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会的上下关系与日语的表现形式

时间:2022-04-06 09:39:13

日本社会的上下关系与日语的表现形式

摘要: 日本社会存在着严格的上下关系,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在人们的言语生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日语所特有的敬语体系、复杂的称呼语、人称代词的使用以及职场用语都表现出日本社会的上下关系。在我们的语言学习过程中,了解日本的社会特点,准确地加以使用,才能够更好地达到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 日本语 上下关系 敬语 称呼语 人称代词

日本人对等级制度的信仰,是日本人处理社会关系的根本原则,构成日本人关于人际关系以及国际关系的整个观念的基础。在日本社会,人们由不同辈分、性别与年龄等形成以上下关系为核心的人际关系,这一点在日本人的语言――日本语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笔者试着从日本社会的上下关系来观察一些独特语言现象。这样可以使我们在语言的使用时有所注意,不要由此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才能更好地运用语言工具与日本人进行交流与沟通。

一、敬语所体现的上下关系

日语敬语是建立在两大基础上的:一是上下关系,二是远近关系。日语的有一套发达的敬语体系,其最能体现日本社会的上下关系,这种上下关系有以下几种:

1.公司或官厅的上司

2.年长者

3.身份高的人

4.某领域的先入者

也就是说,对待与自己存在上述关系的人,要根据场合分别使用尊敬语、自谦语。所谓的尊敬语是对话题中人的行为、所有表示说话人的敬意的一种敬语表现,可以是直接对象,也可以是话题中出现的第三者,表现为直接抬高对方。而自谦语是通过降低自己的行为动作来提高对方的尊敬表现。

无论是尊敬语还是自谦语,都要根据上下关系、场合有分别地使用。在身份制度、阶级组织等社会阶层的束缚较为严格的社会时代,个人的言语生活要始终注意上下的关系。可以说古代敬语是一种绝对敬语,而现代敬语是一种相对自由的相对敬语。尽管在现代社会身份上下的限制在语言的表现中不那么苛刻,但仍然有类似“先”“後”等后进者对先入者使用敬语的言语行为。

二、日语的称呼语所体现的上下关系

在日语中,家庭内部年长者用名字来称呼晚辈。例如「良子、「良子ちゃん等。晚辈称呼长辈要使用「お父さん等亲族名称。父母有时也会喊长子、长女「おにいちゃん、「おねえちゃん,这时父母站在最小的孩子的立场上进行称呼的,这也充分表明家庭内的长幼之分,因为父母要给最小的孩子做榜样,使他们了解长幼之序。在职场,上司用姓氏称部下,男性部下为「木村、「木村君,女性部下为「木さん等,而部下要用「社、「部、「等职务名来称呼上司。在学生中,高年级用姓氏来称呼低年级,如「吉田,低年级称呼高年级学生时要使用「先。

三、第一、第二人称代词所体现的上下关系

1.第一人称

在英语和汉语当中,无论场合、对象都可以用固定的第一人称代词「I和「我来表示。而日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很多,如「私・わたし・ぼく・おれ等,要根据对方与自己的关系以及说话人的性别来有分别地使用。上位者对孩子说话时不会使用第一人称而会用「お父さん・おばさん・にいさん等亲族名称或“先生”等身份名。这是由于这样称呼会使孩子产生条件反射掌握对尊长的称呼方式。

2.第二人称

与英语和汉语不同,第二人称同样也要根据自己与对方的上下关系和内外关系来分别使用「あなた、おまえ、おたく等第二人称。在组织内部作为下位者是不可以对上位者直接使用的。要采用前面所述的职务名来替代第二人称。在亲族内部,晚辈对长辈也不可以使用,要使用「おじいさん、おねえさん、おばさん等称呼。

这些特征在其他的语言中是很少见的一种表现特征,日语人称代词等人际关系用语敏感地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上下、内外、远近、亲疏关系。为了避免出现由此而产生的误解,最好的办法是尽量少用。

四、职场用语所体现的上下关系

1.「ご苦さま等对上使用是非常失礼的

当对他人为自己辛苦做了某事而表示感谢时,作为属下或后辈是不可以对上司或长辈使用「ご苦さま的。这是由于「ご苦さま含有对对方行为进行评价的含义,以及对对方进行褒奖或慰藉的心情,但这些均是来自上司或长辈的行为,在日本下位者对上位者进行评价被视作是失礼的表现。因此作为下属或后辈这样说会使人感到不快。这种场合要使用「おつかれさま。

另外,新闻记者对出访归来的首相说「ご苦さま则是从代表国民的角度对首相所完成的公务表示慰藉而进行的寒暄,并不是说记者比首相了不起。

2.下班时要说「失礼します

在工作单位,自己比上司先下班回家时,不要说「さようなら。「さようなら是不可以对上位者使用的语言。要说「失礼します等。比自己的同事先走时说「お先に等。至于小学生说「先生、さようなら,这是由于他们还不了解大人所说的日语,换句话说他们还不是真正的日本人。

3.勉になりました

同样在听过上位者的演讲、讲座以后,下位者要对其进行赞誉时说「勉になりました,听起来会更礼貌。至于「なかなかいいです等更是禁忌的,因为「なかなか主要是上对下的评价,含有比自己想象的要好的含义。

4.「よろしいでしょうか

在开会时,应该是上位者先发言。作为下属即便有什么想说的也要等上司发言完毕之后再说。另外,在会议上自己做完某项说明以后,不要对上司说「おわかりでしょうか?,因为这句话含有试问对方能力的意味。在日本是不可以评价上位者能力的。这时要说「よろしいでしょうか等。

以上从日语的敬语体系、称呼语、人称代词以及职场用语等方面,粗浅地考察了日本社会的上下关系与语言的表现形式。语言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正确掌握语言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才能够使我们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了解他人的想法。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要使不同国别、不同民族的人们相互了解和交流,就必须十分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特征,在掌握语言本身的同时还要了解和认识更多的东西,学习一门语言必须了解那个国家的社会、人和他们的文化、生活习俗及思维方式,单一地学习词汇和语法不可能深刻认识其社会并与他们进行充分的思想交流。

参考文献:

[1]小川芳男・林大.日本教育事典[M].日本:大修馆书店,2000.

[2]金田一春彦・林大・柴田武.日本百科大事典[M].日本:大修馆书店,1995.

[3]林大.日本教育ハンドブック[M].日本:大修馆书店,2001.

上一篇:日语中关于表达方式的几个问题探讨 下一篇:浅析面子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几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