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期货信托发展浅析

时间:2022-04-12 02:59:41

我国期货信托发展浅析

【摘要】本文对我国期货信托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期货信托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期货类的创新型产品会慢慢成为市场的主流。

【关键词】期货信托 现状 模式 发展

2012年9月1日起《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颁布,允许国内期货公司以专户理财的方式从事资产管理业务,期货资管业务成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焦点,证监会目前只允许期货公司发一对一的产品,对期货公司自身发展资管形成了很大的限制,因此期货公司在积极地考虑与信托、基金开发结构化产品。本文在浅析了我国期货信托发展的现状,并对期货信托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一、国内期货信托发展现状

(一)国内期货资产管理业务还处于萌芽阶段

1990年我国首次引入期货交易机制,此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期货市场的交易规模已经突破300万亿,保证金规模接近2000亿,4大交易所的交易的期货品种超过30个。但是,由于上世纪90年代期货市场混乱发展,导致监管部门进行两次大的整顿,2001年后才进入规范发展的轨道,也造成了证监会对期货公司的监管异常严格,规定期货公司只能从事经纪业务,导致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太低,机构投资者的成交量占总成交量的比例仅有20%左右,散户成交量超过了80%。期货资产管理业务长期处于空白状态,仅有少数处在监管之外的期货私募进行游兵性质的操作。直到2012年9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允许期货公司申请试点资格,先行开放单一客户资管业务,期货资管才又成为市场的关注焦点。

(二)期货私募瓶颈较大,暂未形成规模

当前,国内期货私募的发展速度远不及证券私募,主要是因为法律地位缺失和国内期货市场的资金容量较小的因素造成的。据融智中国对冲基金数据库的统计,截止2012年10月,市场上以私募形式存在的期货策略产品约有94只,91以专户理财(期货投资工作室)模式运行,1只以公司形式发行,2只是有限合伙企业形式。从产品发行年度分布情况来看,2009年之前,期货策略产品数量极少,总共仅有11只,2010年开始期货私募产品数量逐渐增多,2012年前10个月就有40只新产品成立。

(三)公募机构积极参与期货资管市场

我国公募机构参与期货市场交易是以股指期货作为切入点的。2010年4月份我国推出股指期货后,监管部门批准了证券、基金、QFII、信托、保险等机构的参与股指期货市场交易,截至目前,已有60多家证券公司、25家基金公司、4家信托公司以及各类机构管理的200多个理财产品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并且去年涉足股指期货的投资产品收益率也大大跑赢传统的公募产品,年化收益率在16%左右。由于商品期货市场套利机会更多、获利空间更大,将来也将成为一些期货资管产品的投资重点。

二、国内期货信托的发展前景广阔

(一)期货资管业务的市场需求潜力大

期货资管业务的推出,使得期货市场投资能够通过专业的机构进行,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期货市场以散户为主的不合理构成,顺应期货市场发展,同时也满足了传统证券类项目的资产配置和现货企业的套保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中小散户的投资期货需求大,中小散户是我国期货市场的主力军,占到我国期货市场交易量80%份额。但大部分散户是以投机为目的进入期货市场的,且缺乏期货系统性研究和实际操作经验,导致95%以上的散户是以亏损的结果离开期货市场。期货资管的开放使得期货公司和期货私募能够通过集合理财计划满足了中小散户追求稳定获利的真实需求。全球期货CTA基金的占管理基金的9.6%,市场需求较好,我国当前几乎空白的期货投资基金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机构投资者利用期货管理风险意愿强烈。期货市场的本质就是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有力工具。银行、券商、保险、基金等机构在风险防患方面需要很多的风险控制工具,期货市场满足了利率、指数、股票、债券等资产品的风险对冲需求,机构投资者利用期货进行金融产品风险对冲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强烈。成熟地区期货的机构投资者的占比都是超过60%,而香港的个人投资者大概只占据了30%的市场份额,台湾个人投资者占比从1998年的95%下降到近年来的40%左右。期货资产管理开放的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对冲风险、资产配置所占的投资比例将成为期货市场的主体。

