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若干问题分析

时间:2022-04-03 07:56:50

【前言】地方院校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若干问题分析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 地方院校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困境 教育部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进行了积极的应对,强调“联合培养”制度:推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和“双导师”制,鼓励高等学校和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共...

地方院校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若干问题分析

摘 要:发展应用型本科,是我国高速发展下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现实需要,作为主力的地方院校的应用型本科转型则势在必行。在经历了数十年围着重点大学,甚至是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思路缓慢前行却渐行渐远之后,地方院校需要更踏实地服务于地方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工程意识、和综合技术实施能力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为辅助院校转型的实施,本文正面分析了地方高校在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过程中面临的若干问题,并给予了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创新能力 工程技术人才 地方院校 大工程理念

中图分类号:GB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149-03

2010年,教育部在天津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一方面是要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计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则是看到了我国虽有世界规模第一的工程教育,然而却难以培养出直接符合企业需求、创新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困境。

那么,经过三年的发展,我国的工程技术教育如何呢?据2013年8月26日的《人民日报》报道,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047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1.5%;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452.3万人,占高校本科在校生规模的32%。然而,同年的《全球竞争力报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32014)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可用度(12.06 Availability of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指标反映为:中国得分4.5,排名第44位;同比,美国得分5.3、排名第6位,日本得分5.5、排名第4位。如果我们与美国、日本的得分差距还不足以引起注意,那么该报告的细节研究表明:“美国81%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立刻胜任工作,而中国的比例只有10%”。这足以说明,我国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还有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转型以改变传统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且极其紧迫,在进行必要的理论探讨的同时,需要积极论证以付诸实施,通过多方面发现、正视当前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并逐一寻求合理化的解决措施。

1 地方院校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困境

教育部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进行了积极的应对,强调“联合培养”制度:推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和“双导师”制,鼓励高等学校和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以提高工程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然而,何以收效甚微?调研发现以下的一些问题值得考虑。

(1)工程技术人才vs.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应用型本科所培养的人才,如何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本科或专科?这是应用型本科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首先面临的问题。传统的做法是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解释为处于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人才”。而工程技术亦称生产技术,是在工业生产中实际应用的技术。因此,在转型中的应用型本科培养思路中,容易将“第一线的专门人才”直接替换为“工业生产第一线”,来培养服务于工业生产技术第一线的专门人才。而事实上,这种依据仍然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标准。以至于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走上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路线,也就更难挖掘创新能力。

(2)资源匮乏的地方院校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以信息领域为例,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提出了“软件学院”要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与国际化的高级软件人才为目标。并且许多高校经过实践探索,对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模式,如:浙江大学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办学”、华中科技大学提出“基于CDIO模式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成熟度模型”等。但是,包括:卓越计划在内,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多为985、211等重点高校。这些高校占全国高校比例极低,虽然成果显著却难以掩盖全局形式。而队伍最为庞大的地方高校,无论在地域、机遇、资源及生源等方面,都无法拥有重点高校的条件与优势,因此不可能复制他们的成功,甚至无法具备进行大幅度改革的底子。

(3)地方高校工科教育的非工化、研究化等问题突出。

“大工程理念”是美国工程教育界在“回归工程运动”中形成的指导工程教育改革实践的教育教学理念。据其理论,不难发现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高校的工程教育常存在的问题包括:①沿用教学研究型高校的传统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效仿研究化教学方法而较少从工程实践需求的角度进行考虑和权衡,存在重科学轻技术、重研究轻实践、重知识而轻能力等倾向。②工程教育片面追求学科的系统性而开设了大量的理论课和并不符实的实践课,缺乏理论与实践综合性的统一。③服务于地方是地方高校的价值体现,非工化教育磨灭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毕业及转行的比率居高不下,作为最佳的口碑传递者,少量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因人少、渠道缺乏而难以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建立起广泛的互相认知、认可及联合的桥梁。

