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触目惊心的生态噩梦与环境灾难

时间:2022-01-25 04:35:56

污染:触目惊心的生态噩梦与环境灾难

导读:当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各国为了加快推进本国的城市化进程,特别是为了恢复二战后城市经济的极度破坏,纷纷采取了激进的城市发展策略。然而随即衍生的诸如环境污染、水资源缺乏、交通堵塞、住房短缺等城市问题,却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发展,特别是环境污染给城市带来的巨大生态灾难。因此城市环境的治理,本质上是将自然、将人类宜居的生态环境还给人类,让城市化的每个进程既证实工业的曾经辉煌、也获得视觉的规整优雅。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2.01.019

在兴衰际遇的城市化进程中,“山皆是园、水皆是景”的人类居住妙构空间在人类征服视线的主导下,喧嚣、呆板、拥挤、污染、疾病等语词日渐成为描述城市的核心话语。伴随着现代工业革命前所未有的狂飙突进和技术进步,城市,这座聚结人类视觉飨宴的梦想家园正由于频发的生态公害,使群山环抱、清泉绕流、朴实厚拙的园庭信步,使空气清新、阳光充足、舒服惬意的静谧世界再度成为人类的温暖想往。由于人类急功近利、不计后果的工业化运动,城市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已使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饱尝粉尘毒气、温室效应、植物枯萎、威胁生命的严重伤害,甚至使一些城市遭致毁灭的残酷结局。例如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后专家评估,完全消除这场浩劫的影响至少得800年!

当廊檐雕花、滴穿岁月的老宅旧邸成为都市人的描金梦呓时,当权力合谋、资金策划的社会公害成为都市人的荒谬归属时,当负阴抱阳、坐实朝空的藏风聚气成为都市人的生存渴望时,因为系列触目惊心的严重污染事件,城市被涂抹成星光黯淡、乌烟瘴气的污浊相貌,深陷戟指唾骂、动辄得咎的噬脐险境。城市是否能如同青苔雕饰的纵深村庄,在自然景观中延伸可以关注到每个人幸福的舒适细节?

一、城市污染的噩梦与灾难

当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各国为了加快推进本国的城市化进程,特别是为了恢复二战后城市经济的极度破坏,纷纷采取了激进的城市发展策略。然而随即衍生的诸如环境污染、水资源缺乏、交通堵塞、住房短缺等城市问题,却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发展,特别是环境污染给城市带来的巨大生态灾难。

(一)大气污染

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最早记录的大气污染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许多重型工厂分布在比利时马斯河谷上,包括炼焦、炼钢、电力、玻璃、炼锌、硫酸、化肥等工厂,还有石灰窑炉。1930年12月,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抑制了烟雾的升腾,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厚,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竟高达25-100毫克/立方米,空气中还含有有害的氟化物,有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症状表现为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声嘶、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一个星期内就有60多人死亡,许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难。

2、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尾气造成的光化学污染

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港口城市洛杉矶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这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NO2)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变成了让人致病或致命的毒气。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的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沮丧地说,“汽车是最大的大气污染源”。

3、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逆温山谷的微粒污染

1948年10月,持续的雾天使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多诺拉镇格外昏暗,风力十分微弱,空气能见度极低,除了烟囱之外,镇上的钢铁厂、硫酸厂和炼锌厂都消失在烟雾中,排出的大量烟雾被封闭在山谷内壁和逆温顶部之间。很快,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以及其它氧化物与大气烟尘共同作用,生成了硫酸烟雾,严重污染了大气。随之而来的是小镇中6000人因为吸入固态或液态的硫酸铵微粒,突然发病,症状为眼病、咽喉痛、流鼻涕、咳嗽、头痛、四肢乏倦、胸闷、呕吐、腹泻等,其中有20人在三天里很快死亡,年龄多在65岁以上。

4、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侵入肺泡的金属粉尘

四日市位于日本东部伊势湾海岸,由于交通方便,很快成为发展石油工业的窗口。1955年,四日市的第一座炼油厂建成后,其他一些相关企业纷纷成立,石油联合企业逐渐形成规模。但从1959年开始,昔日洁净的城市空气变得污浊起来,二氧化硫浓度超过标准五六倍。全市平均每月每平方公里降尘量高达14吨,形成的烟雾厚达500米,漂浮着多种有毒有害气体和金属粉尘。很多人出现头疼、咽喉疼、眼睛疼、呕吐等症状,患哮喘病的人剧增。据记载,1964年,四日市因烟雾长期不散,致使一些哮喘病患者在痛苦中死去。1967年,又有一些哮喘病患者因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而自杀。到1979年10月底,四日市确认患有大气污染性疾病的患者人数为775491人。

