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一对多”黑匣子

时间:2022-04-12 04:39:29

基金“一对多”黑匣子

“100万元以上的进入门槛,200人以内的专户理财”――目前资本市场上,由券商资产管理、阳光私募以及基金“一对多”专户理财所构成的集合理财市场中,公募基金专户“一对多”产品一度以“仓位灵活、规模稳定、追求绝对收益”等种种特点,被投资者寄予厚望。

然而,自2009年8月18日正式开闸以来,基金“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运行已满一年,当初所有的光环都已暗淡下去,平庸的业绩不仅令投资者无法乐观,也使部分基金公司颜面尽失。

相关资料统计显示,截至8月初,市场上171只“一对多”产品中,仅20只左右的产品取得了正收益。

就在“一对多”遭遇市场质疑的同时,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和私募却风生水起,业绩可圈可点。理财市场“三国”之战,谁是最后赢家尚未可知。

整体业绩不佳

安信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自证监会放行“一对多”专户理财产品以来,截至2010年7月31日,共有34家基金公司发行了171只“一对多”产品。

由于“一对多”产品的净值仅向特定投资者披露,市场无法从官方渠道获取完整全面的“一对多”数据。

无奈之余,一些投资者通过在网上发帖的形式,将自己持有的“一对多”产品净值予以公开,其中以某财经网站论坛上的一则长期“置顶”帖《沙场点兵――基金公司一对多专户理财产品数据跟踪帖》,最为市场关注。

这份由“一对多”持有人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17只产品处于面值以下。

其中,华安、博时基金旗下的“一对多”产品排名长期垫底。目前华安基金旗下9只“一对多”产品中,有8只产品的净值低于1元的面值。其中,华安交行的“一对多”今年以来亏损13.13%。此外,博时基金旗下的一款产品截至8月13日的净值仅为0.892元。

“就我们公司的专户‘一对多’的产品净值而言,到目前为止,这个帖子上披露的数据都是正确的。”上海某基金公司的专户负责人透露。

“我也看到了这个帖子,还用它的数据与我们掌握的一些情况进行了对比,发现是吻合的。”好买基金研究所研究员曾令华表示。

此外,《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两家股份制银行获取的数据也显示“一对多”产品业绩欠佳,截至8月底,这两家银行代销的共21只“一对多”产品中,有14只净值都在1元面值之下。

曾令华还表示,“近一月,公募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为7.89%、股票型8.93%,而专户‘一对多’近一月的平均收益比不上公募基金。”

尽管“一对多”中也有如广发基金、国投瑞银、汇添富等旗下的产品表现不错,但与阳光私募基金相比,“一对多”产品在超额收益方面显然是落后的。

上海朝阳永续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阳光私募产品中表现最好的泽熙瑞金1号收益率达到29.98%,收益率在10%以上的产品则有32只。在上半年公募基金出现大幅度亏损的情况下,阳光私募有96只产品取得了正收益。

另一种与“一对多”相似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2010年上半年表现也颇为抢眼。根据WIND数据统计,券商集合理财产品2010年以来虽然只发行了46只产品,但募集规模达到了354.78亿份。

“软肋”与“硬伤”

2009年9月1日,首批30只专户“一对多”产品获批,在披露期限的产品中,以存续期为1年和2年的产品最多。这也意味着2010年9月和10月将出现“一对多”产品集中到期的现象。

据本刊记者了解,最近部分基金公司通过意见征求函和网络会议的形式,与客户沟通续约事宜,然而,大多数投资者都不买账,选择了退出。

南方一家基金公司专户部门负责人表示,由于专户“一对多”缺乏过往业绩作为参考,银行和客户都没有信心签订长期的合同,大部分是抱着先签一年试试看的心理来做这项业务。而基金公司即使意识到一年期产品难以实现绝对收益,但因为急于发行产品,仍然妥协于银行和客户的需求。

有从业者认为,期限为一年的产品,对投资操作会带来不利影响。“产品运作之初,是当作公募基金一样,没有考虑期限问题。但当期限只剩下半年时,心态变得急躁,更追求短期效应,乱了阵脚。”深圳另一位投资经理说。

“一年内给客户绝对收益,是有一定困难,如赶上单边跌市,则产品一年内实现正收益的可能性就非常低。一般两到三年会比较合适。”上述专户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

除了产品设计不够周全外,“一对多”所遭受的质疑还与“不透明”有着密切关系。

“买东西总得货比三家吧,公募基金的净值是每日公布一次,私募基金的净值是每周公布一次,但是专户‘一对多’净值数据,却根本查不到,这让我怎么选呢?”一些原本想购买“一对多”产品的投资者说。

