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建筑的嬗变与文化传承的兼容

时间:2022-04-10 02:28:21

上海外滩建筑的嬗变与文化传承的兼容

导读:外滩建筑是上海城市的重要标志,也是海派文化的缩影。随着时代的变迁,外滩又被分为了老外滩、新外滩、南外滩与北外滩。不管是新外滩还是老外滩,那些建筑都集中反映了海派文化包容性、实用性和多元性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开放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引力优势。如今,上海的北外滩正进入开发高峰期,它的规划建设应将历史、今天与未来有机融会贯通,在传承中扬弃、在改造中充实,决不可随意“破旧立新”予以重建,而应在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中谱写出更优美的具有海派风韵的凝固交响乐。

一提到上海,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外滩,这是为什么?因为外滩好比是上海城市的脸面,集中了上海最具文化价值的建筑,这些建筑以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和谐共存,让游人流连忘返,难以忘却。外滩建筑代表了那段特定时期东西方文化碰撞下所形成的海派建筑文化。

一、外滩建筑文化的演变

上海是一座依江傍海而建的城市。黄浦江是上海人民的母亲河,曾是上海最主要的水上交通枢纽,并承担着城市供水、排涝、灌溉的重任。没有黄浦江就没有上海的繁荣和发展。

世间万物永远是变化着的,作为建筑文化也不例外。随着时光的流逝,外滩建筑的文化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这一变化可以从人们对外滩的称呼上看出。上海人习惯把解放前的,北起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的沿江地带称为老外滩;把近年浦东陆家嘴地区新建设起来的叫新外滩;把现在正在开发建设的虹口区地段叫北外滩;把金陵东路以南正在规划建设的地段称着南外滩。笔者权且将新建设的陆家嘴地区和老外滩南北延伸段统称为新外滩。与此同时,上海人还把以老外滩为代表的建筑作为上海的过去,把浦东陆家嘴作为上海的今天,而把虹口段的沿江地区以及金陵东路以南至世博园区沿江段视作上海的未来。由此可见,外滩建筑文化的内涵和外在表现也在随着人们称呼的变化而变化,进而赋予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政治色彩。外滩建筑文化是在特定历史年代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这中间既有老外滩建筑所显示的古典、凝重和精致,也有新外滩所显示的现代、无序和跳跃。历史在前进,环境在变迁,外滩建筑文化也似浦江之水,奔腾涌动,长流不息。

二、老外滩建筑文化的特色

老外滩的大多数建筑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早期。许多建筑代表了当时世界上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一流水准,构造了上海乃至世界上最生动而又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和滨水空间。从特定的历史角度看,外滩建筑的审美和历史价值已远远超过了它的使用价值,它已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性建筑群,世界建筑上的一朵奇葩。

老外滩建筑文化集中体现了海派文化的许多特征,其显著特征是它的包容性、实用性和多元性。这些特征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氛围中。正是那一时期西化和商业化这两大氛围形成了海派文化博大宽厚的包容性、实用性和功利性,外滩建筑文化显然是一种开放的文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银行财团纷纷入驻上海,随之而来的是各式西洋建筑抢滩登陆,什么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古典式……一时间各种欧式风格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矗立于浦江西岸1.5千米的外滩地带,构成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外滩建筑群运用的是欧式建筑的基本元素,它的特立独行造就了区别于一般城市的文化象征。上海海派文化的优势和价值体现在以实用功利为准则。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拿来就用,不怕别人说三道四,不怕戴上“西化”的帽子。正是这特立独行的文化性格,造就了上海中西、新旧、上下、雅俗之间的混杂与兼容。

三、外滩建筑群的时空布局

各种欧式风格的大楼密集于浦江西岸1.5千米长的地带,尽管参与建筑的建筑师来自不同国度与地区,各个建筑物也不在一个时期完成,但它们的建筑色调却保持了基本的统一。整体轮廓、线条处理都较协调,建筑物所使用的材料和建筑色彩极为相配。这绝不是一时巧合,而是当时各个建筑物的设计者、施工者细心勘查周围环境所使然。特别在时空关系的处理上,老外滩也不愧是一部经典之作,由于各建筑物彼此错落有致,形成了上海城市最和谐的水岸环境。近百年来,这一优美和谐的建筑组合、水岸环境招来全国、全世界无数游客,并给他们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象。

改革开放后,外滩建筑先后进行过多次清洗、整修、调整,变得更为协调壮观,特别是近几年对外滩交通环境进行了一系列大“手术”,如整修外白渡桥,开放黄浦公园绿地,改造和拓展滨水堤岸,拆除延安路天桥,开凿外滩地下通道,调整升级绿化带等等,使今日的外滩变得更加怡人、壮美。

