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时间:2022-04-12 03:17:59

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摘要: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解释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规律,回顾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三次变迁,并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状况及其完善,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制度变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流转;路径依赖

中图分类号:DF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一、制度变迁理论概述

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制度变迁简单说就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效益相对较低的制度的替代过程。制度由个人或组织生产出来,成为制度的供给。在人的有限理性和资源的稀缺性前提下,制度供给也是有限、稀缺的。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人们会不断提出对新制度的需求,以实现预期能够增加的收益。当制度的供给和需求基本均衡时,制度是稳定的;当现存制度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时,就会发生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动力是潜在利益的存在。制度变迁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对于促进或延缓制度变迁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情况下,行为主体才会去推动直至最终实现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前者指由个人或一群人,受新制度获利机会的引诱,自发倡导、组织和实现的制度变迁,又称“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后者指由政府充当第一行动集团,以政府命令和法律形式引入和实行的制度变迁,又称“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

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三次变迁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由农民土地所有制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再到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制度变迁。

时期,建立了以“耕者有其田”为特征的农民土地所有制,这种土地制度是一种集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于一体的“单一产权结构”,其产权归农民个体所有。农村合作化和化时期,建立起以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集体土地无偿使用为特征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立起集体所有、农户经营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土地制度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三次变迁中,前两次属于强制性变迁,第三次是诱致性变迁,最后又由国家给予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三、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析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确立, 并不标志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结束。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要求根据变化着的环境,不断创造出新的制度供给。

1.进一步实现制度变迁的必然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经济实现稳步增长,农业技术极大进步。然而,在以户均制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小农经营的耕作方式在许多地方仍然保持, 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由此, 传统农业技术下农业生产的低效率与现代农业技术下农业生产的高效率间的利益差为制度变迁带来了机会。

2.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在现存技术、资源稀缺性、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性的约束下,成本最小的产权形式是有效率的。有效的产权是竞争性或排他性的,因此必须明确界定产权。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产权结构的创新,有效的产权结构能够创造有效率的市场、推动技术进步。

我国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但对于“集体”这一产权主体的界定是模糊的。泛化的“集体”产权导致所有者缺位, 使农民丧失独立的经济主体资格, 并诱发大量行政权现象产生。因此有必要明确界定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代表者。目前,理论界大致有土地国有化、土地私有化和在当前集体所有制前提下进行改进三种主张,本文认为,应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长期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农户对土地完整的使用权,变单一的土地使用为占有、使用、处置、收益等各项权利的统一。

3.农村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作为农村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允许农民通过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1)比较利益的存在是促成土地流转的内在动力

一方面,家庭分散经营和规模经营之间的效益存在差异。家庭分散经营投入大、产出小,效益低;而规模经营能够优化组合资金、科技、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因此,在维持农户原有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利用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在自愿有偿的基础上适当集中土地,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和非农产业的收入存在差异。普通农户更倾向于就近转入小城镇或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劳动, 种田能手则倾向于集中更多的耕地, 以便运用现代化的农业耕作技术,实现更大的收益。这种趋势促使土地流转日益重要。

(2)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其完善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发生率普遍偏低,流转市场发育缓慢。首先,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必然制约着农村土地流转。当前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本身存在欠缺,流转形式主要是农户自发型和集体推动型(刘喜广,2006)。前者的弊端是发生范围小、流转不规范、行为短期化。后者的弊端是容易出现强迫流转的现象和村干部的寻租行为。其次,土地流转交易费用高昂。在农村信息传播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交易双方的搜寻成本和谈判成本过高。再次,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中的特殊的制度性作用。我国农民对于土地的执著感情和乡村社会固有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使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呈现明显的封闭性。

根据现状,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应当在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土地的承包权和使用权的进一步分离,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并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

4.政府的作用

政府代表国家界定和实施产权,并最终对经济增长或衰退负责。政府在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除需要健全和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之外,政府也要在其他方面实现其职能。一方面,要促进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另一方面,组织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建立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信息网络。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介入要注意合理的边界,并要注重自身改革。

5.“路径依赖”问题

“ 路径依赖”理论表明,在制度创新中存在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创新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其既定方向会在日后的发展中自我强化。一方面,这表明初始的制度设计和选择十分重要。另一方面,这也暗示在改革过程中,既得利益集团会力求维持现有制度,阻碍变革。

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选择符合市场化趋向,但在改革深化阶段,变革的阻力也日益明显。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应当在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继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方面发挥原有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另一方面避开不良影响,及时修正制度变迁的路径,使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沿着规范的方向演进。

参考文献:

1、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科斯•诺思,《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3、 蒋永穆,安雅娜,《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创新》,经济学家,2003年3月

4、田静婷,《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困境与对策――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经济问题,2009年第10期

5、 孙少岩,《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土地流转》,税务与经济,2007年第1期

6、黎元生,《农村土地产权配置市场化与制度改革》,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上一篇:从“蜱虫咬人”事件看地方政府危机公关 下一篇:浅析“草根民主”诉求下的民粹主义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