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打造高效生物课堂x

时间:2022-04-03 01:12:43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打造高效生物课堂x

[摘要] 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立体。为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打造高效课堂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本着渗透学习思维理念,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做起。以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灵活性。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发散思维 能力

在高中生物课程目标中明确的将学生生物各种能力的考查做了要求。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能对学生学习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立体。有更强的创造力。

什么是发散思维呢?发散思维是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比较常见,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也就是说在知识点的延展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开发和增强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这里笔者就高中学生生物学科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谈一点自己的个人的经验和方法,以此共免。

一、相似知识点的的求同存异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很多有相似性的知识点是学生很难区分的。那么,怎样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区分这些知识点,了解他们之间的异同就是一件很让学生头疼的事。此时我认为培养学生画维恩图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既省事又省时。

如:蛋白质,酶,激素,抗体等之间的异同。

由于酶,激素,抗体的公共点是都有蛋白质成分。而酶的实质大多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激素有的是氨基酸的衍生物( 甲状腺激素);类固醇类(雄激素、雌性激素);多肽及蛋白质类(生长激素);脂肪酸衍生物(前列腺激素)。抗体的实质则是球蛋白。由此可画维恩图如下:

在课本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维恩图:如应激性性在动植物方面的表现;生物的不同种类(有细胞结构与无细胞结构,真核与原核细胞)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均可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区分。

二、大小概念之间的排序

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容易将大小概念混淆。因此在学生完一个章节后,教师要适时的让学生理清头绪,让他们进行排序工作。切忌教师包办这一过程。排完序后要让学生动嘴说出原因。教师在点评过程中给予肯定和指正。

如:在《生物与环境》这一章节中,生态系统、生物圈、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进行如下排序:

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教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分析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生物研究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为以后新问题的分析提供前提。同样,这样的方法同样适用于遗传物质中各物质的排序。

三、用中心知识点的幅射图来整合知识,增强知识之间的整体感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用中心知识点来幅射的方法将许多与之有相关性的知识联系起来,使知识之间的整体性增强,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中心知识点这一纽带将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让不同章节的知识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出自己在某些知识上的盲点。深入了解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在遇到问题时,能从各个方面搜集有效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以“细胞分裂”这一中心知识点为例,就可作出如下幅射图:

由图可知,在生物的生殖发育,遗传变异过程中均涉及到的一个知识点,而且在生物工程中,也可运用这一知识点来解决转基因植物和动物的相关问题。教师此时要做的是让学生在此图的基础上自己搜集知识点,细化图中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学会完成这一环节。

当然,要想让学生熟知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要有一定知识广度作为前提。同时,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进行适时的指导,帮其完成能力拓展。

四、一材多用,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中触类旁通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有些题目,学生们在不久前已经做过了,讲过了。但是当这一题材经过变形后再出现,学生却很陌生。有的甚至无从下手。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没有深入的挖掘题目的本质。认识它所涉及潜在知识。我就以如下两题作为例证来说明以上问题。

例1:为了测定某鱼塘群落中各深度日代谢的平均氧气浓度变化,采用多对“黑―白瓶”(即不透光―透光瓶)的方法,从不同深度取水样,将水样密封后,分别放回与原取样深度相同的位置中。24小时后取出,测定瓶中氧气气浓度,再与取样前同等深度水中的氧气浓度进行比较,提到下列数据:

水深(m) 瓶中02的变化(g/m2)

白瓶(透光) 黑瓶(不透光)

1 +3 ―1

2 +2 ―1

2 0 ―1

水底 ―3 ―3

不能从表中得到的的信息有:()

A该实验方案建立在白瓶和黑瓶中生物体的种类和数量相等的基础上

B白瓶中测得的02变化,反映了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作用积累的氧气量

C黑瓶反映了生物体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

D该池塘一昼夜生产氧气的量与消耗氧的量的比为4:3

此题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图文分析能力,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了解在透光瓶中氧气的量是指植物光合作用与所有生物细胞呼吸积累的氧气量。而不透光瓶中只能表示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

学生通过分析可以很轻易的找出此题的答案。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从题中找到更多的潜在的信息。教师不妨在此时,将此题的头尾倒置,对此题进行改装,让学生进一步的进行思维拓展。可作如下改装:

例2.为调查太湖某一水层是否有自养生物存在,及产氧量能否维持本层水体生物呼吸耗氧所需,可用黑白瓶法测定该水层生物昼夜平均代谢率来判定。白瓶为透明玻璃瓶,其水中溶氧量的昼夜变化值为水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02与呼吸作用消耗的02的差值(以WDO表示);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瓶中水体溶氧的昼夜变化值为水中生物呼吸消耗的(以BDO表示)。请完成下列实验。

(1)实验步骤:

①用采水器取该层水样,分别注满怀500ml黑白瓶并密封,剩余水样用于测;

②将黑白瓶;

③。

(2)设计记录所测数据的表格。

(3)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在此题中,将例1中所考查的内容进行了倒置。主要注重考查学生设置实验,分析现象和制图能力。其中例1的题干及图形是例2组织答案的依据。只要在分析例1时,让学生适当挖掘此题的潜在信息,就一定能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分析得更全面,更快的解决当前问题。

参考答案:

例1:B

例2:

⑴①溶解氧浓度

②放回原水层

③24h后取出黑白瓶测溶氧浓度

⑵黑白瓶溶氧变化记录表:(mg/L)

⑶若WDO-BDO>0则有自养生物

WDO-BDO=0则无自养生物

WDO≥0则该水层产氧量能维持生物耗氧量所需。

上一篇:用心去育人 下一篇:紧密联系生活,提高生物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