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当下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育教学

时间:2022-04-08 12:31:01

探究当下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育教学

摘 要: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随之蒸蒸日上,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育同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小学语文是素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教学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为此,作为当下优质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地提高自身水平,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阅读;合作;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204-01

小学语文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在小学阶段学到的语文诗词、课文等往往能让孩子终身难忘。就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来说,其教学效率并不高,严重制约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个,应该适当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树立现代教学理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阅读质量。作为仓集中心小学的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对于小学阶段语文阅读特色教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明确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深远意义

其实,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和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强烈的阅读兴趣,以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而进行阅读能力培养之前首先我们应该正视阅读教学的意义,才能使得教师和学生加以重视。我认为,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的阅读教学效果非常重要。如果学生没有养成在阅读中自觉、专心的思考习惯,就会大减效果。因而,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要静下心来,专心致志;然后,鼓励他们在阅读中找出并提出问题;最后,引导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学生一旦养成了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的良好阅读习惯,就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时、省力、高效,最终达到用不着教的目的。不容否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使人成功的动力。经过多年的教学我认为,在课前,教师要调动学生运用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猜想,让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用疑问激趣;比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视频、配乐朗诵激趣。课堂上,教师要紧密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探知求解的愿望,让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最终让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的过程;课后,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及特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展到更为广阔的领域。为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深刻重视阅读教学的作用,并且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发挥教育优势,从而使得学生充分认识阅读的作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二、阅读教学课堂的有效开展

不容否认,阅读时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新时期,作为小学阶段教学的我们要重视教学课堂的合理运用,从而真正的帮助学生提高其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即做好预习。 传统教学方式以老师为主导,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而新时期教学标准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自主性为目的,形成未上课先预习的习惯。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提前让学生回家阅读,遇到不会的生字、词,通过查询字典的方式认识,并标注在课本中,不理解的语句都重点表明,在第二天的课堂学习中,老师针对学生的重点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加强合作。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个好汉三个帮。古语就告诉我们合作的重要性。为此,新时期小学阶段教育教学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通过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这样的合作方式学习提高了主动学习的效率,学生在课堂中也会更加活跃、积极、努力。 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分组学习的方法,几个同学为一组,由组长带领进行合作学习,每个小组的学习方法不同,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老师对各小组的学习进行倾听与指导。 最后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评价以学习过程、集体性以及活动中纪律,效果为重点。 这样的合作学习使学生获得了愉快的体验。

三、走出教室,走向生活

知识来自生活,生活过程中处处都存在知识。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贴近生活、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让学生能够将语文阅读文章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在小学语文阅读文本中,有许多内容并不是学生这个年龄所能接受和认识的,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大,以致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应当调整教学内容,多采用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产生熟悉感,比如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或是事件等。如此便能够激发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去了解、倾听和认知。同时,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当引导学生,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课后习题,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一首科普诗文,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到文本所传递出的相关知识。与此同时,作为教师还需要积极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体验生活。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采用创设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感受文本中的材料,让学生体会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用朗读的方式来向学生传达感情,也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来演绎课文中的情境,以此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从而加深学生对语文文本的理解,使其能够从文本中体验出生活。

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方面的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正确明确阅读教学的意义;积极开展有效阅读课堂;以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从而真正的帮助小学阶段学生提高其阅读能力。

上一篇:高三语文复习点滴谈 下一篇:激活课堂 凸显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