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诊断胰腺局灶性病变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04-06 07:49:43

超声造影诊断胰腺局灶性病变的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胰腺局灶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月到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似胰腺局灶性病变患者121例,共发现125个病灶,全部进行超声造影、病理学诊断,回顾性分析比较本组患者的造影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资料。结果 经病理诊断良性病灶92个(73.6%),恶性病灶33个(26.4%)。常规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81.82%,特异性为76.09%,准确度为77.6%。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度为93.94%,特异性为89.13%,准确度为90.4%。结论 采用超声造影对胰腺局灶性病变进行临床诊断具有确切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超声造影;胰腺;局灶性病变

胰腺的局灶性病变大多起病比较隐匿,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不明显,并且因为胰腺的位置比较深,其周围器官也比较复杂,所以2cm以下的肿瘤在进行常规影像检查极不容易发现[1]。所以。长期以来对胰腺局灶性病变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但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和其病灶的不断增大,其病变可以得到检出。本文选取2007年1月到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似胰腺局灶性病变患者121例,共发现125个病灶,全部进行超声造影、病理学诊断,回顾性分析比较本组患者的造影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到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似胰腺局灶性病变患者121例,共发现125个病灶。其中男性72例,女性49例;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72岁,平均年龄为(52.32±1.21)岁。

1.2 方法 检测仪器使用GE公司生产的LogiQ 9超声诊断仪,设定探头频率为2 MHz-4MHz,设定机械指数为0.07-0.10。所有检测对象在检查前空腹至少8小时,并在检查前喝500ml到800ml清水。先用二维超声对患者的胰腺局灶性病变的形态、大小、回声、边缘等情况进行观察,再启动彩色多普勒系统,对患者病变部位的内部血流情况进行观察,在造影前先进行初步诊断。在确定好患者病灶最佳观察切面之后,开始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使用超声造影剂,在注射前配置为混悬液,在患者肘正中的静脉快速团注2.4ml,然后同时启动超声仪内置计时器,对病灶增强变化进行实时观察。整个造影过程不少于5分钟,重点观察患者病灶的增强特点,是高增强、低增强、等增强还是无增强。最后启动TIC软件,测得病灶组织的始增时间和达峰时间,计算增强时间,并记录峰值强度。所得超声图像均由本院两位专业超声造影检查医生进行观察,两位医生没有参与前期临床检查,对患者的个人临床资料不了解,两位医生均独立作出判断,当出现差异,经协商给出最后结果[2]。

1.3 观察项目 观察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敏感度=恶性病灶诊断相符个数/病理诊断恶性病灶个数×100%,特异度=良性病灶诊断相符个数/病理诊断良性病灶个数×100%,准确度=诊断相符的良性病灶个数+诊断相符恶性病灶个数/总病灶个数×100%[3]。

2 结 果

2.1 常规超声检查 经常规超声初步诊断良性病灶78个(62.4%),恶性病灶29个(23.2%),不确定病灶18个(14.4%)。

2.2 超声造影检查 经超声造影诊断良性病灶88个(70.4%),恶性病灶34个(27.2%),不确定病灶3个(2.4%)。

2.3 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和病理检查诊断情况比较 经病理诊断良性病灶92个(73.6%),恶性病灶33个(26.4%)。常规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81.82%,特异性为76.09%,准确度为77.6%。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度为93.94%,特异性为89.13%,准确度为90.4%,详见表一。

3 讨 论

有报道,95%以上的胰腺病变的超声表现均为低回声[4],同时加上患者的临床症状的为特征性,所以临床鉴别、诊断也十分困难。为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胰腺局灶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2007年1月到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似胰腺局灶性病变患者121例,共发现125个病灶,全部进行超声造影、病理学诊断,回顾性分析比较本组患者的造影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资料。通过本院研究可见,随着近年来我国新型超声造影剂以及相关造影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使超声造影技术迅速的应用在临床,并已经取得突破性的临床进展,为胰腺局灶性病变的超声诊断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超声造影检查可以显著提升多普勒超声对于低速血流的临床检出能力,同时超声造影可以更加客观的反映出病变的具体微循环情况,比较常规的超声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并且不同病理类型的胰腺局灶性病变之间存在造影表现的差异,通过进行超声造影可以显示出胰腺肿瘤的具体血流灌注情况,并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反映出不同胰腺肿瘤的临床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而提高对胰腺局灶性病变的临床定性诊断,对胰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早期鉴别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所以具有十分重要临床使用价值。超声造影有鉴别诊断价值。本组经病理诊断良性病灶92个(73.6%),恶性病灶33个(26.4%)。常规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81.82%,特异性为76.09%,准确度为77.6%。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度为93.94%,特异性为89.13%,准确度为90.4%。综上所述,采用超声造影对胰腺局灶性病变进行临床诊断具有确切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于晓玲,梁萍,董宝玮,等.超声造影诊断胰腺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6(3):170-173.

[2] 吕明德,徐辉雄,刘广健,等.应用低机械指数连续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21(6):440-443.

[3] 刘利民,王文平,袁海霞,等.超声造影对胰腺囊实性病变的诊断及临床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11,8(7):5-8.

[4] 陈伏萍,于兴旭.胰腺癌血管生成与CT灌注成像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8,19(11):802-804.

上一篇:乳腺癌的彩超特征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分析 下一篇:慢性胃炎的保守治疗及日常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