5、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死亡上万的烟尘污染

1952年12月5日,一个异常的情况出现了,伦敦风速不超过每小时3公里。处于死风状态的伦敦,由于风太弱,无法带走林立的工厂烟囱与家庭排出的各种有害的烟尘,从空中纷纷飘落大量超出平时10倍的煤烟烟雾,将泰晤士河谷完全笼罩住,而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使空气逐步变得很脏很有毒,数千受害者因此患了支气管炎、气喘和其他影响肺部的疾病。到12月10日烟雾散去时,已有4000人死亡,随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直到1956年伦敦又发生了严重的烟雾事件,英国政府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控制大气污染的重要性,强行通过了英国一个关于洁净空气的法案。

6、巴西:库巴唐死亡谷事件——摧民毁居的废气废水

巴西圣保罗以南60公里的库巴唐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死亡之谷”知名于世。该市位于山谷之中,六十年代引进炼油、石化、炼铁等外资企业300多家,人口剧增至15万,成为圣保罗的工业卫星城。企业主只顾赚钱,随意排放废气废水,谷地浓烟弥漫、臭水横流,有20%的人得了呼吸道过敏症,医院挤满了接受吸氧治疗的儿童和老人,使2万多贫民窟居民严重受害。此外,1984年2月25日,一条输油管破裂,10万加仑油熊熊燃烧,烧死百余人,烧伤400多人。1985年1月26日,一家化肥厂泄漏50吨氨气,30人中毒,8000人撤离。而市郊60平方公里森林陆续枯死,山岭光秃,遇雨便滑坡,大片贫民窟被摧毁。

7、希腊:雅典紧急状态事件——二氧化碳的高度超标

1989年11月2日上午9时,希腊首都雅典市中心大气质量监测站显示,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318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200毫克/立方米)59%,发出了红色危险讯号。11时浓度升至604毫克/立方米,超过500毫克/立方米紧急危险线。中央政府当即宣布雅典进入“紧急状态”,禁止所有私人汽车在市中心行驶,限制出租汽车和摩托车行驶,并令熄灭所有燃料锅炉,主要工厂削减燃料消耗量50%,学校一律停课。中午,二氧化碳浓度增至631毫克/立方米,超过历史最高记录。一氧化碳浓度也突破危险线。许多市民出现头疼、乏力、呕吐、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市区到处响起救护车的呼啸声。据悉,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比例若达到8%的话,就会严重抑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导致人窒息死亡。此事件后,希腊政府开始拨巨款专项研究环保计划。

(二)酸雨污染

1、北美:死湖酸雨事件——不分国界的酸雨污染

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万吨,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加拿大飘到美国。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雨区。最强的酸性雨降在弗吉尼亚州,酸度值(pH)1.4。纽约州阿迪龙达克山区,1930年只有4%的湖无鱼,1975年近50%的湖泊无鱼,其中200个是死湖,听不见蛙声虫鸣,夏日也死一般寂静。加拿大多伦多1979年平均降水酸度值(pH)3.5,比番茄汁还要酸,安大略省萨德伯里周围1500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国际上酸雨被称为“现代空中死神”,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关心的环境问题。

2、西德:巴登森林枯死病事件——挑战工业的环境衰败

工业对二战后西德的经济腾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伴随着“煤炭危机”与“钢铁危机”,各地出现了严重的资源贫乏与环境污染问题,大片的森林饱受酸雨之害,先后患上枯死病。原西德共有森林740万公顷,到1983年为止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的蓄积量占同年森林生长量的21%多,先后有80多万公顷森林被毁。巴登-符腾堡州的“黑森林”,是因枞树、松树颜色很深,绿得发黑而得名,地势高峻、土地肥沃,是欧洲著名的度假圣地和著名的布谷鸟钟产地,也有一半树染上枯死病,树叶黄褐脱落,其中46万亩完全死亡。当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的鲁尔工业区森林里,到处可见秃树、死鸟、死蜂,每年有数万儿童被感染特殊的喉炎症。