证监会的《基金公司特定多个客户资产管理合同内容与格式准则》规定,基金公司只能向资产委托人,即专户“一对多”产品的投资者披露产品净值。

曾令华表示,“目前的‘一对多’产品不是处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中,除了基金公司自己和其‘一对多’产品客户,没有人知道产品到底运营得怎么样。信息的不公开,即使是好的产品也无法体现出来,这对于‘一对多’的长期发展不是件好事。”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也指出,业绩的阳光化是一种相对客观的遴选机制,如果没有排名压力的外在约束,基金经理就很容易产生不积极和不充分投资的现象。而投资者不能对同类产品的平均收益做一个明确的研判,进而也无从判断基金运作的优劣。

曾令华对记者说,“现在‘一对多’就像一个黑箱,业绩数据都要依靠民间‘人肉搜索’的方式去获取,就更谈不上有价值的深度解读了,也无法为第三方评价机构提供研究基础。”

“因为‘一对多’信息不透明,我们有理由怀疑一切。”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王群航说,如果好与坏都由基金公司说了算,行业的公信力会受损,“一对多”壮大起来也很难。

按照监管层对基金公司公平交易制度的指导意见,基金公司管理的投资风格相似的不同投资组合之间的业绩表现差异超过5%时,就要在监察稽核季度报告和年度报告中做专项分析。

王群航说,就现在的市场情况来看,基金公司可能把自己逼到了两难的境地。如果“一对多”没有做出良好的业绩,将是它们的失职;反之,如果做出了良好的业绩,而且比公募基金优异很多,超过了5%的红线,那么“一对多”就有“利益输送”的嫌疑。

不过,一些基金公司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我们的产品不同于一般性的基金产品,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是根据客户的投资偏好来制定个性化的投资策略。可以说每款产品都是不一样的,严格来说,即使公布了净值,可比性也不强。”

王群航认为,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如果不披露,那么,基金公司是否可以做到什么都不说呢?

按照国际通行的业绩标准,基金业绩宣传不得“选择性披露某个时段的基金(账户)的业绩”,也不得选择性披露某个或某几个基金(账户)。

而事实是,“一对多”一直在变相宣传,上述两点几乎成为业内基金发行时的“常规动作”。

另外,发行“一对多”产品的基金公司,无一不把“过往业绩和投研究能力”作为其发行的主要“卖点”,其中难免出现一些误导。

除了采取“报喜不报忧”的宣传策略外,由于专户“一对多”业务在很多基金公司中属于“机构投资部”,所以公司就以该部门下的其他业务如社保、年金或专户“一对一”的业绩,来替专户“一对多”宣传,投资者容易发生误判。

人才“短板”

专户“一对多”业绩不佳,也暴露出基金公司内部管理的不完善,其中人员配置应是其中最大的瓶颈。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目前基金公司在“一对多”投资人员的配备上参差不齐,有的公司安排最优秀的明星基金经理,也有公司安排名不见经传甚至无投资经验的人员。同时,也有不少“一对多”产品实际上是同一个人管理,一个专户基金经理管理多只产品等。

由于公募和专户的投资理念完全不同,公募基金经理很难在短期内适应专户投资模式。据了解,很多基金公司都是临时从保险、私募等处挖人,颇有“临时抱佛脚”的意味。比如,长盛基金专户理财部执行总监徐凌峰,2009年9月之前是私募晓扬投资管理公司的投资经理;富国基金投资总监助理严建红,在担任“一对多”产品经理之前也曾担任平安、生命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工作。而从目前表现较好的基金“一对多”品种来看,广发、易方达、汇添富等基金公司均是由老将挂帅。

“与更加凶悍和更加灵活的阳光私募机构相比,公募机构的人才储备可能就有点不足。”一家基金公司机构投资部负责人认为,“应该先把‘一对多’产品的定位设计清晰,然后根据产品和客户的特性去找合适的人运作,而不是先把‘摊子’铺大,变得很被动。”

他表示,在复杂的A股市场,公募基金提供“绝对回报”服务并不占优势。“基金专户业务对基金经理的选时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选时能力可能是公募机构历来的‘短板’。”

近日有消息说,监管层对于基金公司特定资产管理业务相关规定的修订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基金公司200亿元规模才能从事专户业务的门槛条件有可能取消。不仅如此,原先规定的单只专户“一对多”产品的成立条件,或将有可能由过去的5000万元下降到3000万元。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门槛降低,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可能加入到“一对多”的阵营,也就意味着鱼龙混杂的局面将更为严重。然而业绩才是王道,专户门槛的放低可以让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同时还会促进整个行业优胜劣汰。

“过去一年‘一对多’产品整体业绩不佳,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并且一年的考察时间还太短,无法全面判断它的整体表现,应该经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再来考察可能更加客观。”国投瑞银专户投资部总监刘新勇表示,从长期来看,专户“一对多”理财业务的吸引力会逐步加强,是基金发展的重要方向。

上一篇:“第一高价股”东方园林大单疑云 下一篇:虚幻募资项目挫伤创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