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文化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内在动力的研究

时间:2022-04-16 02:46:37

和谐文化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内在动力的研究

摘要:和谐文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着绵绵不绝的动力。“南通现象”是南通市在道德建设中个人和群体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并带动全市公民道德水平持续提高的现象。“南通现象”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起点,超越于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和谐文化在南通大地上的生动展现,凝练了南通城市精神,营造了和谐的人居环境,激发了社会创造力,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关键词:和谐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南通现象;跨越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202-03

一、和谐文化:体现社会发展的价值诉求并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内在动力

和谐文化作为人类个体与社会群体发展的较高境界,是人类人文精神的不断升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着绵绵不绝的动力。人文精神作为对人类群体发展过程的理解,凝聚着对人类发展过程的本质规定。在此意义上人类就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类,是类存在物”(马克思语)。人文精神作为对自由与和谐的追求,总是在与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时代所需要的价值诉求联系在一起。人文精神是人性之所在,是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文明形式的体现,其具体形态也就经过了相应的变迁,不仅与超人性的“神性”有别,也与反人性、非人性的“兽性”和“物性”不同,正是在与“神性”、“ 兽性”和“物性”的对立和统一中,在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过实践活动不断体现出来。人本性的展开就表现为对自由与和谐的追求,马克思主义以“每个人的自由”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以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就构成了人的终极价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也正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1]。

在现实中人文精神的具体形态与社会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必然要联系在一起。当前,以构建新的人文精神为基础,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更高层次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这是更好的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核心价值体系都属于人文精神层面,尽管它们所反映的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角度不同,却是建立在共同的价值基础上,有着共同的价值内容和价值目标。表现在价值基础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核心价值体系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整个社会的历史走向以及社会价值诉求上的共同理想[2]。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党中央明确地把共同愿望总结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把社会转型时期人文精神的价值诉求表述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其中,“富强”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观,“民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价值观,“文明”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谐” 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说,体现人文精神终极关怀的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富民强国、政治民主、文明素质、社会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和奋斗目标,引领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作为人文精神较高层次追求的和谐,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价值诉求并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内在活力与动力。作为南通现象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就为南通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跨越式发展。

二、和谐文化:展现南通现象精神实质的内在核心

为更好地培育人文精神,提升公民素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追求和谐、崇尚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以倡导、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现状。和谐文化贯穿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自身等各个领域,体现着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内在要求。具体包括人们的和谐意识、和谐思维、和谐精神、和谐行为以及和谐理念、和谐价值、和谐关系与和谐风气等。可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应有之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喜成果的“南通现象”,是公民群体性道德素质的综合体现,反映出南通人文精神的境界高低与社会和谐的程度,成为南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腾飞的支撑点与亮点。

南通现象指的是南通的道德与精神文明现象,是南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通过践行《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南通各个领域涌现出的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具有深远影响和道德感染力的群体性人文精神现象。“南通现象”一方面具有自身的道德独特性,是南通地方人文精神的体现;另一方面,又具有普遍性,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体现。在具体表现上,其一,“南通现象”具有广泛的群体参与性。参与的人数、规模、范围都非常广泛,即有个体,但更多的是群体,参与的社会阶层和行业众多,如扶贫帮困不留名的“莫文隋”、“吴铭”群体,全国百佳志愿者集体――江海志愿者服务队,全国十佳检察院的通州市检察院,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的南通海关等。其二,“南通现象”辐射迅速,影响深远。由最初从少数人的先进事迹典型引领大批人,由一件善举扩张辐射到多种形式、多阶层人群参与的人文精神与道德现象。

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道德要求的终极目标,就是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形成,群体道德价值信念的内化,形成社会群体广泛参与的道德行为。真正的道德现象,总是可以持久存在,拥有强大的生命力。道德观念是一种核心价值观,一旦形成,会长期地对人们的行为起支配作用,而不会在短期内发生变化。更为重要的是,道德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巨大的感染力,从而往往被社会所关注,为人们所效法。“南通现象”是南通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里,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实践成果,其所体现的南通人民崇高的道德素质和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着高度一致的契合点,是南通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南通现象”作为先进道德现象,其精神具有传承性的特点,它由一开始少数人的先进事迹变为许多人仿效的群体行为;由一种善举拓展为多种形式的道德精神,成为人们所称道的以城市命名的“现象”。“南通现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要求与目标,对于南通地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打下了坚实而良好的基础[3]。

三、和谐文化:促成南通现象推进南通跨越发展

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体系,包括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社会阶层和谐等方面,其核心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方面内容构成。建设和谐文化,能够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对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行为加以鼓励,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促进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体系,努力在社会上形成充满活力、团结和谐的局面,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和谐文化的建设促成了南通现象