(三)化学污染

1、日本:水俣病事件——麻痹神经的含汞废水

1956年,日本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跳海死去。随后不久,此地出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这个镇有4万居民,几年中先后有1万人不同程度地患有此种病状。经数月调查研究,日本熊本国立大学医学院研究报告证实,这是由于居民长期食用了八代海水俣湾中含有汞的海产品所致,原因是日本熊本县水俣镇新日本窒素肥料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

2、日本:痛痛病事件——含镉大米的慢性中毒

20世纪初期开始,人们发现日本富山地区的水稻普遍生长不良。1931年,这里又出现了一种怪病,患者病症表现为腰、手、脚等关节疼痛。病症持续几年后,患者全身各部位会发生神经痛、骨痛现象,行动困难,甚至呼吸都会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到了患病后期,患者骨骼软化、萎缩,四肢弯曲,脊柱变形,骨质松脆,就连咳嗽都能引起骨折。患者不能进食,疼痛无比,常常大叫“痛死了!”有人甚至因无法忍受痛苦而自杀。上世纪60年代,日本医学界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痛痛病”是由神通川上游的神冈矿山炼锌厂废水引起的镉中毒。河两岸的稻田用这种被污染的河水灌溉,有毒的镉经过生物的富集作用,使产出的稻米含镉量很高。人们长年吃这种被镉污染的大米,喝被镉污染的神通川水,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慢性镉中毒,其中因此死亡者达207人。

3、日本:米糠油事件——有毒饲料的连环污染

1968年3月,在日本的九州、中国、四国等地有几十万只鸡吃了有毒饲料后死亡。此后数月,有许多人因原因不明的皮肤病到医院就诊,初期症状为眼皮肿胀,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疹,其后症状转为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重者发生急性肝坏死、肝昏迷等,以至死亡。至1978年,确诊患者累计达1684人,因此死亡的达数余人。通过尸体解剖,在死者五脏和皮下脂肪中发现了多氯联苯,专家怀疑与米糠油有关。经过对患者共同食用的米糠油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九州一个食用油厂因管理不善,操作失误,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在脱臭工艺中使用的热载体多氯联苯,造成食物油污染。由于被污染了的米糠油中的黑油被用做了饲料,还造成数十万只家禽的死亡。

4、中国:温州液氯爆炸事件——伤亡惨重的氯气中毒

1979年9月7日下午1时55分,温洲电化厂液氯工段正在充装液氯作业时,一只半吨重的充满液氯的钢瓶突然发生粉碎性爆炸。随着震天巨响,大量液氯气化,迅速形成巨大的黄绿色气柱冲天而起,形似蘑菇状,高达40余米,该工段414m2的房全部倒塌。其间夹杂着瓦砾、钢瓶碎片在空中横飞,数里外有震感。液氯从容器冲出时,泄漏的氯气共达10.2吨,当时风速3.7米/秒,大量氯气迅速呈60°扇形由东南向西北方向扩散,中轴线距离为4600米,波及范围达7.35平方公里,共有32个居民区和6个生产队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造成大量人员急性中毒。受氯气危害的人达1208人。这次事故共死亡59人,其中现场炸伤砸死18人,其余41人因严重急性氯气中毒而死亡。

5、印度:博帕尔毒气事件——管理不善的毒气泄漏

1984年12月3日,印度的中央联邦首府博帕尔的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农药厂因管理混乱,操作不当,一座存贮45吨异氰酸甲酯贮槽的保安阀出现了严重的毒气泄漏,形成了一个方圆25英里的毒雾笼罩区。首先是近邻的两个小镇上,有数百人在睡梦中死亡。随后,火车站里的一些乞丐死亡。毒雾扩散时,居民们有的以为是“瘟疫降临”,有的以为是“原子弹爆炸”,有的以为是“地震发生”,有的以为是“世界末日的来临”。一周后,有2500人死于这场污染事故,另有1000多人危在旦夕,3000多人病入膏肓。在这一污染事故中,有15万人因受污染危害而进入医院就诊,事故发生4天后,受害的病人还以每分钟一人的速度增加。这次事故还使20多万人双目失明。此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百亿美元,震惊了整个世界。