(4)“以学科为基础”的工科教育导致课程多、学时紧,给“从高校到高校”为主的师资队伍造成了时间、视野以及心理上的束缚。

据调研发现,当工程教育以学科为基础时,地方高校的应用型专业只能依托明确的主干学科,导致实践教育严重缩水。同时,培养体系中的课程设置难分主次、目标重复/交错,“因才施教”也就变成了“因材(教材)施教”。导致这一问题的还有传统的培养体系给“高校到高校”为主的师资队伍造成的束缚:由于本身就接受的是传统工科甚至理科教育,再缺乏实践经验、时间和机会,若干年后视野即被束缚,缺乏改变、自我突破的勇气。以至于虽有雨后春笋般的研究或议案(根据CNKI统计,近两年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研究文献≥1970篇),却常流于形式,甚至属于应付,而让研究成了理论/科研而未能“回归工程”。

2 地方院校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1 给工程技术人才以准确的定位

工程技术是介于基础自然科学与实用型学科之间的技术性科学,它的核心技术研发是推动知识经济产业和信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因此,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必须应当通过“技术研发”相关的技术性、创新性特点的准确、紧密关联来准确定位,以区分学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2 人性化培养,正确看待生源差异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资源短缺、“生源质量差别较大”等问题和矛盾。为此,一方面,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需要及时转变观念,形成适应大众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自身特色”;另一方面,更要辩证地看待“生源差异”问题。事实上,从笔者在求学和工作的十余年所经历学术性、工程型和技能型团队的教育经验来看:“生源差异”这一个所谓的共识并不存在,因为评价生源质量的标准多源于中学教育,而评价毕业生创新意识、工程能力、发展潜质和就业前景的是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如同学术界研究“自适应策略”道理相同,更为关键的是挖掘“自身特色”和“地方区域性特点”,因此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应考虑到学生特色、教师特色和特色的培养体系等方面。

2.3 以大工程理念为指导,结合产学研环境,探寻合理、灵活的人才定位与培养模式

俗语云:“心有所想,事有所成”。地方高校,尤其是应用本科转型院校,在进行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时,首先要解决的是对人才培养的定位,然后才能灵活的培养模式。传统的人才培养定位是要在“通才、专才、复合型人才等”方面做出选择,但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应当以“能力培养+潜力挖掘”为主,创新不单是一种能力,更是源自于一种开放的思维方式。因此,培养模式的建立,一定要重新审视大工程理念,从“创新型、工程技术”和“工程技能”三个层次来形成金字塔的培养目标(图1所示的层次化培养体系),并以内而外地将创新型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再到工程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师资配套形成环状辐射体系,以此营造开放的相互支撑、相互合作、协同发展生态。整个培养目标要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而培养过程不可磨灭学生潜质。

3 工程技术人才的职业化培养和应用型培养相融合的模式

985、211等重点院校的成功也源自积累,虽然不可复制但值得借鉴思考。他们的资源优势使得学生在整个四年学业里能依据自己的兴趣参与大量的理论或工程项目,因此其在理论、工程与实践相结合的灵活培养模式下拓宽了兴趣和就业面,并没有像传统理解的大多进入科研岗位。同时,很多经济发达或沿海城市的专科或职业院校则倾向于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走订单式培养模式。而对于更多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既不处于文化中心,也不处于经济中心,更没有大规模的产业聚集区,因此不能直接照搬工科人才培养或工程技能型、职业化培养模式,而应当在抓住地方特色,持续化地建立小而精的核心竞争力团队,并以此来辐射、支持小众、多样化就业市场对不同工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培养体系,形成有地域特色的工程型和应用型相融合的培养模式,而非走马观花地开设种类繁多的短平快专业。短平快的专业更替模式,不仅难以形成特色满足需求,而且造成师资团队分散,疲于转换角色,没有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是另一种隐性的大众化教育模式。

4 建立产学研结合的课程体系,系统化学生能力培养、潜力挖掘和教师特色、教育特色的关系

首先,任何目标的人才培养最终需要落实到课程体系上,而前面曾提到对于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两个最为关键的词是:“工程技术人才”和“创新意识”。并且,首先得是满足社会基本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然后才能谈创新意识培养。

