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4-15 07:52:10

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36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对其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中4眼计划外后囊膜破裂;术后第2天角膜水肿34眼,前房渗出32眼,5眼眼压升高,10眼瞳孔欠圆;术后1周34眼视力较手术前提高,36眼角膜透明、瞳孔机化膜消除、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2眼葡萄膜炎复发,出现瞳孔缘后粘连,瞳孔欠圆。结论: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相对比较复杂,但在术前积极的控制炎症,积极处理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可以有效提高疗效。

关键词 超声乳化手术 葡萄膜炎 白内障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因病情较复杂,手术治疗术后反应较重,曾经被列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禁忌证[1]。由于超声乳化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反应轻,早期视力恢复良好的优势,已经被愈来愈多的眼科临床医师所应用,并作为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主要方法之一。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非球面软性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30例(36眼),其中男18例(24眼),女12例(12眼),年龄45~60岁,平均5250岁。葡萄膜炎的病程为6~12个月。所有患者的炎性反应均稳定在>3个月,且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入选患者的男女比例以及年龄分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显著性,可以进行后续的观察及术前术后数据的记录、比较。

入选病例诊断标准:所有患者视力为光感-0.1,光定位、色觉均正常,双眼眼压在正常范围内(10~21mmHg),术眼均有不同程度的虹膜后粘连、瞳孔区机化膜已形成,晶状体核硬度在Ⅳ级以上。治疗前均检查B超,排除网脱。

方法:①术前:术前3天术眼均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典必殊)滴眼,6次/日。②术中:术前1小时术眼均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液(美多丽)滴眼散瞳。表面麻醉后,约11点处行透明角膜缘切口,3点处做一辅助切口。前房内注入黏弹剂,用撕囊镊剥除瞳孔区的机化膜,钝性分离粘连的虹膜,待粘连解决后再注入少量黏弹剂将瞳孔撑开。连续环形撕囊后,水分离,囊带内原位劈核,再乳化吸除碎核及皮质,前房以及囊带内再次注入黏弹剂后植入非球面软性人工晶体。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5mg,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后辅料遮盖术眼,术毕。③术后:全身给予地塞米松5mg,静滴3天,局部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及普拉洛芬眼液交替滴眼,8~10次/日,共4周。术后1周每晚睡前点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液,每隔10分钟1次,共3次。术后随访3个月。

结 果

视力:术前视力为光感-0.1,术后1周,视力明显提高最佳矫正视力≥0.3者34例。术前术后视力比较在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说明手术及术后用药切实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视力。

瞳孔:术前患者瞳孔区域均有不同程度的机化膜形成,术后第2天10眼瞳孔欠圆,术后1周34眼瞳孔区机化膜已消除,瞳孔恢复圆形,直径约2~4mm,居中,均无粘连及括约肌损害。2眼因葡萄膜炎复发,瞳孔缘后粘连,瞳孔欠圆。

眼压:术前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10~21mmHg),术后第2天,5眼眼压升高,应用噻吗心安眼液每日2次,滴眼3天后,眼压均恢复正常。

术中、术后意外与并发症及其处理:术中4眼计划外后囊膜破裂,因破裂口小,无玻璃体脱出,仍顺利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第2天角膜水肿34眼,前房渗出32眼,5眼眼压升高,10眼瞳孔欠圆,均在正确规律应用抗生素眼液滴眼及全身静滴激素,积极对症处理后症状消除。无其他严重意外及并发症。

讨 论

手术时机的选择:白内障是葡萄膜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发生率50%~70%,只要掌握好手术指征及时机,在炎症静止期可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以达到迅速提高视力的目的[2]。炎症稳定>3个月再行手术治疗是比较安全的治疗方法,这是因为此时血-房水屏障已经较好的修复,而各种炎性因子也已经吸收,房水的性状及其成分趋于正常,眼内环境处于稳定状态,从而更好的达到预期的手术治疗效果。

超声乳化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难点及其处理:术前应充分散瞳,尽量解除虹膜后粘连,也可在患者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在术中使用肾上腺素辅助散瞳,更有效地分离粘连的虹膜。而对于瞳孔区机化膜形成,出现瞳孔膜闭的患者术中可视情况先用撕囊镊分离出一个小孔后推入适量的黏弹剂,分离粘连的虹膜,再剥除机化膜,注意操作要轻柔。由于炎性反应,患者术眼有可能一直处于小瞳孔状态,此时进行手术操作更要注意合理使用黏弹剂,维持前房,保护角膜内皮功能,防止发生角膜内皮失代偿的情况。

超声乳化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优点:超声乳化手术的切口小,引起角膜散光的几率小,减少了对虹膜的刺激,术后反应轻;超声乳化术过程中的碎核可以在囊带内进行,避免了对瞳孔的损伤,不会造成括约肌的损害,对有机化膜形成的患者可以尽可能的在剥除机化膜的同时保持瞳孔缘的完整,不会造成术眼术后的眩光,有效的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术前、术中及术后需要注意的问题:术前采用抗生素眼液频繁、规律点术眼,减轻炎性反应。术中要严格无菌操作,操作轻柔;充分利用黏弹剂,维持前房,减少对角膜内皮的损伤;分离瞳孔粘连处,尽量用撕囊镊轻柔的将机化膜剥除干净;要保证连续环形撕囊,人工晶体置于囊袋内[3]。瞳孔偏小时应小心吸尽残余皮质,并尽可能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可减少术后后囊膜浑浊的发生,减轻术后葡萄膜的炎性反应。术中瞳孔缘虹膜面渗血应冲吸干净,以防止术后机化形成人工晶状体前膜[4]。由于葡萄膜炎症的反复发作,术后应及时、规律的给予散瞳眼药滴眼,活动瞳孔,且同时给予抗生素眼液滴眼预防炎症的复发。

虽然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相对比较复杂,但在术前积极的控制炎症,积极处理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严格按照手术流程,充分考虑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各方面问题,尽量减少对瞳孔、虹膜的损伤,则可以有效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李绍珍.眼科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33-434.

2 饶小雄,朱灵,曾庆岚.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J].临床眼科杂志,2008,6(2):182-183.

3 张艳玲,肖兴爽.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23例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11):1692-1693.

4 刘奕志,葛坚,程冰.抗青光眼滤过术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2000,36:435-437.

上一篇:联合治疗楔状缺损 下一篇: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体会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