6、中欧:莱茵河污染事件——沉积河底的剧毒农药

1986年11月1日深夜,瑞士巴富尔市桑多斯化学公司仓库起火,装有1250吨剧毒农药的钢罐爆炸,硫、磷、汞等毒物随着百余吨灭火剂进入下水道,排入莱茵河,并构成70公里长的微红色飘带,以每小时4公里速度向下游流去。流经地区鱼类死亡,所有与莱茵河相通的河闸被迫全部关闭。8天后,用塑料塞堵下水道的塞子在水的压力下脱落,几十吨含有汞的物质再次流入莱茵河,造成又一次污染。11月21日,德国巴登市的苯胺和苏打化学公司冷却系统故障,又使2吨农药流入莱茵河,使河水含毒量超标准200倍。这两次污染使莱茵河的生态受到了严重破坏,波及下游的瑞士、德国、法国、荷兰四国835公里沿岸城市,也使几十年德国为治理莱茵河投资的210亿美元付诸东流。有毒物沉积在河底,使莱茵河因此而“死亡”了20年。

7、中国:沱江水污染事故——百万市民的饮水危机

2004年2月下旬到3月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骤然降临在流经四川省中南部的沱江下游两岸,50万公斤鱼类被毒死,百万人断水,上千家企业、餐饮业等被迫停产关门,造成经济损失达3亿元。环保部门监测表明,这次污染事故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亚硝酸盐。造成此次特大水污染事故的原因,是川化股份公司在对其日产1000吨合成氨及氨加工装置进行增产技术改造时,违规在未报经省环保局试生产批复的情况下,擅自于2004年2月11日至3月3日对该技改工程投料试生产,并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故障,导致含大量氨氮的工艺冷凝液外排出厂流入沱江。3月2日下午3时,四川简阳市政府向市民了“暂时停止饮用自来水”的通告,紧接着,沿沱江约62公里的污染带上的资中、内江也停止了在沱江取水和向市民供水。沱江是三市市民饮用水的惟一水源,为此,百万市民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饮用水危机。

8、中国:吉林石化爆炸事件——跨越国界的江水污染

2005年11月13日下午,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新苯胺装置发生爆炸,引起化工原料火灾。截至次日,共造成5人死亡、1人失踪,近70人受伤。爆炸发生后,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随着污染物逐渐向下游移动,这次污染事件的严重后果开始显现。为避免污染的江水被市民饮用、造成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市政府决定自2005年11月23日起在全市停止供应自来水,这在该市的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形成的100多公里长的污染带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在我国境内历时42天,行程1200公里,于12月25日进入俄罗斯境内。俄罗斯对松花江水污染对中俄界河黑龙江(俄方称阿穆尔河)造成的影响表示关注,我国向俄道歉,并提供援助以帮助其应对污染。

(四)藻类污染

1、中国:无锡太湖蓝藻事件——富营养化的饮用水源

2007年5月2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降临到江苏省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无锡市民饮用水水源来自太湖,造成这次水质突然变化的原因是: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值,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从而引发了太湖蓝藻的提前暴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水质。蓝藻会产生微囊藻毒素,普通消毒和加热都不能完全去除饮用水的微囊藻毒素,所以无锡的饮用水源因受到突发污染而紧急停止供水,小小蓝藻在一夜之间打乱了数百万群众的正常生活。随后,滇池、巢湖蓝藻也相继暴发,沭阳等城市的自来水源也受到污染。无锡市民纷纷抢购超市内的纯净水,街头零售的桶装纯净水也出现了较大的价格波动。

2、日本:频发贝类中毒事件——富营养化的赤潮污染

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种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日本是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962年,在京都发生一次因食用受有毒赤潮生物污染的巨蛎引起的麻痹性贝毒中毒事件,有42人中毒。1976年6-7月,在本州北部三陆沿海地区发生一次食用有毒赤潮生物污染的紫贻贝引起的腹泻性贝毒中毒事件,有31人出现呕吐和腹泻症状。1977年6-7月在东北地区发生大范围食用有毒贝类引起的腹泻性贝毒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达122人。1978年6月,在北海道的内浦湾发生食品用双壳软体动物引起的麻痹性贝毒中毒事件,有数人出现中毒症状,其中1人死亡。