现货企业参与套保潜力较大。从目前期货市场的参与主体来看,我国期货市场参与套期保值的现货企业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上都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现货企业对期货套期保值功能的认识水平较低,二是期货的专业门槛较高,虽然很多企业也想参与期货套保,但是由于对交易规则不熟悉、缺乏操作经验、期货人才匮乏等因素阻碍现货企业进入期货市场。

据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ISDA)的最新统计,衍生品在现货企业中被广泛运用,全球500强企业中有94%企业使用衍生品对冲经营或者宏观经济风险。在ISDA调查的500家企业中,93.6%的企业使用外汇衍生品规避风险,其次是利率衍生品、商品衍生品、权益衍生品和信用衍生品。其中,金融行业使用衍生品最广,占所有调查企业的98.4%,最低的服务业也达84.4%,并且效果较明显。可以预见,随之中国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国内现货企业使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品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如果期货资产管理业务把企业套保的资产作为特定目的的专项资产来管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企业套保难的问题,满足现货企业越来越强的套期保值需求。

(二)我国期货上市品种逐步完善,市场容量急剧扩大

2011年以来我国期货市场加快推出上市新品种,2年间推出了燃料油、锌、黄金、焦炭、甲醇、白银、玻璃等6个期货品种。此外,上期所开设黄金期货夜盘交易也已经获得证监会批准,期货交易品种和交易体系已经开始与世界接轨。以国债期货、远期期货及期权等为代表的期货品种将使期货的保证金交易规模增加一倍以上,市场容量急剧扩大使得期货资管的需求及操作空间也将越来越大。

(三)期货公司与基金、券商、信托、QFII加快了合作的步伐

由于期货公司数量较多,且仅有经纪业务可竞争,加上交易所的垄断行为导致了期货公司的利润低下,资金、客户成为期货公司的稀缺资源。从期货公司的2011年年报来看,国内期货行业160家期货公司实现净利润22.92亿元,有45家期货公司出现亏损,亏损比例超过4成。盈利的期货公司净利润率大部分在22%左右,远远低于其他金融业的净利润率。公司对资管业务的呼声很早就不绝于耳,此次证监会开闸18家期货公司试水资管业务被称为是行业的“二次创业”。同时,证监会目前只允许期货公司发一对一的产品,对期货公司自身发展资管形成了很大的限制,并且国内期货市场保证金水平仅有1800多亿,如果停留在期货市场内原有资金直接相互争夺,则期货资管的规模依然无法扩大。因此,获批进行期货资管业务的期货公司无论从产品设计到营销渠道,都避开了传统的期货场内资金的竞争,而是选择与券商、基金、信托等机构合作。

(四)私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潜力巨大

2012年,由于股市持续低迷,私募基金行业业绩较为惨淡,获得正收益的私募产品有666支,占所有公布业绩产品的40.7%,超过一半的产品是亏损的,而且还跑输了沪深300指数,私募基金全年几乎是0收益。但是,涉期货类的创新型的产品开始走俏,根据朝阳永续私募数据库统计,今年新成立了16只创新型阳光私募产品,产品主要运用了量化、市场中性、套利等策略设计。这些创新产品的表现总体比较稳健,而且收益也比传统证券类项目可观。可以看出,期货类的创新型产品会慢慢成为市场的主流,加入期货配资的私募基金数量将在未来几年里快速增长。

期货资管业务正式开闸之后,可以投资于期货、期权及其他金融衍生品,还包括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其面向的客户群体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和高资产高净值的客户。期货资管业务的法律关系与券商的资管业务类似,不属于信托关系。目前对资管产品的营销主要通过期货公司自有网点和证券IB端进行。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期货市场短期的发展前景有几个可以预见的趋势:“期货+信托”模式可以是期货公司摆脱单纯的经纪业务的模式,形成真正的金融企业,也是信托公司提升证券类信托产品竞争力,提升信托产品投资收益率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露.股指期货与资产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2]萨克里弗.股指期货(第三版).中国青年出版社.

[3]智信资产管理研究院.资产管理蓝皮书: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13)――大资产管理时代的信托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简介:姚文娟(1984-),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方向:金融学。

上一篇:放权·放手·放心 下一篇:安宁地区硬币发行流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