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时间:2022-04-10 09:08:11

中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摘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心理健康水平与自我意识的优劣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而通过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解决学生在自我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对自己有足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自我意识 家庭教育 社会环境 认识自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074-01

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见这样的情况,大家一起上街吃饭,当问及吃什么时,多数人会不自主地说“随便”。这便是一个人没有自我意识的最基本体现。也就是说,一个人没有正确认识自我。古语云:“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就是既要善于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又要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这是自我意识成熟的标志。

当下,中学生已经有了对世界和自我的初步认识,但还不够成熟,因而往往不容易看清自己的全部。另外,认识自我也需要个体对自己保持一种愉快而满意地接纳自己的态度。这就要求学生不要深藏、压抑情感,不要总是把自己的缺点、弱点放在心上,不要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没有自我意识,这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不利的。因为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更多的与世界接轨的领域将会主导未来的社会,而一个不自信和没有自我意识的元素是注定要被吞噬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很重要的,也是社会发展所决定的必然。

笔者将教学经历中关于这方面的一些尝试和经验总结如下:

一 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

自我意识是在认识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指个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动和个性特点、状态的判断和评价,也叫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直接影响个体自尊、自信的确立,而自信或自卑的自我评价意识对人们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如果人们经常把自己看作是有价值的、令人喜欢的、优越的、能干的人,那么就会树立自信,产生一种自我肯定、自我接受的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但是学生如果产生盲目的乐观情绪,自我欣赏、自以为是,就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调动主客观双方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遇到挫折,产生苦闷);如果学生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厌恶自己并否定自己的自卑感,这样就会缺乏朝气、缺乏积极性。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其学会与同伴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作出评价,还应帮助其学会借助别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学会一分为二地评价自己。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并为此骄傲(不是自大)。让学生明白许多梦想都是在看似可笑的雏形中化茧成蝶的,也要让学生明白别人的评价只是他的参考,他可以在意,也可以改变自己,但这不是必须的!他必须要做到的应该是明白自己究竟是谁,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自己有没有损害到别人。在明白了这些后,学生自然会明白自己拥有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自己能做的是什么,而不是随波逐流。长期培养后,学生自然就会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系统,从而为树立自信打下基础。

二 培养学生正确的自尊心、自信心

自尊心和自信心是自我意识的体现形式,在有了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后,引导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就是水道渠成的了。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学校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因为对一个个体的信任会让他形成自信。就像很多老教师会以让一个很调皮并自制力比较差的学生担任重要职务甚至班长,而这些学生会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开始约束自己,并逐渐改掉不足。

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在不违法和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他有充分的权利获得他想要的,在此前提下他想要的都是对他有帮助的。家长和教师也应该相信孩子完全有认知基础,明白需要什么和应该要的。所以在更多的情况下,教学应该持支持的态度让学生相信自己的选择,从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三 树立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

当学生有了比较健全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有自尊心、自信心后,学生的自我意识已基本树立起来了。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权威(人、道德、理论知识等)的认知——辩证和偏执,将决定其树立怎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过分信赖或者全盘否定权威,将导致学生的自我意识模糊或者失去理性,因此,教师要做的是让他们尽量辩证地看待权威。当然,在这个阶段中各种关系是紧张的,这也是必然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对权威总会形成怀疑和威胁,这是他们自我意识成长的表现,当他们辩证地看待问题或权威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和鼓励,而当学生对权威持怀疑态度时,教师应该肯定他们的精神,并教会他们以已经形成的知识体系为基础来论证和认识,让学生逐渐形成清晰的自我意识。

上一篇:运用特值法解高考题 下一篇:当前教材图书发行物流管理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