(五)辐射污染

1、美国:最严重放射物事件——癌症医院的放射污染

1984年1月,美国一座治疗癌症的医院,一个存放钴-60放射性物质的重达40多磅的金属桶,被人从实验室运走,并把桶盖撬开,当即有6000多颗发亮的小圆粒——具有强放射性的钴-60小丸滚落出来,散落在附近场地上。这些钴-60小丸与附近的金属件混合在一起,还有许多小丸掉到人们的鞋子里而被带到附近的大街和公路上,通过人们的各种活动造成大面积的污染。接触钴-60小丸的人,一个月后许多人出现了严重的受害症状,牙龈和鼻子出血,指甲发黑等。有的表面上没有什么症状,但经化验发现白细胞数、数等大大减少。此污染事件,虽然当时没有死人,但据专家们说,接触钴-60放射性污染的人,患癌症可能性要大得多。

2、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技术操作的连续失误

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基辅市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误,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31人死亡,237人受到严重的放射性伤害。基辅市和基辅州的中小学生全被疏散到海滨,核电站周围的庄稼全被掩埋,少收2000万吨粮食,距电站7公里内的树木全部死亡,并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带有放射性物质的云团随风飘到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等国,当时西欧各国及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测到了核电站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质,瑞典东部沿海地区的辐射剂量超过正常情况时的100倍。核事故还使乌克兰地区10%的小麦受到影响,使前苏联和欧洲国家的畜牧业大受其害,还导致日后数十年中27万居民患癌死亡。同年,我国两艘货船从罗马尼亚装货驶回天津港,因受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污染,测量结果超标20-30倍,数千名舱员入院检查和治疗,经济损失相当严重。

3、巴西:戈亚尼亚铯-137事件——拆卸引发的放射污染

1987年9月13日,在巴西的大城市戈亚尼亚,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放射性事故。一家私人放射治疗研究所搬迁,将铯-137远距放射治疗装置留在原地,未通知主管部门进行处置。两个清洁工进入该建筑,将源组件从机器的辐射头上拆下来带回家拆卸,这一行为造成源盒破裂,产生放射源污染:14人受到过度照射,4人4周内死亡;约112000人接受监测,249人发现受到污染;数百间房屋受到监测,85间发现被污染。整个去污活动产生了5000m3放射性废物,社会影响极大,以致在戈亚尼亚的一个建有废物处置库的边远乡村,把象征放射性的三叶符号做成村旗,以警示市民。

二、城市污染的防范与治理

由于地球人口的迅速增加,土地、资源日渐匮乏,水土流失使动物植物大量灭绝、江河海洋受到污染,地表自净能力大大降低,地球生态日渐恶化,缺水、酸雨、沙尘暴等气候问题日渐成为城市环境变坏的主导因素,亦使免疫系统疾病、致命肿瘤疾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颗粒物、微生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地理环境人为污染,不仅损害人体健康,还使城市生态失衡。随着科技的进步,主动防控城市环境的污染源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城市环境污染的成因

1、大气污染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车辆行使中的高排放、露天喷漆喷塑、餐饮业油烟释放、大型工矿企业等,如颗粒物、硫氧化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重金属等等,会破坏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引发“温室效应”,并通过呼吸侵入人体、引发人体中毒与生癌。

2、酸雨污染

酸雨是指降水的pH值低于5.6时,降水即为酸雨。降水酸度pH<4.9时,将会对森林、农作物和材料产生明显损害。含碱的大气尘埃是造成酸雨的原因,主要通过燃料燃烧、水泥生产、矿藏采矿、金属冶炼、建筑工地、车辆行驶等造成。一般说来,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也是影响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

3、水质污染

水质污染分四种:一是生理性污染,指污染物排入天然水体后引起的嗅觉、味觉、外观、透明度等方面的恶化;二是物理性污染,指污染物进入水体后改变了水的物理特性,如热,放射性物质,油、泡沫等污染;三是化学性污染,指污染物排入水体后改变了水的化学特征,如酸碱盐,有毒物质,农药等造成的污染;四是生物性污染,指病原微生物排入水体,直接或间接地传染各种疾病。人类将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海水、地表水、地下水受到污染,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

