。这也是白描手法不断探索中的又一创新。此种描法起笔时须顿笔,收尾时须渐渐提起,线条起始及收尾形似钉头与鼠尾,故而得名。运笔过程中以中锋行笔,线条前肥后锐、富有弹性,用以表现衣纹的质感和肌肤的弹力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画家周文矩正是把握了“钉头鼠尾描”的特点,才能将《宫中图》中妇女与儿童的形象特征演绎的如此完美。

工笔重彩与白描不同的是:在运用工整、细致的线条描绘对象之后敷以重色。它以画面的精细、绚丽倍受中国画家的喜爱,在中国绘画的早期,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隋唐至五代两宋时期,工笔重彩得到长足发展,日趋成熟。在此期间,以工笔重彩手法表现儿童题材的佳作更是琳琅满目。

例如前文提到唐代著名画家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就是通过细腻圆润的线条刻画和富丽而不失典雅的色调敷着,恰如其分地再现了贵族妇女孩童生活的奢华和在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春日于户外踏青的轻松气息。

又如宋代佚名的《冬景戏婴图》,描绘的是冬天的庭院里一对姐弟玩耍的景象。姐姐身穿白色深边长袄,手拿一根五色彩旗;弟弟身着浅色红边短袄,手牵一根系着红绳的孔雀羽毛,正全神贯注地逗着身旁那只黑白条纹的小花猫。配景山石和山茶、梅花、毛竹等交相呼应,红、白色彩的相互点缀,活跃了画面的气氛。背景色调上画家利用温和的红、黄色系,将画面统一在一种祥和温煦的情调之中。加之姐弟二人红色发结、衣带和彩旗的装饰,使寒冷的冬日也充满着浓浓的暖意,衬托出孩童在嬉戏玩耍时欢愉喜的氛围。

更有宋代李嵩的《骷髅幻戏图》,为体现作者希望表达的人生命运虚幻无常、倏忽幻灭之意,呈现一种怪诞离奇的画面效果,画家在细劲的钩线之后采用了暗色打底,人物肌肤一律敷以白色,描绘了一副骷髅正利用手中的提线木偶引诱婴孩的画面,升华了立意中神秘诡异的色彩成分。这张作品,无论在画面的立意构思还是表现手法上都是值得后人研究的上乘之作。

从对中国画儿童题材历史脉络初探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几千年来,中国画儿童题材是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发展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波澜壮阔、永不休止。它是一条长链,连接着传统,也昭示着未来,正启迪着当代艺术家在传承中努力创新。

参考文献

[1]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增订本)[Z].南京: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2]顾炳辑 徐叔校刊.历代名公画谱[Z].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英爱萍.中国绘画艺术[Z].长春: 时代文艺出版社,2007

[4]张彦远.中国美术论著丛刊本:历代名画记[Z].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5]潘运告.清人论画/中国书画论丛书[Z].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6]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7]郎绍君.现代中国画论集[Z].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5.

[8]季伏昆.中国书论辑要[Z].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

注释

1宋 佚名 《宣和画谱》.见 潘运告编 岳仁译注《中国书画论丛书:《宣和画谱》》,[Z].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2明 顾炳辑 明 徐叔校刊《历代名公画谱》,[Z].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明 张泰阶《宝绘录》.见 英爱萍编《中国绘画艺术》,[Z].长春: 时代文艺出版社,2007.

4东晋 顾恺之 《魏晋胜流画赞》.见《画品》,孟兆臣校释,[Z].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黄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美术教师,福建省美协会员

上一篇:试论“梅村体”在圆圆曲中的体现 下一篇:朱自清散文的思想和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