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与启示

时间:2022-03-31 04:23:37

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与启示

一、 媒介素养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在西方,面向媒介使用者进行的媒介素养教育及其相关研究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一般认为1933年英国学者利维斯(ER.Leavis)和桑普森(Denys.Thompson)发表的论文《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标志着媒介素养教育思想的诞生。德国媒体教育学之父迪特・巴克(Dieter Baacke)将媒介素养的内涵分为媒介批判能力、媒介知识、媒介使用能力和媒介创作能力。他用“生活的世界就是媒体的世界”[1]来描述媒体化的日常生活。

我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1997年,我国学者卜卫在《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一文中首次使用了“媒介素养”这一概念,后又发表了我国首部关于媒体与儿童的专著《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之后的相关研究发展比较缓慢,自1997年第一篇关于媒介素养的到2004年,我国大陆的媒介素养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没有实质的进步。[2]

二、 调查情况介绍

本次调查以西安交大二附中和杜陵镇杜陵中学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一些学生进行了个案访谈,深入了解他们接触媒介的情况。此外,还走访了学校的老师和一些学生家长。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4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400份,有效率为100%。问卷经编码后,输入Excel数据库中,并使用SPSS17.0软件数据统计功能对数据进行了频数、百分比等统计。

三、 调查结果分析与思考

1.媒介拥有情况

本次调查在两所学校各发放问卷200份,其中,男生219人,占54.8%;女生181人,占45.2%。

根据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受调查学生家中拥有媒介的情况如下:在400份问卷中,电视是拥有率最高的媒介,达到95.8%;其次是手机,达到79.8%;最少的是收音机,有36%。从图一可以看出:城郊家庭在拥有收音机和手机等媒介的情况基本相同,而在报纸杂志和电脑上相差较大。

图一

在400人中有17人家中没有电视,其中8家是城市家庭,全部是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把电视搬出了家门。

报纸杂志的拥有率,城郊差距明显。城市有132人填“有”,而郊区只有35人。

拥有比例最小的是广播,64%的人表示从未接触过广播,即使家里有收音机也很少听过。

手机作为通讯工具,城郊家庭的拥有率几乎没有差别。但城郊学生的拥有率还存在一定差距。城市学生有122人有自己的手机,而郊区学生只有52人有。而在所有有手机的学生中,只有44%的人知道手机报。

由于经济因素,电脑拥有率在城郊家庭中相差也较大。155户城市家庭有电脑,而郊区家庭只有62户。

2.大众媒介发展不均,电视媒介深入人心

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介正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特征。

无论从媒介拥有率还是从接触频率上看,电视都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大部分学生在最常接触的媒介中选择了电视,在选择两种以上媒介的学生中,又以电视和其他媒介搭配居多。由于郊区学校在课业负担、学校竞争以及家长对学生学习重视程度等方面要小于城市学校,郊区学校学生看电视的频率高于城市学校学生。广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影响力很低,即使拥有收听终端但很少人经常收听,在受调查者中高达63%的人平时不接触广播;只有10.8%的人每天收听广播,其中大部分是在上下学路上用手机收听。手机、网络这类新兴媒体的影响力明显高于印刷媒介,这一点在郊区学生中体现较明显。(图二)

图二

3.媒介内容选择以娱乐为主

在对数据分析后,我们发现中学生选择媒介内容以娱乐类为主。

电视节目中影视剧、综艺类、益智类、科教类、动画类的排名靠前;只有83人每天看新闻节目,其中大部分人表示对内容记忆不深,受访者中有近一半的人没有听说过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在走访的16位老师中,只有5位要求学生看“新闻联播”。古装玄幻剧、青春偶像剧,“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这类电视剧和娱乐节目最受学生欢迎,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收看此类节目是为了放松心情。

在接触报纸的学生中,54%的人选择经常看娱乐版;其次有34.6%的人经常看社会新闻,他们认为本地社会新闻比时政要闻有意思。只有18%的学生经常购买自己喜欢的杂志。

在收听广播的学生中,音乐台是他们的首选。

调查显示,上网的学生中,聊天、玩游戏的比例最大;其次是查找资料、音乐;还有一些学生会在线看电影、看网络小说;有49.3%的学生偶尔写网络日志。

学生使用媒介多用于娱乐,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利用媒介获取知识、缓解学习压力、排除心中烦恼将成为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一个重点。

4.对媒介可信度的评价缺乏理性

在四大媒介中,学生对电视的信任度最高,其次是网络、报纸,对广播的信任度最低。这与学生对媒介接触频度等有关。

在对媒介传播的内容评价能力较低,大部分学生满足于自己的媒介拥有现状和所接触到的内容。有59.7%的人认为媒介提供的信息能够影响自己的判断,有30%的人说不清对自己有没有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有15.8%的学生表示对网络上的信息完全信任,缺乏判断力;而9.8%的学生在网络中容易轻信他人,他们表示“会与网友见面”;另外,郊区学生大部分是在网吧上网,这些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四、 启示

“媒介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媒介宣传。”[3]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多元的媒介素养教育,将中学生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培养成为积极的媒介信息参与者,让他们更好地接触、分析、评价媒介提供的各类信息。

1.学校应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

目前,英、美、日等国家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大中小学的课程中。但我国,在中小学还没有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根据我国中学课程繁重,师资、设备、教材缺乏等原因,单独开设媒介素养课程的条件尚未成熟,建议先在教育资源发达地区学校实行试点教育,逐渐推广。改变传统教育思维,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是现阶段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比如:将电视评析、报纸分析加入到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判断力以及对媒介的认识。因此,首先学校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增强他们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意识。

2.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与措施保障

媒介素养教育的持续发展,政策保障必不可少。政府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尽快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学校课程中,大力培养相关专业的教师等。

2004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文明办、全国妇联、教育部等部委在上海组织召开“2004年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发表《未成年人媒体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这标志着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迈出了切实的一步。[4]2005年,深圳市推行“媒介素养与素质教育”进入中小学系列活动,在全国首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这些都将成为范例供其他省市学习。[5]

3.媒体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宣传媒介素养教育

媒体作为信息传者,应自觉加入到学生媒介素质教育的行列中来。媒体应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制作青少年喜欢看的节目等方式,加强宣传媒介素养教育。如中央台的“新闻袋袋裤”就是一档以少年儿童的视角解读新闻、分析时事的少年新闻栏目,深受青少年喜爱。此外,广播在媒介接触中数量较少说明了广播电台缺少能吸引中学生的特色节目。随着手机中接收广播功能的设置,广播电台拥有大量的潜在用户,所以广播电台应加强针对性的宣传和节目制作。

参考文献

[1]吕巧平:《媒介化生存》[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同[1]

[3]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现代传播》,1997年第9期

[4]/s2004

/jiaoyuluntan.shtml

[5]遥云:《率先在中小学推行“媒介素养教育”》, 深圳:《晶报》,2005年6月23日

(作者陈丹系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韩春艳系昌吉学院讲师;马林系兵团日报社记者)

上一篇:关于灾难图片的伦理分析与探讨 下一篇:节日电视新闻采编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