4、重金属污染

在开采、冶炼、加工过程中,诸如铅、汞、镉、钴等富集性重金属,进入大气、水、土壤,会引发水俣病、骨痛病等重金属等严重中毒事件。重金属污染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污染不同,不少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自然界本身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净化,使有害性降低或解除,而重金属具有富集性,很难在环境中降解。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各种酶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富集。如果超过人体所能耐受的限度,会造成人体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5、固体废物污染

固体废物按来源大致可分为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三种。此外,还有农业固体废物、建筑废料及弃土。生活垃圾是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物,包括食物残渣、纸屑、灰土、包装物、废品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包括粉煤灰、冶炼废渣、炉渣、尾矿、工业水处理污泥、煤矸石及工业粉尘。危险废物是指易燃、易爆、腐蚀性、传染性、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废物,除固态废物外,半固态、液态危险废物在环境管理中通常也划入危险废物一类进行管理。工业、矿业、农业固体废物与城市垃圾,由于缺少处理系统而露天堆放,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医疗废物电子废物缺乏规范拆解与回收利用体系,有毒物质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6、噪音污染

通常所说的噪声污染是指人为造成的。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交通噪音、工业噪音、建筑噪音、生活噪音等噪音污染,会诱发各种神经衰弱现象,导致反应迟钝、容易疲劳、效率下降,还会掩蔽报警信号、车辆行驶信号等,造成重大事故。50年代,美国曾发生过骇人听闻的事件:一架超音速飞机掠空而过,下面站着的10个人虽然紧捂耳朵,但飞机过后,他们竟被超音速飞机的巨大噪声给震死了。

7、光污染

一般认为,光污染泛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建筑玻璃幕墙的反光、夜晚不合理的室外照明、夜间汽车头灯的眩光等,会对人的视网膜、巩膜造成伤害,令人头昏心烦,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二)城市环境污染的防治

亚里斯多德说过,“城市,因人类寻找美好而诞生的”。因此城市环境的治理,本质上是将自然亦是将人类宜居的生态环境还给人类,从宏观角度上重新布划城市的居住、商业与工业的格局,让城市化的每个进程既证实工业的曾经辉煌、也获得视觉的规整优雅。

1、加强城市水源地环境的生态保护

全世界每年有1000万人因饮水不洁而死,因此必须强化对饮用水源取水口的保护,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和监管,防范威胁饮水安全的突发环境事故。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控制保护区上游的面源污染,减少农药、化肥残留物流入量,加大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对废水进行资源化利用,并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减少破坏环境的行为。

2、加强城市大气污染的防控措施

据环保部统计,目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较差,灰霾天气成为许多城市的最大环境灾害,而由于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建筑尘埃、生活废弃等形成的PM2.5颗粒物正是形成灰霾天气的元凶。因此城市必须注重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采用无污染清洁能源与低污染生产工艺,加大重点污染物防治力度,强化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建立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改善城市能源消费结构,并种植绿化和利用植物净化空气,加强城市污水垃圾的高标准分类处置技术,使城市远离污染物和尘埃,到处是新鲜、清洁的空气。

3、加强城市景观环境的设施建设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关注自然元素作为绿色景观的存在,多样化、生态化、休闲化使城市在高架道路与地面廊道的复合空间架构中,成为生机盎然的人类可以触摸四季的理想栖息地。因此城市要大力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确保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强化对城市湿地公园、河道自然驳岸、复合通勤空间、宜人尺度街道等的规划和设计,让城市在水景弧线与建筑轮廓构筑的居住空间里永远充满煦日凉风的明媚,永远散发怡然自信的活力。

为了推进减少排放,为了拯救地球,2011年12月,在南非美丽的海滨城市德班举行了联合国气候大会,会上通过了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中国代表团在会上再次重申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这意味着消除城市或者人类生存空间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话题,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低碳发展机制的共同响应。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于1874年发表了著名的小说《远离尘嚣》,表达了在工业文明的侵蚀之下没有人可以真正远离尘嚣的激进思想。但当我们今天听到波斯顿市长托马斯・梅尼诺关于“一个城市的未来是它过去合乎逻辑的延伸”的论断时,我们难道不应该放远眼光,让我们的城市远离污染?

上一篇:数字化:助杭州成功跨越城管“U”型峡谷 下一篇:上海外滩建筑的嬗变与文化传承的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