与同一时期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相比,南通曾经一度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近年来,这座城市通过和谐文化的构建,增强文化软实力,带动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南通经济在高平台上持续健康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均衡性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各项成就令人刮目相看。“南通现象”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起点,超越于精神文明建设,其影响力已经辐射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领域,不断加以光大弘扬,让南通现象所蕴含的精神更深入人心,将会逐渐消融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道德缺失和精神扭曲,使和谐文化的建设朝更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标准前进。南通现象所蕴含的和谐价值与文化内核也正在逐步拓展,并逐渐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过程。将对南通的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不断优化南通的人力资源,形成南通的道德品牌效应与城市精神,改善投资环境,从而提升城市竞争力。南通利用独特的地理区位、丰饶的江海资源、便捷的港口物流、雄厚的产业基础、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一流的开放形象,全面提升了在国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正以昂扬的姿态阔步走向世界、集中展示出已经具备吸引国际资本转移的世界级宝贵资源和竞争优势,推动着南通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

(二)和谐文化促成了南通城市精神

“南通现象”对南通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看,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优化了南通的人力资源,改善了投资环境,提升了城市的竞争力,逐步形成了和谐文化的聚合和凝练,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凝聚起全体市民的共同意志,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精神追求。南通的城市精神概括提炼为“包容会通、敢为人先”。“包容会通”,就是眼界开阔,胸怀宽广,包容万物,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充分体现了南通人的胸襟气度和生存发展的智慧。在和谐的环境中,对敢为人先者予以最大限度的鼓励和支持。在发展中,南通抢抓了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和苏通科技产业园开发建设的新机遇,放大了桥港时代新优势,全面扩大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了经济国际化、城市国际化、人才国际化进程,推动了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了城市核心竞争力。

(三)和谐文化使“南通现象”彰显价值导向优势

它充分地肯定“真”、“善”的价值,以“善”的行为规范为基本形式,并提倡科学的价值理想;着眼于社会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与共同规范;它高度关注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为人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选择提供价值支撑和价值导向,从而增强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形成全社会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合力。2002年度“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和“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的评选中,精神文明“南通现象”作为唯一的地方性大事,破格入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4]。

(四)和谐文化使“南通现象”转化为良好的人际和谐环境

在南通,和谐已经成为整个南通社会精神文化的基本取向。在精神文明建设“南通现象”的背后,所支撑的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和谐内核。它可以调整各种利益矛盾与冲突,消除矛盾激化的潜在因素,从而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凝聚力量、协调行动,形成谅解宽容、和睦相处、友爱向善的人际关系,构筑良好的人际环境,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平安是一方百姓安居乐业的根本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障。近年来,南通以系列平安创建为载体,先后捧回了“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等称号。正因为如此,南通现象才能在和谐中拓展和提升,建设和谐新南通成为南通人民共同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

(五)和谐文化也让“南通现象”激发出创造活力

运用“正当”、“正义”、“公平”等价值准则,为公民的行为选择直接提供合理性的价值支撑,使创新、竞争、合作、平等、公正、开放、共生等和谐思想,形成激励人们前进的动力,激发出社会的创造活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又可以凝聚社会民心、提升社会文化精神,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供必要的精神资源。南通的社会事业发展也是精彩纷呈。南通正成为许多知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盈利回报最高的城市;政府服务质量在全国50个最具综合竞争力城市中列第一;连续两次荣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江北第一文明城市群在这里诞生;基础教育连年丰收,独步全国; 全国污染控制较好城市排名中,南通名列第一;全省公众安全感测评,南通得分最高[5]。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外资总量持续实现“撑杆跳”,全市累计实际到账外资145亿美元,是前20年总和的5.6倍,利用外资进入全国城市前10强,外贸发展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24位,外经合作连续多年位居江苏省前列[6]。

总之,“南通现象”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对和谐文化的充分体现,展现出高品质的社会主义道德精神,所彰显出来的道德张力与精神逐渐内化为南通人民和谐的行为规范,也为新时期南通和谐文化的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陈新汉.人文精神与核心价值观[N].深圳特区报,2007-05-28.

[2] 罗一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关于“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的理性思考[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8):61-65.

[3] 李守可.论“南通现象”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82-85.

[4] 陆传照.精神文明建设“南通现象”的道德思考[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1):24-29.

[5] 臧乃康.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的和谐价值支撑与实践拓展[J].江海纵横;2007,(5):34-35.

[6] 2010中国南通港口经济洽谈会盛大开幕[EB/OL].省略,2010-09-18.

上一篇:珠海市公共服务与社会事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下一篇: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