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延伸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时间:2022-03-29 10:50:30

课外延伸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教学课堂用时多,学生被动接受慢,成效差的状况早已引起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的忧虑。而学生实际语文水平与学生所上年级不能吻合的弊端也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往往是初中毕业班学生了,部分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只相当于小学毕业生。不能准确的表情达意,正确的使用常用的语言文字存在着障碍。在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家都在思考和探索着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语文教学有两个阵地:一、课堂内;二、课堂外。对学生来说,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是课内的延伸。教师备课时掌握了教材的重难点及其联系,课内教给学生语文基本知识的方法和技能,而大量实际对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却来自课外,聊天、听故事、看电影、看电视、读小说、看报、写信…无一不跟语文关联。很多语文教育家提出“大语文”的教育观念,其实质就是强调社会环境对语文课堂的制约和影响,说明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内,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具体归纳起来,开展课外语文学习和运用,主要做以下几方面:

一、动脑,培养学生读的习惯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以2008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第四大题现代文阅读为例,这一试题为17分,而从对300名考生抽样来看,他们的平均分仅为5.42分,这与教师教不得法,不注意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忽视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是分不开的。语文是运用最多,而内容丰富多样的一门学科。语言只是交流的载体,课堂有限的45分钟,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较广泛的阅读、积累,所以课外各方面的语言材料都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阅读书的内容,了解的目的在于有针对性的加强指导,并经常推荐作品给学生,介绍新出版的佳作,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评价作品优劣。学生读得越多,语言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就越强,语文素质也相应得以提高。

二、走进生活,用两眼看世界,锻炼正确认识事物的本领

社会是一本大的教科书,观察是认识世界的窗口。教师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细细观察,处处留意,就可以吸取到丰富的材料,还能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在一次命题作文《一件难忘的事》中,一个学生写了这样一件事:一向以来,或受电影电视,报刊杂志,或老师家长的影响,形成了对那些穿着打扮入时、怪异的人是“坏人”的印象,以致一次在菜市买菜,对一位留长发,穿花衣的青年将卖主多找的钱主动退还的事感到怀疑、惊讶,不可思议。学生在文章结尾处这样写道:我是该相信自己的耳朵,还是别人的定论?看来,是不能以貌取人啊!虽说是写一件小事,可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形成对人或事物的真切认识和理解,通过自己的分析,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洞悉生活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多方面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听,如组织参观、游览,举办班级故事会,诗歌朗诵会,佳作欣赏等,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语言文字能力得到训练,又在思想情操上受到感染。

三、勤动笔,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和良好的写作兴趣

俗语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学生平日的阅读、观察所得,记忆再好,也会有遗忘,可常备一个本子,随时把这些观察到的,分析判断的结论记下来,养成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随笔等习惯。阅读时读到的名言、佳句、精彩语段,好的材料随时收集储存,然后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引导学生动手剪报,摘录,教给他们一些基本方法,这样,在有意无意中,暨锻炼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也得以提高。

四、展示劳动成果,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师让学生分小组自己办小报,学生将自己平日积累的材料和见闻感受用办小报的形式展现给大家看。给全体同学提供一个互相学习、借鉴、提高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评出版面设计好,收集内容健康、丰富,组织材料有序的优秀作品,并予以奖励。看到自己平日的积累得到老师的赞扬,同学的认可,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带动少部分懒散的学生投入主动学习中;另一方面,学生养成多动笔的习惯,锻炼了综合表达能力。语文课外活动开展得好,就可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上一篇: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文 下一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点滴谈