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语文渗透德育的认识和尝试

时间:2022-04-09 11:49:40

对高中语文渗透德育的认识和尝试

摘 要:高中语文课程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文章做提出了一些认识和尝试。

关键词:高中语文;渗透德育;认识和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043-01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语文课程标准这一规定不仅明确了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要意义,而且还特别强调了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德育渗透。下面笔者试就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谈自己的一些的认识和尝试。

一、让学生在情感参与中深受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渗透中的重要一环,教育工作者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语文课中既没有直接的道理传授,也没朋大量的历史资料,它有的是一篇篇的文章,所以说,语文学科必须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的做法是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来陶冶性情,获得教益。爱国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决不是唯一的一种形式。如,学习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的传记作品《屈原列传》、《史记》时,就引导学生领悟屈原那颗心系患难楚国、救济天下苍生的赤子之心,从而彻底地理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真正内涵。而学习了近现代伟大作家鲁迅先生的《〈呐喊〉自序》后,通过了解鲁迅先生在黑暗旧中国的求学经历,就能真正明白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良苦用意,从而敬佩他的爱国之举。在教学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篇课文,我先富有感情的来诵读,把学生带入情境,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来体会诗歌中的意境,插上想象的翅膀,了解祖国的深重灾难,现在的飞速变化,从而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语文课中又怎样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呢?在挖掘教材的同时,引伸出一些与生活贴近的例子,以达到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这种方法适用于讽刺性极强的文学作品中,尤其以小说为主,还有一些杂文也适用。在教学当中,教师先领着分析课文,然后组织讨论,接着让学生联系实际――即与之相关的人与事,最后依据情况辩论或写成作文。

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守财奴》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小说中的主人公葛朗台,是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吝啬鬼形象。这个人物的一生与金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他为了钱,七十多岁的人竟能又“纵”又“扑”,他为了钱,可几小时地盯着桌上的金路易,他为了钱,连命都可不顾;他得到了钱,竟同女儿说“咱们俩清了”“这交易划得来”。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这篇小说与马恩的话都在告诉人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便是人们生活中的轴心,那么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对金钱问题又有哪些看法呢?他们也想有这样的人生吗?这样的人生、这样的价值观念,中学生能效仿吗?使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了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教育,把深奥的道理明白化了,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后也可让学生查找资料,然后举办一次别开生面的辨论会,辨题是“怎样对待金钱”,让学生们在唇枪舌剑之中,明确生活的目标。

三、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

语文课中的德育教育不同于其它学科,关争在于它的教育不再是呆板的说教,而是采用更形象、更直观、更易于接受的方法。而且教育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拘泥于一个固定的模式。教育的时间也是随机的,只要找准机会,随时都可进行德育渗透。一篇文章、一段名言、一首小诗都能给学生以启迪、以教育。因此教师不必拘泥于何时何地机会,只要允许就可以适时点拨。现在的中学生,多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心里只装着自己,从不知关心别人,更谈不上去理解别人了。这些固然是他们的弱点,但是他们心灵纯洁,如同一张白纸,只要你抓住机会适时点拨,他们就会接受你的教育。有一篇文章题为《换个位置想想》,文章告诉人们在生活中不要只是去责怪别人,要换个位置想想,这样人与人之间便多了一份了解,少了一份隔阂。读了这篇文章后,教师就应因势利导,用言语来开导学生,“人们总是埋怨社会风气每况愈下,有谁又从自己做起了呢?人们总是埋怨偶尔打错一次电话时,对方态度竟那么的蛮横无理,那又有谁拿起电话时先问一声你好呢?在生活当中大家都应学会换个位置想想。换个位置想想,人与人之间便少了隔阂;换个位置想想,你会发现天那么蓝;换个位置想想,人与人之间便多了理解与关心。所以大家都不妨换个位置想想。”还有一事,把孝顺与人品讲了一番。过了一段时间有一位家长来校,说起了孩子的变化,便提到孩子懂事了,知道关心父母了,并说起了语文课上的几个小故事,孩子回家是如何讲述的,这时我才知道竟有这样的效果。

四、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国自古便有文明古都、礼仪之邦的美誉。勤劳善良的祖先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瑰宝,这是子孙后代享用不尽的财富。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哪个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呢?这些传统美德决不能丢。作为教育工作者,决不能忽视这方面的教育。现在的中学生,头脑中勤俭节约的概念就化为乌有了,他们花钱如流水,他们不懂得珍惜粮食。由此可见,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课堂上决不可面面俱到的去讲,那么就得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了。

上一篇: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初探 下一篇:快乐识字 让识字教学焕发出生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