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应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契合

时间:2022-04-10 08:47:27

初中数学教学应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契合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推进,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能获得发展。同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以“主体性”以及“创造性”理念为指导,强化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寻找有力的途径,实现新课改理念与初中数学教学的契合,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 新课改理念 自主性 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4-0134-01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注重加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创造性”的培养。因此,为建设优质、高校的初中数学课堂,要积极寻求初中数学教学与新课改理念契合的途径,优化教学方式。

一 明确角色定位,实践“主体性”理念

“主体性理念”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它要求在教学中,尊重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新课改理念指出,“教”始终以“学”为中心,因此在教学中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快乐学习、探究学习,强化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的培养。

在“主体性”理念的指导下,初中数学的首要任务即是明确数学教学与学习中的角色定位,积极探索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之间的最佳配合方式。数学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过分淡化老师地位或过分突出学生作用,都不能称之为有效的教学。因此,在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明确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建师生平等的课堂,建立初中数学的“学习共同体”,积极发挥老师与学生在教学与学习中的能动性,优化初中数学教学。

其中,老师的能动性体现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而且在教学中,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敢于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发挥能动性,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进行“概率”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先让全班同学各掷一次硬币,让学生总结,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加,硬币的正面与反面出现次数的情况如何?为何会出现这一情况?老师通过精心设计这一教学情境导入,激发学生进行对概率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概率的学习中。之后还可以以“抛硬币”游戏强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二 正确选用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创造性”培养

“创造性”理念是新课改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理念,它强调教学与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具有高度创造性的过程,要求在教学中要积极启发、训练,并开发和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其创新人格、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因此,初中数学要加强与“创造性”理念的有机融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加强学生问题意识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求异创新、质疑释难,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念见解,并允许有不同的观点与答案存在,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由“等待解答”转变为“自主创新探索”的状态,活跃学生思维。同时,在数学教学中,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三 让生活走进初中数学课堂,强化学生“实践性”培养

新课程改革下,要求初中数学教学以“让每个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为目标,注重数学教学的实践性。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初中数学教学要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让生活走进初中数学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领悟数学知识,加强对生活的观察,强化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进行“图形的旋转”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图形旋转的实例,让学生运用生活实例,深化理解数学知识,在学完“图形的旋转”之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数学知识进行生活中广告图案的设计,强化学生实践性的培养。

数学是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改理念对初中数学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优化初中教学,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明确角色定位,优选教学方式,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实践新课改理念,实现初中数学与新课改理念的有机融合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蒲元凯.试论初中数学如何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契合[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3):14

[2]王佩.试论初中数学如何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契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74):138

[3]田志娟.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的探究[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11):301

[4]李素芬.试论数学如何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契合[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2):99

上一篇:从学生实际出发上好初中数学课 下一篇:物理作业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