与老外滩隔江相望的浦东陆家嘴,过去是一片老房简屋,同繁华的浦西相比落差较大。如今这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东方明珠电视塔、国际会议中心、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建筑拔地而起,还有海洋世界、正大广场购物娱乐中心,以及在建的上海中心,高达百余层,建成后将跃升为上海第一高度。正是这些高楼大厦和对岸的老外滩建筑,撑起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景观风貌。毋庸讳言,对陆家嘴建筑布局,有些专家也持有不同看法,认为表面上看起来挺漂亮,但一个个建筑单体在形成城市景观时,相互之间缺乏联系,也谈不上与周围环境有形式和功能上的协调,天际线被切割得很凌乱,缺少必要的韵律。正如世界著名建筑师贝聿铭之子贝礼中点评的那样:“陆家嘴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个社区,没有成为有凝聚力的区域,过分强调了交通的通畅,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共生、融汇,在楼宇之间未能融成一丝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所应具备的脉络和底蕴……”

陆家嘴建筑群中最突显的自然是东方明珠电视塔,这是陆家嘴的经典之作,它特别能给中外游客留下难忘的印象。由于东方明珠电视塔采用了球形建筑方式,据说是为了追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境界,从而使陆家嘴地区出现了国际会展中心等一批“球”形建筑,这一规划理念优点是意义明确,缺点是不够含蓄。其实,建筑作为一种空间艺术,个体的外在形式虽说重要,但同时也要兼顾到建筑物的功能特点、建筑风格的整体协调,以及在区域建筑群中能否达到浑然一体。倘若人们从空中俯视上海,老外滩、新外滩、南外滩、北外滩依次镶嵌在浦江两岸,黄浦江犹如一条玉带将它们串联起来,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建筑空间,这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设计、规划。

四、南北外滩建设的构想

南北外滩作为老外滩的南北延伸段,在开发建设时更应注意到它们与新老外滩的和谐、协调,使之达到珠联璧合,浑然一体的效果,以突显整个外滩城市景观的绚丽多彩。北外滩的建设实际上早已启动,南外滩的拓展直到世博会后才被提出。但金陵东路至十六铺段基本成型。此段将以游轮码头、居住区为建设重点。十六铺以南则处在粗线条设计中,如拟将浦西世博会展区开发成会展、文化艺术博览中心等。

北外滩的改造,应使城市和港口之间在功能和空间上的关系得到新的诠释。因为北外滩地段过去是老式装卸区和仓库,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海运和港口经济经历了一场根本性转变,因而导致港口运营方式的全面重组,以往狭窄的码头和老式仓库已不能满足如今集装箱化的运输要求。现代化的港区将从城市中心搬离,原先的老港区面临着荒废和被空置。于是,如何对老港区进行改造和实现其价值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经有关方面研究,倾向于把北外滩设计分为四大块:第一块,即靠近老外滩的地方,开发成商业区,集中建设饭店、娱乐场所和购物中心;第二块,靠近苏州河地段,为金融机构集聚区;第三块,为居住区,并建有学校、医院、商场、公园等以方便群众的生活;第四块,历史风貌保护区,一些历史遗留的建筑将通过修缮而得到保护。为确保居民、游客能看到浦江的景观,拟将靠近老外滩的建筑矮于后面的建筑、形成阶梯形。交通方面实施人车分流,并处理好滨水区的腹地的关系,构造良好的视觉走廊和通道。滨水绿地拟建成一个带大平台的土坡,地形狭小而略有起伏,景观处理应以人行坡道为架构,与一个近似三角形的坡地互为主体,分段营造不同的围合空间。各个景观之间应注意自然衔接和平衡,力求既美观又便于交通。同时,在各个局部可结合原港区遗迹,设计一些具有一定功能的小品,如景观灯柱、景观树池,布置若干嵌入土中的条石,或者矮墙,从而在土坡中生成一系列的线索,使本来自然面貌的土坡变得挺拔而有现代感。而这些条石、矮墙可就地取材,大量利用原来码头基石和废弃的防汛设施,这样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又能省去搬运、维护的费用。为增加滨江景观的趣味性,沿岸尚可布置一些小品,如利用码头系缆桩,稍加修饰,即成难得而有纪念意义的景观小品。塔吊整体拆除后会留下部分构件,以及原来港区使用的车辆、工具、各种水位标高遗迹,均可以结合景观予以保留,作为小品因地制宜加以利用。由此可见,对北外滩是改造而不是重建,这样可以收到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效果。这样做也是对海派文化的一种继承。

总之,南北外滩的改造和建设,既要学习老外滩好的设计思想,又要借鉴陆家嘴地区建筑布局上的经验教训,注意因地制宜,突出区域建筑群体的独立性。在规划建筑物外在形态和天际轮廓线时要特别注意各个建筑物的浑然一体、和谐和整体美。

上一篇:污染:触目惊心的生态噩梦与环境灾难 下一篇:城市住宅全装修化的多元瓶颈与破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