其次,在课程体系方面,除了要结合本地产学研情况设定基础课程和特色专业课程之外,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高校教师、企业工程师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也很有必要。高校教师以传授理论基础为主,而企业工程师以分享企业解决方案为主,二者的相辅相成极为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能快速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技能兴趣大于理论,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和提升高校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教学特色,容易导致整个培养过程成为变相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我们建议地方高校应保留并持续建设地方特色的学术团队,并在授课模式方面引入研究员(学术团队)、教师(教学团队)及工程师的授课模式,以把创新、研发的理念融汇,而非一味地追求双师型比例。

同次,为了强化工程师培养,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理清:实践体系≠实验体系。项目案例入课堂,这是目前普遍的方式,但应当尽量保证项目的完整性,而不是拆分项目以适应传统教学大纲的知识点。同时,所谓的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传统实验体系也应当革新以支持项目实践为主的自上而下实践模式,以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果。

再次,地方院校的教育也应当担负维护学生自由、多元化发展的责任。例如,申请者培养的学生中每年均有考入重点大学攻读研究生、博士的科技创新人才,也有进入企业专注技术和管理的人才。但要形成更为广泛的影响,必将从学生能力培养、潜力挖掘的教育模式入手,让课程体系、内容革新能与产学研结合以(科研/工程)项目为依托的实践体系改革相互融合、相互支持。

最后,专业教师是毋庸置疑的产学研、校企联合的中坚力量。产学研结合的课程体系在大工程理念指导下的正确执行,最为关键的一环便是教师转型、联合课堂。学生培养,教师为先。同时,改革中不能因为应用转型而让教师成为多面手、全才而失去自己的特色,要允许特色、优势互补、资源互补,教师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前沿化与实用化才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关键。允许并鼓励形成教师特色,才能有院校的教育特色,而此重中之重便是不要过于依附于各种计划、指标,应更多地借鉴企业的目标管理方法,让教师能不再受限于所谓的量化指标,并在同岗位小同行中竞争合作,与学生一同朝着一个准确的目标成长。

5 建立课程、科研、工程、竞赛的系统化评价与激励机制,注重创新思维引导

割裂课程学习与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工程项目及竞赛等来研究工科生的创新思维是不可取的。课程、科研、工程和竞赛与当前的产学研发展并无矛盾,反而是应当紧密结合的。在产学院环境下去开展课程教学、科研项目、工程研发,并参与各类竞赛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另外,本科生在参与教师的纵向科研项目过程中,也可使其工程能力得到锻炼。

但是,恰巧在当前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大量的课程内/外活动占据了学生太多精力,申请者经常发现很多本科生热衷于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等项目,却多数半途而废。究其原因,通常是没有恰当的、系统化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创新是一种思维。Anandi Mani等在2013年4月的《Science》期刊上发表的最新研究表明:当一个人过多地陷入繁重的事务时,创新必将远离。

3 结语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圣地,是培养工程精英和科技精英的地方,但更是多方资源、思维、文化的集结地,因此培养人才的工程技能是基础和骨架,而挖掘人才的潜力、引导由内而外的创新意识、创新型思维习惯才是灵魂。作为服务地方发展的人才培养主力军的地方院校而言,更应责无旁贷地面向市场、面向行业建立、完善与优化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系,加强协作型师资队伍建设以不失核心竞争力,给国家、社会与学生最大的受益的同时,找到自己的生存与特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江苏高教,2008(1).

[2] Chris Tachibana. Opening Industry-Academic Partnerships[J].Science,2013,4.

[3] Anandi Mani, Sendhil Mullainathan, Eldar Shafir, Jiaying Zhao. Poverty Impedes Cognitive Function [J].Science, 2013,341(6149):976-980.

[4] Klaus Schwab.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32014,World Economic Forum,2013,11.

[5] R.B. Cathcart, V. Badescu, and R. Radhakrishnan. Macro-Engineers' Dreams [M].Candida Oancea Institute, 2006.

[6] 钱锋.工程人才培养须创新教育模式[J].中国科学报,2013(4).

上一篇:生鲜电商差异化突围 我买网发力海外直采 下一篇: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